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近期疗效对比

肖文波;刘灏

关键词:射频消融, 聚焦超声, 高强度, 原发性大肝癌
摘要: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RFA)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原发性大肝癌的适应证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RFA和HIFU治疗的72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甲胎蛋白、肿瘤体积变化、局部复发和转移及累计存活率的情况,对其适应证及近期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在临床症状、肝功能、甲胎蛋白、肿块体积变化、局部复发和转移及累计存活率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FA和HIFU对于原发性大肝癌的近期疗效相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评分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评分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0个甲状腺结节,术前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各项观察指标,对每个甲状腺结节进行赋值评分.绘制常规超声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评分的ROC曲线.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良恶性结节的纵横比、边界、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及后方衰减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超声造影显示良恶性结节的灌注强度、灌注均匀性、有无环形增强、增强快慢及消退快慢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ROC曲线推断常规超声诊断界值为1.5分,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界值为4.5分,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0%、71.0%、79.4%和82.1%、83.9%、92.5%;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和0.822.结论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陶玲玲;王天翔;李小恩;李伟伟;黄芸谦;樊金芳;陈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积乳囊肿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44岁,因发现双侧乳腺包块2+个月入院,拟行外科手术.乳腺表面皮肤正常,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包块无进行性增大,扪及包块有轻压痛,活动度较差,与皮肤无粘连,用药情况不详,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钼靶提示双侧乳腺小叶增生,右乳近内下象限见高密度结节影,大小约1.7 cm×1.6 cm,边界模糊,左乳内下象限见钙化灶.超声表现:①左乳腺体层内导管明显扩张,宽处内径约0.8 cm,内上象限区多发囊肿,较大者大小约2.7 cm×2.1 cm,形态欠规则,边界清晰(图1);②右乳腺体层内导管明显扩张,宽处内径约0.8 cm,7~9点钟方向近乳头旁扩张的导管内可见实性物充填,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2);2点钟方向距乳头1.9 cm处可见大小约2.1 cm× 1.4 cm的囊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内呈分隔状,其深面似与腺体层导管相通;③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超声提示:双侧乳腺导管扩张伴积乳囊肿形成.患者遂行外科手术,局部麻醉下行双侧乳腺病灶切除术,术中可见包块质地囊性,囊内容物乳白色,黏稠,术后冰冻石蜡切片示:双乳积乳囊肿.

    作者:李琳;刘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影像评估组织热消融范围的研究进展

    热消融作为一种有效治疗肿瘤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利用热能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的作用,术中及术后准确评估热消融范围是降低复发率、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的前提.超声影像是目前评价组织热消融范围常用的方法,本文就其评价组织热消融范围的具体方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综述.

    作者:纪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肺静脉的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肺静脉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45例经临床确诊的GDM孕妇(观察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心功能及肺静脉血流情况;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孕妇4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胎儿肺静脉检测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儿肺静脉参数异常,可表现为A波反转25例,降低20例,而对照组表现正常;观察组胎儿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为(0.28±0.04)m/s,舒张期峰值速度为(0.27±0.05)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儿搏动指数和Tei指数分别为1.82±0.02和0.56±0.05,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对观察组胎儿进行随访,仅1例死亡,其余胎儿出生后生长状况良好(Apgar评分均在8.5分以上),超声心动图复查未见异常.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GDM孕妇胎儿肺静脉的血流频谱,操作简便,对孕妇和胎儿无不良影响,能更敏感地了解GDM孕妇胎儿心功能的变化,对临床及时发现病例、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景艳;高世平;张永春;王铁英;魏宏英;福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起搏器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起搏器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1例起搏器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与血培养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术中发现电极导线上存在赘生物者13例(61.9%),单纯心脏瓣膜存在赘生物者1例(4.8%),电极导线及心脏瓣膜均存在赘生物者7例(33.3%).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14例,直径为5~40 mm,其附着部位、个数及大小与手术结果相符.超声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阳性率达66.7%(14/21),漏诊7例(33.3%),其中6例提示起搏器导线不均匀增粗,1例为单纯三尖瓣赘生物,赘生物直径<Smm.血培养阳性者10例,阳性率为47.6%(10/21).结论 对于直径>4mm的心内赘生物,超声心动图诊断起搏器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作者:吴金涛;王吴刚;王建德;吴伟春;马红;王志斌;王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分析

    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表现为双子宫、双宫颈伴阴道斜隔,几乎均伴有患侧肾缺如.阴道斜隔综合征因症状无明显的特异性,易漏误诊.本组应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旨在探讨超声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16例,年龄10~26岁,平均17岁.临床表现:11例患者有明显痛经,部分进行性加重,5例无明显痛经;9例患者伴不规则下腹痛或周期性下腹痛(2例患者腹痛伴阴道流脓),8例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月经淋漓不尽.

