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洪元教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病毒型肝炎临床经验

胡西百合提;王宏峰

关键词:金洪元, 慢性病毒型肝炎, 辨证施治, 经验
摘要:金洪元教授认为慢性病毒型肝炎以湿热疫毒为病因,肝、脾、肾同病为病位,湿、毒、瘀、滞是其基本病理.临床治疗思路以疏肝运脾、清热解毒为法,依据经验总结出一组方药“益肝转阴汤”,适用于各类型病证,并随证加减.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观察和护理

    为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回顾分析56例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患者资料.结果显示,痊愈12例,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4%.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方法简单安全,病人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芪地消渴片成型工艺的研究

    目的 确定芪地消渴片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考察不同辅料用量对成型率、堆密度、休止角、崩解时间的影响,并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制备片剂的佳成型工艺.结果 筛选出佳成型工艺为加入1/20黄芪药材量的细粉,用95%乙醇制成软材,过10目筛制粒,颗粒于60℃烘干,再过14目筛整粒,颗粒加1%硬脂酸镁混合均匀,以12mm圆形浅冲压片.结论 该片剂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片剂通则的要求.

    作者:刘艺;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项痹-气滞血瘀型105例疗效观察

    颈椎病在祖国医学中属“项痹”范畴.主要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颈部韧带钙化,颈椎小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血管等,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上以颈肩背臂疼痛,颈项强直、活动受限,眩晕以及双上肢乏力、麻木等表现为主.颈椎病的发生,中医多认为因肾气不足、卫阳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颈项部经脉闭阻,气血不畅所致.我科将颈椎病归纳为5型:风寒湿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但在临床中发现以气滞血瘀型偏多,故将此类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经与穴位埋线配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明显,且病程缩短.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项痹病(气滞血瘀型)105例,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王泽玲;李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程长,轻则导致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则危及生命.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1].患者发病后轻则导致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则危及生命.如在恢复期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对改善患者抑郁、悲观、消极的情绪及恢复相关症状有不可小觑的收益.现就2000年至今就诊于本院的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护理心得,总结如下.

    作者:曲红岩;黄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金洪元教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病毒型肝炎临床经验

    金洪元教授认为慢性病毒型肝炎以湿热疫毒为病因,肝、脾、肾同病为病位,湿、毒、瘀、滞是其基本病理.临床治疗思路以疏肝运脾、清热解毒为法,依据经验总结出一组方药“益肝转阴汤”,适用于各类型病证,并随证加减.

    作者:胡西百合提;王宏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药枕结合穴位按摩施护改善焦虑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药枕结合穴位按摩,改善焦虑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焦虑伴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中药药枕外用,结合中医辨证取穴按摩的方法给予治疗,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中药药枕结合穴位按摩可以改善焦虑患者睡眠障碍.

    作者:王秦豫;马玲;刘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疆中低流量吸氧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新疆中低流量吸氧现状,从而改善吸氧方式,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疆的21家医院60名护理管理人员进行“中低流量吸氧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调查问卷60份,非湿化吸氧的使用率为93.3%,湿化吸氧的比例6.7%,鼻塞吸氧占78.3%,护士的岗位级别非责任护士更换23.3%,责任护士更换76.7%,湿化吸氧中有40%出现湿化液倒流吸氧管的现象.结论 新疆各级医院普遍使用的是湿化吸氧的方式,建议提倡非湿化的中低流量吸氧方式,以降低护士的工作量,减轻医源性卫材耗损及医源性的污染,从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院的医疗安全.

    作者:王庆芳;韩婷;薛萍;杨玉梅;吐尔逊古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口腔修复的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学生转变为医生的重要过渡阶段,因此,做好临床带教,解决好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是临床带教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口腔医学各学科中,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历来是口腔医学教学中难学,难教的课程.本文结合多年带教口腔实习生的具体经验.对如何提高口腔修复的带教效果做一探讨.

