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琴;齐玲
难治性青光眼为一组药物难以控制眼压而常规小梁切除术预后差的青光眼,其手术成功率仅为11%-52%[1],我们采用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魏小琴;宋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潮气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肺损伤(ALI)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ALI病人30例,均采用低潮气量(4-8ml/kg)+SIMV和PEEP通气方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后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通气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意义,血气分析PaO2、PaCO2及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无VILI发生.结论 低潮气量+SIMV和PEEP机械通气在创伤性肺损伤的治疗中,改善氧合作用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EEP和轻度高碳酸血症(PHC)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适合在创伤性肺损伤的治疗中应用.
作者:王海东;杨生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冠心病(CHD)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检出率.方法 对60例CHD患者应用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按临床特征分为3组:A组:稳定型心绞痛伴有SMI患者;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SMI者;C组:急性心肌梗死后伴SMI发作者.结果 60例CHD患者中,共检出心肌缺血612阵次,其中SMI 542阵次,占88.56%;有症状心肌缺血70阵次,占11.44%.SMI发作高峰为6-12时,0-6时低,白昼发作是夜间发作的2.37倍.临床情况越重,SMI缺血负荷值越大.结论 CHD患者SMI比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更常见,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荆文庆;姜清茹;宋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外伤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研究的价值.方法 分析32例肾外伤的临床及MSCT资料.外伤原因:交通伤20例;跌落伤7例;钝伤5例.所有病人均行MSCT动脉期及实质期增强扫描.12例延时5-30分钟扫描.结果 肾外伤可分为5种类型:(1)肾挫伤、肾内血肿;(2)肾脏包膜下血肿;(3)肾周血肿;(4))肾撕裂伤、肾断裂、粉碎肾;(5)肾收集系统的损伤.结论 MSCT能准确的显示肾外伤的特征及范围,有助于肾外伤的分级,也能很好的显示肾周血肿和尿外渗.
作者:高知玲;陈勇;来彦博;郭玉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用磨损颗粒诱导小鼠颅骨发生骨溶解,建立骨溶解模型.方法 2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接受假手术;B组为钛颗粒骨溶解模型组,将钛颗粒置入小鼠颅顶骨,10天后取出颅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HE染色中B组骨吸收明显增加,骨小梁结构紊乱及骨质疏松;计算颅骨正矢状线骨破坏溶解面积A组为(0.075±0.012)mm2,B组为(0.372±0.011)mm2;TRAP染色中破骨细胞数目A组为(10.1±1.1)个,B组为(32.3±4.2)个.与A组相比,B组可明显增加骨溶解(P<0.001)及破骨细胞生成(P<0.001),TRAP染色与HE染色结果相符.结论 将钛颗粒置人小鼠颅顶骨建立骨吸收模型的方法,实验证实具有可行性,可为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张亮;陈志荣;吴兴临;金群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和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UAER组),分别观察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LD)、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的组问差异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结果 ①两组比较,DM+UAER组WHR、FPG、2hPG、HOMA-IR均高于D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ER与FPG(r=0.521)、2hPG(r=0.397)、HOME-IR(r=0.26)成正相关(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r=0.521、P<0.01)是影响UAE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水平高于不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空腹血糖是影响尿蛋白排泄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俞敏;陈孟华;周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发生机理、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脑卒中后癫痫39例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中风后癫痫发生率为5.17%,癫痫发作与病灶位置密切相关,其发作类型与脑卒中部位有关.结论 老年人脑卒中后癫痫以迟发生性和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为主,皮质病灶易发生癫痫,早发性癫痫多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迟发性癫痫多见于脑血栓形成,二者的发病机理不同.
作者:王慧茹;白向东;张淑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5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多发生在围生期内,主要由新生儿窒息、早产、败血症所致.结论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高度警惕,及早发现、早期干预,以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D44V6和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和MMP-9在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4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8%(24/43)和14.4%(2/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764,P<0.05);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4%(29/43)和21.4%(3/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309,P<0.01);且CD44V6和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强.结论 CD44V6和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马伟国;李培军;秦谨;马爱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脑CT对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IHP)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生化检查证实的IHP患者头颅CT表现.结果 IHP颅内主要表现为钙化性病变,以双侧尾状核、苍白球、壳核及丘脑、小脑齿状核,额顶叶皮质与髓质交界处及半卵圆中心对称钙化为特征,内囊未见受累.血生化检查:血清离子钙降低,磷升高,血甲状旁腺激素(PIH)降低.结论 CT在IHP颅脑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与生化结果结合具有定性诊断意义.
