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

秦春梅;王建凤

关键词:先兆流产, 保胎方,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保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给予保胎方口服,同时口服维生素E,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对照组30例只给予维生素E及黄体酮注射液.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成功率为86.7%.结论 保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提高保胎成功率,具有安胎作用.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美沙拉嗪联合美常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选取78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组(治疗组)40例,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及锡类散灌肠组(对照组)38例,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6%(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常安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治疗轻、中度活动期UC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及锡类散灌肠,且不良反应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少康;马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是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2~3cm范围内的骨折,是急诊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关节内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1].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保守治疗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手术治疗主要是外固定支架固定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作为经典的保守治疗方法,在骨折的治疗中仍然占相当的比例[2],在美国74%的65岁以上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3].骨折的类型及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将决定患者患肢的功能恢复,目前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手术适应证尚存在争议.对稳定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已被很多专家学者认可,并经过统计与手术治疗无显著差异[4].本文对近年来各种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袁明;吕发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黄疸的教学与临床结合的探讨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是中医类院校的建立,为中医药发展及人才的储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亦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中医类学生临床功底相对薄弱,而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中医医疗及预防、保健、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并为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如何将中医院校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应是我们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王晓忠;徐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临床研究电子数据管理初探

    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贯穿在整个临床研究过程当中,直接关系到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目前中药临床研究采用的纸质记录方式容易造成数据失准率高,难以得到高质量的研究结果.电子数据管理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和认可的数据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临床研究的质量,有效控制临床试验的全过程,使用数据管理系统的电子数据管理是目前中药临床研究数据管理的发展方向.

    作者:张惠;孙奇;王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肛肠科疾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肛肠科疾病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48例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与护理、尿潴留护理、切口疼痛、肛门局部水肿、肛门假性失禁的护理等过程.结果 548例肛肠疾病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住院平均时间为14天.结论 在肛肠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规范的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提高肛肠科疾病治愈率的可靠保证.

    作者:高红霞;桑枫;许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近况

    从针刺疗法、灸法、耳穴疗法、综合疗法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青年变应性鼻炎研究文献较少,对照组设置不科学、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提供更科学、更客观的理论依据,从而推广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的应用.

    作者:代明明;刘智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体会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如何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难点.而学生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做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真正掌握和理解,并回到临床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这门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如多数疾病有区别于它病的皮损特点和临床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材的更新,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文谦;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0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53例在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疗程15天.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1.25%.观察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业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于方剂计量学方法的何复东临证用药总体特点研究

    目的 应用方剂计量学方法研究国家级名老中医何复东主任医师的临证处方总体遣药特点,并由方及理的原则,推论与之相应的何老的学术思想,分析、总结、提炼何老的学术特色.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何老临证医案方剂,建立数据库,计算机随机抽取200首处方,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 何复东临证处方用药频次高的20味药物,依次为巴戟天、葛根、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桂枝、土元、当归、何首乌、黄连、知母、锁阳、鹿茸、黄芩、川芎、钩藤、天麻、石决明.使用频次高的为补虚药,公用41味,1 126频次,其中使用多的补益药包括巴戟天、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当归、何首乌、锁阳、鹿茸等.对于补虚药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补虚药中应用味数及频次高的为助阳药,共计15味,占补虚药味数的36.59%,而用药频次达591次,占补虚药总频次的52.49%.其次为补气药、补血药使用频率较高,滋阴药频次低.对于处方用药的四气分析看,使用多的是温性药物,寒性药物次之,平性药物再次之,热性与凉性药物使用极少.五味方面使用频次高的依次为辛味药、甘味药、苦味药,咸味药、酸味药及淡味药频次较低.从药物归经来看,归入肝经、胆经的药物多,其余依次为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肺经、大肠经,心经、小肠经,归人心包、三焦经的药物少.结论 何老临证遣药具有其总体趋势,即善用葛九、补益虚损;长于温补、偏重补阳;寒温并用、补中有泻;辛开苦降、调畅气机.

