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施护

刘晶;郑双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中医, 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硬化, 肾动脉硬化, 证型, 饮食习惯, 代谢异常, 辨证施护, 辨证分型, 弥漫性, 学者, 新疆, 西医, 疾病, 环境, 国内
摘要:糖尿病肾病西医是指与糖尿病代谢异常有关的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及肾动脉硬化,进而造成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增高的疾病.国内学者提出关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较多说法,我科根据新疆独特环境和饮食习惯,总结出糖尿病肾病的常见证型,根据证型作出相应的辨证施护.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金洪元教授经验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氏疏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应用金氏疏肝汤治疗;对照组60例消炎利胆片治疗,两组均以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氏疏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胡西百合提;杜惠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口疮内外疗法概述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内外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儿科临床治疗小儿口疮的概况,更好地为儿科临床服务.

    作者:王艳丽;刘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芪红颗粒改善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芪红颗粒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OPABG)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在冠脉搭桥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红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冠脉搭桥术后常规治疗,比较2个月后两组用药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疗效评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量化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中医症状总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改善明显(P<0.01),通过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量化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心绞痛稳定状态(anginal stability,AS)、心绞痛发作情况(anginal frequency,AF)、治疗满意程度(treatment satisfaction,TS)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芪红颗粒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OPCAB)后患者生存质量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峰;冯新海;王晓峰;高伟;曾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熏洗加青黛散外敷治疗肛周湿疹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加青黛散外敷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肛周湿疹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加青黛散外敷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十一烯酸锌曲安奈德软膏和醋酸氟轻松冰片乳膏按比例调和,早晚清洁后涂抹于患处,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两组在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谭星;百合;李海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主要观察体温及其他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本组有效率为93.33%.结论: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疗效确切.

    作者:代吉才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针灸配合抽液治疗膝关节积液275例疗效分析

    膝关节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体征,多见于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自2006年5月~2010年5月笔者在门诊采用针灸配合抽液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骨性关节炎相关性膝关节积液275例,无继发关节腔感染,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涛;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

    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病因暂不明确.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口眼歪斜、患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闭合不紧、语言障碍等等.本人2006年10月~2011年9月接诊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库谦;古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对于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9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眩晕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发作间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建华;孙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产后缺乳的论治体会

    产后缺乳是指妇女产后乳汁不足,或点滴全无,不能满足哺乳需要的病症,临床上较常见.在城市职业女性中尤为突出,其发生率约占产妇的30%,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幼儿的健康成长.现代医学认为导致本病的病因有:1)乳腺发育不全(少数);2)产后哺乳不当或产妇焦虑等不良情绪诸多因素抑制了脑垂体释放泌乳素;3)产妇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在治疗上西医亦无特效疗法.

    作者:黄克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例脊柱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护理

    脊柱骨巨细胞瘤是一种潜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脊髓或脊髓神经刺激和受压症状,常见的是疼痛,腰骶者出现坐骨神经痛,常引起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鞍区麻木,大小便困难,不全截瘫,应尽早切除,肿瘤范围大,出血多,手术难度大,术前术后对护理要求高[1].本院于2010年2月收治1例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艳霞;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的优势

    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开展PBL教学具有优越性.本文从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实施的必要性;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教师教学的优势;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学生学习的优势三个方面来探讨其优势.

    作者:易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灌肠结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治疗前、后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合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前,各症状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改善临床症状有显著效果,中医特色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华;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疗效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将100例IC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熊去氧胆酸组50例,观察组熊去氧胆酸结合中药组50例,疗程均为2周.跟踪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缓解及胆汁酸、肝转氨酶水平及围产儿结局.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胆汁酸(TBA)及转氨酶(ALT、AST)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窒息、早产率低.结论: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中药比单纯用UDCA治疗可以明显降低ICP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改善围产儿结局.

    作者:范惠文;宋一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张仲景“痰饮学说”对妇产科学的指导意义

    张仲景首创了系统的“痰饮学说”,阐述了痰饮的物质性、流动性、随气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论述了痰饮的病因、病理、病机及辨证治疗,灵活应用于妇产科疾病,对妇产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江华;温惠霞;马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胃痛21例

    目的:观察化肝煎合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辨证为肝胃郁热的胃痛21例.结果:治疗21例患者3个月后,疼痛症状消失3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7%.结论: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胃痛,疗效可靠,安全.

    作者:韩素萍;蒋满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异痛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内异位症痛经患者27例,给予内异痛经汤口服.用药1、2、3月后观察内异症痛经症状改善情况.以月内异症痛经主、次症状改善为观察目标.结果: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主症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伴随症状(经量异常、经质异常、前后阴坠胀欲便、胸闷乳胀)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月对内异症痛经体征(子宫后倾固定、妇检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到包块、阴道后穹窿见蓝紫色斑点)的改善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痛经颗粒对内异症痛经主症、部分伴随症有改善作用.

    作者:唐润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联合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治法,使用足浴天香丹外洗.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1)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2)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的6min步行试验、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过程.

    作者:王朝驹;居来提·艾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活血通络利湿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利湿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口服自拟抗痛风汤为治疗组,共46例;口服英太青(双氯芬酸钠)为对照组,共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结论:抗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闫涛;王广东;乔为民;王珑;周瑜博;司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火罐法的应用及其临床护理配合

    火罐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治疗技术,它是利用罐内负压,将罐吸附于皮肤上,通过对人体的良性刺激及温热作用,使机体产生生物效应,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火罐法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医嘱,正确评估,熟练操作,同时辨证施护,密切观察火罐的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以防烫伤.

    作者:杨彬;杨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对AA大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测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探讨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可能机制,为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治疗RA在临床上的运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复制出大鼠AA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甲氨蝶呤MTX+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组)、对照组(甲氨蝶呤MTX+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等,外敷18天后取血液,离心取血清,-2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NF-α、IL-17的水平.结果:各组致炎后不同时间关节肿胀度、疼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组血清TNF-α、IL-17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治疗后,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组的TNF-α、IL-17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具有抑制AA大鼠TNF-α、IL-17的异常分泌的作用,从而发挥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安莉萍;袁丽;傅卫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