熊有志
目的 观察血小板抗体筛检对多次输血小板患者的意义.方法 将多次与初次输血小板的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35例和19例),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将18例筛查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9例),一组配型后输注血小板,另一组随机输注等量血小板,输后1、24 h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纠正增加指数(CCI)并计算有效率.结果 多次与初次输血小板的患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8.6%和5.5%,配型组和未配型组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0 0%.结论 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明显上升,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并进行配型,可使血小板输注更加合理.
作者:龚建光;单筠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作者发现不扎止血带,采集血样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4项检测结果比较可靠.采血时尽可能地使受试者放松心情,不要扎止血带,选择受试者前臂理想的血管,消毒完毕后,持采血针进入血管,不要等回血,立即连接入封闭式采血管(因为没有扎止血带,一般不会有回血).只要采血针扎进血管,封闭式采血管有足够的负压,完全能够满足所需的采血量.
作者:杨媛魁;张潇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特点,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且目前我国的患病比例在逐年增加,它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通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达标是减少并发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综合用药观察、卫生宣教以及心理护理,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的依从性以及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周传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测不同波长设置时,3种溶血程度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影响.方法 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血红蛋白(Hb)浓度.应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波长设置于340 nm和340/660 nm时检测20例住院患者,在不溶血和溶血程度在Hb为2.0、5.0、8.0 g/L时ALT指标的变化.结果 应用配对设计差值均数t检验得出,波长340 nm时,与无溶血比较,Hb=2.0 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5.0 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8.0 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长340/660 nm时,与无溶血比较,Hb=2.0 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5.0 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8.0 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溶血标本在两种波长设置检测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的溶血会影响ALT检测,不同波长设置抗干扰能力不同,340/660 nm优选.
作者:李晔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导致结核感染者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患者危险的因素,本文对156例HIV感染者用胸部X线、结核菌痰检(简称痰检,包括痰培养和涂片镜检)、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以了解3种方法在HIV感染者中的检出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茂超;李世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胸膜间皮瘤的误诊原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院2003~2008年收治35例胸膜间皮瘤患者,对其中12例首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胸膜间皮瘤临床上若不予以足够重视则很容易造成首次就诊时就误诊.结论 胸膜间皮瘤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通过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以期降低误诊率.
作者:农莉晓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压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巨大坏死溃疡期压疮一旦形成就很难愈合,临床上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临床护理难点.自体干细胞已被移植应用到各种组织,本血站于2005年7月至2009年1月协助临床对6例巨大坏死溃疡期压疮患者成功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谷小燕;王桂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FrankelⅢ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方法 通过21例替牙期错(牙合)畸形患者运用FrankelⅢ功能性矫治器矫正,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建立正常覆盖、覆(牙合),疗效满意.结论 FrankelⅢ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有良好疗效.
作者:姚礼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试剂和校准物对酶测定溯源的影响.方法 用美国德灵公司生产的DIMENSION RX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的试剂、校准物作为标准测试系统,朗道试剂和德灵校准物作为测试系统1,朗道试剂及配套校准物作为测试系统2,分别校准后测定新鲜临床标本,同时进行2个水平的质控.结果 测试系统2和标准测试系统产生的回归关系更密切.结论 配套的试剂和校准物能建立更好的溯源性,非配套的试剂和校准物对测试结果 的溯源性会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熊莺;孙午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膝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在动态的自然解剖条件下对膝关节进行探查治疗的微创手术方法,为一些不明原因的膝关节疼痛明确诊断并在镜下施行治疗,具有伤口小、损伤轻、视野广、诊断明确、术后创伤反应轻、痛苦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膝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病86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现代医学中,临床工作和检验工作的关系日趋密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检验科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得到临床学科及医生的支持;同时,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越来越取决于临床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实验室每天提供的实验检测信息关系到对患者正确诊断、疗效观察、病情转归、人体健康状况评估等.据统计,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测信息占到临床诊断、治疗等辅助信息的60%以上[1].因此,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务人员联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泛接受.在此,从检验角度谈谈加强双方合作的几点建议.
