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琼;杨治花
目的 探讨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2007年对4例胸腰椎骨折、腰椎管狭窄术后感染患者保留内固定行感染病灶清除、灌洗、抗感染等治疗.结果 4例患者术后感染均控制,伤口愈合,腰部及下肢疼痛消失.结论 经原切口手术入路,清除钉棒周围、椎间隙感染病灶及炎性介质,病灶区植入冲洗、引流管各1根持续灌洗,可达到解除症状、保留内固定装置、保持脊柱稳定性、维持脊柱内固定的效果.
作者:穆希胜;梁柱天;陈波;韩敬凛;蒙跃冲;谭小龙;代建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在细菌性肝脓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下对51例患者进行穿刺抽脓、冲洗、注药.结果 穿刺及置管引流成功率达98%,经超声复查,50例患者脓肿完全吸收,痊愈.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可作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红;张炳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解郁方对利血平模型小鼠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T)及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浆CORT的浓度,硝酸还原法测定小鼠血浆NO含量.结果 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浆CORT及NO含量(P<0.05).结论 解郁方治疗的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浆CORT及NO含量有关.
作者:韩珍;贺弋;伊家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佳开始时间.方法 将82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第3天开始治疗组,2组为第7天开始治疗组,予高压氧治疗10d,于生后第3天及生后第20天采用NBNA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1组患儿于生后第20天NBNA评分明显高于2组,经t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压氧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在生后3d内开始.
作者:徐力平;叶沿红;杨波;杨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尿道断裂术后尿道狭窄及闭锁与术式的关系.方法 对18例小儿尿道断裂病例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尿道会师术10例,术后均出现狭窄或闭锁再次手术治疗,多次手术2例.一期造瘘,二期行经会阴或耻骨尿道吻合术3例,术后1例狭窄再次行膀胱镜尿道内切开术,治愈.一期经会阴或耻骨尿道吻合术5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再次手术者.结论 小儿后尿道断裂患儿应采用一期经会阴或耻骨尿道吻合术,条件不许可的地区应采用一期膀胱造瘘,二期行经会阴或耻骨尿道吻合术.尿道会师术不适用于小儿后尿道断裂.
作者:周雪鸿;柳琪;田选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TIA患者30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 行DSA检查30例中21例(70%)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重度狭窄即狭窄程度≥50%的有15例(50%).结论 DSA检查在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从而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有效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史丽娜;范学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院2007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评价其发展趋势及合理性.方法 对2007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和临床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头孢呋辛、头孢替安(0.5 g)、头孢硫脒应用处于较前位置,其DDDs值分别为271872、233276、177100;临床分离菌中常见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杆菌,其耐药率分别为26.25%,41.58%,55.85%.结论 统计数据全面反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合理用药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方华明;韩荣先;杨宁莲;刘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理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整体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理理论的3个护理系统进行自理能力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分.结果 干预组NOSI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自理学说3个护理系统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7个症状群,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何海燕;李薇;杨桂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银川市职工健康状况.方法 对银川市职工健康体检各种疾病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半年共对10152职工进行体检,检出疾病总数为39677人次,平均每人患3.91种疾病,前10位疾病按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脂肪肝38.74%、血脂代谢异常(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异常)35.24%、肾结石25.67%、转氨酶增高22.19%、前列腺增生20.43%(占男性人数的37.48%)、大小乙肝三阳13.90%、高血压12.85%、阴道炎12.80%(占女性人数28.12%)、肝胆结石12.53%、心肌缺血即ST-T改变12.32%.高血脂及脂肪肝多发于40-60岁年龄段,高血压多发于45-59岁年龄段,乙型肝炎多发于30-40年龄段,阴道炎多发于加岁以下的育龄妇女.结论 职工健康体检是健康保健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能够了解职工的总体健康状况,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尤其对一些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早期给予干预性治疗和预防,防止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提高职工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胡万宏;王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支原体肺炎时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作为A组(观察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B组(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对照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17例(26.15%),其中AST异常7例(10.77%),LDH异常10例(15.39%),CK异常9例(13.85%),CK-MB异常13例(20.00%);B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3例(5%),AST异常1例(1.67%),LDH异常2例(3.33%),CK异常1例(1.67%),CK-MB异常1例(1.67%);A组血清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更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引起血清心肌酶谱异常,临床应注意并可常规检查血清心肌酶谱,及时给与保护心肌治疗.
作者:李乐;孙云;谢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Glargine)联合阿卡波糖与预混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将65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B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皮下注射.以空腹血糖(mFBG)<7mmol/L为目标,并监测早餐后2h血糖(mFPIG),午餐后2h血糖(mFP2G)和晚餐后2h血糖(mFP3G)计算1d 4次血糖样本的标准差(SD),以及高和低血糖之差(△).观察两组的血糖波动、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A组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血糖波动小.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比预混胰岛素更利于血糖的平稳,低血糖的发生率低,波动影响更小,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李艳萍;李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现场试验又称干预试验,是在现场(社区、学校、家庭等)以个体或群体为研究单位,以未患(正常人群)所研究疾病的人群或高危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或多组.给试验组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措施,同时随访一段时间并比较各组人群效应上的差异,从而判断或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的前瞻性研究方法.
作者:蒋兴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方法,降低其并发症的出现.方法 总结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1150例临床资料.结果 一次性穿刺成功968例,反复穿刺成功157例,总成功率97.8%.出现气胸等并发症17例,发生率为1.5%.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较安全、易成功、并发症少、护理方便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作者:吕亮;段惠玲;高超;屈秋顺;肖红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全身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胃癌的手术治疗趋向于个体化,不同分期的胃癌选择合理的术式依赖于准确的术前诊断.CT检查是术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于手术前对胃癌病变的侵犯范围、大小及程度进行较准确的估计,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1],对提高切除率,制定胃癌治疗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综述了多排螺旋CT诊断胃癌及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丹;郭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定喘胶囊中违法添加醋酸泼尼松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薄层扫描法(TLC)测定.结果 上述两种方法均检出定喘胶囊中违法添加的醋酸泼尼松,含量为每粒0.525mg.结论 HPLC法和TLC法均有良好的专属性,两种方法连用可以准确检出醋酸泼尼松.
作者:吕毅;罗淑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局部使用中田齿龈膏治疗妊娠期妇女智齿冠周炎的效果.方法 将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78例进行门诊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64.1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盲袋内局部使用中田齿龈膏治疗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效果显著,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刘桂荣;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在综合治疗中早期应用纳洛酮,0.05-0.1mg/(kg·次);对照组38例仅采用相同的支持、对症治疗处理,包括给予吸氧,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纠正代谢紊乱,保持良好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控制输液量,控制惊厥和治疗脑水肿.结果 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8.94%),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结论 纳洛酮治疗HIE疗效显著,HIE应尽早使用纳洛酮.
作者:徐辉;王彦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全胃切除术后分别采用袢式空肠代胃术及郝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对其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饮食情况、消化道症状及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袢式空肠代胃术相比.郝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后手术时间相当,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进食量、体重、血浆蛋白、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郝式法顺行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优于袢式空肠代胃术.
作者:犹东;闫小刚;王佳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患者50例,用常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ml静脉滴注.结果 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张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44例,外用复方曲安奈德尿素软膏;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72.72%(χ2=5.10,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优于复方曲安奈德尿素软膏.
作者:左娟;王雅芳;李英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