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监测方法的比较

周家玉;顾敏;周喜桃;金今

关键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生物监测, 螺旋瓶盖试管,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摘要:目的 选择结果准确、价廉、操作简便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监测方法 .方法 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装入10 mL刻度螺旋瓶盖试管,与凯斯普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指示剂同时进行灭菌效果生物监测.结果 螺旋瓶盖试管装菌片15次75管均为阴性;凯斯普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指示剂15次15管均为阴性.结论 螺旋瓶盖试管装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可用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监测.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学检测梅毒的3种方法比较与临床应用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引起的传染病,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在患者血清中出现特异、非特异的不同种类抗体,因病程而异.

    作者:王丽;吴桂玲;王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福州市健康体检人群静脉血血细胞22项参数参考值调查

    目的 建立福州市健康人群静脉血血细胞22项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 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LH75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2 123例健康体检人群静脉血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在体检人群中,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组的血细胞大部分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小板的差异性大,而嗜碱粒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淋巴细胞百分比率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 与其他地域的检验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州市男女静脉血血细胞大部分参数存在性别与年龄的差别,并与不同地域静脉血细胞和参数存在差别,因此有必要建立本地区的静脉血血细胞参考范围.临床医生在阅读血常规报告时,应注意不同血源的血常规参考范围不同.

    作者:周欢;蔡鹏威;窦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UF-100i沉渣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结果比较及干扰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尿液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在检测尿液有形成分方面的符合情况及干扰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病房门诊体检尿液标本共2 210例,分别用UF-100i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液有形成分,并对结果对比分析,查找干扰因素.结果 尿液各项有形成分的UF-100i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 均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导致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假阴性,且假阴性结果 要远小于假阳性结果 .结论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有形成分的检测仅为过筛试验,必须建立严谨的操作复核规程,与显微镜检测联合应用保证准确性.

    作者:徐礼杭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5例分析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电切术(PKRP)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PKRP 65例术中、术后早期、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70 min,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50 g,输血者5例,无阳痿、尿失禁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尿路感染10.0%,包膜穿孔尿外渗9.2%,术后出血7.6%,尿道狭窄4.6%.结论 PKRP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理想、安全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尤其是大前列腺的治疗.其术中出血、TURS、包膜穿孔、尿道狭窄发生率均较低.

    作者:熊有志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测定71例脑梗死患者和7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s-CRP含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s-CRP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hs-CR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作者:陈小青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加拿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发展性照顾的应用

    发展性照顾是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早产儿护理新理念[1].其原则就是减少不良的环境刺激,根据早产儿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早产儿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支持.国内有报道指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50%~70%面临发育问题[2].2009年7月,作者有幸到加拿大多伦多Sunnybrook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修学习,对加拿大的发展性照顾理念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感受颇深,现将学习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晏玲;薛媛;罗跃全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56例慢性支气管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为了提高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为观察组,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未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均连续3次痰液或深部支气管分泌物真菌培养阳性,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41例(73%),热带念珠感染15例(27%),合并细菌感染36例,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12例,铜绿假单胞菌8例,均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部易发真菌感染,主要是因为高龄、低蛋白血症及营养状况差,抗真菌药物以氟康唑效果佳.

    作者:崔文洁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CRP、WBC及红细胞沉降率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检测9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CRP、ESR、WBC、N及痰培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肺部感染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8 mg/L,阳性率达100%,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SR、WBC、N和痰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N、ESR、痰培养在诊断和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作用有限,而CRP可作为诊断肺部感染和观察疗效的敏感指标.

    作者:张梁;黄涵;周娜;邓巧莹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2008年峨眉山市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患调查

    目的 了解峨眉山市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患情况.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SC)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队开展了对峨眉山市城市居民以各居委会随机抽取住户小区入户调查建档工作.结果 完成峨眉山市区11个居委会范围的21 472人次的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患调查.统计结果 显示,峨眉山市城市居民中60岁以上占15.5%,已经进入老年社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排前5位的是:高血压2 477例(11.54%);糖尿病905例(4.22%);慢性阻塞性肺病479例(2.23%);冠心病209例(0.98%);脑血管病99例(0.46%).结论 居民突出的卫生问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的防治.有关机构应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科学管理,提高预防、治疗水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生活(饮食)行为习惯和普及科学的生活方式综合干预措施;同时CHSC应完善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妇女儿童及老人等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服务覆盖范围.

