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平;陈建权;胡文江;文莉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分析各年龄段正常成人左心房应变和达峰时间,评价左心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2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动态二维图像,应用2D-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各室壁应变曲线,测定各组左心房壁应变和达峰时间.结果 各组左心房壁应变下段高于中段,中段高于上段(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组心房下段、中段应变较青年组和中年组减低(P﹤0.05);而青年组与中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心房上段与青年组和中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心房下段达峰时间较青年组和中年组延长,老年组和中年组中段达峰时间均较青年组延长(P﹤0.05),而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上段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D-STI技术能评价各年龄段正常成人左心房功能,可为早期监测亚临床疾病、评估左心房功能提供新指标.
作者:夏纪筑;高玉丽;王庆庆;马雯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女,22岁,孕3产1,末次月经不详.自述2007年6月患葡萄胎,2011年3月在外院行左侧卵巢囊肿切除术,诊断及手术方式不详,术后无正常月经周期及经期,呈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少,多次尿HCG检查为阳性,均未查明原因.于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阵发性痛,并伴有肛门和腰骶部坠胀,有尿不尽感,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其他不适症状,但未做任何治疗.1 d前患者上述不适加重,来我院就诊.
作者:叶绍蓉;杨梅;张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26岁,因疲劳驾驶与另一车相撞,上腹部受方向盘正面撞击挤压后1 d入院.患者当时短暂昏迷,醒来后感上腹部疼痛不适,无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在外院经腹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经抗感染和补液治疗后,腹痛症状无好转且加重,遂来我院就诊.腹部超声检查示:胰腺形态不规则,体尾部连续性局部中断,其周围可见大小约4.4 cm×2.0 cm的无回声区(图1).超声提示:胰腺断裂伤伴胰周积液.行全身CT检查示:胰腺裂伤伴胰周积液(图2).术中见:腹腔内少许血性液体,胰体尾部见多处挫裂伤,连续性多处中断;胃后壁、十二指肠韧带、肠系膜根部网膜及脂肪组织见多处皂化斑;胃脾韧带后见大小约10.0 cm×15.0 cm的血肿.
作者:曹媛;姥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58岁,体检发现肝脏占位1周,肿瘤标记物均为阴性,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超声检查:肝右叶见一11.7 cm×11.5 cm的囊实混合性回声区,边界可辨,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多个片状不规则性透声欠佳的无回声区,周边可见少许彩色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肝脏囊腺瘤.CT平扫右肝见12.0 cm×11.8 cm的囊性低密度病灶,内见分房,囊壁欠光滑,增强后肿瘤周边强化明显,液性区域不强化.手术中探查到肝右叶(Ⅴ、Ⅵ、Ⅶ段)一肿块,大小14.0 cm×13.0 cm,表面光滑,质地较硬.病理检查:大体标本见一14.2 cm×13.0 cm×11.7 cm的囊实混合性肿块,切面呈灰白暗红色,有严重出血坏死和液化,周边部分有包膜.镜下检查:瘤组织呈弥漫片状排列,瘤细胞呈多边形、星状、梭形或网状等多种形态,见嗜酸性小体,核大深染,异型明显,可见瘤巨细胞及核分裂像,间质疏松黏液变,瘤组织内有大片出血和凝固性坏死,肿瘤界清.免疫组化:VI、A1AT、S-100均为阳性,Hep-1、HBsAg、CK18、CK19、CD34、HBcAg、MUC-1、CD10、NSE、Syn、CD68、SMA、CD117均为阴性.病理诊断: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
作者:程蕾;陈永安;郭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19例年龄≥50岁的体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不同分为3组,正常组93例,单纯增厚组54例及斑块组72例.将IMT及斑块指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示单纯增厚组及斑块组在年龄、男性比例、吸烟者比例、收缩压、尿酸、甘油三酯水平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斑块组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单纯增厚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男性比例、收缩压、尿酸、甘油三酯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明显相关性,受累血管段数与年龄、吸烟者比例、血压、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均无明显相关性.斑块指数仅与收缩压(r=0.194,P=0.004)和尿酸(r=0.156,P=0.025)显著相关.结论 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病、高甘油三酯及高尿酸血症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样也作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超声检查颈动脉无放射性、无痛苦,可以直接反应颈动脉IMT的情况,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莎仁高娃;谭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以膀胱壁作为参照,探讨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SR)比值对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前列腺正常男性行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膀胱不同充盈状态下分别测量前列腺内、外腺组织与膀胱三角区膀胱壁的SR比值.收集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无明确结节并且前列腺无严重凸向膀胱的患者51例,测量前列腺可疑区域与膀胱三角区膀胱壁的SR比值,绘制ROC曲线分析佳诊断临界点,计算曲线下面积及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0例前列腺正常男性排尿前后,前列腺不同部位组织与膀胱三角区膀胱壁的SR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前列腺增生和20例非结节型前列腺癌患者膀胱三角区膀胱壁的SR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比值法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诊断前列腺癌的佳临界值为3.56,敏感性为0.750,特异性为0.905.结论使用膀胱三角区膀胱壁作为参照组织对于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癌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临床推广.
