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艳;田礼军
目的 探讨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素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FT3 水平较对照组下降, 但FT4 、 TSH与对照组无差异,治疗前TT3为(0.72±0.32)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1.12)nmol/L , 加用甲状腺素治疗后为(2.14±0.90)nmol/L .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为0.24±0.02 ,治疗后为0.50±0.03. 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甲状腺素进行检测,有助于了解扩张型心肌病的病情状况.
作者:梁晶晶;陈跃琼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胆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大坪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完成胆道疾病探查和治疗的36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道镜在胆道疾病的诊断和胆管结石的治疗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行胆道探查手术患者常规术中应用胆道镜检查,提高了疾病诊断率,并能指导手术方式,提高了胆道结石取尽率,避免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疼痛及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提倡胆道手术常规应用胆道镜检查及治疗.
作者:皮儒先;周渝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对ACL900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下称血凝仪)中的Von Clauss法和PT-der法(PT演算法)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Fib)进行评价.方法 用混合血浆测定二者的精密度;临床样本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将结果按Von Clauss法测得的Fib含量分5个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中的Von Clauss法和PT-der法二者精密度良好;当Fib为1.00~4.00 g/L时,二者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4.00 g/L时,后者测定的结果偏高.结论 用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测定Fib时,可先用PT-der法获得Fib值,当Fib在1.00~4.00 g/L时结果可直接报告,当Fib<1.00 g/L或>4.00 g/L时再用Von Clauss法复查,二者结合应用可获得快速、经济、可靠的Fib值.
作者:苏奶助;温燕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随着检验学科的蓬勃发展,检验科在医院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与临床各学科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检验项目已经发展到千项以上.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实验数据支持.
作者:黄海东;吴晓宇;朱杰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各种儿童感染性疾病患儿129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组.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检测PCT,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阳性率分别为90.0%、80.0%,非细菌感染组阳性率分别为21.3%、65.2%,两组比较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PCT检测可作为早期快速鉴别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新指标.
作者:陈蕾;林纲;焦志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护理方法协助解决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问题,减少并发症,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4例患者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科学护理.结果 64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引起的尿毒症患者100%护理成功.结论 只要掌握好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科学护理方法,就能有效地解决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动静脉内瘘的失效问题.
作者:章青;韩枫;陈学英;陈丽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赣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医生治疗支原体感染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赣州市中医院妇科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211例标本,采用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11例共检出92例解脲支原体,阳性率43.6%,其中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7例,占3.3%,药敏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依次是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结论 赣州地区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
作者:谢能轩 刊期: 2009年第24期
本院骨科收治了1例患者,该患者因输液引起了糖耐量异常,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年龄52岁.因双膝关节退行性变及右脚趾畸形而住进本院骨科治疗,行膝关节手术及右趾成形术.
作者:吴传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介绍门诊工作站系统、叫号系统,条形码系统、扫描系统、自助取单系统在门诊患者中的联合运用.方法 通过每一环节的深入了解及临床实践论证.结果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协调下,各个子系统的相互衔接,完美嵌合,大大提高了检验科门诊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出错率,并缩短了患者取单时间,使患者及早就医,减少痛苦.结论 在这些先进系统的应用下,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缓解门诊窗口的压力,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重要意义.
作者:佘亚辉;雷婷;张秀英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泰安市儿童体内微量元素锌、铁、铜和有害微量元素铅、镉以及宏量元素钙、镁含量的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来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就诊的1 737例儿童,按年龄分成0~1、2~3、4~5、6~10岁4组.采集指血,使用北京博辉公司研制生产的博辉铅镉分析仪系列和锌、铁、钙、镁、铜5元素分析仪系列检测血中锌、钙、铁、镁、铜、铅、镉的含量,并分析微量元素水平与年龄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组锌、钙、铁均有不同程度缺乏,其中,缺锌占45.02%,缺铁占32.75%,缺钙占14.96%,且0~1岁组锌、铁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5~10岁年龄组缺钙较为明显.铜、镁缺乏率较低,高镉,高铅多出现于5~10年龄组.结论 泰安市儿童末梢全血中微量元素缺乏普遍存在;年龄越小,微量元素含量越低.提示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儿童保健,各医疗保健机构做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作者:李翠;陈国敏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是防治子宫颈癌的必要手段之一,对子宫颈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是要在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的过程中,对各种的细胞学结果如何及时分流的问题,以往专门针对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比较少见,作者对常见的、有意义的宫颈/阴道细胞学结果如何分流,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对在新的法规要求下,如何更好地提高宫颈/阴道细胞学的检查质量进行了独特的探讨.
