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王勤萍

关键词:早孕, 人工流产, 米索前列醇
摘要: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方法 将本院门诊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随机分为3组,即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后再行人工流产;无痛人流组:芬太尼加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直接操作组:不用任何药物.结果 观察组软化、松弛宫颈效果好,无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 手术时间缩短,出血较少,且费用低廉.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是人类生命延续的生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现代医学手段来促进这一正常状态的健康发展,而产妇的心理护理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给予产妇正确的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促进母婴平安是产科医务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作者:朱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7例幽门管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本院2000~2005年胃镜检查5 024人次中发现幽门管溃疡17例,均经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现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男性11例,女性6例,共17例,年龄24~70岁,50岁以下9例,占53%.临床表现有嗳气、腹胀、恶心、呕吐、上腹痛、夜间痛、呕血及黑便等.

    作者:吴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临床应用甘露醇患者的护理

    甘露醇是一种脱水药物,常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颅内高压症.由于甘露醇有脱水作用,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甘露醇静脉作用快,很少发生反跳现象,故是临床上降颅内压的首选药物.颅内高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明显躁动,血压偏高,脉博慢;婴幼儿表现为前囟饱满以及眼底的改变.

    作者:梅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自体输血是当患者需要输血时,输入患者自己预先贮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异体输血可传播肝炎和艾滋病等多种经血传播的疾病以后,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血源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反应等优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激发了人们对自体输血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黄梅;牟丽丽;谭华;唐春华;王平;李淑英;刘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编写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

    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22条规定,制定并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ISO15189文件的5.5.1中规定:实验室应使用检验程序,程序应符合实验室服务用户的需求并适用于检验.优先使用在公认或权威的教科书、经同行评议的书刊或杂志,或国际、国家或区域的指南中发表的程序.如果使用内部程序,则应适当验证其符合预期之用途并完全文件化.5.5.2中规定:实验室应只用验证过的程序证实所用检验程序适合其预期用途.5.5.3指出:所有程序应文件化并使相关人员可在工作站得到.已文件化的程序及必要的指导书应使用实验室工作人员通常可理解的语言.……只要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符合5.5.1和5.5.2的要求,其描述符合实验室的操作程序,检验程序则应全部或部分基于此说明书制定.……每个新版检验试剂盒在试剂或程序方面发生重要变化时,应检验其性能和对预期用途的适用性.与其它程序一样,任何程序性变化都应注明日期并经授权.

    作者:郭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微量元素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中4种微量元素的实际含量与正常妊娠妇女的差别. 方法 分别采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32例和正常妊娠妇女50例静脉血各4 ml,离心后取血清,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中的铜、铁、锌、镁与正常妊娠相比,前者血清中铜、铁升高,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镁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的健康,应对降低的微量元素给予补充,对升高的微量元素行科学降低,使各种元素达到正常的含量和合理比值,保护和促进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冯莉;聂孔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G群链球菌致肺部感染1例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种类多,分布广.某些菌种毒力强,有些正常菌群栖居于人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皮肤黏膜.近来本实验室自一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中培养出G群链球菌1株,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风军;郑利原;陶美玉;王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白血病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为确诊1例疑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提供细胞遗传学证据.方法 采用24 h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G显带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染色体核型为46,XY,t(1;5)(q21;q33)[15].结论 细胞遗传学不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t(1;5)(q21;q33)可能是导致白血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旺东;王秋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与专科的不同教学模式初探

    本校医学检验系于1986年开始招本科班.为了促进军队检验专业队伍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开拓多渠道培训部队医学检验专业技术人才,从1995年起开始招收以军队生源为主的检验大专班.作者经过近几年对本科班和大专班临床微生物学和临床免疫学的教学,对军队医学检验本科生和大专生不同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郭刚;邹全明;吴超;刘开云;曾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栓前体蛋白及D-二聚体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及D-二聚体(DD)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1例AMI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立即及行溶栓治疗后12 h、24 h测定血浆TpP和DD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患者治疗前血浆TpP和DD水平高于正常对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再通者TpP逐渐下降,DD在治疗前升高的基础上再度升高而后下降,未通者TpP下降不明显,D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和DD不仅是AMI早期诊断的指标,而且对指导AMI溶栓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明先;高卫红;徐晓凤;徐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常用检查及意义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婴儿期的常见疾病,预后差死亡率高.准确地选择和运用检查方法 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婴儿肝炎综合征常用和新开展的检查方法 .

