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钊;杨惠琴;马艳
目的 观察保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给予保胎方口服,同时口服维生素E,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对照组30例只给予维生素E及黄体酮注射液.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成功率为86.7%.结论 保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提高保胎成功率,具有安胎作用.
作者:秦春梅;王建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障碍引起免疫系统攻击关节的长期慢性炎症,此炎症会导致关节畸形,甚者致残.现将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临床参佐.
作者:马艳;刘春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41例脑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提高MRI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临床证实的脑多发性硬化41例,均行MRI检查,其中36例行增强扫描;12例行SWI序列扫描;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内病灶呈卵圆形,圆形,不规则带状,斑片形,斑点状;部分病灶融合;增强扫描急性期病灶明显强化;静止期病灶无强化;SWI序列扫描MS病灶周围见静脉伴行、绕行及穿行.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MS病灶,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敏感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郑田玲;楼俭茹;薛志伟;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化瘀解毒方经直肠给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化瘀解毒方经直肠给药及康妇消炎栓纳肛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 化瘀解毒方经直肠给药治疗该病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化瘀解毒方经直肠给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费用较低,部分患者避免了手术之苦,是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万莉;卢艳丽;龚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及感染等因素导致的一类慢性下肢损害性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鉴于该病危害极大,人们对其关注提高,相关的治疗理论和新治疗技术不断涌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近几年临床上对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作者:杨苏秀;李凯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六味西红花口服液治疗肾阳虚证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评价方法.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服用六味西红花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健脑补肾口服液,疗程4周,观察两组腰膝酸软、动则气促、精神萎靡、下肢浮肿、夜尿频多症状评分,比较其疗效得出结论.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所降低分值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六味西红花口服液可减轻肾阳虚证引起的腰膝酸软、动则气促、精神萎靡、下肢浮肿、夜尿频多等症状.
作者:王歆君;照日格图;汪阳;倪爽爽;陈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但治疗组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的改善、患者及医生对病情的总体评价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药疗法结合西药常规疗法能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强;刘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医药采用辨证论治以及针刺、穴位贴敷、灌肠、足浴等外治法在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临床症状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等方面,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对近3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近况做一综述,认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但也存在缺乏统一的诊疗、评价标准等不足.
作者:朱娟;李凯利;杨苏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几种非法添加在平喘镇咳中成药中的化学药品检验特点.方法 本次针对平喘镇咳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醋酸地塞米松、盐酸麻黄碱、磷酸可待因、醋酸泼尼松4种化学药品展开检测,应用HPLC法分离测定样品.结果 盐酸麻黄碱、酸醋泼尼松、醋酸地塞米松及磷酸可待因所获取的对照品储备液,在LC2010C中分别注入,各试验2次,得出线性范围.对分别的检出限计算.磷酸可待因1.20ng,醋酸地塞米松5.42ng,盐酸麻黄碱0.45ng,醋酸泼尼松2.13ng.行HPLC检测,结果均相同,即供试品溶液的色谱与对照品溶液色谱无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出现.均可检出4种药品,故HPLC法较为适用,可作为参考依据.结论 平喘镇咳类中成药中添加的非法化学药品,采用HPLC检测,具有操作实践性,可为中成药的合理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基于针灸专业临床实习的重要性,结合针灸科特色,对针灸科实习学生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勉.
作者:郭慧;刘娟;杨欢;刘智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文结合内分泌专业及多年教育经验,提出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CBL(Case-Based Learning)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及SP(simulated patients)又称模拟患者教学法三种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作者:马丽;马静;李凯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的100例医护人员和自2012年1月~ 2013年6月间收治的1000例患者进行医患关系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来提出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结果 大多数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认为医患关系现状不太乐观,但两者所认为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不同.结论 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迫在眉睫,这一方面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和管理.
作者:王春花;王玉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与传统开放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188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PLDD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按照改良的Maenab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治疗费用等一般指标.结果 两组随访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我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6% VS 92.6%,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2±1.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0.4)d、住院时间(12.3±3.1)d及住院治疗费(6.4±0.6)千元]用等一般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0.3±3.1)mL、(10.4±3.2)d、(22.3±5.2)d及(15.3±3.3)千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DD与传统开放手术对于LDH的治疗有效率相当,前者具有微创、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麟;李新春;赵秋鹤;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桡骨远端关节面以上2~3cm范围内的骨折,是急诊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关节内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1].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保守治疗以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手术治疗主要是外固定支架固定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作为经典的保守治疗方法,在骨折的治疗中仍然占相当的比例[2],在美国74%的65岁以上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3].骨折的类型及所选择的治疗方式将决定患者患肢的功能恢复,目前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及手术适应证尚存在争议.对稳定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已被很多专家学者认可,并经过统计与手术治疗无显著差异[4].本文对近年来各种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袁明;吕发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SCV影响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和甲钴胺组,每组各30例.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两组均给予基础降糖及对症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病人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进行评分和神经传导SCV测定.结果 1.TSS评分: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TSS评分均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熏蒸组和甲钴胺组比较T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2.感觉神经速度测定(SCV):治疗后两组感觉神经中正中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熏蒸组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但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SCV传导速度,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燕;刘巧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近视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尤以青少年多见,针灸作为治疗近视的常用方法,临床效果得到肯定.本文综述了十五年来针刺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从针刺治疗近视取穴规律、各种针刺手法、辨证选经选穴等方面探讨其疗效,研究发现,临床中针灸治疗近视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多以眼周腧穴作为治疗主穴,同时还注重五脏与眼睛的联系,基本病机为肾元亏虚,肝血不足,脾气虚弱,局部病变在目,与肾、肝、脾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时多从肝、脾、肾三脏出发取穴;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眼的手段多样,但以毫针为常见;其次有耳针、梅花针等;针刺手法上,有捻转泻法,灵龟八法或透刺法等,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晶;尹改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于俊生教授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升降散加减治疗多种急、慢性肾病的经验.
作者:李建英;初德波;于俊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压形态特点及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方法 120例诊断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分析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压形态特点,血脂及靶器官损伤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血压形态分布中,痰湿壅盛,阴虚阳亢反杓型多见.有差异,且有统计意义(P<0.05),与血脂相关性分析中,痰湿壅盛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较其他各型高,有差异,且有统计意义(P<0.05),在靶器官损伤中,痰湿壅盛,阴阳两虚在靶器官损伤较其他各型多见(P<0.05),有差异,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顽固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其血压形态特点及血脂、靶器官损伤不同.因此根据辨证,分析病情,判断高危人群,做好顽固性高血压防治工作.
作者:尚玉红;马丽;王卫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许公平,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笔者有幸为许公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跟师临证、研习,获益良多,自觉不宜密为已有,经征师允,特将许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加以整理,与同道共享.
作者:罗世坤;肖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西北燥证是发生于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方域,以感受燥邪为主要病因,以口、鼻、咽喉、肌肤干燥和干咳、烦躁等各种不适症状为特征的一组中医证候.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大多数高血压病并发症,并为高血压病的加重因素;水通道蛋白的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病和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关.因此,深入研究高血压病与西北燥证、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对防治新疆高血压及西北燥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新蕾;辛效毅;周铭心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