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青;徐伟刚
2005年8月19日接报告,本县一企业有数名工人出现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确定为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菌痢暴发流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慧琴;马翠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农村社区居民基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卫生习惯的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和普及基本卫生知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随机抽取试点县15-70岁的农村居民入户问卷调查,现场询问和观察相结合.结果 宁夏农村居民的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了62.2%,超过了国家要求西部各省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60%的标准;而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只有27.9%,距离45%的国家西部标准有较大差距.结论 有针对性地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技能指导,并强化行为形成因素,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刻不容缓.
作者:田丁;王德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观察N-乙酰-L-胱氨酸法与氢氧化钠法处理痰标本后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生长情况,探讨缩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周期的方法.方法 采用N-乙酰-L-胱氨酸法处理痰标本,并与氢氧化钠法处理痰标本同时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上观察比较.结果 N-乙酰-L-胱氨酸法处理痰标本后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时间为22.11天,明显短于氢氧化钠法处理痰标本后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时间31.96天.结论 N-乙酰-L-胱氨酸法有助于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顾才宏;王青;蒋惠铃;高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小儿肠道感染致病菌的种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近5年我院儿科、新生儿科1942例肠道感染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试验方法严格按照NCCLS标准进行.结果 本组共分离出致病菌212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97.64%.主要致病菌为志贺氏菌(76.42%)、鼠伤寒沙门氏菌(14.15%)及大肠埃希菌(4.25%).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低.结论 加强小儿肠道感染性疾病的监控,严格按照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防止耐药菌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会芳;陈彦香;赵舒斌;谢振华;孙霆芳;杜龙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探讨川崎病(KD)临床特点,尤其是非典型KD的早期诊断.方法 2000年7月-2006年2月住院的4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典型KD35例占76.8%,非典型KD11例占23.9%.具有川崎病诊断标准5项为69.6%,非典型KD发病年龄偏小均值1.36±1.25与典型KD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PLT的变化稍晚;肛周脱皮和卡介苗接种处反应对KD的诊断意义比较大.结论 非典型KD的诊断要注意肛周皮肤的变化以及卡瘢的变化.
作者:陈翔;谢振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金标记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和PCR 3种新技术在鼠疫监测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适合宁夏鼠疫监测的新方法,同时也为我国制定新的鼠疫监测实验室操作规程、鼠疫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相同样本运用新、老技术进行检测,分析新老方法的检验效果.结果 金标记检测技术和酶联免疫检测技术与血凝抑制实验的检出结果相吻合,PCR技术检出阳性率较低.结论 金标记法和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容易掌握而且出结果快、特异性和稳定性好,适合向基层推广应用;PCR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实践并在技术上不断完善,才能在鼠疫监测中实际应用.
作者:郝琼;秦迎旭;吴克莉;谢明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PKVP)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FBNO)的疗效.方法 采用TUPKVP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30例,同时处理膀胱及尿道的其他病变.结果 24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排尿症状评分(IPSS )、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尿量均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UPKVP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损伤小,疗效确切.
作者:高平生;李海涛;陈世昌;王自军;韩涛;屈明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寻找能够预测无创通气疗效的常用指标,建立无创通气预后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BiPAP呼吸机治疗.按照治疗效果患者分为无创通气成功组和无创通气失败组.以临床上常用的各项生理学指标为基础,对无创通气治疗成功和失败的患者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寻找无创通气失败的高危因素,并建立能预测无创通气预后的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 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治疗前的APACHE Ⅱ评分(OR值=2.300)和动脉血pH值(OR值= 2.919)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得出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145.620+0.833AP Ⅱ-22.905pH.结论 接受治疗前的APACHE Ⅱ评分和动脉血pH值是无创通气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侯嘉;张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 分析27例60岁以上老年ARF患者病因、治疗及预后.结果 血容量不足、药物因素是老年人ARF的主要病因,分别占48%、18.5%.20例患者行血液透析,治愈率20%,好转率55%,病死率25%;7例非透析患者中,治愈率28.5%,好转率14.5%,病死率57%.透析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非透析组.结论 对于老年人ARF应在积极去除诱因、预防并发症的基础上,尽早、及时进行血液透析以减少病死率.
