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

代婷婷

关键词:老年病科, 冠心病患者, 中医, 临床, 冠状动脉, 辨证施护, 性心脏病, 心肌缺血, 粥样硬化, 致病因素, 治疗效果, 循环障碍, 血管痉挛, 心肌梗死, 护理措施, 资料表, 真心痛, 氧供需, 固定型, 动力型
摘要: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源于冠状动脉固定型(粥样硬化)或动力型(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不平衡而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脏病.中医把冠心病纳入“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临床主要症状有胸闷、气短、胸痛、心悸,气滞、血瘀、痰浊、寒凝、肝火为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发病常与心、脾、肝、肾四脏的虚损有关.患者如果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甚至导致死亡.相关临床资料表明,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施护,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本院老年病科近3年来对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一枝蒿治疗Ⅰ型过敏的药效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新疆一枝蒿治疗Ⅰ型过敏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原代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研究新疆一枝蒿总醇提物Q1、乙酸乙酯萃取物Q2、水溶部位Q3和正丁醇萃取物Q4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和IL-4、TNF-α分泌的影响.采用小鼠脾淋巴细胞模型,研究新疆一枝蒿对TH1/TH2细胞平衡状态的影响.结果 Q3(48.95%)、Q4(66.46%)对原代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抑制作用更强,Q4对IL-4、TNF-α分泌的抑制作用强于Q3.并且,Q4可同时下调TH1(IFN-γ)和TH2(IL-4)型细胞因子,但对TH2型细胞因子的下调作用更明显,从而维持TH1/TH2细胞的动态平衡.结论 新疆一枝蒿具有一定的抗Ⅰ型过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IL-4、TNF-α的分泌,维持TH1/TH2细胞的动态平衡.

    作者:王泳鑫;徐建国;李红玲;薛丹婷;尚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阴道中段吊带术后护理

    女性尿失禁以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以中老年女性为多.多在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大笑、喷嚏、跳跃、快走等身体动作及肥胖,导致尿液不自主从尿道溢出.目前认为女性盆底支撑组织松弛,导致膀胱尿道解剖结构改变,从而导致尿道阻力下降[1].压力性尿失禁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社会人际交往有着很大影响.本院自2007年至今采用闭孔入路径阴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治疗压力性尿失禁67例[2],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桑爱玲;张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仁冬汤对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观察仁冬汤对乌头碱、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将SD大鼠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仁冬汤高剂量组、仁冬汤中剂量组、仁冬汤低剂量组、硫酸奎尼丁组,各组灌胃给药1h后,即舌下静脉注射乌头碱,5s内注完,观察记录室早(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室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发生时间及动物心脏停搏时间.另一部分为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将SD大鼠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仁冬汤高剂量组、仁冬汤中剂量组、仁冬汤低剂量组、盐酸普罗帕酮组,连续灌胃10天,第10天给药1h后予0.3%氯化钡股静脉注射,5s后,观察记录延缓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结果 在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实验中,仁冬汤高、中剂量组与盐水组相比,能明显推迟大鼠发生VP、VT、VF及心脏停搏时间(P<0.01).在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试验中,仁冬汤高剂量组与盐水组相比,能明显延长大鼠发生心律失常时间并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P<0.01).结论 仁冬汤对乌头碱诱导的心律失常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明显推迟大鼠发生VP、VT、VF及心脏停搏时间;对氯化钡诱导的心律失常能明显延长大鼠发生心律失常时间并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作者:汪建萍;张斌;洪军;陈苗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讨循证护理思想与中医护理实践的关系

    循证护理是引入新的护理思维,用新好的科学证据,通过运用实证和求证,对病人实施科学的护理;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特点,强调临床实践中依赖科学有效的证据,将循证护理理念贯彻于中医护理临床实践,二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循证护理的新思想、新观点将为中医护理开拓广阔科学发展模式.

    作者:王晓梅;李春玲;卿晓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 58例慢性肾衰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缓解,并检测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戴海安;李涛;江道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做好内分泌科的临床教学

    目前,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和人们获取知识的便捷性及多样性,以及在市场经济下医疗市场竞争性的愈演愈烈,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现代学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教研室和教员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和提高,简单的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才有可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把医院建成一流的临床医学院.本文对内分泌科如何作好临床教学工作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龚英;阿克拜尔·乌普;沈玉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儿科临床治验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药组成.其证载于《金匮要略方论·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的第二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原专为“血痹”所设,是指主治以营卫气血不足,感受外邪,症见肢体局部麻木的各种病证.但儿科临床使用诚如《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所言:“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人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谨恪其病机乃气虚感寒、气血不足、营卫失和,内外证均可获良效.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总结下列病案,深感惟有详审病机,方能执简驭繁.

    作者:李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晚期乳腺癌治验

    运用中医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思路和经验,认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而致气滞痰结血瘀是该证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应辨证论治、扶正为主,兼以理气、祛痰、消核、解毒为大法.

