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燚梅;魏建华
不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得到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上常将西医学的睡眠障碍归属于不寐病证范畴.不寐病症表现十分复杂,发病机制涉及多脏腑,临床辨治缠绵难愈,给患者生活及工作都带来很多不便.目前,单纯的西医治疗失眠虽有镇静安眠药,但其副作用、药物依赖性、成瘾性等问题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及患者的担忧和关注.曾斌芳教授对不寐辨治有独到的见解,笔者师从之,且在曾师不寐病从脾论治的传承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实践,提出不寐病从脏腑论治的临证理念,从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安神定志立法,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共飨同道.
作者:郭红梅;郭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王海云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工作30余年,对风湿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关痛”),王教授指出其发病不过虚实两端.内因正气不足,包括气血两虚、阳气不足;外因风寒湿邪侵袭,情志失衡,内外合邪,发为此病.治疗上,多从风寒湿痹阻、阳虚寒凝、气血两虚三型立法辨治.笔者跟师十载,受益匪浅,兹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史睿;巴哈尔古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颌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但由于其涵盖的知识面广,内容抽象复杂,临床实践性强,学生很难在较短的临床实习期间快速全面地掌握口腔正畸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如何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带教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思路,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是口腔正畸学教学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刘红;郭怡然;詹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本文以大陆地区影响因子高、排名居前的《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三种中文医学核心期刊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发表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文献为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病干预性临床研究文献的研究类型和结局指标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三大数据库收录的《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三个中文医学核心期刊在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发表的有干预措施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根据PICO指标分类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检索出题录674条,去除重复题录后为500条.通过全文筛选,排除4篇动物实验、47篇个案分析、17篇现状调查、351篇理论短文及报告简讯、16篇专家共识.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篇文献纳入系统评价,其中随机对照研究32篇,队列研究2篇,病例对照研究10篇,结局指标共有20个,试验随访超过1年的文献有5篇.结论 大陆地区的三种核心期刊报道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文献存在着研究设计的规范性、治疗策略的前沿性、结局指标的制定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有待提高.
作者:马建军;许红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漏肩风或冻结肩,属于中医“痹证”、“肩痹”病证范畴,以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临床表现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如失治拖延日久可致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此病症属临床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中医领域对肩周炎疾病做了大量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兹对其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申燚梅;魏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损伤之一,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延缓康复进程,甚至导致患者摔倒而引起严重后果.因此,平衡康复的治疗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康复重视.本文对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李雪婷;姜迎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痛经证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经期少腹隐痛、绞痛.王多让主任医师对其辨治有独到的见解.王老结合其五十余年临床辨治经验,将调经证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胞宫、瘀阻胞官、气血两虚四种证型进行辨治,验之临床,获效颇丰.
作者:庞春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针灸疗法是中医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段,因其具有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的特点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近年来研究证实,通过针刺、电针、穴位埋线、穴位贴敷及其他针灸综合疗法对局部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畅达气血,从而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兹撰此文以总结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现况,经研究发现针刺疗法尤其是针刺综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倩;刘智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以骶髂关节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性脊柱关节病,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和外周关节炎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和肾等多系统损害,具有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病情顽固、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研究表明中医针药联合治疗AS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兹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人手,对近几年火针联合中药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进行总结.
作者:逯璐;米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哈萨克药物学是研究哈萨克药物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哈萨克医药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哈萨克药物学(第1版)》为哈萨克医学高等教育本科系列教材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哈萨克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系统介绍哈萨克药物学的本科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从药用基源、药性理论到临床用药特点、用药规律等方面系统阐述哈萨克药物理论和临床应用.本教材设置哈萨克药物学总论(五章)、各论(二十一章),共二十六章,重点阐述哈萨克药物学传统常用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微生物来源的药物.药物条目按主要功效分类、系统排列,各类药物再按其应用情况酌分主次排列.药物条目由三个部分构成:①药物来源部分,包括每类药物原植物名、哈萨克药物名、拉丁学名,主要品种及其产地、生态、采集加工、药用部位等,如属常用药物则兼述其药材性状;②临床应用部分,包括药物性能、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用法和用量等,部分药物附述了同一植(动)物其他药用部位的功用;③实验研究部分,包括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本教材的组织编著、付梓刊行,将有力推动新疆野生药用资源的利用,对哈萨克医药学新药的开发意义重大.