作者:方毅;王学梅;张云飞;阙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胰腺肿瘤超声造影量化分析,探讨相对造影参数在胰腺原发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onoLiver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系统获取时间-强度曲线和多个定量参数,比较各相对造影参数在胰腺原发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差异.结果 用低增强模式诊断胰腺原发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3.68%,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性为92.75%;用晚增强模式诊断胰腺原发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84.21%,阳性预测值为93.02%,阴性预测值为61.54%,准确性为81.16%.相对平均渡越时间、相对上升时间及相对峰值强度在良恶性病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达峰时间和相对到达时间在良恶性病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能够提供更多的血流灌注特征,为胰腺原发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春华;李凤华;杜晶;韩蕊君;张时君;王筱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44岁,因中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恶心、干呕1 d来我院就诊.既往有慢性胃炎史15年,高血压病史10年.体格检查:中上腹部轻压痛.胃镜示糜烂性胃炎.超声检查:肝、胆、脾、胰腺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斜切面见腹腔干起始段管腔瘤样扩张,呈梭形,宽处内径12.9 mm,长度范围15.8 mm,远端近肝总动脉分支处管腔内壁可见大小11.3 mm×6.5 mm的团块状低回声,局部管腔狭窄(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腹腔干起始段瘤体内血流偏心,不能完全充盈(图1B);远端团块状低回声处血流束纤细,流速明显加快,频谱测值238 cm/s(图1C).
作者:王贤明;张忠磊;贺赟;王山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乳腺癌已被列为我国重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的首位,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1].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直径﹤10 mm的乳腺小肿物已能清晰显示,从而为早期诊断小乳腺癌提供了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陆殿元;周俊宇;赵丽英;蔡建荣;陈玉华;沈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厚壁环状输卵管妊娠(TP)和黄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1个厚环状TP和24个黄体的超声造影声像特点.结果 TP组和黄体组超声造影开始灌注时间分别为(12.8±2.6)s和(13.3±2.1)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个流产型TP均表现为环壁部分增强,1个未破裂型TP表现为环壁完全增强.24个黄体均表现为环壁完全增强.以环壁部分增强为标准诊断TP,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2%、100%及97.8%.结论 厚壁环状TP和黄体具有特征性的超声造影图像,可作为此两种病灶鉴别诊断的重要补充方法.
作者:李凯;黄泽萍;郑荣琴;黄冬梅;张新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性坏疽穿孔型阑尾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术后并发症多,外科手术后需要放置引流管,现将我院超声探查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情况做一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坏疽穿孔型阑尾炎术后患者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19~55岁,平均34岁.放置一根引流管者62例,放置两根引流管者58例.术后出现发热、血象升高或引流量改变者30例.
作者:苏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经直肠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经直肠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孕妇,29岁,孕1产0,孕20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宫内可见大小不一双活胎,甲胎儿双顶径 4.9 cm,头围17.3 cm,腹围14.3 cm,股骨长3.0 cm;乙胎儿双顶径3.8 cm,头围14.3 cm,腹围9.0 cm,股骨长2.1 cm.甲胎儿沉于宫底,胎动频繁,羊水过多,大深度约9.0 cm(图1),脐动脉血流频谱显示舒张末期血流缺如,脐静脉血流呈搏动性;乙胎儿贴附于前壁,胎动少,四腔心和膀胱显示不清,脐动脉血流频谱显示舒张期血流缺如.两胎之间未见明显的隔膜,见一长12.0 cm,厚1.7 cm的胎盘,成熟度0级.超声提示:①中孕双活胎,胎儿发育不一致;②羊水过多,考虑双胎输血综合征可能.引产结果:男性双胎,胎儿身长分别为28 cm和18 cm;胎盘大小约18 cm×17 cm×2 cm.
