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荣;黎敏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急腹症.既往仅凭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了既直观又客观的依据.本文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11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陈金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不孕症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据有关资料表明输卵管性不孕在不孕症中占20%~50%[1],其中又以慢性输卵管炎为主.随着不孕患者逐年增多,我院超声科开展了此项诊疗项目,本文对2003年~2005年来81例不孕症患者宫腔一输卵管声学造影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家林;陈桂兰;殷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二维血流显像技术(B-Flow)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能量多普勒(PDI)在颈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0例颈动脉疾病患者分别进行CDFI、PDI及B-Flow技术检查,对比分析.其中41例患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B-Flow技术是一种新型血管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更高帧频、高分辨率和全景显像功能,能同时显示血流和背景组织结构,B-Flow与CDFI、PDI结合使用,可提高异常图像显示率;对于颈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判断与DSA结果比较,B-Flow技术与DSA相关性明显高于后两者.结论 B-Flow显像技术较CDFI及PDI显像在颈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弥补CDFI、PDI显像上的不足.
作者:贺庆红;门永忠;魏春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声像图进行分析,观察病灶大小、回声与宫腔的关系和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特点.结果 161例表现为低回声,31例表现为强回声或不均质回声(误诊为息肉13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癌1例),漏诊16例.CDFI显示瘤体血流呈环状、星点状或蒂状.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判断肌瘤与官腔、宫颈管的位置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媛;刘远慧;孙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超声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高频超声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病同时病理形态学检查为阳性结果的167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乳腺囊性增生病146例,乳腺囊肿1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乳腺癌2例,乳腺纤维瘤2例.超声诊断符合146例诊断符合率为87.43%.结论 高频超声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乳腺疾病普查中可广泛应用.
作者:何德良;王小军;黄南阳;陈善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胎儿心内膜垫缺损是指一组房室间隔发育不全,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瓣发育异常的复合型先天畸形,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4.2%[1],常伴有先天性痴呆及其他先天畸形,预后甚差.本文回顾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筛查出8例胎儿心内膜垫缺损,报道如下.
作者:刘兰芬;王惠芳;张素阁;权源;张小龙;王月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男,30岁.9月前被重物撞伤后左小腿即感疼痛,后肿胀明显,行走时间稍长即感局部胀痛不适,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体格检查:左小腿中下段外侧可触及一大小约12 cm×5 cm椭圆形包块.采用HP4500彩超仪,探头频率12 MHz,于左小腿中下段外侧见一范围约11cm×5 cm稍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呈肌肉纤维组织,外侧边界呈强回声带包饶,可见一长约5 cm连续回声中断,探头加压此团块明显缩小,嘱患者做屈伸动作,同时观察此包块,可见团块随之膨大与缩小.CDFI:此团块周边及内部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小腿中下段外侧实性团块(肌疝).手术所见:左小腿中下段外侧深筋膜见一梭行破口,其下胫骨前肌从破口中膨出,趾长伸肌中下段可及-6 cm×4 cm梭行团块.病理检查:(左小腿中下段)骨骼肌缺血性变,符合肌疝改变.
作者:洪晖;王少特;雷志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儿,男,5个月.因咳嗽、喘憋2月就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4.7 cm,左房2.2 cm,右心大小正常,升主动脉及主肺动脉内径不宽.左心室腔内见大量突向心腔的肌小梁,呈网络状,其间见大小不等无回声隐窝,以心尖部明显(图1).隐窝内有血流信号与左心室腔相通(图2).左室收缩活动普遍明显减弱,欠协调,收缩功能明显受损(37%).各瓣膜形态结构正常,收缩期二尖瓣见少~中量反流,三尖瓣见轻度反流:Vmax=3.0 m/s,△Pmax=36 mm Hg,余瓣膜启闭正常.多角度观察未见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未见异常.未见心包积液.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左心增大;收缩功能减低;二尖瓣轻~中量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
作者:王月荣;黎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内小占位病灶的灰阶形态特点以寻求实用且可行的早期诊断小肝癌的条件.方法 经超声检查发现的肝内小的占位性病变(大径线<3 cm)患者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肝组织病理活检证实其中原发性小肝癌34例,海绵状血管瘤14例,肝内局灶性脂肪缺失6例,瘤样结节增生3例,炎性假瘤3例.并对其形态特征给予了对比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88%(30/34)的小肝癌以弱回声为主,其余12%(4/34)为稍强及强回声.癌性结节多为规则的正圆形或类圆形,大部分可见完整包膜或晕环,多可测得周边或中心性血流.在非癌性结节中强回声多见,少数为低回声,多为不规则型,少数为类圆形,无完整包膜或声晕,很少测及血流信号.结论 依据病灶的二维形态特征可提高小肝癌的早期阳性发现率.