    作者:张晔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口腔修复的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学生转变为医生的重要过渡阶段,因此,做好临床带教,解决好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是临床带教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口腔医学各学科中,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历来是口腔医学教学中难学,难教的课程.本文结合多年带教口腔实习生的具体经验.对如何提高口腔修复的带教效果做一探讨.

    作者:刘红;张真;李兰;张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观察及临床护理问题的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提高对该病的护理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反馈给医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水肿型37例,出血坏死型5例,出院前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取得满意疗效,2例死亡.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高质量的护理是治疗成功、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王杨;于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运用益气活血法针刺穴位治疗糖尿病肾病27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法针刺穴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法针刺穴位,疗程30天.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和血糖,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Scr、UAER、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70.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益气活血法针刺穴位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

    作者:杨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封包治疗仪治疗前列腺炎1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封包治疗仪治疗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前列腺炎的患者,按统计软件SPSS17.0所产生的随机序列,随机分为干预组6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中药封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和疗效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封包治疗仪治疗前列腺炎和缓解症状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程荣;郭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项痹-气滞血瘀型105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在祖国医学中属“项痹”范畴.主要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颈部韧带钙化,颈椎小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血管等,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上以颈肩背臂疼痛,颈项强直、活动受限,眩晕以及双上肢乏力、麻木等表现为主.颈椎病的发生,中医多认为因肾气不足、卫阳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颈项部经脉闭阻,气血不畅所致.我科将颈椎病归纳为5型:风寒湿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但在临床中发现以气滞血瘀型偏多,故将此类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经与穴位埋线配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明显,且病程缩短.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项痹病(气滞血瘀型)105例,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王泽玲;李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王继先教授从燥证病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经验

    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疾病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不断增高.其主要变化是骨结构变得稀疏,骨重量减轻,脆性增加,容易骨折.王继先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学“骨痿”范畴,病因病机关健在于各种原因所致肾虚,尤其是脾肾双虚者为重.其病情属本虚标实,病位主要在肾,与脾、肝、胃有关.本虚以肾(气、阴、阳)虚为主,涉及肝阴、脾气及气血不足;标实多为胃火、气郁、瘀血.辨证主要分肾阳虚、肾阴虚两型,治疗上以温补肾阳、滋补肝肾、填精生髓、强壮筋骨为主,兼以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王继先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强调“预防为主”、“未病早防”及“既病早治”的“治未病”思想.同时在选方用药中一定要兼顾新疆独特的地域气候、民族分布、饮食习惯形成的特殊的西北燥证病理基础,其特点决定了新疆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的不同.肾精血不足,肝阴亏乏而致肾燥、肝燥等脏燥.且燥多挟虚,其虚为本,其燥为标的病机特点.

    作者:吕刚;马丽;李凯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种方式结合的内分泌教学方法探讨

    内分泌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诊疗学科,在医学内科学教学中,内分泌教学内容相对多而枯燥,相关知识点多而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抓住主线,有效梳理重难点,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本文就如何提高内分泌总论教学效果谈一些体会.

    作者:马丽;马静;李凯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宁心缓痛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宁心缓痛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50只,♀性,体重18~22g,采用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法建立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造模2周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阳性对照组、宁心缓痛汤低剂量组、宁心缓痛汤高剂量组,连续给药4周,观察各组小鼠血清IL-1、TNF-a的变化并对异位病灶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宁心缓痛汤可不同程度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病理学改变并对其血清IL-1 β和TNF-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宁心缓痛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因子作用有关.

    作者:王建凤;闫宏宇;卢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艾灸治疗眩晕患者的护理

    采用艾灸治疗眩晕患者50例,治疗过程严格执行艾灸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头部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1个月后随访,治疗总有效率100%.

    作者:宋彬;杨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疆中低流量吸氧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新疆中低流量吸氧现状,从而改善吸氧方式,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疆的21家医院60名护理管理人员进行“中低流量吸氧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调查问卷60份,非湿化吸氧的使用率为93.3%,湿化吸氧的比例6.7%,鼻塞吸氧占78.3%,护士的岗位级别非责任护士更换23.3%,责任护士更换76.7%,湿化吸氧中有40%出现湿化液倒流吸氧管的现象.结论 新疆各级医院普遍使用的是湿化吸氧的方式,建议提倡非湿化的中低流量吸氧方式,以降低护士的工作量,减轻医源性卫材耗损及医源性的污染,从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院的医疗安全.

    作者:王庆芳;韩婷;薛萍;杨玉梅;吐尔逊古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针刺治疗中押手的作用

    通过对押手在针刺过程中作用的归纳、总结和说明,强调押手举足轻重的作用,提请针灸医生们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韩丽凤;王锐;米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煎药的信息化、条码化管理

    目的 对传统煎药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提升医院中药服务质量.方法 结合医院实际,通过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煎药模式进行创新.结果 进行煎药房的信息化改革,实现条码化管理.结论 煎药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煎药信息化管理创新应用,也为整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贡献了力量.

    作者:魏学民;杨静;侯新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