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支原体肺炎测定心肌酶谱的意义

李乐;孙云;谢振华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心肌酶谱, 心肌损害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支原体肺炎时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作为A组(观察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B组(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对照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17例(26.15%),其中AST异常7例(10.77%),LDH异常10例(15.39%),CK异常9例(13.85%),CK-MB异常13例(20.00%);B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3例(5%),AST异常1例(1.67%),LDH异常2例(3.33%),CK异常1例(1.67%),CK-MB异常1例(1.67%);A组血清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更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引起血清心肌酶谱异常,临床应注意并可常规检查血清心肌酶谱,及时给与保护心肌治疗.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KB、ICAM-1、TNF-α的表达.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夹闭左右肾动脉之间腹主动脉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缺血前10min舌下静脉注射甘草酸二铵20mg/Kg,对照组注射同量生理盐水.再灌注3、24、72和168h不同时间点各取10只大鼠腰段脊髓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NF-KB和ICAM-1表达及ELISA法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 3种炎症因子在两组脊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酸二铵对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NF-KB表达的抑制率分别是15.40%、20.17%、19.28%、11.11%.结论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KB、ICAM-1和TNF-α表达有抑制作用,抑制了早期炎症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秉锐;马玉林;丁磊;殷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测定心肌酶谱的意义

    目的 探讨小儿感染支原体肺炎时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5例作为A组(观察组)、和非支原体感染的普通肺炎患儿60例作为B组(对照组),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对照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17例(26.15%),其中AST异常7例(10.77%),LDH异常10例(15.39%),CK异常9例(13.85%),CK-MB异常13例(20.00%);B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病例达3例(5%),AST异常1例(1.67%),LDH异常2例(3.33%),CK异常1例(1.67%),CK-MB异常1例(1.67%);A组血清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更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引起血清心肌酶谱异常,临床应注意并可常规检查血清心肌酶谱,及时给与保护心肌治疗.

    作者:李乐;孙云;谢振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均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且均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化疗.4例获随访2-4年,均存活.结论 对原因不明的腋下舯块,应考虑到隐匿性乳腺癌的可能,同时应予切除并送检病理确诊.一经确诊,宜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予辅助性放、化疗.

    作者:李金平;郭卫东;吴立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时间开始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佳开始时间.方法 将82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第3天开始治疗组,2组为第7天开始治疗组,予高压氧治疗10d,于生后第3天及生后第20天采用NBNA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1组患儿于生后第20天NBNA评分明显高于2组,经t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压氧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在生后3d内开始.

    作者:徐力平;叶沿红;杨波;杨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石嘴山市2005-2006年度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石嘴山市2005-2006年度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情况和病毒流行株及其构成.方法 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采集 ILI 咽拭子标本,用鸡胚和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1 所监测医院共统计上报流感样病例283例,采集ILI标本123份,分离出流感病毒11株,其中H1N1、H3N2和B型流感病毒分别为6株、1株和4株.结论 2005-2006年度石嘴山市流感监测地区的流行情况较为平静,流行优势株为H1N1亚型流感病毒.

    作者:尤平涛;赵秀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性别首次发作抑郁症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首次发作抑郁症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问卷、临床症状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不同性别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女性首发抑郁症患者较男性相比,发病前有诱发因素、发病年龄小、既往多于综合医院就诊、首诊距抑郁发作时间短于男性.临床症状女性以自杀行为、全身疲乏、失眠、早醒、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多见,男性以性欲减退、绝望感、疑病妄想较突出;女性SDS评分高于男性(P<0.01).结论 不同性别首次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徐学兵;蔡晖;李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ropex根管测量仪在测量根管长度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使用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牙齿根管长度的准确性.方法 将临床上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377颗、913个根管分三组,A组:各型牙髓炎患牙156颗358个根管;B组:急性根尖周炎患牙108颗274个根管;C组: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13颗281个根管.均使用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长度,按测量长度预备根管,然后插入牙胶尖试尖摄X线牙片,测量牙胶尖试尖距根尖的距离,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A、B、C三组准确率分别为:92.7%、91.61%、83.27%.结论 Propex根管测量仪安全、可靠,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根管长度,但对于根尖周组织破坏严重的患牙其准确率会降低.

    作者:程莉莉;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院121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集并上报的12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 在121例药品不良反应中,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剂和静脉给药途径是引发不良反应的三大主要因素.结论 积极开展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作者:洪斌;马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银川市某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了解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特点,为广泛开展社区老年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WHOQOL-BREF(中文版)问卷采用面谈方式调查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结果 随着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增加生理得分、心理得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也随之增加.影响生命质量总得分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锻炼、是否患病、是否和子女住一起和是否在婚.结论 一些社会人口学特征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将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列为工作重点.