    作者:刘慧冰;李战飞;栗河舟;鲁海燕;杨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社区医院超声医师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继续教育探讨

    目的 分析社区医院超声专业医师继续教育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探讨如何通过继续教育提高社区医院超声医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方法 以在我校参加专业提高班培训的社区医院超声医师为样本,对其培训前后的考核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社区医院超声医师各考核指标合格率由培训前的76.9%~96.2%增至培训后的96.2%~100%,除报告书写项目外各考核指标合格率均有提高(P< 0.05).继续教育的主要需求集中在定期加强理论培训(42/52,80.8%)、加强操作规范化培训(37/52,71.2%)及加强报告书写规范培训(22/52,42.3%).结论 目前社区超声医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培训重点在于提高基础理论、规范基本操作、健全继续教育机构及加强师资投入.

    作者:郑敏娟;宋宏萍;朱永胜;周晓东;刘丽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残角子宫晚孕期妊娠并破裂1例

    孕妇19岁,孕31周,孕1产0,因“腹痛4+d,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院外提示腹腔妊娠”急诊入我院.急诊予输血纠正贫血治疗后收入我院住院部.体格检查:体温、心率、血压均正常,一般内科体格检查无特殊.专科检查:宫高平脐,腹围98cm,胎位不详,胎心144次/min,无规律宫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6×109/L,红细胞3.84×1012/L;血红蛋白112 g/L,血小板176×109/L.超声检查:盆腔偏右见子宫图像(图1),前后径6.0 cm,内膜0.7 cm(单层),宫腔内未见胎儿图像,紧贴子宫左侧壁突向左侧盆腹腔内见胎儿及胎盘图像(图2).胎儿双顶径7.94 cm,股骨长5.64cm,有胎心胎动,胎儿脐动脉血流呈单峰,胎心率147次/min,胎盘附着左侧壁,胎盘前方可见厚约0.26 cm的似肌壁样回声,孕妇盆腹腔见无回声区,深约4.9 cm.超声提示:子宫发育异常(残角或双角子宫妊娠,妊娠破裂不能排除),盆腹腔积液,胎儿脐动脉血流呈单峰.

    作者:任泉霖;罗红;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真性动脉瘤合并夹层动脉瘤1例

    患者男,69岁,因腰背部及下腹部疼痛2d于外院就诊,诊断为“股动脉瘤”,因疑有动脉瘤破裂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右大腿腹股沟区见搏动性肿物,大小约为9 cm×9 cm,与周围界限欠清,患者自诉发现此包块已有2年,并有逐渐增大趋势,因平日无不适而未诊治.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病史数年.超声检查:右侧股总动脉下段后壁局限性瘤样膨出,局部管径达4.4 cm,病变长度达4.0 cm.右侧髂总动脉管径1.5 cm,管腔内可见膜样强回声,窄处真腔内径0.5 cm,内血流速度增快达179 cm/s,假腔内血流信号紊乱,可见多处小破口与真腔内血流相通(图1),另假腔内可见多处附壁血栓回声形成.超声提示:右侧股总动脉下段真性动脉瘤形成;右侧髂总动脉病变,考虑夹层动脉瘤(假腔内可见多处破口合并附壁血栓形成).该患者后行CTA进一步证实为右侧股总动脉真性动脉瘤伴右侧髂总动脉夹层动脉瘤(图2,3).

    作者:崔婷婷;王辉;李殿秋;郭建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严重时可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及时正确诊断外伤性脾破裂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超声作为简便、快速、无创的检查手段,在脾破裂的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组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22例经临床确诊的脾破裂患者的超声图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卫东;王福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近期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RFA)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原发性大肝癌的适应证及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RFA和HIFU治疗的72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甲胎蛋白、肿瘤体积变化、局部复发和转移及累计存活率的情况,对其适应证及近期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在临床症状、肝功能、甲胎蛋白、肿块体积变化、局部复发和转移及累计存活率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FA和HIFU对于原发性大肝癌的近期疗效相同.

    作者:肖文波;刘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对儿童睾丸微石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儿童睾丸微石症(T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95例儿童阴囊超声检查结果,记录TM患儿的睾丸微石数目、睾丸体积、睾丸内血流指标等,并与正常儿童对比分析.结果 695例儿童中检出TM 16例,检出率2.3%,表现为双侧14例,单侧2例.2例充满型患儿睾丸体积较正常儿童减小,血流分布减少,睾丸动脉峰值流速减低(P<0.05),睾丸动脉阻力指数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隐睾伴TM患儿睾丸体积较对侧明显偏小;余13例TM患儿与正常儿童睾丸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可确诊TM,明确分级,对TM转归随访意义重大.充满型TM可致睾丸发育不良,持续随访可为成人TM不育提供资料.

