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林
目的 探讨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睫状体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12例钝挫伤所致睫状体脱离的患者采用睫状体缝合复位术,其中拳击伤4例,棍棒及塑料子弹击伤4例,车祸伤2例,羊顶伤1例.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术后1周内有4例眼压升高大于24mmHg,经用激素及降眼压药物后,2周内恢复正常.其余8例眼压均在10-20mmHg之间.术后房角检查,睫状体附着于巩膜突上者9例,附着于后部小梁网者3例.结论 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是治疗睫状体脱离有效的方法.
作者:邹文青;徐伟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005年8月19日接报告,本县一企业有数名工人出现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确定为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菌痢暴发流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慧琴;马翠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肥胖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在生殖内分泌、糖脂代谢方面的差异.方法 筛选PCOS患者60例, 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测定各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肥胖组血睾酮(T)水平高于非肥胖组,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睾酮(E2/T)均低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于非肥胖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非肥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肥胖型较非肥胖型PCOS患者存在尤为严重的内分泌代谢紊乱;(2)肥胖型PCOS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而非肥胖型则以促黄体生成素升高为主.
作者:包俊华;刘满梅;于黎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PMHR)在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Bard公司和TYCO公司生产的聚丙烯材料行腹股沟嵌顿疝无张力修补24例并评价效果.结果 23例均痊愈.1例切口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 股疝嵌顿后手术方法的选择要视局部感染情况而定.
作者:孙向平;张彦杰;鲁万铭;曹文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探讨川崎病(KD)临床特点,尤其是非典型KD的早期诊断.方法 2000年7月-2006年2月住院的4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典型KD35例占76.8%,非典型KD11例占23.9%.具有川崎病诊断标准5项为69.6%,非典型KD发病年龄偏小均值1.36±1.25与典型KD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PLT的变化稍晚;肛周脱皮和卡介苗接种处反应对KD的诊断意义比较大.结论 非典型KD的诊断要注意肛周皮肤的变化以及卡瘢的变化.
作者:陈翔;谢振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寻找能够预测无创通气疗效的常用指标,建立无创通气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BiPAP呼吸机治疗.按照治疗效果患者分为无创通气成功组和无创通气失败组.以临床上常用的各项生理学指标为基础,对无创通气治疗成功和失败的患者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寻找无创通气失败的高危因素,并建立能预测无创通气预后的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 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治疗前的APACHE Ⅱ评分(OR值=2.300)和动脉血pH值(OR值= 2.919)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得出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145.620+0.833AP Ⅱ-22.905pH.结论 接受治疗前的APACHE Ⅱ评分和动脉血pH值是无创通气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侯嘉;张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0例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者分为两组,A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及丙泊酚;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记录两组丙泊酚用量、辅用麻黄碱例数、术后宫缩痛例数及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等.结果 研究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辅用麻黄碱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较单一丙泊酚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用药量少,循环稳定,术后宫缩痛少的优点.
作者:张宾;古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 分析27例60岁以上老年ARF患者病因、治疗及预后.结果 血容量不足、药物因素是老年人ARF的主要病因,分别占48%、18.5%.20例患者行血液透析,治愈率20%,好转率55%,病死率25%;7例非透析患者中,治愈率28.5%,好转率14.5%,病死率57%.透析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非透析组.结论 对于老年人ARF应在积极去除诱因、预防并发症的基础上,尽早、及时进行血液透析以减少病死率.
