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文江
高钠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机体状态,血清钠离子浓度大于145 mmol/L,并伴有血浆渗透压的升高.临床上常有两种分型:原发性高钠血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清楚,有推测认为可能的机制是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或渴感中枢的感受阈值上升所致,即只有当体液达到明显高渗状态时机体才释放抗利尿素(ADH),导致体液一直处于高血钠、高血渗透压状态,也有人认为原发性高钠血症是由于渴感减退合并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所致[1].
作者:张剑;张永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压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巨大坏死溃疡期压疮一旦形成就很难愈合,临床上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临床护理难点.自体干细胞已被移植应用到各种组织,本血站于2005年7月至2009年1月协助临床对6例巨大坏死溃疡期压疮患者成功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谷小燕;王桂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测定分析与价值.方法 95例AMI患者,同时设健康对照组50例,观察AMI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相比,cTnT和CK-MB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nT和CK-MB在各时间点阳性率不同,cTnT血清活性升高快,在AMI发作后4 h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T可有效监测病情的发展、治疗及预后,有助于判断溶栓的疗效,并且能提示患者的预后,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小东;葛卫华;张海峰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胸膜间皮瘤的误诊原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院2003~2008年收治35例胸膜间皮瘤患者,对其中12例首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胸膜间皮瘤临床上若不予以足够重视则很容易造成首次就诊时就误诊.结论 胸膜间皮瘤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通过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以期降低误诊率.
作者:农莉晓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导致结核感染者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患者危险的因素,本文对156例HIV感染者用胸部X线、结核菌痰检(简称痰检,包括痰培养和涂片镜检)、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以了解3种方法在HIV感染者中的检出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茂超;李世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福州市健康人群静脉血血细胞22项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 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LH75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2 123例健康体检人群静脉血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在体检人群中,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组的血细胞大部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小板的差异性大,而嗜碱粒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淋巴细胞百分比率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 与其他地域的检验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州市男女静脉血血细胞大部分参数存在性别与年龄的差别,并与不同地域静脉血细胞和参数存在差别,因此有必要建立本地区的静脉血血细胞参考范围.临床医生在阅读血常规报告时,应注意不同血源的血常规参考范围不同.
作者:周欢;蔡鹏威;窦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为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率,以控制院内感染,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各种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细菌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2005~2008年305例标本中检出致病菌36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1株,革兰阴性杆菌213株,酵母样真菌99株,革兰阳性杆菌4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高达到100%.结论 ICU院内感染以酵母样真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属、洋葱假单胞菌属、肠球菌为主要菌群,分别占26.98%、11.72%、9.81%、8.99%、8.17%、6.81%、5.99%、5.72%、5.72%.随着细菌产酶率及多重耐药率的增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十分必要.
作者:陆其兵;李强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体检人群逐年递增.本文通过分析5 000例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讨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报道如下.
作者:王贵;唐仕雄;王凯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车祸致左侧下肢严重损伤,送入渝中区骨科医院救治,2 d后因伤口严重感染而转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行左下肢高位截肢手术.术前检查提示该患者空腹血糖29.5 mmol/L.
作者:吴传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发展性照顾是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早产儿护理新理念[1].其原则就是减少不良的环境刺激,根据早产儿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早产儿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支持.国内有报道指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50%~70%面临发育问题[2].2009年7月,作者有幸到加拿大多伦多Sunnybrook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修学习,对加拿大的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感受颇深,现将学习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晏玲;薛媛;罗跃全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选择结果准确、价廉、操作简便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监测方法 .方法 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装入10 mL刻度螺旋瓶盖试管,与凯斯普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指示剂同时进行灭菌效果生物监测.结果 螺旋瓶盖试管装菌片15次75管均为阴性;凯斯普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指示剂15次15管均为阴性.结论 螺旋瓶盖试管装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可用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监测.
作者:周家玉;顾敏;周喜桃;金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作者发现不扎止血带,采集血样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4项检测结果比较可靠.采血时尽可能地使受试者放松心情,不要扎止血带,选择受试者前臂理想的血管,消毒完毕后,持采血针进入血管,不要等回血,立即连接入封闭式采血管(因为没有扎止血带,一般不会有回血).只要采血针扎进血管,封闭式采血管有足够的负压,完全能够满足所需的采血量.
作者:杨媛魁;张潇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现代医学中,临床工作和检验工作的关系日趋密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检验科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得到临床学科及医生的支持;同时,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越来越取决于临床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实验室每天提供的实验检测信息关系到对患者正确诊断、疗效观察、病情转归、人体健康状况评估等.据统计,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测信息占到临床诊断、治疗等辅助信息的60%以上[1].因此,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务人员联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泛接受.在此,从检验角度谈谈加强双方合作的几点建议.
作者:谭轩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前清蛋白(PA)、腺苷脱氨酶(ADA)、总胆汁酸(TBA)的变化规律及其诊疗价值.方法 用生化仪检测174例肝病患者(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血清PA、ADA、TBA,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各种肝病患者的P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ADA和TB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A、ADA及TBA水平能较早地反映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对各种肝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最明;顾敏;刘昌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布洛芬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 ,检索1996~2008年<维普资讯>中布洛芬不良反应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布洛芬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的症状较多,主要涉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附件等.结论 应注意安全使用布洛芬,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汪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对LUMO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测量性能作出初步评价.方法依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方法的初步评价-标准指南>(第2版)EP10-A2实验方案,每天用高(37.50 pmol/L)、中(19.63 pmol/L)、低(1.75 pmol/L)3种浓度水平的标准品作为测量样本进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检测,计算FT3的偏倚、总不精密度、斜率、携带污染率、非线性、漂移.并进行t检验.结果 高、中、低值的偏倚分别为0.14、2.40、3.77 pmol/L;总不精密度分别为:9.29%、6.29%、4.83%;非线性:-0 001 3;携带污染率:-1.049 4%;漂移:-0.008 4;斜率:1.103 2;截距:0.099.结论 LUMO半自动化学发光仪FT3测定的偏倚、总不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在验证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携带污染率较低,漂移稳定性较好,各项评价指标基本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许华斌;汪守玲;金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本院于2009年1月19日收治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予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患者腹痛缓解,血淀粉酶较前有所下降,但血糖高、血钙低、氨基转移酶进行性升高,持续性无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于1月23日转入本科室.经过本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严密观察和护理,使患者转危为安.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培花;王倩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特点,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且目前我国的患病比例在逐年增加,它是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通过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达标是减少并发症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综合用药观察、卫生宣教以及心理护理,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的依从性以及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周传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近年来,我国检验医学发展迅速,许多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改善了工作环境,更新了检验设备,增加了检验项目,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检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光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测不同波长设置时,3种溶血程度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影响.方法 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血红蛋白(Hb)浓度.应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波长设置于340 nm和340/660 nm时检测20例住院患者,在不溶血和溶血程度在Hb为2.0、5.0、8.0 g/L时ALT指标的变化.结果 应用配对设计差值均数t检验得出,波长340 nm时,与无溶血比较,Hb=2.0 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5.0 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8.0 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长340/660 nm时,与无溶血比较,Hb=2.0 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5.0 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8.0 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溶血标本在两种波长设置检测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的溶血会影响ALT检测,不同波长设置抗干扰能力不同,340/660 nm优选.
作者:李晔 刊期: 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