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蓉;刘维益;童渝眉
目的 确定芪地消渴片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考察不同辅料用量对成型率、堆密度、休止角、崩解时间的影响,并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制备片剂的佳成型工艺.结果 筛选出佳成型工艺为加入1/20黄芪药材量的细粉,用95%乙醇制成软材,过10目筛制粒,颗粒于60℃烘干,再过14目筛整粒,颗粒加1%硬脂酸镁混合均匀,以12mm圆形浅冲压片.结论 该片剂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片剂通则的要求.
作者:刘艺;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 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优于单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
作者:徐娜;吴秀荣;韩小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咳嗽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证.它既是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病.临床病因病机复杂,病种繁多,诊治颇为困难,尤其咳嗽久稽不愈,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和家长的担忧.咳嗽的中医论治临床各自不同,本文探讨目前中医对小儿咳嗽的诊治.
作者:周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胸痹吴某,女,55岁.主诉:胸闷眩晕,食少乏力,经西医诊断为冠心病、高脂血症,曾用多种西药,疗效不显.望其身形消瘦,面色萎黄,语声低怯,舌质淡胖而嫩、边起齿痕,脉沉细数无力.脉症合参,显示气血虚弱不能鼓舞脉道,心脉行血受阻,证属胸痹.拟法补养心之气血、健脾理气,以景天四愈汤加味.拟方:红景天、党参、茯苓、当归、生地黄、制首乌、丹参各15g,麦冬、白芍、玉竹、白术、陈皮各10g,砂仁(后下)6g.连服7剂,诸症均减轻,续以前方加减又服20余剂,并嘱以全麦面粉食用,有利于降甘油三酯.2月后经血液检验,甘油三酯指标由原来的3.32mmol/L已下降至1.88mmol/L,胸闷、胸痛未见发作,病情得到明显缓解.
作者:赵玉玮;王洪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方法 将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系列教育前后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对照.结果 干预6个月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检查结果显著降低(P<0.05),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系列教育有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靳喜琴;秦泽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补肾调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补肾调肝汤(院内协定处方)口服,日1剂,早晚各1次;对照组40例口服坤宝丸,日2次,两组治疗3个月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激素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肾调肝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优于坤宝丸,临床疗效好.
作者:龚文婧;王竹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观察及临床护理问题的分析,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提高对该病的护理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反馈给医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水肿型37例,出血坏死型5例,出院前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取得满意疗效,2例死亡.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高质量的护理是治疗成功、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王杨;于谦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银花散(金银花、紫草、牡丹皮、黄芩等)中主要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散剂中的金银花、紫草、黄芩及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药材样品的TLC图谱中,供试品和对照品在相同位置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方法重现性好.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符合医院制剂的快速检验要求;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董文杰;李国英;陈刚;徐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的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增生性疾病,其特点是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又称乳腺小叶增生或慢性囊性乳腺病,以乳房结块和乳房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文献报道[1-2],本病乳腺组织的增生主要发生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即雌、孕激素同时作用期,主要表现为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雌激素相对或绝对过高.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中青年妇女,据统计占妇女人群的30%~60%[3],而占乳房疾病的75%.由于遗传、饮食、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相应的乳腺癌发病率亦趋增高,雌激素的活性对乳癌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近十年的乳腺增生病的针灸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冯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129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自体血回输器的应用效果和护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29例患者平均回输血462mL,无一例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自体血回输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使用方便、安全,减少了同种库血的应用,避免输库血造成的不良反应.
作者:常红;刘新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特别是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达2.55%~7.4%.其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发现和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的病理所见.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比低发区高.所以,定期复查胃镜活检,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病变程度也加重,故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胃黏膜的退行性变,是一种“半生理”现象,但近年来临床此病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发病年龄低龄化,中青年患者增多.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主要是改善、缓解症状,如应用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抗酸及抑酸剂等,但效果欠佳.而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改善CAG患者的症状,延缓、阻止及逆转CAG的发展,防止癌变等方面效果显著.而且复查胃镜后,多数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逆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着显著的疗效优势,故已成为医学界关注之焦点.
作者:马兴婷;赵智宏;段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情况,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9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74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心律失常纠正,5例死于肺心病重度心衰伴心律失常.结论 老年人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基本因素是心脏的器质性损害和心肌代谢紊乱,而合并感染、心衰、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是诱因,在加强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应该积极应用小剂量药物做好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做好监测,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俊英;张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药组成.其证载于《金匮要略方论·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的第二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原专为“血痹”所设,是指主治以营卫气血不足,感受外邪,症见肢体局部麻木的各种病证.但儿科临床使用诚如《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所言:“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人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谨恪其病机乃气虚感寒、气血不足、营卫失和,内外证均可获良效.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总结下列病案,深感惟有详审病机,方能执简驭繁.
作者:李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为探讨痔漏肛裂术后应用紫草三黄膏促愈止痛的效果,将行手术治疗的300例痔瘘、肛裂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50例,一组术后应用紫草三黄膏换药(治疗组),一组应用凡士林纱条换药(对照组),对此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换药时,排便时创面疼痛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首次换药时,排便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痔瘘肛裂术后应用紫草三黄膏换药有减轻创面疼痛,促进愈合.
作者:马辉;阿衣古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金洪元教授认为慢性病毒型肝炎以湿热疫毒为病因,肝、脾、肾同病为病位,湿、毒、瘀、滞是其基本病理.临床治疗思路以疏肝运脾、清热解毒为法,依据经验总结出一组方药“益肝转阴汤”,适用于各类型病证,并随证加减.
作者:胡西百合提;王宏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火针在中医针灸治疗中应用广泛,尤其对于西医治疗困难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疗效较好.本文主要探讨以针灸为基础,全身取穴和局部治疗相配合,中医针灸和西医药物相结合,以火热立论攻克毒邪,从而治愈疾病的方法.从治疗扁平疣、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效果来看,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侯科;赵玉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实施艾灸、穴位按摩、拔罐、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中医护理措施,可促进慢性结肠炎的愈合,减少病情恶化,降低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结论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马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循证护理是引入新的护理思维,用新好的科学证据,通过运用实证和求证,对病人实施科学的护理;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特点,强调临床实践中依赖科学有效的证据,将循证护理理念贯彻于中医护理临床实践,二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循证护理的新思想、新观点将为中医护理开拓广阔科学发展模式.
作者:王晓梅;李春玲;卿晓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 58例慢性肾衰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缓解,并检测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戴海安;李涛;江道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思想与方法的集中体现,《弟子规·余力学文》篇是其智育修养观的专篇,蕴含着古圣先贤卓越的智育教育观,中医学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如何搞好中医教育,答案可能就在传统文化之中,今就《弟子规·余力学文》篇之教与学的方法,概括为五方面:其一知行合一,以身作则;其二读书诀窍,得法惜时;其三环境清静,心态平正;其四精选书目,启迪智慧;其五正视得失,持之以恒.
作者:辛小红;巴哈尔·哈德尔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