    作者:刘红;张真;李兰;张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四关穴治疗偏头痛36例

    观察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偏头痛效果,并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偏头痛相比较.针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哈依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于云华主任医师中药治疗脑病经验举隅

    吾师于云华,潜心于中西医结合近三十年,擅长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现总结治疗经验一二,以宣其艺.典型病例王某,男,23岁,因“突发晕厥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前来就诊:患者在上海学习,1年前,因家事烦扰,开始出现偶发幻听,未行检查治疗.2012年6月26日23时突发昏厥,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持续约30~40min,在当地行MR检查示:…胼胝体部多发软化灶.患者于7月16日来诊.时见:眩晕预扑时作,头重且胀,每因烦劳而发,少寐多梦,心悸、心中郁闷难除,舌边尖红、苔白、微腻,脉弦滑.证属痰浊余邪未清,治以和营健脾、降浊开窍醒脑.处方:桂枝、竹沥、半夏各6g,泽泻、赤芍、白芍各15g,白术、茯苓各20g,厚朴、远志、石菖蒲、丹皮、何首乌、白蒺藜各10g,甘草6g.6付,水煎服.二诊:眩晕、心悸明显减轻,跌扑感未再发作,心情明显好转,仍有少寐多梦,舌淡、苔微腻,脉滑.余邪已大除,脾阳不运仍存,治以和营畅脾、醒脾运湿,前方去竹沥、何首乌、白蒺藜,加生姜6g、大枣5枚.14剂,水煎服.

    作者:刘虎;庞峰;李洁;胡瑞;王喜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利血平片中氯化钾、三硅酸镁的含量

    目的 研究复方利血平片中氯化钾、三硅酸镁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利血平片中氯化钾、三硅酸镁的含量.结果 三硅酸镁浓度在0.19~14.98mg·L-1范围内遵循朗伯比尔定律(r=0.991 5),加标回收率为88.2%~92.4%;氯化钾浓度在0.67~13.46mg·L-1范围内遵循朗伯比尔定律(r=0.999 0),加标回收率为99.0%~103.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易行,灵敏度高,可用于测定复方利血平片中氯化钾、三硅酸镁的含量.

    作者:路柯;常军民;莎莉塔娜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 58例慢性肾衰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缓解,并检测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戴海安;李涛;江道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类型客观化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运用现代医学手段从靶器官损害、各生化指标、动态血压变化、血压分级、危险分层、基因、认知功能状态、体重指数等方面来研究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类型的相关关系,综述已有的客观化研究进展,以便更有效地指导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辨证施治,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类型的现代化研究水平.

    作者:彭雪梅;毛丽旦·阿扎提;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以来在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治疗的5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的治疗方案.结果 治疗结束后经回访检查,57例患者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显效率66.7%,总有效率达93%.结论 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柳;宿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咳嗽临证探讨

    咳嗽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证.它既是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病.临床病因病机复杂,病种繁多,诊治颇为困难,尤其咳嗽久稽不愈,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和家长的担忧.咳嗽的中医论治临床各自不同,本文探讨目前中医对小儿咳嗽的诊治.

    作者:周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乳腺增生病的针灸临床概况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的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增生性疾病,其特点是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又称乳腺小叶增生或慢性囊性乳腺病,以乳房结块和乳房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文献报道[1-2],本病乳腺组织的增生主要发生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即雌、孕激素同时作用期,主要表现为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雌激素相对或绝对过高.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中青年妇女,据统计占妇女人群的30%~60%[3],而占乳房疾病的75%.由于遗传、饮食、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相应的乳腺癌发病率亦趋增高,雌激素的活性对乳癌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近十年的乳腺增生病的针灸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冯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心律失常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情况,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9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74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心律失常纠正,5例死于肺心病重度心衰伴心律失常.结论 老年人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基本因素是心脏的器质性损害和心肌代谢紊乱,而合并感染、心衰、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是诱因,在加强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应该积极应用小剂量药物做好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做好监测,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俊英;张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晚期乳腺癌治验

    运用中医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思路和经验,认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而致气滞痰结血瘀是该证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应辨证论治、扶正为主,兼以理气、祛痰、消核、解毒为大法.

    作者:张晔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阴道中段吊带术后护理

    女性尿失禁以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以中老年女性为多.多在腹压突然增加时,如:咳嗽、大笑、喷嚏、跳跃、快走等身体动作及肥胖,导致尿液不自主从尿道溢出.目前认为女性盆底支撑组织松弛,导致膀胱尿道解剖结构改变,从而导致尿道阻力下降[1].压力性尿失禁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社会人际交往有着很大影响.本院自2007年至今采用闭孔入路径阴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治疗压力性尿失禁67例[2],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桑爱玲;张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痤疮的治疗难点和中医辨证思路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占皮肤科门诊病人的20%~30%,其病因复杂,容易反复,是皮肤科的疑难病症之一.由于痤疮主要发生在颜面部,有损容貌,所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痤疮的防治已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积极研究痤疮的中医辨证思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胜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