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观察和护理

李欣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保留灌肠, 护理
摘要:为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回顾分析56例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患者资料.结果显示,痊愈12例,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4%.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方法简单安全,病人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艾灸治疗眩晕患者的护理

    采用艾灸治疗眩晕患者50例,治疗过程严格执行艾灸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头部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1个月后随访,治疗总有效率100%.

    作者:宋彬;杨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针刺治疗中押手的作用

    通过对押手在针刺过程中作用的归纳、总结和说明,强调押手举足轻重的作用,提请针灸医生们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韩丽凤;王锐;米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四关穴治疗偏头痛36例

    观察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偏头痛效果,并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偏头痛相比较.针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哈依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病痹证)的辨证施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其多见于年龄大、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又称多发性神经病变或末梢神经病变,以双侧对称性为多见,下肢重于上肢.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感等,若动脉供血不足或细菌感染,可致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体内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造成神经缺血、缺氧而逐渐发生的,因此说它的基本病因就是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糖,由此可见它是能避免的.本科根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饮食调理、生活指导等总结出一套以中医特色护理的辨证施护.

    作者:王丽;宋孝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景天四愈汤临床验案3例报道

    1胸痹吴某,女,55岁.主诉:胸闷眩晕,食少乏力,经西医诊断为冠心病、高脂血症,曾用多种西药,疗效不显.望其身形消瘦,面色萎黄,语声低怯,舌质淡胖而嫩、边起齿痕,脉沉细数无力.脉症合参,显示气血虚弱不能鼓舞脉道,心脉行血受阻,证属胸痹.拟法补养心之气血、健脾理气,以景天四愈汤加味.拟方:红景天、党参、茯苓、当归、生地黄、制首乌、丹参各15g,麦冬、白芍、玉竹、白术、陈皮各10g,砂仁(后下)6g.连服7剂,诸症均减轻,续以前方加减又服20余剂,并嘱以全麦面粉食用,有利于降甘油三酯.2月后经血液检验,甘油三酯指标由原来的3.32mmol/L已下降至1.88mmol/L,胸闷、胸痛未见发作,病情得到明显缓解.

    作者:赵玉玮;王洪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仁冬汤对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 观察仁冬汤对乌头碱、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将SD大鼠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仁冬汤高剂量组、仁冬汤中剂量组、仁冬汤低剂量组、硫酸奎尼丁组,各组灌胃给药1h后,即舌下静脉注射乌头碱,5s内注完,观察记录室早(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室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发生时间及动物心脏停搏时间.另一部分为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将SD大鼠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仁冬汤高剂量组、仁冬汤中剂量组、仁冬汤低剂量组、盐酸普罗帕酮组,连续灌胃10天,第10天给药1h后予0.3%氯化钡股静脉注射,5s后,观察记录延缓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结果 在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实验中,仁冬汤高、中剂量组与盐水组相比,能明显推迟大鼠发生VP、VT、VF及心脏停搏时间(P<0.01).在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试验中,仁冬汤高剂量组与盐水组相比,能明显延长大鼠发生心律失常时间并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P<0.01).结论 仁冬汤对乌头碱诱导的心律失常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明显推迟大鼠发生VP、VT、VF及心脏停搏时间;对氯化钡诱导的心律失常能明显延长大鼠发生心律失常时间并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作者:汪建萍;张斌;洪军;陈苗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对照与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108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54例采取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加耳穴埋豆加静点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静点抗生素治疗.结果 54例(50%),显效12例(22.22%),好转7例(12.96%),无效6例(11.11%),总有效率为88.88%;对照组治愈54例(50%),显效9例(16.67)好转19例(35.18%),无效16例(29.63%),总有效率为70.3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有效治疗盆腔炎,改善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

    作者:马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观察和护理

    为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回顾分析56例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患者资料.结果显示,痊愈12例,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4%.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方法简单安全,病人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体血回输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129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自体血回输器的应用效果和护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29例患者平均回输血462mL,无一例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自体血回输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使用方便、安全,减少了同种库血的应用,避免输库血造成的不良反应.

