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戴海安;李涛;江道斌

关键词:中药, 保留灌肠, 慢性肾功能衰竭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 58例慢性肾衰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缓解,并检测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种方式结合的内分泌教学方法探讨

    内分泌科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诊疗学科,在医学内科学教学中,内分泌教学内容相对多而枯燥,相关知识点多而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抓住主线,有效梳理重难点,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本文就如何提高内分泌总论教学效果谈一些体会.

    作者:马丽;马静;李凯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

    目的 观察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 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优于单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

    作者:徐娜;吴秀荣;韩小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本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占调查处方的0.48%,主要表现在重复用药、选药不当、合并用药品种过多、配伍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和禁忌症用药等方面.结论 本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有所提高,但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应加强临床药师的工作,医师和药师应加强交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于伯清;杨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温阳益气法治疗阴阳两虚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温阳益气法治疗阴阳两虚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以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并结合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为基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温阳益气法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2hPG、HbA1c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76.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温阳益气法能明显提高中老年人阴阳两虚型糖尿病治疗效果.

    作者:段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特别是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达2.55%~7.4%.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所以,定期复查胃镜活检,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加重,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黏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但近年来临床此病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发病年龄低龄化,中青年患者增多.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善、缓解症状,如应用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抗酸及抑酸剂等,但效果欠佳.而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改善CAG患者的症状,延缓、阻止及逆转CAG的发展,防止癌变等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复查胃镜后,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逆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着显著的疗效优势,故已成为医学界关注之焦点.

    作者:马兴婷;赵智宏;段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思密达甘油联合锡类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思密达甘油联合锡类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76例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施以相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对症处理、全身支持疗法.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后,治疗组用锡类散联合思密达甘油,对照组仅用锡类散,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4.3±2.1)天,短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7.4±3.6)天,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8.9%,P<0.05.结论 思密达甘油联合锡类散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口腔溃疡面的愈合时间,且安全、有效、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勤;郭怡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补肾调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调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补肾调肝汤(院内协定处方)口服,日1剂,早晚各1次;对照组40例口服坤宝丸,日2次,两组治疗3个月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激素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肾调肝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优于坤宝丸,临床疗效好.

    作者:龚文婧;王竹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儿科临床治验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药组成.其证载于《金匮要略方论·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的第二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原专为“血痹”所设,是指主治以营卫气血不足,感受外邪,症见肢体局部麻木的各种病证.但儿科临床使用诚如《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所言:“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人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谨恪其病机乃气虚感寒、气血不足、营卫失和,内外证均可获良效.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总结下列病案,深感惟有详审病机,方能执简驭繁.

    作者:李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金丹妇康丸对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IL-2及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金丹妇康丸对苯酚胶浆剂致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清IL-2及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金丹妇康丸治疗盆腔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通过苯酚胶浆剂注入大鼠子宫法建立大鼠盆腔炎药理模型;造模1周后除假手术组10只大鼠外,其余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妇科千金片组、金丹妇康丸低剂量组、金丹妇康丸中剂量组、金丹妇康丸高剂量组,连续给药30天,测定大鼠血清IL-2及TNF-α水平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清IL-2、TNF-α水平(P<0.01),但各给药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各治疗组对苯酚胶浆剂致盆腔炎模型大鼠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及炎性细胞因子调节有关.

    作者:黎耀东;卢军;刘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对照与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108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54例采取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加耳穴埋豆加静点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静点抗生素治疗.结果 54例(50%),显效12例(22.22%),好转7例(12.96%),无效6例(11.11%),总有效率为88.88%;对照组治愈54例(50%),显效9例(16.67)好转19例(35.18%),无效16例(29.63%),总有效率为70.3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有效治疗盆腔炎,改善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程长,轻则导致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则危及生命.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患者发病后轻则导致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则危及生命.如在恢复期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对改善患者抑郁、悲观、消极的情绪及恢复相关症状有不可小觑的收益.现就2000年至今就诊于本院的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护理心得,总结如下.

    作者:曲红岩;黄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药枕结合穴位按摩施护改善焦虑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药枕结合穴位按摩,改善焦虑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焦虑伴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中药药枕外用,结合中医辨证取穴按摩的方法给予治疗,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中药药枕结合穴位按摩可以改善焦虑患者睡眠障碍.

    作者:王秦豫;马玲;刘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探讨循证护理思想与中医护理实践的关系

    循证护理是引入新的护理思维,用新好的科学证据,通过运用实证和求证,对病人实施科学的护理;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特点,强调临床实践中依赖科学有效的证据,将循证护理理念贯彻于中医护理临床实践,二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循证护理的新思想、新观点将为中医护理开拓广阔科学发展模式.

    作者:王晓梅;李春玲;卿晓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 58例慢性肾衰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缓解,并检测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戴海安;李涛;江道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运用益气活血法针刺穴位治疗糖尿病肾病27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法针刺穴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法针刺穴位,疗程30天.观察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和血糖,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24h尿蛋白定量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Scr、UAER、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70.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益气活血法针刺穴位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

    作者:杨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紫草三黄膏促进痔瘘肛裂术后愈合的治疗观察

    为探讨痔漏肛裂术后应用紫草三黄膏促愈止痛的效果,将行手术治疗的300例痔瘘、肛裂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50例,一组术后应用紫草三黄膏换药(治疗组),一组应用凡士林纱条换药(对照组),对此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换药时,排便时创面疼痛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首次换药时,排便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痔瘘肛裂术后应用紫草三黄膏换药有减轻创面疼痛,促进愈合.

    作者:马辉;阿衣古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越婢加术汤合三藤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1)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越婢加术汤合三藤汤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症状改善的疗效;2)观察越婢加术汤合三藤汤对湿热阻络型RA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为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就诊于本院风湿科的,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来氟米特片;治疗组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来氟米特片的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治疗,1个月为1个观察疗程,共1个疗程.观察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同时观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以了解其安全性.结果 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VAS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CRP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谷丙转氨酶(ALT)、谷革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等安全性指标的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提示安全性疗效两组相当.结论 越婢加术汤合三藤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古结乃特汗·拜克里木;张星平;王海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四关穴治疗偏头痛36例

    观察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偏头痛效果,并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偏头痛相比较.针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哈依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晚期乳腺癌治验

    运用中医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思路和经验,认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而致气滞痰结血瘀是该证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应辨证论治、扶正为主,兼以理气、祛痰、消核、解毒为大法.

    作者:张晔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源于冠状动脉固定型(粥样硬化)或动力型(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不平衡而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脏病.中医把冠心病纳入“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临床主要症状有胸闷、气短、胸痛、心悸,气滞、血瘀、痰浊、寒凝、肝火为其主要致病因素,其发病常与心、脾、肝、肾四脏的虚损有关.患者如果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甚至导致死亡.相关临床资料表明,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施护,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本院老年病科近3年来对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代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