    作者:李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乳汁中的标志物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标志物阳性产妇80例(肝功能均正常,其中大三阳35例,小三阳45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产妇乳汁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及HBV-DN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乳汁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初乳中HBV-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HBsAg、HBeAg、抗-HBc阳性)不提倡哺乳;初乳中单纯HBsAg阳性,而HBV-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作者:郑志忠;徐晓凤;徐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对乳腺肿块的细胞学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术后病理学诊断对照的333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资料.结果 127例乳腺恶性肿块细针吸取的细胞学诊断为恶性102例,可疑10例,良性15例;206例乳腺良性肿块细针吸取物的细胞学诊断为良性201例,可疑5例;采用国际通用细胞学诊断准确性统计方法 (Frabl,1989)统计,本组敏感性80.3%,特异性97.6%,假阴性率11.8%,准确率91%,且部分乳腺肿块细胞学与病理学诊断完全一致.结论 细针吸取的细胞学诊断可以结合临床确诊绝大多数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而且可以作为确诊部分乳腺良性肿块的组织学类型的一种方法 .

    作者:付春林;徐云华;夏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原发性肺癌患者肺泡灌洗液TGF-β1水平检测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与肺癌分期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7例不同阶段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肺泡灌洗液TGF-β1表达水平. 结果 原发性肺癌患者肺泡灌洗液TGF-β1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分期与肺泡灌洗液TGF-β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4).结论 TGF-β1在肺局部参与了肺癌发生过程.

    作者:缪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 为了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6年收治的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在271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中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51例(18.8%).其中41例(80.4%)治愈,10例(19.6%)死亡.手术治疗13例,7例治愈,6例死亡,手术死亡率41.6%.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本文主张实施个体化治疗原则.对于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早期行网膜囊连续灌洗,为预防继发性感染和减少手术创伤,后腹膜及胰包膜不必切开.

    作者:郑达武;胡虞乾;莫瑞祥;廖文胜;洪勇;杨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C-反应蛋白在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血清水平检测

    临床上常见不少发热、怀疑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医生在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时,常用的检验指标是血细胞分析.其实,还有一个很好的鉴别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RP配合血常规结果更有助于发热原因的分析.CRP是人体受微生物等多种因子侵袭后,在人体血液中很快产生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炎症及侵袭因子作用下,6~12 h后血清中CRP浓度开始增高,24~48 h达到峰值,反复的炎症刺激可致CRP水平持续上升.此反应不受放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CRP的出现比其它急性期的反应物质早,所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很有帮助.

    作者:王建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沙眼衣原体假阴性影响因素分析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是临床上对尿频、尿急、尿痛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但其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假阴性.在此,笔者结合自身临床检验经验,对导致沙眼衣原体胶体金法假阴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曹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标本放置时间与方式对10项血生化检测的影响

    目的 讨论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K+、Na+、Cl-、葡萄糖(Glu)、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30份血标本,每份分3管,1管放置室温(20 ℃),1管血放置冰箱(4 ℃),第3管分离血清放冰箱(4 ℃),分别对其保存2 h、12 h、24 h进行上述各项检测,将各时段测定值与即刻值(凝固20 min,即离心取血清检测值)作为配对t检验,各时段检验值与即刻值之差值作多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 血标本室温放置2 h除CK外其余9项降低,血标本冰箱放置2 h后Cl-降低;12 h后K+增高;24 h后AST、LDH、TP增高;CO2CP、Glu从2 h后开始降低.分离血清冰箱放置2 h后,ALT、LDH、K+、Na+、Cl-、TP降低;12 h后Na+、Cl-增高:24 h后K+、TP增高;CO2CP从2 h后开始降低.以上3种不同保存方式检测值与即刻值比较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标本放置12 h以上,除ALT、CK无明显变化外,其他8项均有变化.结论 血标本离体后会因放置方式和放置时间不同而引起生化检验值的变化,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及时检验的血标本,应根据其检测项目采取适当的保存方式和适当的保存时间对其进行检测.

    作者:陈中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做为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气胸和胸腔积液的新方法.自2003年5月以来,本科室利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对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32例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及1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了胸腔闭式引流.既避免了因传统方法反复穿刺带来的不便,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解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术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及心理准备;术中,取得患者的佳配合;术后,做好穿刺部位和导管的护理,预防局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淑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蛛网膜囊肿1例

    蛛网膜囊肿为脑积液包裹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所形成的袋状结构的囊肿,本文报告蛛网膜囊肿1例如下.

    作者:郭一楚;向子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