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军;朱建红;王小鲁
痰,是一种病理产物,可以停滞在机体各个组织器官之中而产生各种痰病.自先秦以迄明清,古代医学在各自的医疗实践中,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补充、完善、整理、提高,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医痰病学的内容,形成了一个以痰为中心的辨证施治体系.明代李梃《医学入门》云:“痰乃津血所成,随气升降,气血调和则流行不聚,内外感伤则饔逆为患.”又说:“人知气血为病者多,而不知痰病尤多.”强调“百病兼痰”.痰是津液气血“化失其正”,凝聚而成.
作者:魏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日-嘎-4汤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日-嘎-4汤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柱:ATLiCHROM C18(4.6×250mm,5);流动相:乙腈-水(12∶8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8nm;柱温:28℃;进样量:10μL.结果 栀子苷进样量在0.0304~0.912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69%,RSD=0.70%.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继周;王燕;韩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对所给予的护理措施进行系统的总结.结果 60例患者在给予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中药湿包裹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临床治愈3例,好转57例.结论 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合理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岩;彭华;吕云霞;李敏;刘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化腐生肌洗剂治疗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化腐生肌洗剂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的有效率93.33%,两组相比(P<0.05).结论 化腐生肌洗剂治疗感染创面,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作者:王广东;高振华;闫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男科学是一门研究男性生育调节、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及预防的基础和临床密切结合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以促进男性身心健康、提高男性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新兴学科.其为亚临床专科,临床实习生有4周左右的男科专科实习.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临床经验,笔者总结了近十年来男科实习生临床带教经验,体会如下.
作者:马超;王岩斌;刘勤;沙漠;马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消渴健脾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以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包合挥发油,以包合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时间及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6h;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8,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1h.结论 优选的挥发油提取与包合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作者:库德热提·阿吉;杨继彪;杨明霞;刘艺;赵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中医临床分型.方法 将我院3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及中医分型辨证论治,总结常见证型.结果与结论 以湿邪浸渍型为常见.
作者:张秀利;刘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观察中药复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的作用.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72只,术前激素干预,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开腹将自体子宫内膜缝合与两侧腹壁,术后抗生素干预;21天后除假手术组外,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复方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8周,假手术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与末次给药乙醚麻醉左颈总动脉剪断取血,室温放置20min,3 000r/min离心15min,放入-80℃低温冰箱保存;打开腹腔取异位组织放入4%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48h,制作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手术组都有明显的病灶,呈隆起囊状小包块,内有黏液,肉眼可见透明型、半透明型或有血色积液,有的嵌入肌肉组织,富含丰富血管,各病灶组织与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但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病理观察模型组小鼠异位内膜增生明显,有囊肿及假腺体形成,腺体数目明显减少,部分小鼠异位内膜出现炎性细胞侵润及出血灶;各给药组除中药复方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病理观察均有改善作用;各给药组除中药复方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异位内膜体积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中药复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为后期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李煜;王建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人的首要死亡因素,其中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且高血压患者以每年1000万增长,防治高血压形式严峻.中医无高血压病名,属“眩晕”、“头痛”范畴,传统认为与肝脾肾三脏有关.祖国医学文献中关于此病的记载有很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朱丹溪则从痰论之,提出:“无痰不作眩”;《灵枢·海论》述:“髓海不充则脑转耳鸣,胫酸眩晕,目无所见”,分别论述了眩晕与肝脾肾相关.
作者:白永江;李鸿霞;曾斌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根据三味泻痢颗粒药品质量标准,对三味泻痢颗粒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含量测定,结合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粒度、水分、溶化性、装量差异、浸出物、微生物限度9项检查,进行长期温定性试验.结果 该制剂稳定性好,有效期可定为36个月.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稳定性考察.
