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青;韩枫;陈学英;陈丽娜
目的 分析2000~2008年南京儿童医院血液实验室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检出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检出率的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的550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病案.结果 9年间南京儿童医院血液实验室依据骨髓细胞形态学检出的儿童急性白血病550例,其在年龄、性别及白血病类型均有一定的特点.男/女约为1.42/1.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约为4.45/1.10岁以上的儿童患急性白血病的比例明显减少.各年度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检出率相对稳定,较接近平均水平约为0.3%,近年来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绝对数和检出率有小幅上升.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有别于成人的自身特点,儿童急性白血病10岁以上患儿的患病比例偏低,儿童急性白血病中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细胞病为常见.近年来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绝对数有小幅升高.
作者:朱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作者通过对常用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的收集,分析了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中药注射剂内所含成分比较复杂,药材质量及生产工艺条件不一致,患者个体差异,对医务人员因素引起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作了重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李德福;宋登鹏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18、CD54的表达与急性脑梗死(ACI)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68例ACI患者不同的发病时程、部位、面积及治疗前后黏附分子CD18、CD54 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检测健康对照30例.结果 ACI时黏附分子CD18、CD54 表达明显上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附子CD18、CD54水平与ACI面积、部位关系不大(P>0.05);ACI患者在7 d内黏附分子CD18、CD54均呈较高水平的表达,治疗10 d后表达降低,比较治疗前后黏附分子CD18、CD5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黏附分子CD18、CD54 参与ACI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有望成为新的ACI诊断、监测病情及评估预后的辅助诊断指标.
作者:胡瑛;秦庆 刊期: 2009年第24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肿瘤,有效的肿瘤标志物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1].糖类抗原(CA)125目前被认为是卵巢上皮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作者:朱红楠;许秋芳;云洪妍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不同冠心病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3种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组、UAP组患者血清CR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AP组患者血清CR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患者CRP与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增高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钟莉华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对ACL9000型全自动血液凝固分析仪(下称血凝仪)中的Von Clauss法和PT-der法(PT演算法)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Fib)进行评价.方法 用混合血浆测定二者的精密度;临床样本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将结果按Von Clauss法测得的Fib含量分5个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中的Von Clauss法和PT-der法二者精密度良好;当Fib为1.00~4.00 g/L时,二者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4.00 g/L时,后者测定的结果偏高.结论 用ACL9000型全自动血凝仪测定Fib时,可先用PT-der法获得Fib值,当Fib在1.00~4.00 g/L时结果可直接报告,当Fib<1.00 g/L或>4.00 g/L时再用Von Clauss法复查,二者结合应用可获得快速、经济、可靠的Fib值.
作者:苏奶助;温燕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赣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医生治疗支原体感染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赣州市中医院妇科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211例标本,采用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11例共检出92例解脲支原体,阳性率43.6%,其中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7例,占3.3%,药敏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依次是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结论 赣州地区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
作者:谢能轩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131I治疗Graves′病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Graves′病患者,以及Graves′病患者131I治愈后的M-CSF水平,同时与健康人比较;分析M-CSF水平与游离甲状腺素(FT4)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Graves′病患者M-C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病患者131I治愈后的M-CSF水平呈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SF水平与FT4浓度呈正相关(r=0.58,P<0.05). 结论 M-CSF可以作为131I治疗Graves′病的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李卫鹏;余朝晖;刘恒超;孙伟莉;胡永全;袁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与本居人口孕妇产前检查的特点、差别,分析流动人口与本居人口孕妇的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5月在周浦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610 例,其中本居人口 231 例,流动人口 379 例,分析其产次的特点、首次产检时间、产检的次数、妊娠结局的差异以及分娩新生儿性别的差异.结果本居人口组产前检查覆盖率远高于流动人口组,流动人口组首次产检的孕周远晚于本居人口组,产检次数明显少于本居人口组,分娩的新生儿性别中:出生性别比与产次有显著关系,流动人口顺产者比本居人口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严格管理,同时各级行政及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宣教,坚决取缔、处罚非法性别鉴定,减少妊娠并发症和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
作者:吴素勤;吴金芳;袁秀莲;王鹰;吴娣;倪晓红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护理方法协助解决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问题,减少并发症,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4例患者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科学护理.结果 64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引起的尿毒症患者100%护理成功.结论 只要掌握好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科学护理方法,就能有效地解决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动静脉内瘘的失效问题.
