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非何杰金淋巴瘤举隅

王拥;徐怀逵

关键词:小柴胡汤, 加味治疗, 恶性淋巴瘤, 恶性肿瘤, 细胞型, 弥漫性, 国际抗癌联盟, 胸部, 系统治疗, 淋巴组织, 患者, 化疗方案, 辨证施治, 生存期, 副作用, 主诉, 中药, 阴影, 统计, 设计
摘要: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aloma,ML)是淋巴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据国际抗癌联盟(IARC)统计,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1%,预后较差,尤其弥漫性大淋巴样细胞型淋巴瘤预后更差,平均生存期1.5年.本文报告1例弥漫性大淋巴样细胞型淋巴瘤,由于患者难以忍受化疗产生的副作用,不能按原设计化疗方案系统治疗,改用配合中药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效果.1病例患者女,31岁,以“胸部不适2个月”为主诉就诊.胸部X线摄片发现纵膈有一团状阴影.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热通瘀排浊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9例

    1 一般资料369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小19岁,大71岁,平均42.5岁;病程长25年,短1月.根据中医辨证属湿热型64例,血瘀型158例,脾虚型22例,肾虚型125例.2治疗方法基本方:革解、瞿麦、扁蓄、木通、土茯苓、败酱草、公英、丹参、炙山甲、莪术、菖蒲、花粉、王不留行.水煎内服,每日1剂.脾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肾阳虚者,加鹿含草、仙灵脾、肉苁蓉;肾阴虚者,加桑椹、旱莲草、女贞子、枸杞子;早泄、遗精、滑精者,加煅龙骨、煅牡蛎、芡实、金樱子;血精者,加生地、白茅根;前列腺有结节或肥大者,加海藻、昆布、贝母、夏枯草、生牡蛎.前列膏组成:山甲、三棱、莪术、败酱草、公英、黄柏、白芷、王不留行、川楝子、桔核等,每日早晚各1次纳肛.

    作者:徐东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尿路结石104例总结

    1 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104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有完整病史记载.其中男性68例,女性46例;年龄20~52岁;学生12人,干部28人,工人36人,农民38人.1.2结石位置单纯性肾盂结石17例;单纯输尿管结石87例,其中上段结石39例,中段结石32例,下段结石16例.  1.3结石大小肾盂、输尿管结石长径<0.8cm占87%,0.8~1.1cm占13%,>1.1cm不予中药排石.  2治疗方法  2.1每位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查肾输尿管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以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凡位置在肾盂、输尿管,结石长径<1.1cm给予中药排石.

    作者:杜业勤;王魁亮;易望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葱白泥敷脐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2例

    1 病例 例1,刘×,女,28天,汉族,住院号42422,以“新生儿肠炎”住院.主诉为:腹泻5天,伴发热2天.大便6次/日,黄色稀水便带少量血丝.查体:T 37℃,精神差,面灰,烦躁,唇略干,略腹胀,肠鸣音存在.化验血象WBC 10.8×109/L,N0.75.入院12小时后腹泻8次,尿少、唇干、前囱略凹陷,全身皮肤发花,下肢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呼吸60次/分,高度腹胀,肠鸣音由减弱到消失.诊断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肠麻痹.即给禁食、吸氧、纠正脱水酸中毒、保持电解质平衡,扩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东莨菪碱及酚妥拉明、支持治疗、抗感染、肛管排气等综合治疗.1天后休克得到纠正.但腹胀不能缓解,出现极弱的肠鸣音.加用葱白泥敷脐并顺时针按揉腹部,能自行排气,腹胀逐渐减轻.3天后,腹胀完全消失、肠鸣音正常.

    作者:富齐英;祖热木;潘鸿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太子参伪品淡竹叶块根的鉴别

    《中国药典》收载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近来市场上出现太子参的伪品,经鉴别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块根,两者来源于不同的科属,功效各异,应注意鉴别.本文从性状、化学定性、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等方面对正品太子参与伪品淡竹叶块根进行比较鉴别.1仪器材料

    作者:方秀桐;韦娟;罗俭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男扎术后精囊结缔组织炎合并精囊包块6例

