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苏秀;李凯利
从针刺疗法、灸法、耳穴疗法、综合疗法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青年变应性鼻炎研究文献较少,对照组设置不科学、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旨在为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提供更科学、更客观的理论依据,从而推广针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的应用.
作者:代明明;刘智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几种非法添加在平喘镇咳中成药中的化学药品检验特点.方法 本次针对平喘镇咳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醋酸地塞米松、盐酸麻黄碱、磷酸可待因、醋酸泼尼松4种化学药品展开检测,应用HPLC法分离测定样品.结果 盐酸麻黄碱、酸醋泼尼松、醋酸地塞米松及磷酸可待因所获取的对照品储备液,在LC2010C中分别注入,各试验2次,得出线性范围.对分别的检出限计算.磷酸可待因1.20ng,醋酸地塞米松5.42ng,盐酸麻黄碱0.45ng,醋酸泼尼松2.13ng.行HPLC检测,结果均相同,即供试品溶液的色谱与对照品溶液色谱无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出现.均可检出4种药品,故HPLC法较为适用,可作为参考依据.结论 平喘镇咳类中成药中添加的非法化学药品,采用HPLC检测,具有操作实践性,可为中成药的合理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如何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难点.而学生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做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真正掌握和理解,并回到临床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这门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如多数疾病有区别于它病的皮损特点和临床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材的更新,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文谦;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还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临床症状.当今社会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紧张的生活节奏和繁忙工作、很多诸如婚姻家庭的不稳定、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无节制的饮酒或者情感的压抑、无疑给人们精神上带来了恐慌、焦虑、抑郁、疲惫,以致使愈来愈多的人诱发神经官能症.现代临床在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方面有较多报道,但多偏重临床疗效观察方面,少有对取穴规律的规范化研究.本文将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相关的内容提取出来,加以归纳总结,以看出其中的取穴规律,再探索背后的理论依据,从而方便临床和科研使用,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魏建华;李永凯;韩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温心汤治疗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射血分数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A组(射血分数降低组射血分数≤40%)30例,观察B组(射血分数保留组射血分数≥50%)30例,两组在相同的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温心汤治疗,观察及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表现疗效(按Lee氏心衰计分法标准)及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7天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NYHA)心功能疗效评价比较,观察A组有效率为86.67%,观察B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P>0.05两组(NYHA)心功能疗效无临床差异性.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比较,观察A组的有效率为90.00%,观察B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无临床差异性.两组临床表现疗效评定(按Lee氏心衰计分法标准)对比中,观察A组的有效率为86.67%,观察B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P>0.05两组临床表现疗效评定无临床差异性.结论 温心汤治疗不同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观察,其疗效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作者:焦全林;马骏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与传统开放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188例LDH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观察组患者接受PLDD治疗,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按照改良的Maenab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治疗费用等一般指标.结果 两组随访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我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6% VS 92.6%,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2±1.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0.4)d、住院时间(12.3±3.1)d及住院治疗费(6.4±0.6)千元]用等一般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0.3±3.1)mL、(10.4±3.2)d、(22.3±5.2)d及(15.3±3.3)千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DD与传统开放手术对于LDH的治疗有效率相当,前者具有微创、康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麟;李新春;赵秋鹤;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基于针灸专业临床实习的重要性,结合针灸科特色,对针灸科实习学生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与同行共勉.
作者:郭慧;刘娟;杨欢;刘智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方剂计量学方法研究国家级名老中医何复东主任医师的临证处方总体遣药特点,并由方及理的原则,推论与之相应的何老的学术思想,分析、总结、提炼何老的学术特色.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何老临证医案方剂,建立数据库,计算机随机抽取200首处方,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其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 何复东临证处方用药频次高的20味药物,依次为巴戟天、葛根、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桂枝、土元、当归、何首乌、黄连、知母、锁阳、鹿茸、黄芩、川芎、钩藤、天麻、石决明.使用频次高的为补虚药,公用41味,1 126频次,其中使用多的补益药包括巴戟天、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当归、何首乌、锁阳、鹿茸等.对于补虚药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补虚药中应用味数及频次高的为助阳药,共计15味,占补虚药味数的36.59%,而用药频次达591次,占补虚药总频次的52.49%.其次为补气药、补血药使用频率较高,滋阴药频次低.对于处方用药的四气分析看,使用多的是温性药物,寒性药物次之,平性药物再次之,热性与凉性药物使用极少.五味方面使用频次高的依次为辛味药、甘味药、苦味药,咸味药、酸味药及淡味药频次较低.从药物归经来看,归入肝经、胆经的药物多,其余依次为脾经、胃经,肾经、膀胱经,肺经、大肠经,心经、小肠经,归人心包、三焦经的药物少.结论 何老临证遣药具有其总体趋势,即善用葛九、补益虚损;长于温补、偏重补阳;寒温并用、补中有泻;辛开苦降、调畅气机.
