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异痛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的影响

唐润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内异痛经汤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内异位症痛经患者27例,给予内异痛经汤口服.用药1、2、3月后观察内异症痛经症状改善情况.以月内异症痛经主、次症状改善为观察目标.结果: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主症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伴随症状(经量异常、经质异常、前后阴坠胀欲便、胸闷乳胀)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月对内异症痛经体征(子宫后倾固定、妇检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到包块、阴道后穹窿见蓝紫色斑点)的改善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痛经颗粒对内异症痛经主症、部分伴随症有改善作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46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占产科死亡原因之首位,产后出血的速度、失血量因产妇体质不同而异,提高对产后出血的重视和临床急救能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产前检查、孕期保健,预防产后出血,有效降低死亡率,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颜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温法的临床应用

    1 温阳解表法本法由温阳药与辛温解表药组方,适用于阳虚外感证,代表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再造散.现代医学多用于治疗时行感冒、过敏性鼻炎,各种肾炎、肾病等属阳虚外感证者.

    作者:张成新;张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疆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足FoxO1、FoxO3、Fox04基因在足踝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方法:收集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及健康儿童足踝部肌肉组织共60例,提取组织RNA,通过荧光定量PCR扩增,对FoxO1、FoxO3、FoxO4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组作比较,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足踝部肌肉组织中FoxO1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FoxO3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FoxO4基因转录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FoxO1、FoxO3基因的转录水平表达上调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先天性马蹄内翻的发生相关.

    作者:董豪杰;靳昊;王晶;吕发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异痛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内异位症痛经患者27例,给予内异痛经汤口服.用药1、2、3月后观察内异症痛经症状改善情况.以月内异症痛经主、次症状改善为观察目标.结果: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主症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伴随症状(经量异常、经质异常、前后阴坠胀欲便、胸闷乳胀)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月对内异症痛经体征(子宫后倾固定、妇检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到包块、阴道后穹窿见蓝紫色斑点)的改善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痛经颗粒对内异症痛经主症、部分伴随症有改善作用.

    作者:唐润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的优势

    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开展PBL教学具有优越性.本文从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实施的必要性;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教师教学的优势;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学生学习的优势三个方面来探讨其优势.

    作者:易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王继先主任医师应用活血通络法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法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观察26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使用中药的3、6、12月治疗效果.结果:第3、6、12月疗效不同(P<0.05),有效率分别为65.4%,80.7%,88.5%,有效率总体在提高,不同临床分期疗效不同(P<0.05).结论:活血通络法对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洪汉刚;张凯;梁治权;艾力江·阿斯拉;张耀武;王继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对于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9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眩晕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发作间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建华;孙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沈宝藩教授证治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

    目的:帕金森病至今尚无根治的理想药物,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改善症状,降低治疗的副作用,或减少西药的用量,而达到有望延缓病程进展.方法:集中西医之长采用中药按中医分型证治方法,配合针灸、按摩、磁疗、气功、心理干预、康复训练,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注重合理的生活调摄等综合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

    作者:王格林;刘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观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指一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过正常范围,多发生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病因多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各脏器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低下.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理论,我科2007~2009年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获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汤菲菲;张金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张仲景“痰饮学说”对妇产科学的指导意义

    张仲景首创了系统的“痰饮学说”,阐述了痰饮的物质性、流动性、随气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论述了痰饮的病因、病理、病机及辨证治疗,灵活应用于妇产科疾病,对妇产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江华;温惠霞;马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久病肺虚型肺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久病肺虚型肺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82例肺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中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5例(36%),好转22例(54%),总有效率(90%);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2例(29%),好转20例(49%),总有效率(7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久病肺虚型肺胀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

    作者:周娟;郭震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联合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治法,使用足浴天香丹外洗.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1)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2)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的6min步行试验、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过程.

    作者:王朝驹;居来提·艾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主要观察体温及其他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本组有效率为93.33%.结论: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疗效确切.

    作者:代吉才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48例

    目的:观察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患者,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结合体针、头针治疗.结果:显效9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古丽娜·麦麦提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半夏泻心汤之临床应用

    半夏泻心汤系张仲景《伤寒论》之方,功用: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干呕或呕吐,肠鸣下痢,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本方原治小柴胡汤证误用下剂损伤中阳,外邪乘机而入,寒热互结,而成心下痞.本方用黄连、黄芩之苦寒降泻除其热,干姜、半夏之辛温开结散其寒,参、草、大枣之甘温益气补其虚.七味相配,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气和中,自然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证悉平.

    作者:王玮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中医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方法: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70例不同中医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果:1)不同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2)不同证型之间IgA无差异(P>0.05);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组IgG、IgM水平显著高于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和阴血亏虚证(P<0.05),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两组之间IgG、IgM水平无差异(P>0.05),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之间IgG、IgM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IgG、IgM水平增高可以做为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客观化指标.

    作者:蔡永生;李欣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针灸配合抽液治疗膝关节积液275例疗效分析

    膝关节积液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体征,多见于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自2006年5月~2010年5月笔者在门诊采用针灸配合抽液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骨性关节炎相关性膝关节积液275例,无继发关节腔感染,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涛;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析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临床超量应用附子的安全性及其对策

    通过对我院门诊中草药2011年第一季度4000张门诊处方的统计和分析,针对我院附子临床使用中频率高、超量、配伍的问题作相关的分析,并就注意事项作了进一步阐述,找出相应对策,大程度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邱永辉;杨明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致腹胀痛45例临床观察

    大承气汤,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原方组成:大黄12g(四两,酒洗),枳实12g(五枚),厚朴24g(八两,去皮,炙),芒硝6g(三合).用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具有峻下热结的功效,主治:阳明腑实证,证见:大便秘结,频转矢气,脘腑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日哺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里热病症之热厥,痉病,发狂.

    作者:孟庆刚;周肆华;杨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50例

    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之为脑中风.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塞或失语,或不经昏仆,而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等.其病因和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与中医学的血瘀相符.正如《内经》云:“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其发病机制虽有风、痰、虚、火、气、血6种,但血瘀阻络是中风病主要发病病机.因此,笔者运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治疗中风病之大法,并结合西医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古丽扎·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