    作者:常红;刘新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方法 58例慢性肾衰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缓解,并检测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肌酐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戴海安;李涛;江道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的积极作用

    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学科,随着中医药临床的不断发展,中药不良反应及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日见增多,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尤为突出.如何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和大限度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基于目前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金洪元教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病毒型肝炎临床经验

    金洪元教授认为慢性病毒型肝炎以湿热疫毒为病因,肝、脾、肾同病为病位,湿、毒、瘀、滞是其基本病理.临床治疗思路以疏肝运脾、清热解毒为法,依据经验总结出一组方药“益肝转阴汤”,适用于各类型病证,并随证加减.

    作者:胡西百合提;王宏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口腔修复的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学生转变为医生的重要过渡阶段,因此,做好临床带教,解决好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是临床带教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口腔医学各学科中,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历来是口腔医学教学中难学,难教的课程.本文结合多年带教口腔实习生的具体经验.对如何提高口腔修复的带教效果做一探讨.

    作者:刘红;张真;李兰;张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实施艾灸、穴位按摩、拔罐、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中医护理措施,可促进慢性结肠炎的愈合,减少病情恶化,降低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结论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马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运用火针治疗扁平疣和带状疱疹

    火针在中医针灸治疗中应用广泛,尤其对于西医治疗困难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疗效较好.本文主要探讨以针灸为基础,全身取穴和局部治疗相配合,中医针灸和西医药物相结合,以火热立论攻克毒邪,从而治愈疾病的方法.从治疗扁平疣、带状疱疹等疾病的效果来看,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侯科;赵玉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α-硫辛酸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百令胶囊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4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独使用α-硫辛酸治疗(300mg+ 100mL生理盐水静滴),治疗组联用百令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在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优于单用o-硫辛酸组.

    作者:马红霞;刘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于云华主任医师中药治疗脑病经验举隅

    吾师于云华,潜心于中西医结合近三十年,擅长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现总结治疗经验一二,以宣其艺.典型病例王某,男,23岁,因“突发晕厥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前来就诊:患者在上海学习,1年前,因家事烦扰,开始出现偶发幻听,未行检查治疗.2012年6月26日23时突发昏厥,伴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持续约30~40min,在当地行MR检查示:…胼胝体部多发软化灶.患者于7月16日来诊.时见:眩晕预扑时作,头重且胀,每因烦劳而发,少寐多梦,心悸、心中郁闷难除,舌边尖红、苔白、微腻,脉弦滑.证属痰浊余邪未清,治以和营健脾、降浊开窍醒脑.处方:桂枝、竹沥、半夏各6g,泽泻、赤芍、白芍各15g,白术、茯苓各20g,厚朴、远志、石菖蒲、丹皮、何首乌、白蒺藜各10g,甘草6g.6付,水煎服.二诊:眩晕、心悸明显减轻,跌扑感未再发作,心情明显好转,仍有少寐多梦,舌淡、苔微腻,脉滑.余邪已大除,脾阳不运仍存,治以和营畅脾、醒脾运湿,前方去竹沥、何首乌、白蒺藜,加生姜6g、大枣5枚.14剂,水煎服.

    作者:刘虎;庞峰;李洁;胡瑞;王喜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

    目的 观察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 金乌骨通胶囊配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优于单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

    作者:徐娜;吴秀荣;韩小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系列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方法 将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系列教育前后生化指标,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对照.结果 干预6个月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检查结果显著降低(P<0.05),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系列教育有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靳喜琴;秦泽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中药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Webster和UPD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Webster和UPDR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Webster评分显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49.56%;治疗组UPDRS评分显效率为82.13%,对照组为7.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有一定疗效.

    作者:陈小兵;张瑞;张佳佳;刘远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