作者:谭轩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福州市健康人群静脉血血细胞22项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 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LH75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2 123例健康体检人群静脉血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在体检人群中,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组的血细胞大部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小板的差异性大,而嗜碱粒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淋巴细胞百分比率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 与其他地域的检验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州市男女静脉血血细胞大部分参数存在性别与年龄的差别,并与不同地域静脉血细胞和参数存在差别,因此有必要建立本地区的静脉血血细胞参考范围.临床医生在阅读血常规报告时,应注意不同血源的血常规参考范围不同.
作者:周欢;蔡鹏威;窦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平罗县妇幼保健所162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产程异常和胎位异常,手术产.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产时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赵红梅;李春香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3种检测方法 其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S1抗原(pre-s1Ag)、HBV-DNA血清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BV-DNA含量检测利用Tagman技术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以HBV-DNA拷贝数大于103 copy/mL为阳性.结果 (1)在280例HBV-DNA阳性人群中,pre-S1Ag总阳性率为94.6%,HBeAg总阳性率为6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V-DNA拷贝数103~107 copy/mL之间,pre-S1Ag的阳性率比HBeAg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HBV-DNA拷贝数超过108时,pre-S1Ag的阳性率与HBeA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S1Ag与HBV-DNA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作为反映HBV复制及传染性的又一可靠血清学指标,pre-S1Ag与HBeAg联合检测对判断HBV复制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佳;许博;王厚照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针对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实时监控的校验规则,实现检测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之间的信息互换,建立检测流程与各类检测仪器的信息采集,实现操作节点状态信息的规则校验,及时提示失误或警告,对标本的检测实行全过程信息化监控.结果 通过信息化系统对检验标本全过程的节点监控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检验结果 的准确可靠.结论 具备实时监控功能的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可有效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是检验质量控制的必要措施,对保障患者安全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婷;高俊;陈涛;廖伟娇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分离及分布情况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使用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药敏卡进行药敏及ESBLs检测.结果 在51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28株,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105株,不动杆菌属92株,肠杆菌属92株,肺炎克雷伯菌69株,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0株,枸橼酸杆菌属17株,摩氏摩根菌14株.大肠埃希菌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除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应首选第3代头孢菌素.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的抗菌药物依次为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在临床用药中应高度重视细菌多重耐药性的问题.结论 大肠埃希菌引起再发性尿路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对非产ESBLs株除阴沟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应首选第3代头孢.对多重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产ESBLs菌株的治疗,以亚胺培南为佳.
作者:朱桂华;赵美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保证尿液检测中白细胞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参照尿液检验有关标准,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控制,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尿中白细胞检测的因素.结果 尿液分析仪中白细胞的检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 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仅只能作过筛试验,而镜检才是确诊的依据.
作者:陈春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高钠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机体状态,血清钠离子浓度大于145 mmol/L,并伴有血浆渗透压的升高.临床上常有两种分型:原发性高钠血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清楚,有推测认为可能的机制是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或渴感中枢的感受阈值上升所致,即只有当体液达到明显高渗状态时机体才释放抗利尿素(ADH),导致体液一直处于高血钠、高血渗透压状态,也有人认为原发性高钠血症是由于渴感减退合并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所致[1].
作者:张剑;张永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1 472例产妇资料,从中选择孕足月、单胎头位、新生儿体质量2500~4000 g的脐带缠绕与非脐带缠绕病例相比较.结果 脐带缠绕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脐带缠绕组,两组有显著差异.随着缠绕周数增多,阴道手术产、剖宫产比例均增高.结论 脐带缠绕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孕期产时应加强监护,仍以然自然分娩占大多数.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尽快结束分娩.缠绕2周或以上者,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干文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是检验专业必修专业课之一,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一直是医学院校探讨的热点,本文就本学院对该问题的思考和做法与同行斟酌.
作者:傅广华;邓文强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