作者:胡正梅;范晓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外敷中药配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疗效浅析,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31例,分两组.治疗组15例,给予全身抗炎+中药贴敷+光电离子治疗仪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身抗炎+TDP理疗.结果 治疗组病程痊愈平均时间4.5天,对照组病程痊愈平均时间5.8天.治疗组痊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外敷中药配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颌面间隙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刁晓洁;阿依努尔·艾提坎;王立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瑶民族世代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特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对疾病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在诊断治疗方面也总结积累了独到的经验,尤其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方面,更有独到的认识和神奇的疗效.为了发掘整理规范瑶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的理论,我们多次深入广西金秀、恭城等县的瑶寨,走访名老瑶医,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文献检索和资料考证等,对支气管哮喘的瑶医病因病机认识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为广西瑶医药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文辉;阳媚;莫晓明;易桂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振瘫膏对急性脑梗塞(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7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振瘫膏联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6片、甲钴胺片)和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6片、甲钴胺片)治疗各38例.连续治疗30天,两组均参照《新版国际脑血管病指南-2013版》.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6片、甲钴胺片,治疗组均加用振瘫膏(配方),30mL/d,开水分2次冲服.记录治疗前后NIHSS和Barthel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从而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经有序资料Ridit资料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HISS评分均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影响病情及近期预后.结论 振瘫膏(配方)能够降低急性脑梗塞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的脑组织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了NIHSS评分,提高了Barthel指数.
作者:张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医学生离开校园走入社会,就业压力大.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民族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在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教化和崇尚纲常伦理的氛围中孕育出来的,蕴含了许多育人的思想,中医药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可以极大地丰富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提升自我价值,进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作者:省格丽;蒋洁;孙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高密度火针点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高密度火针点刺法,对照组采用静点阿昔洛韦注射液、涂擦阿昔洛韦软膏.统计临床疗效、镇痛时效、改善睡眠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95.6%,对照组显效率79.5%,两组疗效结果分析比较,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第一次治疗后镇痛时效进行t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治疗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密度火针点刺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及镇痛时效均优于西药对照组,且经济、简单,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1 中西医临床带教现状分析中西医结合的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中常常有许多困惑,甚至有些茫然或者不知所措,更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缺少和老师及病人的交流.众所周知,学医难,学中医难,学中西医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元代名医王好古写的中医书名叫《此时难知》.但一旦通晓医理,就能以一当十,一通百通,就像清代名医陈修园写的书《医学实在易》.对于肛肠科的临床带教中,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把握上课的关键点,即所谓我们说的重点,同学们常常存在课前没有很好的预习和复习肛肠科的特殊生理、病理、解剖,及每一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和方药.
作者:潘芳杰;王军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的特点,为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及护理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工作职业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压力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31~40岁、学历(中专)、职称(护士、护师)、科室(手术室、ICU、门、急诊)、婚姻状况(未婚)及人事关系(聘用),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护士的压力需要自身调节和适应,更需要医院给予支持,协助护士正确认识和舒缓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从而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陈芳菊;董文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医针灸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近些年来,针灸治疗受到广大患者都认可与接收,在针灸临床带教中,不同老师在手法操作、适用范围等方面各具特色,促进了中医针灸学的繁荣与发展.同时,我们也深深的了解到中医针灸学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学有着许多经典著作,我们在针灸的临床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学习,同时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在针灸学教育和临床学习中,需要补充和深入研究将经典融入到针灸临床带教中,理论指导实践,为针灸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魏建华;骆芳;彭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药品调剂工作是医院药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剂科工作的中心.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新品种、新剂型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调剂工作的任务也从简单的发放药品,向如何更好地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面倾斜.其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临床病人用药的及时、准确和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影响药品调剂的各方面问题却很多.
作者:周建强;娄凤;陈兆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2月“肛周脓肿”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及干预后使用药物止痛情况.结果 干预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的两组,在干预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治疗组中仅有32%的患者使用药物止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结论 对肛周脓肿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实施有效、科学、合理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大大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新芳;殷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