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林建华;孙博

关键词:气血亏虚, 眩晕, 补中益气汤
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对于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9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眩晕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发作间隔,提高生活质量.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学案例式教学改革初探

    内科学作为临床专业课,是基础医学课程的汇总,也是国家职业医师考试科目,内科学学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也关系到能否通过国家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

    作者:梅拉·哈万;艾恒·托哈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的优势

    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开展PBL教学具有优越性.本文从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实施的必要性;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教师教学的优势;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学生学习的优势三个方面来探讨其优势.

    作者:易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方加味治石淋

    石淋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尿系结石,应用经方治疗此病疗效可靠,在排石通淋之际,莫可一味地使用苦寒通利之药,应当重视气化之理,酌情选用温通补肾之药,兼护脾胃,扶正祛邪,以获全功.

    作者:辛小红;王家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芪红颗粒改善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芪红颗粒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ABG)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在冠脉搭桥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红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冠脉搭桥术后常规治疗,比较2个月后两组用药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疗效评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量化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中医症状总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改善明显(P<0.01),通过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量化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心绞痛稳定状态(anginal stability,AS)、心绞痛发作情况(anginal frequency,AF)、治疗满意程度(treatment satisfaction,TS)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芪红颗粒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OPCAB)后患者生存质量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峰;冯新海;王晓峰;高伟;曾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7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1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观察分析,总结其规律及分布特点,为今后辨证及疾病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集2009年11月~2011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7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病程、主要临床表现、客观检查等,明确其诊断、分级及中医分型等内容.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76例,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血瘀证64例(36.36%),肾阳虚证56例(31.81%),痰热蕴肺证40例(22.72%),水凌心肺证12(6.81%),肺气虚证4例(2.27%).2.60~70岁的患者,中医证型以肾阳虚证居多,其次为血瘀证;70岁以上的患者中医证型以血瘀证居多,其次为肾阳虚证.病程小于10年的患者,中医证型以肾阳虚证居多,其次为痰热蕴肺证;病程在10-15年的和大于15年的患者,中医证型均以血瘀证居多,其次为肾阳虚证.结论: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其病性以血瘀证为标,肾阳虚为本.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轻重与病程及年龄呈正相关性.

    作者:罗建江;同立宏;李风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火罐法的应用及其临床护理配合

    火罐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治疗技术,它是利用罐内负压,将罐吸附于皮肤上,通过对人体的良性刺激及温热作用,使机体产生生物效应,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火罐法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医嘱,正确评估,熟练操作,同时辨证施护,密切观察火罐的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以防烫伤.

    作者:杨彬;杨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疆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足FoxO1、FoxO3、Fox04基因在足踝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收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及健康儿童足踝部肌肉组织共60例,提取组织RNA,通过荧光定量PCR扩增,对FoxO1、FoxO3、FoxO4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组作比较,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足踝部肌肉组织中FoxO1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FoxO3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FoxO4基因转录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FoxO1、FoxO3基因的转录水平表达上调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的发生相关.

    作者:董豪杰;靳昊;王晶;吕发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在临床教学中如何培养实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离不开第一线的临床教学.临床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医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转变,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基本临床知识及基本临床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思维能力的结构体系中,包括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这五种能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组成完整的思维过程.要培养突出的思维能力就必须使这五种能力有机协调、均衡发展,使之成为合理的思维结构,发展全面思维的品质,使其在医学活动中能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在实践中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作者:乐永红;王晓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05年版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生物检定部分的比较

    《中国药典》2010版生物检定部分增修订概况,其项下质量标准有较大的提高,指标限度科学、合理,既参照了国际标准又符合中国实际情况.通过与2005版《中国药典》的比较,终落脚在保障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上.

    作者:付玲;李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增生120例观察

    前列腺增生(BPH)属于中医学的“癃闭”范畴,“癃”指小便不利,点滴而出,起病较缓慢;“闭”指小便闭塞,点滴不出,起病较急.“癃闭”之病名首见于《内经》,并对其病因病机、病位进行论述.精癃是指精室肥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疾病.其特点是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生.

    作者:陶智玲;黄晓蓉;段连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48例

    目的:观察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患者,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结合体针、头针治疗.结果:显效9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古丽娜·麦麦提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对于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9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眩晕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发作间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建华;孙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中医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方法: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70例不同中医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果:1)不同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2)不同证型之间IgA无差异(P>0.05);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组IgG、IgM水平显著高于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和阴血亏虚证(P<0.05),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两组之间IgG、IgM水平无差异(P>0.05),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之间IgG、IgM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IgG、IgM水平增高可以做为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客观化指标.

    作者:蔡永生;李欣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对AA大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测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探讨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可能机制,为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治疗RA在临床上的运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复制出大鼠AA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甲氨蝶呤MTX+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组)、对照组(甲氨蝶呤MTX+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等,外敷18天后取血液,离心取血清,-2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NF-α、IL-17的水平.结果:各组致炎后不同时间关节肿胀度、疼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组血清TNF-α、IL-17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治疗后,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组的TNF-α、IL-17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具有抑制AA大鼠TNF-α、IL-17的异常分泌的作用,从而发挥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安莉萍;袁丽;傅卫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金丹妇康丸对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金丹妇康丸对苯酚胶浆剂致盆腔炎模型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雌性大鼠60只,采用苯酚胶浆剂注入大鼠子宫建立大鼠盆腔炎药理模型,10只仅开腹不造模为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造模7天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妇科千金片组、金丹妇康丸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20天,比较各组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子宫标本作组织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子宫壁粘膜层与肌层结构紊乱模糊;多数上皮细胞变性,腺体减少;宫壁各层组织充血水肿伴大量炎症浸润并成纤维细胞增生.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升高;金丹妇康丸可不同程度改善子宫病理改变,并使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结论:金丹妇康丸对苯酚胶浆剂致大鼠盆腔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任景;卢军;王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久病肺虚型肺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久病肺虚型肺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82例肺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中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5例(36%),好转22例(54%),总有效率(90%);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2例(29%),好转20例(49%),总有效率(7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久病肺虚型肺胀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

    作者:周娟;郭震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主要观察体温及其他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本组有效率为93.33%.结论: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疗效确切.

    作者:代吉才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将10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熊去氧胆酸组50例,观察组熊去氧胆酸结合中药组50例,疗程均为2周.跟踪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缓解及胆汁酸、肝转氨酶水平及围产儿结局.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胆汁酸(TBA)及转氨酶(ALT、AST)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窒息、早产率低.结论: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中药比单纯用UDC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ICP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围产儿结局.

    作者:范惠文;宋一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胃痛21例

    目的:观察化肝煎合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辨证为肝胃郁热的胃痛21例.结果:治疗21例患者3个月后,疼痛症状消失3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7%.结论: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胃痛,疗效可靠,安全.

    作者:韩素萍;蒋满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观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指一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过正常范围,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病因多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各脏器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低下.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理论,我科2007~2009年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获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汤菲菲;张金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