作者:严兴海;李涛;吴斌;何茁;杜樱洁;杨宇玲;何复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原发性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简称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可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升高并对心、脑、肾及血管壁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性损害,起病及经过缓慢,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
作者:林建华;林雪;冯忠;李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文结合内分泌专业及多年教育经验,提出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CBL(Case-Based Learning)以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及SP(simulated patients)又称模拟患者教学法三种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扬长避短.
作者:马丽;马静;李凯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许公平,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笔者有幸为许公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员,跟师临证、研习,获益良多,自觉不宜密为已有,经征师允,特将许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加以整理,与同道共享.
作者:罗世坤;肖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SCV影响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和甲钴胺组,每组各30例.熏蒸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甲钴胺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两组均给予基础降糖及对症治疗.治疗8周后进行病人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进行评分和神经传导SCV测定.结果 1.TSS评分: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TSS评分均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熏蒸组和甲钴胺组比较T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2.感觉神经速度测定(SCV):治疗后两组感觉神经中正中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熏蒸组高于甲钴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但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SCV传导速度,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郭燕;刘巧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医学作为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体现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一代代中医人的努力下已被广泛认可,但中医学在人才培养及管理方面始终较现代医学滞后,通过临床带教,发现不少中医学研究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开展专业讲座,对特殊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定期组织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发挥名老专家的指导优势等方式对中医学研究生带教进行了探索,有助于提高中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发挥研究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带教质量.
作者:谢晓柳;洪军;王骁腾;赵明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保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给予保胎方口服,同时口服维生素E,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对照组30例只给予维生素E及黄体酮注射液.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成功率为86.7%.结论 保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提高保胎成功率,具有安胎作用.
作者:秦春梅;王建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41例脑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提高MRI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经临床证实的脑多发性硬化41例,均行MRI检查,其中36例行增强扫描;12例行SWI序列扫描;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内病灶呈卵圆形,圆形,不规则带状,斑片形,斑点状;部分病灶融合;增强扫描急性期病灶明显强化;静止期病灶无强化;SWI序列扫描MS病灶周围见静脉伴行、绕行及穿行.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MS病灶,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敏感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郑田玲;楼俭茹;薛志伟;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拔罐法,是以火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或充血现象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吸毒排脓,消肿止痛的作用.2014年1月~12月对50例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关节痛的患者采用拔罐治疗,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12月脑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患者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35 ~75岁之间;发病时间1~10年;半身不遂诉关节疼痛.以上患者均做核磁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马斌;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是保证中药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加强中药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中药的均一、稳定和可控.中药现代化,多年来一直是药学人士苦苦追求的目标,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是在中医临床用药整体观点的基础上,遵循药品质量标准的一般原则,继承、发扬传统中药质量标准科学成果,使用现代化先进仪器与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技术,对中药质量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达到对中药质量可控的要求.
作者:李明;李鸿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医综合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和口服塞来昔布(对照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80例中,治愈68例,好转12例;对照组40例中,治愈31例,好转9例.二者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疗效优良率及性价比较高,实际应用起来也比较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满意度高,适合应用于临床,为广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解除病痛.
作者:董振宇;田亚君;李建江;杨涛;黄异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医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给予研究组患者中药清热解毒止血剂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美沙拉嗪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结果 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痛、腹泻、脓血便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腹痛、腹泻、脓血便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腹痛、腹泻、脓血便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 (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25/40)(P<0.05).结论 中医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较西药好.
作者:张波;谭星;杨晓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支持治疗基础上予艾迪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5天,间隔3天后重复使用2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体重变化、疼痛评分、KPS评分的变化,将两组结果进行对照,同时记录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疼痛评分、KPS评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艾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崔峰;李婷;张黎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