    作者:周元;杨凯华;韩明丽;李刚;葛士骝;王华;杜联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介入在妇科疾病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介入治疗具有实时、安全、准确、创伤小及费用低等特点.近年来,超声介入微创治疗妇科疾病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近年超声介入在妇科疾病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严宝妹;蔡款;江岚;谢亦农;王伟群;陈智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男性乳腺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分析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周围环境变化,乳腺疾病已不再是女性的专病,男性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和就诊率明显增多.本组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男性乳腺疾病患者的超声图像,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证实为男性乳腺疾病的患者58例,年龄6~71岁,平均40岁.其中9例有慢性肝病史,7例为老年男性伴前列腺增生,2例曾用雌激素进行治疗,其余病史不详,患者主要以乳房不对称增大、胀痛、发红或自觉乳房有肿块等就诊.

    作者:郑晓芳;付赵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十字交叉心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 探讨十字交叉心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3例十字交叉心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情况,并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3例十字交叉心患者,心房均为正位,心室左袢,房室序接一致.1例成人心室大动脉连接关系一致,为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1例胎儿和1例儿童为大血管转位伴室间隔缺损.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诊断十字交叉心及合并的心血管畸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英;赵香芝;高玉丽;伍长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聚吡咯纳米粒造影剂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聚吡咯纳米粒的制备及光声信号响应能力.方法 采用液相分散聚合法,制备聚吡咯纳米粒子,并在680~970 nm激发波长范围内观察聚吡咯纳米粒子的光声信号.结果 液相分散聚合法制备聚吡咯纳米粒反应温和,纳米粒分布均匀.聚吡咯纳米粒在680~970 nm激发波长范围内具有不同的光声信号.在1.2 mg/ml浓度下,聚毗咯纳米粒在716 nm处,光声信号强,平均光声值为5.6.结论 采用液相分散聚合法制备的聚吡咯纳米粒有良好的光声信号,可以作为新型光声造影剂和多模态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曹阳;徐金顺;姚志元;夏纪筑;王志刚;冉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在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在肾上腺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13例患者(17个病灶).结果 5例患者需行消融前穿刺活检,每次穿刺组织条数2~3条,组织条大小0.4 cm×0.1 cm~2.0 cm×0.1 cm,均取得明确的组织病理诊断.17个病灶中,2个行单纯消融治疗,5个行超声造影引导下消融,10个消融时联合术中测温、无水乙醇注射及造影引导等技术.15个病灶一次消融后完全坏死,2个病灶两次消融后完全坏死,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实时、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房立柱;董宝玮;梁萍;于晓玲;韩治宇;于杰;刘方义;战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分析评价肝硬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组织结构定量分析(ASQ)技术评价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无肝硬化患者(无肝硬化组)和114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进行超声检查,通过ASQ技术计算x2值(Cm2值),判断有无肝硬化;并根据肝再生结节的大小分为大结节组(n=10)、小结节组(n=63)及混合性结节组(n=41).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 无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间Cm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结节组与混合性结节组Cm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结节组与混合性结节组、大结节组与小结节组Cm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P=0.11).结论 ASQ技术能提供客观、准确的图像和数据,能对肝硬化分型进行初步定量判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程蕾;陈永安;郭佳;丛文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腹膜后妊娠1例

    患者女,24岁,孕2产1,既往史无特殊.因“停经40 d,下腹坠痛半天,晕厥一次”入院,停经后无阴道出血及恶心呕吐,入院前半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坠痛,伴头晕、乏力晕厥一次.曾于外院超声检查未见妊囊,盆腔积液,平素月经规则,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面色苍白,心肺(-),腹肌紧张,下腹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宫颈光滑,摇举痛(+).子宫前位,偏大,压痛(+),双侧附件(-).辅助检查:尿HCG阳性.超声检查:子宫前位,纵径约63 mm,前后径约47 mm,内膜厚约12 mm,宫腔内未见孕囊回声,盆腔内可见范围约33 mm×30 mm的无回声.子宫左侧可见一大小约56 mm×53 mm实质不均匀团状混合回声,边界尚清,以等回声为主,内可见低回声和无回声.CDFI:上述实质性包块周边及内部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超声提示:①子宫体积增大,宫腔内未见孕囊回声;②左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③盆腔积液;考虑宫外孕.腹腔镜术中见:子宫体积偏大,子宫直肠陷凹积血及凝血块约700 ml,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吸出积血后,子宫后方子宫直肠陷凹后腹膜见一大小约20 mm×20 mm病灶凸起,表面活动性出血,行腹腔镜下腹膜后妊娠病灶切除术.病理诊断:可见绒毛组织.出院诊断:腹膜后妊娠.

    作者:张茜;夏洪波;彭书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超声心动图和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表现,探讨两种方法对T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62例经手术证实的TAPVC患儿的超声心动图和MSCT血管成像结果,计算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心动图和MSCT对本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39%(61/62)和95.16%(59/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CT漏诊动脉导管未闭9例,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和三房心各1例.超声心动图漏诊主动脉缩窄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各1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和MSCT是诊断TAPVC的可靠方法.对于伴发心血管畸形的患者还需超声心动图与MSCT联合诊断.

    作者:陈欣;何玲;汪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