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价值

付春林;徐云华;夏波

关键词:乳腺肿块, 病理学, 细针吸取, 细胞学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对乳腺肿块的细胞学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术后病理学诊断对照的333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资料.结果 127例乳腺恶性肿块细针吸取的细胞学诊断为恶性102例,可疑10例,良性15例;206例乳腺良性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为良性201例,可疑5例;采用国际通用细胞学诊断准确性统计方法 (Frabl,1989)统计,本组敏感性80.3%,特异性97.6%,假阴性率11.8%,准确率91%,且部分乳腺肿块细胞学与病理学诊断完全一致.结论 细针吸取的细胞学诊断可以结合临床确诊绝大多数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而且可以作为确诊部分乳腺良性肿块的组织学类型的一种方法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血浆C3和C4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体外循环手术(CPB)对患者血浆中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 用透射比浊法测定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患者血浆中C3、C4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与术后血浆中C3、C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中C3、C4降低的谷值在CPB末.结论 CPB导致术后早期大量补体激活,易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减少补体激活程度可降低炎症反应强度.

    作者:李郝;江华;唐玉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比较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可以使宫颈进一步软化、扩张而刺激子宫收缩,使胚胎、胎盘排出.人工流产(下称人流)是用人工方法(电动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的一种方法,现在临床上均被使用.

    作者:陈笑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液短缺时的应急供血对策

    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短缺,是每个血站都面临的问题,在解决此问题时,血站供血部门加强防范,建立应急预警,动态供血,做好窗口服务,积极开展自体贮血和亲友互助献血,是保证医疗急救用血的有效对策.

    作者:李淑英;金季兰;吉武荣;黄梅;刘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脑血管意外的诱发因素分析及健康教育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内血液循环急性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急性期过后多数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治疗时间延长,生活不能自理,沟通障碍,重者死亡.随着生活质量和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诱发因素及愈后状况.分析诱发脑血管意外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使其了解诱发脑血管意外因素及时接受药物治疗以外,改变生活不良习惯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延缓疾病的发展,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陈伟珍;李冰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蛛网膜囊肿1例

    蛛网膜囊肿为脑积液包裹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所形成的袋状结构的囊肿,本文报告蛛网膜囊肿1例如下.

    作者:郭一楚;向子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人白细胞干扰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干扰素(IFN)有抑制病毒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本实验在探索干扰素对组织培养下的人肝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张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与专科的不同教学模式初探

    本校医学检验系于1986年开始招本科班.为了促进军队检验专业队伍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开拓多渠道培训部队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才,从1995年起开始招收以军队生源为主的检验大专班.作者经过近几年对本科班和大专班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免疫学的教学,对军队医学检验本科生和大专生不同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郭刚;邹全明;吴超;刘开云;曾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尿微量清蛋白和尿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尿微量清蛋白和尿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健康者和75例糖尿病患者的新鲜晨尿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蛋白误差法分析尿蛋白(UTP).结果 75例糖尿患者尿液经3项检测后发现:42例尿蛋白阴性(UTP<150 mg/L)组中,mALB为8.78±7.16(x±s),电泳图谱中有34例未检出尿蛋白,7例生理性蛋白尿,1例肾小球性蛋白尿;21例尿蛋白阳性(150<UTP<300mg/L)组中,mALB为28.12±20.34(x±s),电泳图谱中有2例肾小管性蛋白尿,13例肾小球性蛋白尿,6例混合性蛋白尿;12例尿蛋白强阳性(UTP>300mg/L)组中,mALB为121.17±59.84(x±s),电泳图谱中有5例肾小球性蛋白尿,7例混合性蛋白尿;正常对照组未检出尿蛋白条带,UTP均为阴性,mALB为7.52±6.34(x±s).结论 尿蛋白电泳比微量清蛋白和尿蛋白检测评估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程度和部位更为准确可靠;尿蛋白电泳、尿微量清蛋白和尿蛋白联合分析可提高对糖尿病肾损伤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周樱;赵江燕;钱厚明;徐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自体输血是当患者需要输血时,输入患者自己预先贮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异体输血可传播肝炎和艾滋病等多种经血传播的疾病以后,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反应等优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激发了人们对自体输血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牟丽丽;谭华;唐春华;王平;李淑英;刘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西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12例疗效观察

    本科自1986~2006年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812例,男性347例,女性465例;年龄11~72岁,平均38.5岁;病程8月至23年,平均1.4年.1.2 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812例病例均符合标准.

