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娟;杨芳
2001年3月-2002年9月,我科现场成功抢救严重复合伤患者116例,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扈学琴;段惠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彩超检测15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性质情况,并将同期住院而无心脑血管疾患的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5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IMT、血管内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声检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性质,在高血压病的进展和预后的监测上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炳英;杜秦川;王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89Sr治疗35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所致骨痛的疗效和副作用,探讨89S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所致骨痛的患者行同一剂量89Sr(4mci)治疗,随访观察止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35例患者接受89Sr治疗后显效34.3%,有效54.3%,无效11.4%,总有效率达88.6%.止痛维持时间为3-6个月,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89Sr止痛效果好、安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峰;李娟;刘保军;何丽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组350例,静脉全麻,剂量为2mg/kg;利多卡因组180例,局麻,剂量为5-6ml;对照组300例,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结果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无痛率为100.00%,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利多卡因组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疼痛,无痛率为14.44%;对照组无痛率为2.33%.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际春;潘丽华;何玲;陈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晚发性酸中毒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7例无明显并发症,行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晚发性酸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体重不增及增长缓慢25例(92.59%),口唇樱红18例(66.67%),反应低下13例(48.15%),黄疸持续不退6例(22.22%),腹泻5例(18.52%),面色青灰或苍白4例(14.81%),呼吸暂停1例(3.70%).所有患儿蛋白质的摄入量均在(3.0-5.0)g/(kg·d)之间.生长缓慢平均体重增加2.2g/(kg·d).结论早产儿晚发性酸中毒,临床表现和体征无特异性,早期主要和体重的增长密切相关.早发现、早治疗可明显改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陈彦香;高丽;孙建华;黄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心衰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对象分为心衰组、非心衰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用床旁快速免疫荧光测定法(Biosite Diagnostics)测定3组的血浆N-型BNP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结果心衰组BNP水平较非心衰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心衰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心衰患者BNP水平与心脏射血分数(EF)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在心衰时显著升高,并能反映心功能的恶化程度.
作者:何军;段丽霞;何岩;刘晓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豆苷元对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制备过氧化氢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LDH)、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大豆苷元(10-160μmol/L)各剂量都能显著地提高过氧化氢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和用MTT法测得的A570nm值;显著地抑制过氧化氢损伤引起心肌细胞的LDH和CK的释放;显著地减少过氧化氢损伤的心肌细胞MDA的生成,提高过氧化氢损伤的心肌细胞SOD的活性;显著地抑制过氧化氢损伤的心肌细胞NOS活性,降低NO水平.结论大豆苷元对过氧化氢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许大庆;雷婕;彭晓东;林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与预后以及预测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和34例癌旁组织中MRP的表达水平.分析45例术后化疗疗效与MRP表达的关系.结果MRP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34.4%,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MRP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MRP表达阳性与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中,MRP表达阳性与生存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P在胃癌组织中呈异常高表达,与癌旁组织有显著性差别.提示胃癌中存在MRP介导的原发性耐药.
作者:尹清云;王燕;罗湘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床位300余张.自1996年至今陆续聘用合同制护士83人,经过8年的实践,总结了一套对合同制护士的培训与业务管理的办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凤琳;王秀银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T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中作为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择期OPCAB患者23例,ASAⅡ-Ⅳ级.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返ICU即刻(T2)、返ICU后6小时(T3)、24小时(T4)抽取中心静脉血5ml,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质量(CK-MBmass)、肌钙蛋白(cTnT);术前一天及术毕返ICU后1小时,术后第1天晨作标准12导联ECG,以评价早期临床效果.结果麻醉诱导前所测各种心肌标志物多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均显著升高.CK、CK-Mbmass及cTnT在返ICU后24小时达峰值,CK及cTnT升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别,cTnT高于正常上限的比例明显高于CK-MBmass.2例ECG提示围术期缺血性改变,cTnT升高显著.结论cTnT与CK-MBmass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变化规律相似,但cTnT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冬梅;魏宁;王妙基;刘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子宫内膜汽化电切术是利用宫腔镜在电视监控下切除或破坏子宫内膜,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是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我院于2000年6月至2003年7月,进行子宫内膜汽化电切术31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灵武;王秀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对1998-2004年我院住院病人312例患者血型检验.
