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肠道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耐药状况研究

郝会芳;陈彦香;赵舒斌;谢振华;孙霆芳;杜龙敏

关键词:小儿, 致病菌, 抗生素, 耐药性
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小儿肠道感染致病菌的种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近5年我院儿科、新生儿科1942例肠道感染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试验方法严格按照NCCLS标准进行.结果 本组共分离出致病菌212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97.64%.主要致病菌为志贺氏菌(76.42%)、鼠伤寒沙门氏菌(14.15%)及大肠埃希菌(4.25%).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低.结论 加强小儿肠道感染性疾病的监控,严格按照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防止耐药菌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采用Trivex System进行副乳切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腋部副乳的整形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呈半球状和不规则隆起的腋部副乳及传统切除手术失败后进行整形治疗.结果 41例腋部副乳腺体组织和局部增生脂肪均被吸出,手术切口极小且隐藏,局部外形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Trivex System治疗腋部副乳,治病兼顾美容,效果满意.

    作者:陈剑波;胡维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7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1.0%,特异性75.0%,有效率79.5%;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关;平板运动中ST段下移程度、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并可估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孙荣亮;侯庆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涂片镜检法与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结果比较

    目的 研究涂片镜检法与培养法在结核分支杆菌阳性检出结果及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8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做涂片镜检法和培养法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8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痰涂片阳性480例,培养阳性564例;涂片阳性培养阴性116例;涂片阴性培养阳性200例;涂片阳性培养阳性364例;涂片阴性培养阴性506例.初治658例,涂片阳性215例,培养阳性324例.结论 痰涂片镜检法与痰培养法两种检查技术在确诊肺结核病例中可以互补,但不可代替.培养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涂片检查.

    作者:李静;柳伟;蒋惠玲;张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宁夏秦巴卫生项目地区小学生蛔虫病驱虫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宁夏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县世界银行贷款秦巴卫生项目地区小学生肠道蛔虫病感染及治疗的效果.方法 利用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县儿童驱虫活动开展前后的各种报表及督导调查表进行对比.结果 执行项目后,同心、海原、西吉、泾源四县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由驱虫前的43.8%下降到第三轮驱虫后的16.0%,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91.1,P<0.01).结论 正确的干预策略和充分的财力支持是贫困地区少年儿童蛔虫病防治成功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志军;王晓玲;张建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96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诊断性刮宫加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96例围绝经期功血的妇女,分别用诊断性刮宫加中草药与诊断性刮宫加孕激素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诊断性刮宫加孕激素治疗组止血达100%,月经量减少100%,月经周期恢复达9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诊断性刮宫简单易行,有利于明确诊断,又利于迅速止血、而加用孕激素治疗则止血效果更好.

    作者:王秀;边万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一起外来人口集居工地菌痢爆发流行的病原学检测报告

    2005年8月19日接报告,本县一企业有数名工人出现腹痛、腹泻、发热、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确定为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的菌痢暴发流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慧琴;马翠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人急性肾衰竭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 分析27例60岁以上老年ARF患者病因、治疗及预后.结果 血容量不足、药物因素是老年人ARF的主要病因,分别占48%、18.5%.20例患者行血液透析,治愈率20%,好转率55%,病死率25%;7例非透析患者中,治愈率28.5%,好转率14.5%,病死率57%.透析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非透析组.结论 对于老年人ARF应在积极去除诱因、预防并发症的基础上,尽早、及时进行血液透析以减少病死率.

    作者:王革;吴丽华;陈孟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PKVP)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FBNO)的疗效.方法 采用TUPKVP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30例,同时处理膀胱及尿道的其他病变.结果 24例术后随访6-24个月,排尿症状评分(IPSS )、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尿量均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UPKVP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损伤小,疗效确切.

    作者:高平生;李海涛;陈世昌;王自军;韩涛;屈明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005年宁夏农村饮水监测县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监测县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点的水质状况.方法 对92个监测点152份水样进行水质检验.结果 监测县农村人口饮水卫生状况不佳,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22.37%和34.21%,是影响农民饮用安全卫生饮用水的因素.结论 监测县农村生活饮用水不同取水方式对水质级别有影响,自来水优于非自来水.

    作者:高伏龙;舒学军;马福海;许秉忠;杜正东;孙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乳头预切开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价值,对其在ERCP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安全性作回顾性评价.方法 67例患者在实施ERCP诊疗操作中,当常规方法不能使胆系显影或胆道深部插管困难时,即用标准刀(经胰管)、犁状刀或针状刀行乳头预切开,观察预切开的效果和近期并发症.结果 全组67例行预切开后,ERCP诊治成功58例,成功率86.6%.其中标准刀(经胰管)组成功率84.6%;犁状刀组成功率85.7%;针状刀组(开窗术)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3例(4.5%),包括出血2例,轻度胰腺炎1例.结论 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是ERCP诊疗困难时成功进入胆道的一项极有效的技术手段.

    作者:赵进;赵婵娟;呼圣娟;马世华;马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两县农村社区卫生知识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农村社区居民基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卫生习惯的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和普及基本卫生知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随机抽取试点县15-70岁的农村居民入户问卷调查,现场询问和观察相结合.结果 宁夏农村居民的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了62.2%,超过了国家要求西部各省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60%的标准;而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只有27.9%,距离45%的国家西部标准有较大差距.结论 有针对性地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技能指导,并强化行为形成因素,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刻不容缓.

