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马源源;李鹏
目的 观察逐瘀脱膜汤治疗无痛人流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无痛人流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逐瘀脱膜汤,对照组30例常规行清宫术.结果 逐瘀脱膜汤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西医对照组1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逐瘀脱膜汤治疗无痛人流不全效果好,可避免清宫术,减少手术后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徐晶;李国珍;马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肛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科实习的50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科实习的50例实习生作为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评分.结果 进行考核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成绩优秀率、良好率明显升高,合格率明显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成绩差的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评分显著提高,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标准化病人教学在肛肠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能力.
作者:王东宏;潘芳杰;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种,手术是第一选择,而因为发病部位血管、神经末梢较丰富,故术后疼痛较为敏感,也是患者惧怕手术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减轻脓肿术后疼痛成了肛肠科医生的一个责任和研究方向.
作者:刁国龙;王军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口服中成药小金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声带小结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声带小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小金丸口服配合旁廉泉穴位注射,10天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愈12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结论 小金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声带小结可有效治疗声带小结,避免手术痛苦、手术后声带表面瘢痕形成及术后复发.
作者:苏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空心螺钉治疗MasonⅡ型和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MasonⅡ型和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指导功能训练,并观察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28例患者术后功能评价,优15例,良11例,差2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 应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及部分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可早期功能训练等优点.
作者:唐欣荣;郭仲华;晁甲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天山雪莲在人工种植研究、天山雪莲培养物研发、药物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新疆特色药材天山雪莲的产业化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贾丽华;郭雄飞;贾晓光;魏鸿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阐述预制药组及其所分药对、药仨、药发的概念;解析其运用形式与配伍结构;设计组合强度、使用率、药物入组比与离组比等方剂计量学专项分析指标,拟定其计算公式;建立预制药组5种提取方法;提出预制药组分析与比较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本文提出的预制药组分析方法,可提高传统药对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运用本法开展预制药组研究将有俾于辨证论治理论的深化与完善.
作者:周铭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许公平主任医师是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糖尿病科项目建设负责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笔者有幸跟谁老师,不揣鄙陋,将老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邓德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对混合痔围手术期针刺镇痛近十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发现近三年针刺运用于混合痔围手术期镇痛的研究开始增加,其中以埋线、电针较为常见.针刺在镇痛同样有效的基础上更有易于操作,镇痛时效长,临床创伤小,并能够减少其他并发症等优势,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
作者:李蔚;赵华;陈泽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吴茱萸贴涌泉穴治疗寒邪犯胃型呃逆的功效及护理方法改进.方法 将100例寒邪犯胃证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组在半夏泻心汤加减的基础上,配用吴茱萸适量调和穴位贴敷,外用贴膜固定,5天后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对呃逆止呃均有效(P>0.05),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吴茱萸贴涌泉穴治疗寒邪犯胃型呃逆具有很好的功效.
作者:陈兴莲;王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用超声高频探头与凸振探头相结合评价“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立宁”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前后大小变化.方法 追踪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120例3岁~7岁患儿,测量及记录服药前后淋巴结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纵径、横径(L/T≥2),淋巴结内部回声与周围有无浸润,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方向,测量频谱曲线,计算阻力指数,对比治疗前后数据的改变.结果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立宁组治疗效果明显.120例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纵径(L)横径(T)均明显缩小、数量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儿淋巴结血流呈短棒状或枝状,治疗后大部分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超声评价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立宁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林弋轩;汤菲菲;李婷;王晓莉;崔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循证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确定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是术前心理护理,给予抗结核治疗,加强营养,呼吸功能锻炼,术后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寻找关于胸腰椎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护理的相关文献,将护理实践相结合,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结果 所有脊柱结核患者经术后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促进护理实证应用于解决临床护理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梦;朱欢;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学临床示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10级中医学专业五年制的2个平行本科班分为实验组(63人)和对照组(61人),实验组采用“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临床示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临床示教.教学结束后,收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6.23±5.21、71.01±4.96,病例分析题成绩分别是18.76±1.05、10.42±3.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中,赞成“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眼科教学的临床示教中,“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银丽;燕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医食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食物或配合药物,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进行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对中医食疗学术理论的发掘、整理和实际应用的研究、开发已成为当前一大潮流.因妇女妊娠期特有生理特点和疾病规律,妇科妊娠期疾病较其他疾病更适合于用中医食疗的方法治疗和调理,现今中医药领域对食疗治病较为忽视,缺乏中医理论的正确指导,甚至一些中医药工作者也未必了解食疗方药的具体用法,剂型,治疗范围等.因此,为了更好地运用食疗,研究历代的中医妇科食疗文献是必要的.
作者:王亚红;谭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将血府逐瘀汤加清热解毒药物运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以扩大心绞痛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中医辨证分型为胸痹(气滞血瘀、脉络闭阻)的病人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和总结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未运用清热解毒的对照组.结论 清热解毒药物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确可增加疗效.
作者:李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通过分析、概括近年来中西医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对病因病机及治疗情况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临床.
作者:邵晶;陈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辩证的结合帕金森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和临床证型将有利于明确判别疾病性质、预先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鲁阳洋;刘远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入手,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R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治疗AR方式灵活多样,包括中医药内治、针灸、帖敷等外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疗效显著.
作者:钟燕霞;胡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的临床或生化表现、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目前本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发病率占育龄期妇女5%~10%,在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症妇女中发病率为50%~70%[1].中医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辨证论治,各家根据其自身临床经验,辨证分型不一,用药驳杂,因此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辨证治疗的规范,更是亟待解决.现将近年来中医学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其他疗法综述如下.
作者:华永芳;闫宏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二神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 6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匹维溴铵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以中药二神丸联合参苓白术散口服,疗程4周,观察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疗效、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情况的变化.结果 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临床症状评价: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对腹胀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生活质量评价:两组IBS患者的QOL水平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纬度上得分较治疗前均高(P<0.01),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D-IBS疗效显著;2.在改善大便次数、性状方面,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在改善腹胀腹痛或腹部不适方面两组相差不大;3.生活质量方面: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彭万枫;盛好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