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米西汗;姚伟;王文琰
笔者在十余年的针灸临床带教工作中,注意到一种现象:临床教学实践中,实习学生非常盲目。对于如何将所学的中西医知识有机地结合并应用于临床的诊疗活动中,他们往往习惯于对一种疾病分别用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去认识、诊断,一面做的是一个传统的中医师,另一面又扮成一个西医大夫,治疗上用一根针、哪痛扎哪,学得好些的同学再结合辨证取穴,倒也能解决点临床问题。
作者:夏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肺炎宁颗粒剂是由金银花、板蓝根、射干等九味药材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定喘、熄风止痉功效,又经有关药效学研究,该药对流感和合胞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流感病毒和各种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腮腺炎等疾病.
作者:王萍;张学农;孙殿甲;王魁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尿潴留是肛肠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因解剖部位的临近、手术麻醉的影响、疼痛的刺激、精神的紧张等所致,施治方法多样。现将近年有关文献作一复习,以供参考。
作者:潘芳杰;张先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细辛水煎剂伍用维拉帕米配制成复方细辛(A-V)的镇痛作用的量效关系.同时测定A-V的半数致死量,观察其急性毒性,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扭体法,热板法测定不同浓度A-V的镇痛作用.并测定A-V的LD50,判断其急性毒性.结果:A-V对热板致痛的镇痛作用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毒性极低.结论:复方细辛水煎剂的镇痛作用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强,且其毒性极低.因此,可作为有效镇痛药用于临床.
作者:郑卫红;陈超;钱京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医脏腑学说和维医器官学说,是阐明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脏腑器官和全身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的理论.
作者:巴哈尔·哈德尔;阿·卡地尔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儿科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住小儿尿布皮炎116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紫草油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会;贺吉德;尹清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材蜀葵子的鉴别方法.方法:应用来源、性状及紫外鉴别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蜀葵子的性状和显微特征,以及四种不同溶剂的紫外光谱吸收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该药鉴别、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鉴别依据.
作者:盛萍;堵年生;杨学斌;刘赛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全过程,指导、合作或参与的新型护患关系的建立是适应整体护理模式转变的产物,因此,健康教育的好坏是影响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艳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阴冷即妇人阴中及小腹寒冷,性欲淡漠,现代医学称为性感异常.自古以来,由于封建礼教之桎梏,广大妇女又处于低层,似乎是男子的附属品,生育的机器,若谈性事、阴冷,是讳莫如深、大逆不道的,视为禁区.
作者:刘晓莹;闫宏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鉴于目前中医方剂数量日益增多,本文初步探讨了处方与方剂的区别,强调方剂的基本规律为单方、化合方与中医名方,提出了逐步缩小方剂范围、有利于方剂研究的建议.
作者:冯松杰;塔衣尔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提高Vc片的抗氧化性,延缓其变色出现的时间。方法:利用聚维酮(K30)有良好的成膜性等诸多优点选择其作为Vc片的粘合剂。结果:经过正交试验,与淀粉浆相比,聚维酮(K30)浆有明显延缓Vc片氧化的作用。
作者:余亚杰;来海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组成:葶苈子3g,牛蒡子、炙橘红、炒杏仁、莱菔子各6g,炙苏子、川贝母各4.5g,大枣(去核)5枚。制用法:共研粗末(不研亦可),为1岁小儿用量,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60mL,分3次温服。
作者:李维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8~2001年,作者采用硬膜外滴注激素复合液加中药药浴治疗腰腿痛6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毅;张斌;郭海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昔日余初入临床,曾治一年逾五旬之妇人,因咽喉肿痛就诊。查其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于是方用金银花、连翘、射干、马勃、板蓝根、山豆根、桔梗等清热之品。药3剂后,自诉咽痛大减。
作者:韩荣;戴海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普及,其自身特点及优越性并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原因考虑为:①对整体护理的内涵认识不足;②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缺乏积极主动性;③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提高较慢;④规范化管理不足。因此,学习形式的灵活多变、成功经验的及时总结、工作学习的合理计划、组织安排的科学高效、规范化管理的切实具体,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作者:郑燕;景彩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子宫肌瘤属于中医妇科癥瘕病,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占全部妇女的5%~15%,约占妇女全身肿瘤的20%.对此病B超诊断准确率高,中医非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赵献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案例马××,男,31岁,奇台县农民.患者于1996年3月下旬在紧张劳动后饮大量白酒,自觉周身乏力、嗜睡,次日头痛,发热(未测体温),无恶心、呕吐,其母给予白酒物理降温,体温降至正常.
作者:郭军;唐佩荣;李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据推测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约一亿人。
作者:李玲;董小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导师张绚邦教授,浙江桐乡人,自幼熟读医书,广闻博览,勤学精思,博学多才。1956年进入上海中医学院首届学习,曾先后师从当代江南名医“孟河学派”之一的丁甘仁前辈传人张伯臾、程门雪老师以及“伤寒名家”金伯川传人刘鹤一老师,既承伤寒深厚凝重之旨,又得温病时方轻灵纤巧之秘,继而除伤寒温病学派原有的门户之见,以临证实践为依据,推陈出新。
作者:王晓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急性感染性喉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使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我科自1997年12月~2002年12月收治急性感染性喉炎121例,采用普米克令舒压缩雾化吸入治疗5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夏米西汗;姚伟;王文琰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