    作者:叶毅力;宋月全;郑月娥;李世琼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布洛芬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 总结布洛芬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 ,检索1996~2008年<维普资讯>中布洛芬不良反应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布洛芬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的症状较多,主要涉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附件等.结论 应注意安全使用布洛芬,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汪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156例HIV感染者结核菌感染情况分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导致结核感染者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患者危险的因素,本文对156例HIV感染者用胸部X线、结核菌痰检(简称痰检,包括痰培养和涂片镜检)、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以了解3种方法在HIV感染者中的检出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茂超;李世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某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及耐药性.方法 分析医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发生的116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病历及相应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结果 以痰标本检出率高,粪便标本次之.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亦有曲霉菌感染.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好,对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 掌握深部真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王永;狄亮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征订 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12例胸膜间皮瘤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胸膜间皮瘤的误诊原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本院2003~2008年收治35例胸膜间皮瘤患者,对其中12例首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胸膜间皮瘤临床上若不予以足够重视则很容易造成首次就诊时就误诊.结论 胸膜间皮瘤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通过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以期降低误诊率.

    作者:农莉晓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162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总结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平罗县妇幼保健所162例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脐带因素、羊水过少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产程异常和胎位异常,手术产.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产时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赵红梅;李春香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LUMO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量性能的初步评价

    目的 对LUMO半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测量性能作出初步评价.方法依照<临床实验室定量方法的初步评价-标准指南>(第2版)EP10-A2实验方案,每天用高(37.50 pmol/L)、中(19.63 pmol/L)、低(1.75 pmol/L)3种浓度水平的标准品作为测量样本进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检测,计算FT3的偏倚、总不精密度、斜率、携带污染率、非线性、漂移.并进行t检验.结果 高、中、低值的偏倚分别为0.14、2.40、3.77 pmol/L;总不精密度分别为:9.29%、6.29%、4.83%;非线性:-0 001 3;携带污染率:-1.049 4%;漂移:-0.008 4;斜率:1.103 2;截距:0.099.结论 LUMO半自动化学发光仪FT3测定的偏倚、总不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在验证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携带污染率较低,漂移稳定性较好,各项评价指标基本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许华斌;汪守玲;金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5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

    目的 研究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及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便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应用珠海市丽拓公司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盒对51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510例标本中共培养出支原体299株,分离率为42.16%,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为38.24%,单纯人型支原体(Mh)为1.76%,Uu和Mh混合感染为2.16%.本次试验215例阳性标本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如下:单纯Uu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美满霉素(95.4%)、强力霉素(93.8%)、交沙霉素(93.3%)、克拉霉素(90.8%)、阿奇霉素(55.4%)、罗红霉素(53.8%)、四环素(49%)、司帕沙星(46.6%)、左氧沙星(44.6%)、环丙沙星(35.4%);单纯Mh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强力霉素(88.9%)、美满霉素(77.8%)、交沙霉素(77.8%)、克拉霉素(77.8%)、阿奇霉素(55.6%)、罗红霉素(44.4%)、四环素(44.4%)、司帕沙星(33.3%)、左氧沙星(33.3%)、环丙沙星(22.2%);Uu和Mh混合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美满霉素(81.8%)、强力霉素(81.8%)、交沙霉素(81.8%)、克拉霉素(72.7%)、阿奇霉素(63.6%)、罗红霉素(45.5%)、四环素(45.5%)、司帕沙星(27.3%)、左氧沙星(18.2%)、环丙沙星(9.1%).结论 本院的Uu药敏试验结果 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及克拉霉素为首选,Mh药敏试验结果 以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为首选,混合感染则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为首选,而司帕沙星、左氧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则较高.

    作者:唐熟能;徐和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3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 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金标法)3种检测方法 的应用比较,探讨如何合理利用3种方法 来检测梅毒抗体.方法 用目前为常用的RPR和TPPA、金标法进行测定.结果 RPR、TPPA和金标法的灵敏度分别为59.8%、100.0%、91.5%,特异性分别为77.8%、100.0%、94.4%.结论 RPR适用于疗效观察,金标法适用于急诊检验,而TPPA是临床检验梅毒抗体的确认试验.

    作者:赖年钰;甘晓协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48株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48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用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3株,检出率27.08%;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在7.6%~23.0%之间,其余抗菌药物都产生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重视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用药,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阿米卡星是目前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胡素侠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拒收不合格标本是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各种实验方法的增多,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因此高质量的检验报告在现代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把握好质量控制关.

    作者:贾海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