作者:杜丽娟;陈志烈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宫颈刮片、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两种任何一项检测异常者或宫颈异常出血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进行组织学诊断.结果 328例病理结果阳性者中,阴道镜较宫颈刮片阳性率提高13.11%.结论 宫颈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
作者:饶宁莲;李培艾;李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髋膝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国内文献[1]报道髋膝关节置换术DVT.发生率48.2%和30%.而肺栓塞是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猝死的主要原因,国外报道肺栓塞死亡率可达20%[2],近年来有关人工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的研究很多.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黄永军;牛东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大鼠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7只雌性SD大鼠,分别在蛛网膜下腔置管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布比卡因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行交叉试验.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0.75%布比卡因20μl或生理盐水20μl,10分钟后静脉泵注丙泊酚,比较两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及所需的时间.结果 布比卡因组使大鼠眼睑反射消失的丙?白酚用量(7.6±0.6mg/kg)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10.8±0.8 mg/kg)(P<0.01);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所需时间布比卡因组(324±525)也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499±59 s)(P<0.01).结论 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能减少大鼠丙泊酚的镇静用量并缩短眼睑反射消失的时间.
作者:马妮娜;马汉祥;刘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紫草油中紫草的专属鉴别反应.方法 将紫草油中的紫草用甲醇萃取,以石油醚提取,并以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5:0.5:0.1)为展开剂,日光下检视;紫草油中的紫草用乙醇提取,在400-500nm处进行扫描.结果 在此薄层鉴别系统下紫草分离良好,主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在此紫外光谱法鉴别下,紫草在516nm波长处有大吸收.结论 本文建立的鉴别方法为紫草油中紫草的专属鉴别,可用于紫草油的质量控制.
作者:郝秀莲;马启珍;黄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肺结核病人药物毒副反应的耐受情况.方法 以是否规律服药为标准,将病人分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两组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31例病人,其中男性152例,女性79例.耐受组209例,占90.48%,不耐受组22例,占9.52%,男女出现不耐受的发生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女性不耐受组明显高于男性.目前单一的化疗方案,对于不住院治疗的结核病人出现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以后如何抗痨治疗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作者:麻建宁;杨利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0例Tolosa-Hti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10例患者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均有头痛和眼肌麻痹症状;MRI检查发现4例患者海绵窦病变;全部患者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海绵窦、眼眶和蝶鞍等部位的动态MRI检查在该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永生;陈浩;张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实验和l临床研究,并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情况进行手术治疗.随着现代微创脊柱外科的兴起与发展,许多医师设计了先进的手术器械,优化了手术技术以便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吕国栋;闫生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病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了解其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并将其与无高血压病患者5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2例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颅多普勒检测高血压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进展和预防脑血管病的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孙兰香;何梅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58例8-18岁青春期卵巢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病理类型、初潮年龄、肿瘤大小和质地等,结合血清肿瘤标记物,探讨青春期卵巢肿瘤的特点、诊断和合理的处理方式.结果 青春期卵巢肿瘤多以腹痛发病,临床以良性肿瘤为主,恶性肿瘤的发生比仅为15.55%;肿瘤的病理类型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46.55%),其次为上皮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初潮后各卵巢肿瘤的发生比率均高于初潮前,恶性肿瘤的发生初潮前为33.3%,明显高于初潮后的12.24%(P<0.01).结论 青春期卵巢肿瘤以良性、生殖细胞肿瘤为主;初潮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发生开始升高;病程、肿瘤标记物及影像学等综合性检查能提高肿瘤诊断预测性.
作者:哈春芳;赵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9在颈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颈椎病退变颈椎间盘组织细胞及42例创伤对照颈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状态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结果 57例颈椎病退变颈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率(AI)为54.0%,Caspase-8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为43.0%,Caspase-9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为54.0%;42例创伤对照颈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率(AI)为39.6%,Caspase-8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5.4%,Caspase-9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为47.0%.两组间细胞凋亡率(AI)、Caspase-8、Caspase-9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凋亡细胞数越多,Cas-pase-8、Caspase-9表达越强.结论 Caspase-8、Caspase-9蛋白参与了颈椎间盘组织中细胞调亡的调节,可能在颈椎病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且细胞调亡蛋白Caspase-9的作用可能比Caspase-8强.
作者:张学森;丁惠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