作者:李建萍;刘容;王彦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女,44 岁,因子宫肌瘤入院,准备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体格检查:脉搏80 次/min,呼吸18 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不偏.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房室大小正常,右房近下腔静脉内可见实性回声,病灶似由下腔静脉延伸而来;换用腹部探头观察:下腔静脉内径增宽,管内可见梭形团状实性回声,呈等回声,病灶与下腔静脉管壁分界清晰,基底部显示不清,上缘达下腔静脉入右房处,实时观察病灶随呼吸上下活动.
作者:卫云峰;张海峰;王锦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和二维超声诊断局灶性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结节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5例疑为SAT的患者(42个结节),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各项主要观察指标,并进行分级比较.结果 病理结果示SAT患者28例(31个结节),非SAT患者7例(11个结节).局灶性SAT结节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多表现为不规则的片状低回声,边界欠清晰,无明显包膜,内部回声多不均匀.超声弹性成像表现为以蓝为主,且Ⅲ级者居多.二维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SAT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0.3%、100%及92.9%,均高于单独使用二维超声和弹性成像.结论 SAT结节的弹性成像图有一定特征性,综合二维声像图特征诊断SAT结节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珊珊;韩东刚;王华;李小鹏;孙晓力;周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灰阶血流成像(B-flow)评价获得性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睾丸血流灌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B-flow和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PDI)技术观察71例获得性梗阻性无精症患者两侧睾丸的血流灌注情况,以PDI为标准评价B-flow观察获得性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睾丸血流灌注的价值.结果 B-flow在睾丸大切面检出血管数目:左侧(5.35±0.81)条,右侧(5.27±0.83)条;PDI在睾丸大切面上检出血管数目:左侧(5.21±0.89)条,右侧(5.10±0.85)条,两者有较高相关性(r=0.82,P=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flow对评价获得性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睾丸的血流灌注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临床推广.
作者:谢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临床上较为多见,且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严重危害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健康,因此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和及早发现病变并处理恶变有重要意义.随着诊断手段的进步,特别是超声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使GTD的诊断时间大大提前,而且可用于观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效果,两者联合应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HCG在GT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作者:王位;薛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肩关节软组织炎症患者和正常肩部周围软组织的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诊断肩关节软组织炎症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肩关节软组织炎症患者(病例组)肩袖、肌筋膜、肩滑膜囊及关节囊等部位进行超声检查,另选80正常成人(对照组)检测其相同部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肩部的各型异常图像以病变区受累部位测值的增大、增厚、积液区范围广泛等为主要表现,同时伴随肌腱、腱鞘回声增强,水肿、钙化,肌筋膜毛糙、增生、回声紊乱等多种异常声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受累肌腱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筋膜炎、肩关节周围滑囊炎及粘连性关节囊炎病变区肌筋膜厚度、滑囊积液深度及肩关节囊下壁厚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对肩关节软组织炎症性病变可以清晰显示,其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作者:赵亚平;陈建权;胡文江;文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孕妇,27岁,孕1产0,孕26周,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双顶径67 mm、股骨长50 mm、肱骨长45 mm、胎心率143次/min,脑中线居中,上下唇线连续完整.胎儿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四腔心切面示,房间隔下部与室间隔上部连续性中断,仅见一组房室共瓣在心脏中央启闭,心脏中央的十字交叉结构消失,四个心腔相通(图1).多切面显示仅可见一粗大动脉从左心室发出,此动脉升部距瓣膜5 cm处可见左、右肺动脉分支自两侧发出(图2).胎儿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右侧,下腔静脉位于脊柱左前方,肝、胆位于左上腹,胃泡位于右上腹,膀胱充盈,可见两条脐动脉及一条脐静脉.胎盘位于子宫后壁,成熟度0级,羊水指数16.5 cm.
作者:刘国安;何志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8个病灶)和4例转移性癌患者(8个病灶)经射频消融治疗后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价治疗后肿瘤灭活、残存或复发情况.结果 36个病灶中,27个病灶在造影各时相均未见增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9个病灶在动脉相呈局部形态不一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消退,提示有残存肿瘤.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性为91.7%,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2.9%.结论 超声造影判断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准确性较高,可作为肝癌局部治疗疗效评价的重要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孝勇;雒大健;向彦霖;陈康;陈宇;吴杭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