    作者:刘小林;董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7例幽门管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本院2000~2005年胃镜检查5 024人次中发现幽门管溃疡17例,均经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现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男性11例,女性6例,共17例,年龄24~70岁,50岁以下9例,占53%.临床表现有嗳气、腹胀、恶心、呕吐、上腹痛、夜间痛、呕血及黑便等.

    作者:吴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例血细胞形态学漏检分析与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和检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自动化、智能化高技术分析仪器,普遍应用于临床检验科.降低了劳动强度,也使检测结果更快捷、更精确和准确.但应注意,再先进的设备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的一面.有些检测项目要靠经典的方法(特别是手工法)验证、校准和补充.

    作者:张建伟;刘晓华;杨玉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HBV前S1抗原与其血清标志物及DNA之间的相关性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由外膜蛋白和内核组成.其外膜蛋白主要由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构成,含S、前S1和前S2 3种蛋白成分[1].前S1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表面上,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作为一项新的HBV血清学检测指标,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的检测已被普遍应用于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和疗效观察,可作为临床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和病情活动性的指标.对乙肝两对半,尤其是对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HBV-DNA检测有很好的补充和加强.

    作者:祝莉;丁广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蕲蛇酶对脑梗塞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影响

    蕲蛇酶具有凝血酶样作用,用药后可使血浆纤维蛋白的含量下降,延长凝血酶时间,抑制血小板(PLT)聚集,减少血小板数量,但对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资料显示蕲蛇酶可使血小板平均体积减小,因此测定MPV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的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林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对乳腺肿块的细胞学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术后病理学诊断对照的333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资料.结果 127例乳腺恶性肿块细针吸取的细胞学诊断为恶性102例,可疑10例,良性15例;206例乳腺良性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为良性201例,可疑5例;采用国际通用细胞学诊断准确性统计方法 (Frabl,1989)统计,本组敏感性80.3%,特异性97.6%,假阴性率11.8%,准确率91%,且部分乳腺肿块细胞学与病理学诊断完全一致.结论 细针吸取的细胞学诊断可以结合临床确诊绝大多数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而且可以作为确诊部分乳腺良性肿块的组织学类型的一种方法 .

    作者:付春林;徐云华;夏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原发性肺癌患者肺泡灌洗液TGF-β1水平检测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与肺癌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7例不同阶段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肺泡灌洗液TGF-β1表达水平. 结果 原发性肺癌患者肺泡灌洗液TGF-β1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分期与肺泡灌洗液TGF-β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4).结论 TGF-β1在肺局部参与了肺癌发生过程.

    作者:缪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沙眼衣原体假阴性影响因素分析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是临床上对尿频、尿急、尿痛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但其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假阴性.在此,笔者结合自身临床检验经验,对导致沙眼衣原体胶体金法假阴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曹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心电图和血清电解质测定及血气分析等检查,对286例肺心病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的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86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108例,占37.8%.其中并发两种或以上心律失常者26例,占24.1%,108例中死亡31例,死亡率28.7%.结论 肺心病并心律失常多发生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见于心功能Ⅱ~Ⅳ级,常与缺氧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因素有关,预后差,病死率高.

    作者:黄大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常用检查及意义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婴儿期的常见疾病,预后差死亡率高.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检查方法 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婴儿肝炎综合征常用和新开展的检查方法 .

    作者:李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复方铋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复方铋合剂(MBC)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以枸橼酸铋铵为主药与氯化钾、甘油、陈皮酊等配成复方铋合剂,采用络合滴定法检测本品中铋的含量,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结果 复方铋合剂的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含量测定快速、准确.结论 该制剂工艺可用于常规制备复方铋合剂.

    作者:王兰;左六一;雷自强;朱治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