    男扎术后精囊结缔组织炎合并精囊包块临床上少见,笔者采用活血软坚、清热解毒中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例,已施行男扎手术,年龄小的27岁,大的42岁;其中4例术后感染化脓切开引流,2例术后发炎保守治疗;从发病到就诊短时间半年,长的3年;发病过程均有不规则发热、阴囊肿痛,伴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减退.体征:仅2例38℃,其余在正常范围,右侧阴囊肿痛者4例,左侧者2例.患侧阴囊明显下坠,肿物大的5cm×6cm,小的3.5cm×4cm,质硬韧,表面及四邻不光滑,有触痛但痛感不明显,无波动感,肿物紧裹精囊,手指挤压无法分离精囊,皮下环下方小段精囊以及副睾部清晰可查,每例均反复穿刺无分泌物,其中1例组织活检提示:结缔组织炎性特征反应.化验检查,除2例发热者末梢白细胞增多外,其余均正常.

    作者:郑天贵;张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柏红痔消外洗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柏红痔消外洗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方中的黄柏和苦参进行了鉴别.结果:柏红痔消外洗颗粒中小檗碱和苦参碱能在同一薄层板上定性鉴别.结论:以上方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有效地控制了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薛洁;王军省;曹维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滚法技能的形成与其早期训练原则的研究

    本文根据神经系统分化的程度、知觉与动觉的优越性、动作的协调性和肌肉的紧张性等方面,认为法技能形成存在泛化、分化和固定化的三个相互区别、密切联系的阶段.同时提出了系统不间断、善于运用技能转称和合理控制训练负荷的早期训练原则,并结合具体的训练计划加以说明.

    作者:徐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钳夹复位固定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观察(附31例报告)

    肩锁关节脱位,约占肩胛带损伤的3.2%,约占肩部损伤脱位的12%,发生年龄以20~30岁多见,但也可见于儿童及中老年人群中.肩锁关节脱位Ⅰ°约占15%,Ⅱ°约占34%,Ⅲ°约占51%,其治疗方法较多,治疗较为困难复杂.我院骨科从1991年开始,根据肩锁关节脱位的病因、病理及手术内固定特点,以钳夹复位固定器治疗肩锁关节新鲜脱位Ⅱ°Ⅲ°共31例,经过3~48个月随访,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芦勇;孟庆才;乔为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内经》养生、康复与治未病理论初探

    养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称摄生,也叫道生.《内经》中有关养生的论述很多.在人与自然长期争衡中,把医学、哲学、自然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与此同时,《内经》对康复做了诸多的记载和论述.在养生、康复与医病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治未病的治疗原则.几千年来祖国医学应用养生学、康复学、预防学科,通过药物、饮食、针灸、推拿、按摩、气功、运动、导引吐纳等方法达到延年、预防和治疗的目地.《内经》的这一学术理论正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因此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养生哲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邦翼;李玉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浅谈《内经》发病观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古典医学论著,已认识到外邪致病,并注意到外邪有正邪和虚邪之分.《八正神明论》曰:“虚邪者,八正之虚邪也,无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从原文看,虚邪当包含有致病因子在内(即现今的细菌、病毒之类)的一类邪气;而正邪是指正常的气候中,正气较虚而偶受风寒之类,不包含有致病因子,故“其中人亦微”,这一发病观在内经中是很重要的,对我们今天的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吴素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23例疗效观察

    一般来说,如果小儿2天以上无排便,提示便秘可能.笔者自1996年起,用推拿方法治疗便秘患儿23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23例患儿中,男10例,女13例;1~3岁11例,3~6岁10例,6岁以上2例.2治疗方法2.1首先通过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便秘.本文23例患儿,均为功能性便秘,符合推拿治疗的指征.2.2手法治疗2.2.1摩腹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坐于患儿的一侧,用掌摩法于患儿的腹部,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治疗,持续时间约为5分钟.2.2.2推天枢穴患儿体位同上,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治疗患儿的天枢穴,先治一侧,再治另一侧,各持续治疗1~2分钟.

    作者:徐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丹参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丹参防治肝纤维化的效果和机理.方法:采用CCL4造模,在造模的同时,行单侧足三里穴注射丹参进行治疗,以秋水仙碱灌胃作对照,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及血清N0浓度.结果:穴位注射与秋水仙碱灌胃均能提高NO浓度,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结论:穴位注射丹参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中NO浓度的升高可能是其重要机理之一.