作者:王革;吴丽华;陈孟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多部位一期吸脂术的安全性及在人体塑形方面的作用.方法 根据身体曲线的要求,在肿胀麻醉下,对120例受术者进行多部位一期塑形吸脂,术中监测生命体征,观察麻药中毒反应,术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20例受术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一例出现麻药中毒反应,除2例出现少量血清肿外,未出现脂肪栓塞、腹壁穿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经3-12个月随访,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本法可有效地塑造身体多部位体态曲线美,一期完成塑形,安全可靠.
作者:吴银生;吴敏;王万东;沈江勇;李津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价值,对其在ERCP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安全性作回顾性评价.方法 67例患者在实施ERCP诊疗操作中,当常规方法不能使胆系显影或胆道深部插管困难时,即用标准刀(经胰管)、犁状刀或针状刀行乳头预切开,观察预切开的效果和近期并发症.结果 全组67例行预切开后,ERCP诊治成功58例,成功率86.6%.其中标准刀(经胰管)组成功率84.6%;犁状刀组成功率85.7%;针状刀组(开窗术)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3例(4.5%),包括出血2例,轻度胰腺炎1例.结论 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是ERCP诊疗困难时成功进入胆道的一项极有效的技术手段.
作者:赵进;赵婵娟;呼圣娟;马世华;马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腋部副乳的整形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呈半球状和不规则隆起的腋部副乳及传统切除手术失败后进行整形治疗.结果 41例腋部副乳腺体组织和局部增生脂肪均被吸出,手术切口极小且隐藏,局部外形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Trivex System治疗腋部副乳,治病兼顾美容,效果满意.
作者:陈剑波;胡维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肥胖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在生殖内分泌、糖脂代谢方面的差异.方法 筛选PCOS患者60例, 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测定各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肥胖组血睾酮(T)水平高于非肥胖组,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睾酮(E2/T)均低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于非肥胖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非肥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肥胖型较非肥胖型PCOS患者存在尤为严重的内分泌代谢紊乱;(2)肥胖型PCOS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而非肥胖型则以促黄体生成素升高为主.
作者:包俊华;刘满梅;于黎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实时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经验.方法 对32例患者行实时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者31例,符合率为96.9%.结论 实时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力;杨建勤;叶秀芳;王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方法、优缺点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胸部乳晕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0例.其中甲状腺腺瘤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4例.结果 成功完成手术50例.手术时间50-270分钟,平均80.5分钟.术后住院时间3-7天,平均4.2天.术后随访1-12个月,疗效理想,无中转开放手术.结论 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和传统的甲状腺手术相比手术效果相同,且将微小切口开在隐蔽位置,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某高校新入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2004级470名新入学贫困生进行测试.结果 心理问题前三位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其它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贫困新生与特困新生在躯体化、抑郁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敌对因子外,农村贫困新生与城市贫困新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各因子分除了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外,其余的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某高校2004级医学贫困新生自评症状较多.
作者:李秋丽;朱月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PMHR)在急性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Bard公司和TYCO公司生产的聚丙烯材料行腹股沟嵌顿疝无张力修补24例并评价效果.结果 23例均痊愈.1例切口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 股疝嵌顿后手术方法的选择要视局部感染情况而定.
作者:孙向平;张彦杰;鲁万铭;曹文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诊断性刮宫加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96例围绝经期功血的妇女,分别用诊断性刮宫加中草药与诊断性刮宫加孕激素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诊断性刮宫加孕激素治疗组止血达100%,月经量减少100%,月经周期恢复达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诊断性刮宫简单易行,有利于明确诊断,又利于迅速止血、而加用孕激素治疗则止血效果更好.
作者:王秀;边万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静脉高营养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在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1例低出生体重儿中41例给予静脉高营养联合早期微量喂养为试验组,另外40例给予单纯经静脉高营养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体重、头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治愈率等,同时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1)试验组胎粪完全排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重、头围地增加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静脉高营养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使低出生体重儿尽早适应胃肠道喂养,有利于生长发育.
作者:顾洁;王亦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年上报的全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集体供餐单位发生食物中毒占总数的68.97%;微生物和食用加工不当的植物为主要致病因素;谷类制品、肉类制品和豆角是导致食物中毒的3大类食品.结论 加强对集体用餐单位的卫生管理,普及各类食品的卫生知识,控制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梁建宁;尹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