作者:王革;吴丽华;陈孟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在氯胺酮全麻下对125例年龄在4-12岁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3-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111例患者眼位正位,占手术总数的88.8%;38例恢复了双眼单视功能,占术前无双眼单视功能的50.67%.结论 手术在纠正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眼位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恢复部分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
作者:杜继清;徐伟刚;杨巧玲;胡怡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酶(ALP)染色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改良的偶氮偶联(Pearse)法对116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中性粒细胞ALP染色、阳性率积分并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中性粒细胞ALP染色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ALP积分均低于正常,而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细菌感染性疾病中ALP积分均高于正常.并显示对照组阳性率、积分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率、积分比较P<0.01,与感染性疾病阳性率、积分比较P<0.01.结论 中性粒细胞ALP染色在某些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中有重要的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新明;杜彦懿;李想;白永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7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1.0%,特异性75.0%,有效率79.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关;平板运动中ST段下移程度、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并可估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孙荣亮;侯庆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观察N-乙酰-L-胱氨酸法与氢氧化钠法处理痰标本后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生长情况,探讨缩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周期的方法.方法 采用N-乙酰-L-胱氨酸法处理痰标本,并与氢氧化钠法处理痰标本同时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上观察比较.结果 N-乙酰-L-胱氨酸法处理痰标本后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时间为22.11天,明显短于氢氧化钠法处理痰标本后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时间31.96天.结论 N-乙酰-L-胱氨酸法有助于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顾才宏;王青;蒋惠铃;高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宁夏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县世界银行贷款秦巴卫生项目地区小学生肠道蛔虫病感染及治疗的效果.方法 利用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县儿童驱虫活动开展前后的各种报表及督导调查表进行对比.结果 执行项目后,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四县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由驱虫前的43.8%下降到第三轮驱虫后的16.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1.1,P<0.01).结论 正确的干预策略和充分的财力支持是贫困地区少年儿童蛔虫病防治成功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志军;王晓玲;张建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某高校新入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2004级470名新入学贫困生进行测试.结果 心理问题前三位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其它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贫困新生与特困新生在躯体化、抑郁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敌对因子外,农村贫困新生与城市贫困新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各因子分除了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外,其余的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某高校2004级医学贫困新生自评症状较多.
作者:李秋丽;朱月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PKVP)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FBNO)的疗效.方法 采用TUPKVP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30例,同时处理膀胱及尿道的其他病变.结果 24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排尿症状评分(IPSS )、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尿量均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UPKVP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损伤小,疗效确切.
作者:高平生;李海涛;陈世昌;王自军;韩涛;屈明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42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术中或术后病理确诊,术前仅确诊14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20.4%(42/206).其中乳头状腺癌33例(78.6%),滤泡状腺癌6例(14.3%),髓样癌3例(7.1%),伴颈淋巴结转移2例(4.7%).男女比1:5.与良性结节并存21例(50%).彩超示可疑声像19例,与病理符合率84.2%(16/19).25例单发癌,17例多灶癌.随访1-10年,对侧复发1例,无死亡.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发病率较高,应重视彩超及术中冰冻切片可减少漏诊.一侧腺叶全切加对侧次全切除,预后佳,但仍需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刘家祥;朱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该中药消毒剂杀菌效果及毒性.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与动物试验的方法,分别观察其杀菌效果与毒性.结果 以该中药消毒剂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作用3分钟,对白色念珠菌作用5分钟,杀灭对数值均≥3以上.54℃条件下放置14天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3以上,时间由3分钟延长至5分钟.对试验动物无毒性和刺激性.结论 该消毒剂属中效消毒剂,主要适用于皮肤、手等的消毒.
作者:舒学军;郭桂云;刘吉祥;付大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vation,HCD)也称Wilson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缺陷性疾病,由于铜在体内聚积达中毒剂量的结果,尤其是肝脏和脑组织内大量的沉积,扰乱某些酶类的活力,产生各种功能障碍.此种病较少见,且由于条件限制易被漏诊、误诊.我科近日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宁小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超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频超声探头的临床应用,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3年来我们用高频超声显像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00例,现报告如下.[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 753000
作者:詹素月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腋部副乳的整形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呈半球状和不规则隆起的腋部副乳及传统切除手术失败后进行整形治疗.结果 41例腋部副乳腺体组织和局部增生脂肪均被吸出,手术切口极小且隐藏,局部外形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Trivex System治疗腋部副乳,治病兼顾美容,效果满意.
作者:陈剑波;胡维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