作者:段小娟;杨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为探讨各种类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方法,明确其临床特点与CT的关系.方法对176例经CT证实有颅内出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患儿中缺氧所致123例(72.6%),产伤21例(11.9%),新生儿出血症22例(12.5%),早产儿10例.患儿有意识障碍者156例(88.6%),惊厥98例(55.68%),肌张力改变113例(64.2%),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104例(59%),贫血16例.CT示:SAH 121例,占68.75%,为NICH常见类型;SDH17例,IPH13例,IVH5例,混合性出血20例.结论根据临床表现考虑NICH者应做头颅CT或头颅B超检查.CT是确诊的佳手段,能正确显示出血部位、范围、程度及区分各种类型,头颅B超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IVH、IPH检出率高.
作者:刘芳;赵芳;马立燕;吕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MS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8例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68例中,有25例同时接受DSA检查,证实CTA诊断者20例,包括3例经MSCTA检查阴性患者,复查DSA亦无阳性发现;2例MSCTA发现动脉瘤,DSA检查阴性.结论MSCT颅内血管造影术可替代DSA检查,成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它提供的信息对尽快确定治疗方案有极大帮助.
作者:马荣;马强;刘娜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22岁,因胸闷、心悸1小时余,神志不清5分钟就诊.患者在饮酒时突然感觉胸闷、心悸,伴有呕吐,约1小时后来我院就诊.在急诊室内出现神志不清、叹息样呼吸,血压、脉搏测不到,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予电除颤1次,随后心电监护示:心率147-199次/分,频发房早,2分钟左右出现短阵房颤,后转为室颤.予再次电除颤后转为窦性心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随之恢复.入院检查:心电图示B型预激综合征,心肌酶轻度升高,血肌钙蛋白阴性,心脏彩超、胸片未见异常.后诊断:预激综合征,心脏骤停.住院1周未再发生心脏骤停,建议转外院行射频消融术.
作者:潘海晕;郑侨克;陈伟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桥连接素(OPN)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8例肺癌组织标本进行OPN检测.结果6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阳性率为58.46%,13例小细胞肺癌(SCLC)的OPN表达均为阴性.OPN表达率与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1),与细胞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OPN的表达同肺癌病理类型、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评估NSCLC进展及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作者:杨艳娟;张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对肝泡球蚴病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声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应用B超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证实的67例肝泡球蚴病的图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肝泡球蚴病的声像图类型分为实性肿 块型、肿块液化型、肿块钙化型和混合回声型.肿块边界模糊、呈分叶状或云片状,肿块内无血流、砂状钙化、大小不等的液化腔等多种声像图表现颇具特征.结论肿块具有多种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来自流行区的病史者可直接作出肝泡球蚴病的诊断.
作者:王剑君;叶秀芳;王云海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自1985年1月-2004年5月对3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行手术治疗,及时准确地修补主动脉窦瘤及矫治合并的心脏畸形.对有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病例,轻度不予处理,中度行成形术,重度行主动脉瓣膜替换术.结果早期无死亡.1例术后早期发生主动脉窦瘤残漏,再次手术修补康复.术后随访3个月-19年,随访者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NYHA).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同时矫治合并畸形,可获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作者:陆相杨;渠钏铮;郭德和;苏金林;张鸿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因腹痛6小时于2003年8月8日上午10时急诊入院.患者晨起活动时突感腹痛,继而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昏倒在地.当地医院检查,以宫外孕转入我院.患者平时身体健康,27岁已婚,孕1产1,月经正常,现为经期第5天,追问闭经为40天.查体:面色苍白,急性贫血病容,BP100/60mmHg,心肺无异常,腹肌紧张,压痛明显,叩诊移动性浊音(+),未触及包块.妇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着色,宫体后位大小正常,后方触及块状物,漂浮感,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诊为宫外孕.入院后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血性液体约2500ml,抽出液体后,见右侧卵巢肿大为半空虚囊状物,表面光滑,灰白色单房.囊壁薄厚不一致,内壁衬有突出的乳头.
作者:王卫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青春期以后、40岁以前发生的非生理性的月经停止,伴有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升高、雌激素(E)水平的下降以及临床上表现的潮热、不育和生殖器官的萎缩等综合症.近年来发现发病年龄进一步年轻化,以35岁以下者居多,其病因病理可能与X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原始卵泡储备异常、卵泡闭锁或耗竭过快、高促性腺激素血症和卵泡刺激素受体缺陷、存在卵巢自身免疫抗体如抗卵巢抗体、存在酶学障碍如17-a羟化酶缺陷等有关[1].其发病率机制、相关因素和治疗等更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近几年POF的相关因素、诊断和治疗概述如下.
作者:哈春芳;于黎明;徐仙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