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50例

古丽扎·买买提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风病, 血液循环障碍, 脑血管意外, 中医学, 血瘀, 现代医学, 西医治疗, 口眼歪斜, 活血化瘀, 发病机制, 发病病机, 半身不遂, 脑中风, 脑栓塞, 脑梗塞, 脑出血, 运用, 通络, 失语
摘要: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之为脑中风.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塞或失语,或不经昏仆,而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等.其病因和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与中医学的血瘀相符.正如《内经》云:“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其发病机制虽有风、痰、虚、火、气、血6种,但血瘀阻络是中风病主要发病病机.因此,笔者运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治疗中风病之大法,并结合西医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金洪元教授经验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氏疏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应用金氏疏肝汤治疗;对照组60例消炎利胆片治疗,两组均以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氏疏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胆囊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胡西百合提;杜惠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火罐法的应用及其临床护理配合

    火罐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治疗技术,它是利用罐内负压,将罐吸附于皮肤上,通过对人体的良性刺激及温热作用,使机体产生生物效应,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火罐法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医嘱,正确评估,熟练操作,同时辨证施护,密切观察火罐的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以防烫伤.

    作者:杨彬;杨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中医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方法: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70例不同中医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果:1)不同证型慢性结肠炎患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2)不同证型之间IgA无差异(P>0.05);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组IgG、IgM水平显著高于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和阴血亏虚证(P<0.05),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两组之间IgG、IgM水平无差异(P>0.05),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之间IgG、IgM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IgG、IgM水平增高可以做为湿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的客观化指标.

    作者:蔡永生;李欣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05年版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生物检定部分的比较

    《中国药典》2010版生物检定部分增修订概况,其项下质量标准有较大的提高,指标限度科学、合理,既参照了国际标准又符合中国实际情况.通过与2005版《中国药典》的比较,终落脚在保障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上.

    作者:付玲;李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的优势

    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开展PBL教学具有优越性.本文从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实施的必要性;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教师教学的优势;PBL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临床见习中学生学习的优势三个方面来探讨其优势.

    作者:易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主要观察体温及其他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本组有效率为93.33%.结论:护理干预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疗效确切.

    作者:代吉才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

    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病因暂不明确.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口眼歪斜、患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闭合不紧、语言障碍等等.本人2006年10月~2011年9月接诊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库谦;古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概况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及痛风石形成,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其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率逐年增加,西医治疗以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为主,但因其毒副作用,使其使用率大大下降.

    作者:蔡静芬;古再努·莫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48例

    目的:观察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患者,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结合体针、头针治疗.结果:显效9例,有效3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古丽娜·麦麦提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床旁牵引配合电针治疗严重神经根型颈椎病28例疗效观察

    我院2007年8月~2010年8月采用自制床旁牵引架配合电针治疗严重神经根型颈椎病28例,疗效较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8岁;病程1~3个月.诊断标准: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标准.

    作者:赵光宇;张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对于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9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眩晕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发作间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建华;孙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张仲景“痰饮学说”对妇产科学的指导意义

    张仲景首创了系统的“痰饮学说”,阐述了痰饮的物质性、流动性、随气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论述了痰饮的病因、病理、病机及辨证治疗,灵活应用于妇产科疾病,对妇产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江华;温惠霞;马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异痛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内异位症痛经患者27例,给予内异痛经汤口服.用药1、2、3月后观察内异症痛经症状改善情况.以月内异症痛经主、次症状改善为观察目标.结果: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主症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3月对内异症痛经伴随症状(经量异常、经质异常、前后阴坠胀欲便、胸闷乳胀)的改善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月对内异症痛经体征(子宫后倾固定、妇检扪及触痛性结节、子宫一侧或双侧附件处扪到包块、阴道后穹窿见蓝紫色斑点)的改善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异痛经颗粒对内异症痛经主症、部分伴随症有改善作用.

    作者:唐润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虚燥更平散对更年期高血压(阴虚内燥证)雌激素及血糖血脂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运用虚燥更平散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病(阴虚内燥证)患者,观察雌激素及血脂血糖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虚燥更平散对更年期高血压病(阴虚内燥证)雌激素及血脂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09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60例更年期高血压病(阴虚内燥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分别给药6周,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诊室血压、性激素指标、血糖、血脂指标的检测,并做统计分析比较.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升高,T、FSH水平降低,三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2)E2与FPG、TC、TG、LDL、VLDL呈负相关,与HDL、ApoAI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3)治疗组治疗后,FPG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TC、TC、LDL、VLDL水平降低,HDL、ApoAI水平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虚燥更平散对更年期高血压病(阴虚内燥证)雌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2)证实体内糖脂代谢紊乱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3)提示虚燥更平散通过对更年期高血压病(阴虚内燥证)患者的雌激素水平的调节改善体内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李鸿霞;甘庆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灌肠结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治疗前、后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合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前,各症状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改善临床症状有显著效果,中医特色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彭华;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金丹妇康丸对盆腔炎性疾病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金丹妇康丸对苯酚胶浆剂致盆腔炎模型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雌性大鼠60只,采用苯酚胶浆剂注入大鼠子宫建立大鼠盆腔炎药理模型,10只仅开腹不造模为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造模7天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妇科千金片组、金丹妇康丸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20天,比较各组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子宫标本作组织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子宫壁粘膜层与肌层结构紊乱模糊;多数上皮细胞变性,腺体减少;宫壁各层组织充血水肿伴大量炎症浸润并成纤维细胞增生.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升高;金丹妇康丸可不同程度改善子宫病理改变,并使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结论:金丹妇康丸对苯酚胶浆剂致大鼠盆腔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任景;卢军;王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胃痛21例

    目的:观察化肝煎合左金丸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辨证为肝胃郁热的胃痛21例.结果:治疗21例患者3个月后,疼痛症状消失3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7%.结论: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胃痛,疗效可靠,安全.

    作者:韩素萍;蒋满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增生120例观察

    前列腺增生(BPH)属于中医学的“癃闭”范畴,“癃”指小便不利,点滴而出,起病较缓慢;“闭”指小便闭塞,点滴不出,起病较急.“癃闭”之病名首见于《内经》,并对其病因病机、病位进行论述.精癃是指精室肥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疾病.其特点是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生.

    作者:陶智玲;黄晓蓉;段连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意外50例

    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之为脑中风.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塞或失语,或不经昏仆,而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等.其病因和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与中医学的血瘀相符.正如《内经》云:“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其发病机制虽有风、痰、虚、火、气、血6种,但血瘀阻络是中风病主要发病病机.因此,笔者运用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为治疗中风病之大法,并结合西医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古丽扎·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联合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治法,使用足浴天香丹外洗.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1)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2)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后的6min步行试验、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足浴天香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过程.

    作者:王朝驹;居来提·艾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