    作者:王泽清;薛海棠;李燕;姜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erbB-2、PCNA、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9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B、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2%、78.81%、51.67%和59.48%.C-erbB-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浸润性相关(P<0.01);PCNA表达仅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而与肿瘤的浸润性无关(P>0.05);ER、PR表达呈正相关(r=0.522,P=0.000),G-erbB-2、PCNA表达呈正相关(r=0.182,P=0.003).结论 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PR的表达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马莉琼;杨治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8年宁夏碘盐监测结果分村

    目的 全面、准确掌握宁夏合格碘盐覆盖情况,分析薄弱地区合格碘盐食用率低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抽样,采用直接滴定法(GB/T13025.7-1999)进行盐碘测定.结果 共抽样检测22个县(区)的6432份盐样,其中碘盐6334份,碘盐覆盖率98.5%;合格碘盐6190份,碘盐合格率97.7%;合格碘盐食用率96.2%.有3个县(区)的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90%.结论 2008年以省为单位,碘盐覆盖情况良好.针对个别碘盐覆盖率低的县(区),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吴惠忠;尤文宁;李丽;高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检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发病机制.方法 选择TIA患者30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 行DSA检查30例中21例(70%)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重度狭窄即狭窄程度≥50%的有15例(50%).结论 DSA检查在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从而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有效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史丽娜;范学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时期封闭治疗预防老年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封闭治疗对老年病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患带状疱疹神经痛病人163例,根据发病距初次神经封闭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A组84例,发病≤6d行神经封闭治疗;B组79例.发病至神经封闭治疗6-26d.两组病人根据疱疹部位选择硬膜外、椎旁、神经干神经封闭治疗或皮下浸润,封闭液为神经妥乐平3.6NU、罗哌卡因50mg、维生素B120.5mg加生理盐水至15-20ml,以疼痛6点行为评分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8%,明显高于B组92.4%(P<0.01).结论 早期行神经封闭治疗对预防老年人发生PHN疗效确切.

    作者:刘明舟;崔燕;马斌;贺晨霞;曹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2007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评价其发展趋势及合理性.方法 对2007年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和临床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头孢呋辛、头孢替安(0.5 g)、头孢硫脒应用处于较前位置,其DDDs值分别为271872、233276、177100;临床分离菌中常见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杆菌,其耐药率分别为26.25%,41.58%,55.85%.结论 统计数据全面反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合理用药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方华明;韩荣先;杨宁莲;刘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两种方法测定定喘胶囊中醋酸泼尼松的含量分析

    目的 建立测定定喘胶囊中违法添加醋酸泼尼松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薄层扫描法(TLC)测定.结果 上述两种方法均检出定喘胶囊中违法添加的醋酸泼尼松,含量为每粒0.525mg.结论 HPLC法和TLC法均有良好的专属性,两种方法连用可以准确检出醋酸泼尼松.

    作者:吕毅;罗淑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胸腰椎术后感染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2007年对4例胸腰椎骨折、腰椎管狭窄术后感染患者保留内固定行感染病灶清除、灌洗、抗感染等治疗.结果 4例患者术后感染均控制,伤口愈合,腰部及下肢疼痛消失.结论 经原切口手术入路,清除钉棒周围、椎间隙感染病灶及炎性介质,病灶区植入冲洗、引流管各1根持续灌洗,可达到解除症状、保留内固定装置、保持脊柱稳定性、维持脊柱内固定的效果.

    作者:穆希胜;梁柱天;陈波;韩敬凛;蒙跃冲;谭小龙;代建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排螺旋CT对胃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全身恶性肿瘤之首.近年来胃癌的手术治疗趋向于个体化,不同分期的胃癌选择合理的术式依赖于准确的术前诊断.CT检查是术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于手术前对胃癌病变的侵犯范围、大小及程度进行较准确的估计,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1],对提高切除率,制定胃癌治疗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综述了多排螺旋CT诊断胃癌及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丹;郭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1年6月-2007年12月住院的14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儿均有泛发性红斑、皮肤触痛、口周放射状皲裂、尼氏征阳性.白细胞升高10例,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予以抗感染、适当的局部护理及支持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疗程7-12d.结论 SSSS好发于婴幼儿,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和适当的局部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张俊华;赵海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6例临床诊断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ERCP资料.结果 46例PCS患者中42例(91.30%)成功胆道造影,确诊胆管结石26例(26/28),23例均行FST成功取石,成功率82.14%;确诊十二指肠乳头狭窄9例(9/11),均在内镜下治疗成功;确诊胰头癌2例、胆管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其中1例行胆道支架内引流术取得成功.结论 对于PCS患者ERCP是一种理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杨世杰;杨勇;黄允宁;杜鹏;姚宝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解郁方对抑郁小鼠皮质醇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 研究解郁方对利血平模型小鼠血浆皮质醇(cortisol,CORT)及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浆CORT的浓度,硝酸还原法测定小鼠血浆NO含量.结果 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浆CORT及NO含量(P<0.05).结论 解郁方治疗的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浆CORT及NO含量有关.

    作者:韩珍;贺弋;伊家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