    作者:周海旺;仇裕丰;赵天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关于中医本科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

    中医高等教育经过四十年的艰难跋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受传统的医学模式、教学方式、医疗服务形式以及科技水平的制约,中医教育特别是中医本科教学也沉积了不少问题,既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有差距,更与即将来临的新世纪的要求相距甚远.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向中医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造就真正能够“创造未来”的跨世纪中医药人才,这是值得当今中医界尤其是高等中医院校的每一位老师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中医本科教学的现状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斧正.

    作者:蔡建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和胃降逆法治疗呃逆35例

    呃逆,俗称“打嗝”,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笔者自1998年5月~1999年12月,运用和胃降逆法治疗本病,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35例患者,均为本院1998年5月~1999年12月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并发呃逆,经肌肉注射利他林及针灸治疗无效后,给予中药治疗.其中,胃切除术后6例,胆囊切除术后6例,脑血管意外6例,肝癌术后2例,肺癌化疗后3例,心血管疾患5例,消化道疾患7例.35例中,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50.1岁.平均发病天数1.5天.

    作者:王晶;潘瑞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不寐证20例观察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1991年1月~1997年12月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其中住院12例,门诊病人8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小32岁,大72岁;病程6个月~1年者8例,1年以上者12例.2治疗方法取5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取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取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均单侧)常规消毒,刺入穴位,有酸胀感时,抽取无回血后,每穴注入维生素B1注射液50mg,双侧交替注射,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如未愈,隔3日后可重复第2疗程.

    作者:马延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小儿口腔溃疡69例

    口腔溃疡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给患儿带来较大的痛苦.从1996年至今,我们采用中药合剂辨证治疗69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共69例患儿,其中男性42例,女性27例;发病年龄小1岁,大12岁.病程短2天,长11天,平均4.3天.单发溃疡面者31例,两处溃疡面者23例,多处溃疡者15例.2疗效判定痊愈标准:用药1周内溃疡全部愈合的为痊愈;用药1周后,溃疡面积缩小或多发溃疡未全部愈合为好转;用药1周溃疡面无减小或呈扩大趋势为无效.

    作者:董梅;张砾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通淋化瘀方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运用通淋化瘀方自1998年3月~1999年3月,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来源于门诊,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石淋、沙淋的诊断,并经B超检查确诊.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3~55岁;病程1天~5年;肾结石12例,肾、输尿管混石结石11例,输尿管结石5例,膀光结石2例;大结石1.0cm×1.4cm,小结石0.2cm×0.3cm.2临床症状

    作者:李宗光;潘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腹部术后粘连疼痛体会

    笔者受“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启发,运用中药活血化瘀为主治疗腹部术后粘连疼痛,疗效显著.1病例例1,王××,男,24岁,某建筑公司工人.1992年4月28日初诊,右下腹疼痛持续加剧2天.患者于1988年6月曾行兰尾切除术,术后常感腹部疼痛,近日疼痛加剧,于4月27日入院.经西药处理,疼痛未见减轻,注杜冷丁针数次疼痛仍剧,转来中医科治疗.见患者痛苦不堪,呻吟不绝.腹部平坦,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诊脉细略涩,苔黄腻.证属阑尾术后伤及气血,气滞血瘀,络脉被阻,不通则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失笑散、南山楂各10g,佩兰叶、川芎、红花、赤芍、牛膝各5g,枳壳6g,血竭、三七各3g,红藤20g.1帖.

    作者:俞娴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古方新用控涎丹

    南宋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控涎丹,乃十枣汤衍化而出,为大戟、甘遂、白芥子三味组成.历代医家运用控涎丹治疗内、外、妇科多种疾病,疗效显著.作者在临证时,对形体丰满肥胖,痰湿体质所致的痰饮水湿证,久治难愈的疑难痛证、肿瘤等,应用控涎丹治疗,常收捷效.1方法大戟、甘遂、白芥子各等份,研细末装胶囊,每粒0.25g.

    作者:张全意;张树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52例

    四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是临床常用方药.笔者结合多年临床诊疗实践,运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52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门诊病人,男31例,女21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41岁;病程短3个月,长达12年.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头痛,呈胀痛、跳痛,常伴倦怠乏力、纳差、眩晕、舌体胖、边有齿痕、脉虚弦等气虚症状,与《实用内科学》有关血管性头痛的诊断标准相符合,系统检查阴性,排除外伤、颅内病变及五官科疾病引起的头痛.

    作者:唐培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