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雄;邓志娟;钟永善;范锐斌
患儿,男,6个月,因出生后唇周、肢端发绀入院,其母孕期曾患上感.查体:体温正常,反应可,额周、唇周、肢端发绀,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侧,胸骨右缘第三肋问闻及3/6级喷射样收缩期杂音.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右位心?超声检查;心尖、左室长轴位于胸骨右侧,脾、胃、腹主动脉在右侧,肝、下腔静脉在左侧(图1,2),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增厚,余房室腔尚正常,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内径增宽,主动脉根部与室间隔连续中断约1.05 cm,主动脉骑跨室间隔,骑跨率约40%.CDFI+频谱多普勒显示:于连续中断处探及收缩期双向过隔分流束,分流速度左向右为114cm/s,右向左为80 cm/s,收缩期见左右心室两股彩色血流同时进入主动脉(图3).
作者:姜川;郑远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除皮肤皮疹及淋巴结肿大外,心、肝、脾及肾等脏器多被累及.对心脏冠状动脉有特异性的损坏,80%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冬春季较多见,近年来有进一步发展趋势.因此,对临床上有发热、皮肤、粘膜及淋巴结改变者,及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测很有必要.
作者:马彩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利用超声波诊断疾病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现在的超声诊断仪已从A型,B型,发展到今天的三维超声,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B型超声波(B超)检查已作为一种常规的基础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同图异病和同病异图的现象.其发生与超声波在组织界面上的反射速度,方向及病程进展,检查时机等因素有关.我们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发现一些同图异病和同病异图的现象,并记录下来,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作者:王宝珊;杨惠兰;王美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消融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静脉再通中的作用.方法对收治的下肢深静脉15例患者以超声消融为主的腔内微创技术治疗.结果15例病人,16肢体,14例超声治疗获成功,1例超声治疗失败.14例超声微创治疗病人随访1~4个月,平均2个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结论以腔内超声消融为主的微创技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佳选择.
作者:孙建明;陈以宽;朱仕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女,21岁,主诉停经三个月,无任何不适,自觉腹部增大快,来做常规产前检查.一年前曾到妇科门诊做过妇检,确诊为双子宫,双宫颈.超声所见:腹部可见两个子宫均增大,右侧子宫内可见两个胎儿,两个羊膜腔,一个胎盘,胎儿双顶径分别为2.7 cm,2.8 cm,胎心、胎动均好.左侧子宫内可见一个胎儿,双顶径2.8 cm,胎心、胎动均好.超声诊断双子宫同时妊娠,一侧为双胎妊娠.胎儿均存活.
作者:冯春玲;曹智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女性,53岁,间歇性脐周隐痛7~8年,加重2月,偶伴恶心、呕吐,大小便无明显异常,对症治疗效果不佳.B超检查:中腹部纵断面,在腹主动脉前方见一扁平状中低回声,略呈椭圆形,边界清楚,包膜光滑,上下径约3.6 cm,前后径1.2~1.5 cm,肠系膜上动脉沿其前缘下行(图1);中腹部横断面扫查,可见一此中低回声横跨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前方(图2),改变探头角度,将探头分别向左、向右缓慢移动,见其两侧与双肾下极相连(图3).
作者:蒋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性,17岁.发现腹部包块2个月,发热疼痛10 d入院.1年前在外院曾行过阑尾切除术.查体:全腹软,腹部膨隆,可扪及约20cm×15 cm×10 cm囊性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可.全腹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
作者:陆洲;王瑛;郭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研究探讨M型彩色多普勒检测左室内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是否可以鉴别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假性正常.