    作者:严兴海;李涛;吴斌;何茁;杜樱洁;杨宇玲;何复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我院110例布鲁氏杆菌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析

    目的 通过对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住院患者中110例布鲁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分析总结,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到2014年间诊治的110例布鲁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的辨证分型.结果 我区本病有着较明显的职业特点:农牧民发病率高,主要以腰背痛、发热、四肢关节疼痛、乏力、消瘦、大汗及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征,主要诊断依据布鲁氏杆菌血凝集试验及血培养结果,辅以影像学检查,治疗上才能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选用西药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加用中药治疗.结论 布氏杆菌病以有牛羊接触史的农牧民为高发人群,在出现腰背痛、发热、四肢关节疼痛、乏力、消瘦、大汗等症状,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体征时需警惕本病的发生,应当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以确诊,治疗除外使用西药,同时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采用健脾祛湿法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瑞钊;杨惠琴;马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障碍引起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的长期慢性炎症,此炎症会导致关节畸形,甚者致残.现将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参佐.

    作者:马艳;刘春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质量标准发展概述

    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是保证中药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加强中药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中药的均一、稳定和可控.中药现代化,多年来一直是药学人士苦苦追求的目标,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是在中医临床用药整体观点的基础上,遵循药品质量标准的一般原则,继承、发扬传统中药质量标准科学成果,使用现代化先进仪器与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技术,对中药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达到对中药质量可控的要求.

    作者:李明;李鸿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化瘀解毒方经直肠给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化瘀解毒方经直肠给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化瘀解毒方经直肠给药及康妇消炎栓纳肛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 化瘀解毒方经直肠给药治疗该病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化瘀解毒方经直肠给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费用较低,部分患者避免了手术之苦,是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万莉;卢艳丽;龚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熏蒸治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SCV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SCV影响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和甲钴胺组,每组各30例.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两组均给予基础降糖及对症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病人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进行评分和神经传导SCV测定.结果 1.TSS评分: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TSS评分均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熏蒸组和甲钴胺组比较T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2.感觉神经速度测定(SCV):治疗后两组感觉神经中正中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熏蒸组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但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SCV传导速度,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燕;刘巧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和口服塞来昔布(对照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80例中,治愈68例,好转12例;对照组40例中,治愈31例,好转9例.二者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优良率及性价比较高,实际应用起来也比较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满意度高,适合应用于临床,为广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解除病痛.

    作者:董振宇;田亚君;李建江;杨涛;黄异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泻肺利水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期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泻肺利水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伊犁州中医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121例(病房96例、门诊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给予泻肺利水自拟中药汤剂,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各进行一次中医证候评分,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2)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泻肺利水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喜梅;李国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建立符合内分泌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讨

    本文结合内分泌专业及多年教育经验,提出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CBL(Case-Based Learning)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及SP(simulated patients)又称模拟患者教学法三种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作者:马丽;马静;李凯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顾乃龙宣肺止嗽方治疗风邪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顾乃龙宣肺止嗽方治疗风邪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风邪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50μ g/250μg)1吸,12h 1次.治疗组联合宣肺止嗽汤,疗程2周.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86.7%,治疗组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咳嗽、咽痒、气急、咯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两组对比,咽痒、气急、咯痰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顾乃龙自拟宣肺止嗽方联合舒利迭治疗风邪犯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伟;郭震兵;董薇;顾乃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我科的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 中医护理技术历史悠久,但临床应用中却面临许多困难.通过对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在历史性机遇面前,中医护理界的从业人员应该抓住机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临床应用率,使中医护理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作者:张瑞;钟巧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平喘镇咳中成药中几种非法添加的化学药品检验分析

    目的 探讨几种非法添加在平喘镇咳中成药中的化学药品检验特点.方法 本次针对平喘镇咳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醋酸地塞米松、盐酸麻黄碱、磷酸可待因、醋酸泼尼松4种化学药品展开检测,应用HPLC法分离测定样品.结果 盐酸麻黄碱、酸醋泼尼松、醋酸地塞米松及磷酸可待因所获取的对照品储备液,在LC2010C中分别注入,各试验2次,得出线性范围.对分别的检出限计算.磷酸可待因1.20ng,醋酸地塞米松5.42ng,盐酸麻黄碱0.45ng,醋酸泼尼松2.13ng.行HPLC检测,结果均相同,即供试品溶液的色谱与对照品溶液色谱无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出现.均可检出4种药品,故HPLC法较为适用,可作为参考依据.结论 平喘镇咳类中成药中添加的非法化学药品,采用HPLC检测,具有操作实践性,可为中成药的合理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