作者:李保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18、CD54的表达与急性脑梗死(ACI)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68例ACI患者不同的发病时程、部位、面积及治疗前后黏附分子CD18、CD54 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检测健康对照30例.结果 ACI时黏附分子CD18、CD54 表达明显上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附子CD18、CD54水平与ACI面积、部位关系不大(P>0.05);ACI患者在7 d内黏附分子CD18、CD54均呈较高水平的表达,治疗10 d后表达降低,比较治疗前后黏附分子CD18、CD5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黏附分子CD18、CD54 参与ACI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新的ACI诊断、监测病情及评估预后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胡瑛;秦庆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复合-SEA/αα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与单纯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的红细胞参数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方法 应用SPSS10.1统计分析软件,分组进行t检验,检验标准单侧α=0.05.结果各组的P值均小于0.05.结论 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复合-SEA/αα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与单纯β41-42/N型地中海贫血杂合子的红细胞参数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容量(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韦小妮;杨金玲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05例胃癌患者与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对照组)Cyclin D1基因第870位核苷酸A/G(A870G)多态性.结果 Cyclin D1(A870G)基因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G型和GG型,基因型在胃癌组与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clin D1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携带Cyclin D1 AA基因型个体患胃癌的危险性增高.
作者:刘耀煌;方向明;方志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宝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近年来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文献及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处置方案.结果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化疗药物外渗、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技术操作不熟练,护患沟通不够,患者依从性差及自杀倾向等安全隐患.通过加强专科培训,制定专科规范,确保制度落实,重视医患沟通,严格质量控制,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提出并及时处理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能给患者带来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王笑碧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对几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少见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原因.方法 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定性检测(两种试剂)为少见模式的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5项指标测定,HBsAg弱反应性标本应用中和试验进行检测,同时参考聚合酶链反应(PCR)HBV DNA检测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ELISA法检测标本 0.22%为少见模式,ELISA、TRFIA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一定差异,ELISA法出现假阳性的可能性高于TRFIA法.5例HBsAg弱反应性标本中和试验确认阳性 2例.结论 机体免疫的自然进程、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HBV变异株再感染都可能导致HBVM检测结果出现少见模式,应使用不同的方法和中和试验进行进一步检测.
作者:王智斌;周红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全血微量元素铁与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相关性.方法 原子吸收法检测微量元素铁,五分类血细胞分析检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参数.结果微量元素铁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参数随之降低.结论 微量元素铁的测定可以作为早期发现儿童IDA的筛查试验,特别是隐性IDA的早期诊断.
作者:李艳艳;田礼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转至常州市儿童医院的21例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随诊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慢性咳嗽中有慢性鼻窦炎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7例;鼻后滴流综合征6例.结论 慢性鼻窦炎、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易引起儿童慢性咳嗽.很多社区医院容易误诊,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月环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作者通过对常用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的收集,分析了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中药注射剂内所含成分比较复杂,药材质量及生产工艺条件不一致,患者个体差异,对医务人员因素引起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作了重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李德福;宋登鹏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 快速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对291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平行进行Amsel法、BV速蓝TM快速法检测.以Amsel法为金标准,评价BV速蓝TM快速检测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BV速蓝TM快速检测法与Amsel法在临床BV检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V速蓝TM快速检测法是一种新型、简便、快速、经济的方法,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BV.
作者:陈伟红 刊期: 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