作者:杨红骏;杜文华;李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女,32岁,月经不调就诊.在询问病史中获知患者5年前曾安节育器(IUD),3年前曾怀孕,人工流产时未发现宫内有IUD,以为已脱落而术后又安一环.超声所见: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子宫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3.5 mm,宫腔内见正常位的三角形节育器.双卵巢正常大小,回声无殊.盆腔内(子宫直肠窝)见一圆形节育器回声,后方伴彗星尾征(图1).超声诊断:①子宫未见明显异常,官腔内正常位三角形节育器;②节育器外异位(圆形环).剖腹探查手术所见:子宫后位,正常大小,双侧卵巢及输卵管正常.于子宫直肠窝取出一圆形节育器.
作者:张孙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经颅多普勒(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检测脑血管痉挛(CVS)方面的研究颇多,但对再出血的诊断提示作用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对1例SAH患者进行TCD动态检测的过程中根据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首次提出再出血可能并经腰穿及头颅CT证实,报告如下.
作者:安红伟;王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血肿体积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及预测临床病情变化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很多病人由于颅内压力差形成脑疝而病情加重.我们应用TCD来评价脑出血急性期血肿体积对颅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目的是评估TCD作为一种非侵袭手段来监测颅内压力差的可行性.
作者:王金波;吴万福;李长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诊断结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胸腹腔积液、肝动脉血栓、肝癌复发、肝周及腹腔占位、胆管炎及移植肝排异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朱贤胜;王莎莎;罗国新;张律;王泓;王立新;吴乐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声像图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 对12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肿块位于皮下脂肪层至筋膜层,4例侵及肌层,大小为1.4~3.2 cm.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未见包膜回声,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区,部分内见少量散在分布的液性无回声区,加彩后显示7例包块周边见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5例未见血流信号.3例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超声检查有助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前诊断,从而对术中病灶的彻底清除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包亚玲;叶茂;何瑛;高传芬;王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肾结核是常见的肾特异性感染,在泌尿系统结核病中为多见,是肾脏常见病之一,85%为单侧病变.既往诊断此病,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和肾盂造影等.近年来,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B超、静脉肾盂造影及CT的广泛应用,更提高了肾结核的诊断准确性.为探讨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现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8例肾结核分析如下:
作者:朱秀梅;徐振明;叶兴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及压电陶瓷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使图像质量和分辨率越来越高.当前超声诊断已从单一器官扩大到全身,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从模拟到全数字化,从单参数到多参数,从二维到三维显示,多普勒彩色血液显示代替了创伤性导管检查,换能器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腔内探头(直肠、膀胱、阴道、食道、管腔内、血管内及内窥镜)应运而生,大大扩充了超声诊断范围,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和信息量[1].由于超声检测损伤性小、电磁辐射轻及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所接受,成为目前发展快的影像技术.
作者:桑鹏;徐凤娟;潘启剑;陈修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孕妇,25岁,孕3产0,妊娠17周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应用GE-730超声诊断仪,2~7 MHz腹部探头.超声所见:胎儿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3.3 cm,脊柱显示连续,胎心搏动良好,频率160次/min,股骨长度约1.8 cm.胎儿头颈部可见一5.2 cm×6.5 cm的囊性包块,壁薄,内液性无回声区透声良,可见分隔(见图1).胎儿全身呈皮下水肿样改变,厚处约1.1 cm,胸腔可见积液,深度约0.6 c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厚约2.1 cm,回声均匀,羊水深度3.5 cm.超声诊断:①中期妊娠,单胎;②胎儿头颈部囊性包块,考虑囊状淋巴管瘤;③胎儿皮下水肿,胸腔积液.引产后证实为囊状淋巴管瘤.
作者:高兵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女,28岁.停经月9+,在异地行产前检查未告知有异常.患者发现盆腔包块1 d,遂来我部检查.超声所见:宫内单胎,头位,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8.9 cm.脊柱排列整齐、完整.胎心率140次/min,胎心搏动规律有力,胎腹及四肢形态均正常.宫底胎盘,回声正常.另在子宫前壁靠宫体处见10 cm×8.7 cm×9.8 cm不均质回声团,其界限清楚,与宫体关系密切.超声提示:①晚孕,单活胎;②盆腔包块,多为巨大子宫肌瘤.
作者:李亚玲;樊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儿,男,生后1d发现左眼缩小并瞳孔发白进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左眼球明显小,左眼轴约0.84cm,内部结构显示欠清,其晶体回声明显增强,呈团状回声(图1);右眼轴约1.7 cm,内部结构未见异常回声(图2).超声提示:左眼先天性白内障并左眼萎缩.眼科检查诊断为左眼先天性白内障并左眼萎缩.
作者:蔡少雨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超声造影肝脏功能显像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种非侵入性技术可对肝弥漫性病变和局灶性病变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尤其是明显提高了超声对肝硬化的诊断信心.而且该技术已初步应用于微小转移性肝癌诊断及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疗效评估,为临床微小肝癌诊断及微创治疗疗效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已显示出在临床上的应用潜力.
作者:张步林;胡兵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