作者:新华·那比;毕肯·阿不得克里木;沙塔娜提·穆罕默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率仅此于阿尔茨海默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难治病症.其患者中晚期致残率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中医药治疗本病尤其是非运动症状的控制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与中医对于帕金森病发病病因病机理论的认识密不可分.
作者:陈军虎;刘远新;王新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脑卒中(Stroke),属中医学“中风”病汪范畴,又名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由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的突然起病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其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卒中可导致功能障碍,尤以运动功能障碍即偏瘫为常见,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近年来,中医治疗脑卒中偏瘫呈百家争鸣之势,其方法多样,疗效肯定,兹以综述.
作者:朱晓卿;李和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确定啤酒花胶囊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啤酒花提取物进行处方前研究,测定其休止角、吸湿百分率和临界相对湿度,以崩解时间、吸湿百分率和休止角为评价指标.以辅料种类为因素、辅料用量为水平,应用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啤酒花胶囊的佳成型工艺.结果 佳成型工艺为:啤酒花提取物与混合辅料配比为1:2,淀粉与乳糖配比为4:1,用80%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用量为0.10mL/g,硬脂酸镁用量为1%(0.01g/g).结论 优选得到的佳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马媛;安熙强;李志辉;张涛;赵婷婷;程江南;迟志岚;弓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缓解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且术后腹胀的住院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多下床活动、床上翻身等方法缓解术后腹胀.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观察两组首次排气的时间和排气后腹胀缓解的程度.结果 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缓解率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能快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腹胀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杰;韩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分型辨治效果,探索中医药对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诊疗规律.方法 对昌吉州呼图壁县中医医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接受中医干预辨证治疗的5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互结型三种分型的中医辨治疗效,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肝郁气滞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满意度为91.30%;冲任失调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满意度为91.67%;痰瘀互结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治疗满意度为88.23%.各分型的中医辨治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分型辨治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上对乳腺增生病从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痰瘀互结型三种证型进行分型辨治相对合理、易于掌握、适合推广.
作者:杨成爱;朱方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此病症好发于10 ~ 40岁人群,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男性较女性多见,且致残率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文献报道的研究,发现温针灸在AS的治疗上有“简便廉效”的特色优势,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兹对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乐;米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名老中医王杰老师业医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50余载,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善于化裁经方纯中医辨治内、妇、儿科常见病及疑难病,效如桴鼓.笔者有幸拜学于王老门下,临诊言教,侍诊抄方,受益匪浅.兹撰此文,总结王老运用青蒿鳖甲汤加减异病同治的典型验案,以飨同道.
作者:郑霞;葛新春;秦建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其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见,且致残率高,往往会造成患者肢体功能、劳动能力、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的重大损害,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有研究成果见诸于报道.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比较优势,兹作综述.
作者:海秀珍;米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中药联合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药治疗RA的方法、途径及疗效.方法 采用SZ-88熏蒸治疗仪联合中医治疗RA,借助热力和药力作用于机体,达到治疗目的.收集阿勒泰地区城乡哈萨克族RA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内服联合熏蒸治疗、内服组、吾布拉组,三组患者均2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对患者治疗前后主症、体征进行量化评分,同时进行实验室指标检测及健康指数调查(HAQ)进行评分,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内服联合吾布拉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组和吾布拉组.
作者:库谦·阿维泰;赵庆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陈浩然先生为近世“新疆四大名医”之一,行医六十余载,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效验卓著,擅长外感温病及内伤杂病,特别是疑难急危重症的诊治.于温病治则提出“十六字心法”,继承师传“热温二十八将”,并有所创新.笔者通过文献分析示出“热温二十八将”之变化,推测其缘由,阐释其内涵,并附陈老病案,旨在继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促进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世坤;孙红友;王路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