作者:颜如玉;白蓉;吴文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贫困地区青壮年的一种多发病,其早期病变(狭窄度<19%)不典型,缺血性改变不突出,诊断较为困难.本文采用运动试验诱发肢体缺血性改变,通过彩超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雨雄;邓志娟;钟永善;范锐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女,26岁,未婚,持续性腹胀2月余来院就诊.查体:心肺听诊(-),腹部膨隆,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肝脾触不清.妇科检查:外阴(-),子宫及双侧卵巢触不清.超声检查:腹腔内探及一巨大的囊性包块,范围上自剑突,下到耻骨联合上方,两侧达左右腋前线,占据整个腹部,包块壁薄,尚规则,张力小,囊内透声好,内有少许点状回声(图1),子宫及左侧卵巢清晰显示,未见异常,右侧卵巢未探及.
作者:栾泽东;程黎;林玉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冠心病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心功能受损情况,常规超声心动图在心功能的判定方面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受到限制.常规超声心动图在心功能的判定方面主要是对心动脉整体判定,而节段性功能的改变,该技术则没有定量的指标进行描述.心脏整体功能改变之前,先出现节段性功能障碍.这就需要一种能对局部心肌功能进行定量判定的新技术的产生.1992年McDicken[1]等人率先提出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技术,随后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谭国娟;智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超声应用在晚期妊娠检测脐带绕颈已经很普遍,但因常规腹部探头频率较低,显示较为模糊,故有一定的误差,已有报道彩色多普勒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符合率高,但因彩色多普勒费用高,不普及,故有一定的局限性.本院应用高频超声探头在晚妊中检查胎儿脐带绕颈与临床符合率高,可与彩色多普勒相媲美.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秀明;黄晓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尖端技术为基础的新设备.超声波具有较好的方向性、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当超声波在体内聚焦后,通过其高热效应、空化效应等,能较准确地杀灭靶区组织细胞,因此HIFU正日益成为治疗和辅助治疗多种肿瘤的新方法,为无创外科学的进步带来了很大的希望.现已成为广大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和重点.本文重点对HIFU在临床各相关系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竹;胡丽娜;王智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超声诊断胎盘早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多样化病理,复杂的声像图,给诊断带来困难.现将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80例胎盘早剥的患者漏诊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宗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右位降主动脉是先天性畸形,常与其它心血管畸形合并存在,在文献报道中以X线检查为主.现将经胸骨旁切面超声心动图观察降主动脉位置报告如下.
作者:钱维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临床上心脏介入治疗的开展,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已在不少医院开展,现将我院进行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前测定ASD大小、术中引导封堵操作及定位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乔晓玲;夏恩惠;鞠云枫;曹京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探讨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1995年~2002年以来经B超诊断的8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中,有54例手术后病理证实,而其中的33例为术后复发,年龄为23~67岁,平均年龄为49岁.
作者:徐凤芹;李静;马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对卵巢囊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显像诊断卵巢囊腺瘤并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卵巢囊腺瘤37例,41个囊腺瘤,与手术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1%(39/41).结论超声显像对卵巢囊腺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但应注意与卵巢囊性畸胎瘤及卵巢巧克力囊肿作鉴别.
作者:孙国英;王绍文;孙宁;毛慧芳;王萍;于利华;何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心肌背向散射(IBS)参数的变化,评价心肌背向散射组织定征技术(MUTC)在CAB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病变并且行左前降支架桥术的病人,于术前、术后2~6周、3个月、半年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指标包括:M-mode定量左室前壁的运动幅度及室壁增厚率,显示AD状态下心肌的背向散射图像,分析缺血心肌和非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手术前后的背向散射积分(AⅦ)、周期性变化曲线的幅度(CVIB)和形态(IB曲线形态评分)的变化.结果术前缺血心肌较非缺血区心肌的IBS%值升高、CVIB值降低,IB曲线形态评分升高.术后室壁运动恢复节段与无室壁运动恢复节段相比,其术前的CVIB值高、IB曲线形态评分低,两者呈显著性差异.缺血心肌术后IBS%值降低、CVIB值增高,IB曲线形态评分降低,这种变化以术后3月为明显.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肌背向散射参数有明显改变,MUTC技术所测定的IBS参数能相对客观的预测、评价手术疗效.
作者:杜莉;赵宝珍;王尔松;马彩娥;丁芳宝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