    作者:田丁;王德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方法 对32例经手术证实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诊断29例黏液瘤,1例黏液瘤由于反复发作而诊断为恶性;2例恶性肿瘤提示心腔、心肌内占位病变.黏液瘤多发生在左房,有明确的瘤蒂,活动度大,而恶性肿瘤回声较强、无蒂,活动度小或多发或易复发.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原发心脏肿瘤的诊断可初步区分良、恶性肿瘤,但对于恶性黏液瘤影像学还难于鉴别.

    作者:郄占军;刘霞;李俊仁;王婷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行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0例要求无痛人工流产者分为两组,A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及丙泊酚;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记录两组丙泊酚用量、辅用麻黄碱例数、术后宫缩痛例数及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等.结果 研究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辅用麻黄碱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较单一丙泊酚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用药量少,循环稳定,术后宫缩痛少的优点.

    作者:张宾;古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肝豆状核变性2例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vation,HCD)也称Wilson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缺陷性疾病,由于铜在体内聚积达中毒剂量的结果,尤其是肝脏和脑组织内大量的沉积,扰乱某些酶类的活力,产生各种功能障碍.此种病较少见,且由于条件限制易被漏诊、误诊.我科近日收治2例,报告如下.

    作者:宁小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小儿肠道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耐药状况研究

    目的 了解本地区小儿肠道感染致病菌的种类、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近5年我院儿科、新生儿科1942例肠道感染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试验方法严格按照NCCLS标准进行.结果 本组共分离出致病菌212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97.64%.主要致病菌为志贺氏菌(76.42%)、鼠伤寒沙门氏菌(14.15%)及大肠埃希菌(4.25%).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低.结论 加强小儿肠道感染性疾病的监控,严格按照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防止耐药菌的发生和流行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会芳;陈彦香;赵舒斌;谢振华;孙霆芳;杜龙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额叶挫裂伤致脑中心疝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额叶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额叶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临床特点,并结合国内外资料探讨额叶挫裂伤致脑中心疝的诊断、治疗.结果 手术病人均采取内或(和)外减压术.瞳孔缩小时复查头颅CT18例,手术16例,生存12例.保守治疗2例,均死亡.瞳孔散大后复查头颅CT 6例,手术4例,死亡3例,生存1例(重残),保守治疗2例,均死亡.结论 额叶挫裂伤,尤其是双侧额叶挫裂伤患者发生的脑疝大部分为脑中心疝,间脑期是抢救关键时期.

    作者:饶岩;杨咏波;谢桐;常杰;张健;王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睫状体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12例钝挫伤所致睫状体脱离的患者采用睫状体缝合复位术,其中拳击伤4例,棍棒及塑料子弹击伤4例,车祸伤2例,羊顶伤1例.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术后1周内有4例眼压升高大于24mmHg,经用激素及降眼压药物后,2周内恢复正常.其余8例眼压均在10-20mmHg之间.术后房角检查,睫状体附着于巩膜突上者9例,附着于后部小梁网者3例.结论 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是治疗睫状体脱离有效的方法.

    作者:邹文青;徐伟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甲硝唑芬布芬胶囊中成分含量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甲硝唑芬布芬胶囊的两组分的含量.方法 以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为固定相,甲醇-乙腈-水(45:55:35)(以磷酸调节pH到2.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5nm.结果 甲硝唑的线性范围为16.72μg/ml-83.6μg/ml,r=0.9999(n=5),芬布芬的线性范围为12.32μg/ml-61.6μg/ml,r=0.9999(n=5) .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00%,RSD=0.99%(n=5),芬布芬的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0.85%(n=5).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甲硝唑芬布芬胶囊中甲硝唑与芬布芬的含量测定.

    作者:齐力;沈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小切口小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其优点.方法 对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病变椎间后路正中4-5cm长小切口,显露一侧椎板,在相邻椎板间隙开一直径约1.5cm×1.5cm小窗,摘除间盘髓核.并与传统全椎板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3个月-7年9个月,平均3年10个月.用侯树勋[1]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开窗组优良率为93.5%,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59.1%)(P<0.01).结论 小切口小开窗手术方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短期内可恢复原工作等优点.

    作者:闫生亮;焦文勇;白静春;魏平;施全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常温下改良式全肝血流阻断包膜外切除肝脏巨大血管瘤

    目的 探讨自体回输血技术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治疗常规手术方法不能切除的肝巨大血管瘤.方法 采用国产自体血液回输机,对8例贴近多个肝门的肝巨大血管瘤常规在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第一肝门放置阻断带,根据术中需要行不同时间的全肝血流阻断修补损伤血管.结果 全组8例全部痊愈出院,除1例游离肝脏时瘤体破裂未能及时行全肝血流阻断致大出血术中输血6000毫升外,其余7例术中均未输血.结论 采用自体回输血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技术切除常规手术方法不能切除的肝巨大血管瘤,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作者:李明皓;李昭宇;马建国;王佐正;康玉明;王锋;卜阳;陈本栋;魏燕琴;涂继善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