作者:章青;韩枫;陈学英;陈丽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对新生儿科床旁检测(POCT)血糖测定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集新生儿手指末梢血,在POCT血糖仪上测定3次,取均值;同时抽取静脉血在7600全自动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OCT血糖仪测定的新生儿血糖结果低于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r=0.958).结论 要正确对待POCT血糖仪的检测结果;血糖结果通过校正和不断地以患者标本做验证,使不同检测系统间血糖的测定结果具有可比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昝丽娜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为了了解引起妇科炎症病原体的临床分布及感染状况,对5 634例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标本进行了病原体检测分析.方法 采用涂片镜检、病原菌培养等方法,检出临床常见6类病原体.结果念珠菌(FV)、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Uu/Mh)、沙眼衣原体(CT)、加德纳菌(GV)、阴道毛滴虫(TV)、淋病奈瑟菌(NG)的检出率依次为30.2%、29.8%、16.7%、14.3%、11.7%、3.1%.6类病原体单纯感染占32.8%,混合感染占67.2%.结论 混合感染在妇科感染中占主导地位.临床应对妇科炎症标本进行全面病原体检查.
作者:陈恒;江立千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7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测定,并与27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且胆红素水平越高,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也明显增高,胆红素水平的高低与血、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血、尿β2-微球蛋白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与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提示临床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同时,应加强肾脏的保护治疗.
作者:陈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DNA (HBV-DNA)、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探讨此几项指标的相关性,从而了解此3项指标对HBV复制状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乙肝患者HBV-DNA阳性血清800份,根据其拷贝数随机留下483份,分成9个组,使每个组的标本数为42~62,便于统计学分析,所有标本进行HBV-LP、PreS1以及HBeAg的检测,然后比较分析.结果 (1)各组数据阳性率均随着HBV-DNA的拷贝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不同组间差异大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V-LP、PreS1及HBeAg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HBV-DNA 检测结果为金标准,HBeAg 的灵敏度为64.5%(273/423),阴性预示值为25.4%(51/201),检测有效率为58.4%(282/483),PreS1的灵敏度80.4%(340/423),阴性预示值39.9%(55/138),检测有效率71.4%(345/483).均低于HBV-LP的灵敏度89.4%(378/423).结论 (1)HBV-LP及PreS1是判定HBV复制的良好指标,HBV-LP优于PreS1;(2)传统的HBeAg的阴阳性不能用作HBV复制的观察指标.
作者:熊建辉;赵健;吴凯;王贵萍;方小梅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江都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的类型及耐药状况,并比较不同产酶菌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 利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规定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头孢西丁敏感试验筛查AmpC酶并做三维确证试验.结果在16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41株产ESBLs(24.9%),22株产AmpC酶(13.3%),8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4.9%).不同产酶菌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不同,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次之.结论 治疗产ESBLs和(或)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为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为备选药物.
作者:沙德高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05例胃癌患者与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对照组)Cyclin D1基因第870位核苷酸A/G(A870G)多态性.结果 Cyclin D1(A870G)基因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G型和GG型,基因型在胃癌组与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clin D1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携带Cyclin D1 AA基因型个体患胃癌的危险性增高.
作者:刘耀煌;方向明;方志军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腹部手术后胃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试验组28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21例,给予胃肠外营养.比较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和胃瘫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以及总蛋白(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胃排空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效果好,并能有效促进胃瘫的恢复,对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应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吴邦学;胡剑飞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宝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近年来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文献及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处置方案.结果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化疗药物外渗、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技术操作不熟练,护患沟通不够,患者依从性差及自杀倾向等安全隐患.通过加强专科培训,制定专科规范,确保制度落实,重视医患沟通,严格质量控制,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提出并及时处理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能给患者带来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作者:王笑碧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胆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大坪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完成胆道疾病探查和治疗的36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胆道镜在胆道疾病的诊断和胆管结石的治疗方面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行胆道探查手术患者常规术中应用胆道镜检查,提高了疾病诊断率,并能指导手术方式,提高了胆道结石取尽率,避免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疼痛及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提倡胆道手术常规应用胆道镜检查及治疗.
作者:皮儒先;周渝阳 刊期: 2009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以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为评价标准)的相关性.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n=5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组,n=20)、非冠心病患者(NCHD组,n=23)的血清HCY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和S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A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外周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7,P<0.01),且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46,P<0.01).结论 A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SA组和NCHD组患者,表明该指标可能与冠脉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相关;AC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进一步提示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江琼;赵子文;陈昭阳 刊期: 2009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