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学服务干预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效果比较

张晓鹿;黄明霞

关键词:临床药学服务, 干预,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在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39例骨科Ⅰ类手术切口甲级愈合与同期同类215例出院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的各项指标,用药频度及药费比例进行分析.结果 药学服务后,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33.23%,无明确预防用药指征使用率下降42.23%,用药品种由以三代头孢特殊品种为首选转变为以一代头孢限制品种为优选,联合用药率下降为0,合理性用药指标较服务前均有改善,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服务在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清热解毒颗粒合尚赫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心火亢盛证30例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颗粒配合尚赫凝胶治疗心火亢盛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中药清热解毒颗粒配合尚赫面部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0例,对照组30例口服氯雷他定片配合外用尚赫面部凝胶,并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2%(P<0.05).结论 清热解毒颗粒配合尚赫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

    作者:李丽;孙佳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两种辅助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两种不同辅助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73例长骨干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治疗,首先行彻底病灶清除术,负压封闭引流(36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对照组组(37例)采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对流冲洗,对比2组的复发率.结果 负压封闭引流组36例患者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11.1%;对流冲洗组37例患者随访12例复发,复发率为3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 2=3.618,P<0.05).结论 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比传统的抗菌素生理盐水对流冲洗疗效较好.

    作者:邱少东;马腾;乔泽文;安维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男性不育症患者503例染色体分析

    目的 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男性不育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50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检测与分析.结果 50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无精子症156例,染色体异常18例,异常率为11.54%,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5例,常染色体异常3例;少精子症347例,染色体异常13例,异常率为3.75%,其中性染色体异常4例,常染色体异常9例,无精症组与少精症组染色体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3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染色体异常31例,异常率为6.16%,31例异常染色体中涉及8、9、10、13、14、15、17、18、21、Y等染色体.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遗传因素之一,对男性不育患者应常规行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病因的诊断.

    作者:马海霞;宋娟;康银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7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肝硬化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主要表现为腹胀37例(65.7% ),腹痛32例(56.56%),尿量减少31例(55.26%);腹水白细胞总数>0.5×109 /L 35例(61.76%),PMN 比值>50% 50例(82.35%);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 /L 8例(14.71%),PMN比值>70% 30例(52.94%);腹水细菌培养阳性7例(12.9%),其中大肠埃希菌62.9%.治愈17例(28.9%),好转30例(51.3%),无效或恶化6例(11.8%),死亡4例(7.9%).结论 肝硬化SBP 患者临床表现大多数不典型,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多见,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 较可靠指标,肝硬化并发SBP 严重影响预后.

    作者:任晓玲;尤立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并发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58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病人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术后出现低颅压反应22例(37.93%),无菌性脑膜炎2例(3.45%),术侧暂时性听力减退7例(12.07%),耳鸣12例(20.69%),轻度面瘫3例(5.17%),脑脊液切口漏3例(5.17%),小脑梗死1例(1.72%).结论 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刘青云;蒯涛;朴海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卫市沙坡头区生活用纸生产企业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中卫市沙坡头生活用纸生产企业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分析.方法 按照<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规定的方法和标准执行.结果 4年来共采集室内空气样品76份,合格68份,合格率89.5%;工作台44份,合格32份,合格率72.7%;工人手155份,合格122份,合格率78.7%.结论 生活用纸生产企业室内空气、工作台、工人手合格率在逐年提高.

    作者:赵雪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多发脑转移瘤的放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总结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放疗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发脑转移瘤82例患者的资料,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WBRT+SRT)37例,全脑放射治疗(WBRT)45例.SRT剂量分割模式依据转移瘤的部位、体积、病理、患者一般状况和既往治疗确定,总剂量为16~30 Gy/2~6次或10~12Gy/单次,WBRT总剂量为30~40 Gy/2~3 Gy/次,3~4周,应用Kaplan-Meier 和Cox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MST)为10个月.WBRT+SRT组、WBRT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7.84%、28.90% ( 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灶控制与否、颅外病变情况、预后分级评分(GPA)分级、原发灶诊断至脑转移时间是影响生存的因素(P<0.05).结论 SRT及WBRT是多发脑转移瘤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WBRT+SRT组和WBRT组的生存无差异,颅外病变进展的患者预后差.

    作者:冯阳阳;赵仁;郝银春;郭艳红;李海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抗生素致药物热32例报告

    目的 探讨抗生素所致药物热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明确诊断的抗生素致药物热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病有发热者用药后体温较前更高,达38.5~40.2 ℃,原发病无发热者用药后体温在37.6~38.5 ℃,热型不固定,其中弛张热13例(40.62%),稽留热10例(31.25%),不规则热6例(18.75%),另有4例因为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故热型无法统计.停用药物后多数患者24~48 h体温恢复正常,5例(15.62%)出现皮疹.辅助检查:白细胞增高8例(25.00%),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4例 (43.75%).停用可疑致药物热的药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结论 药物热的发生与变态反应有关,临床医生应合理用药.

    作者:滕晓芸;任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儿童反复肺炎与基础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反复肺炎与基础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96例反复肺炎的相关基础疾病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96例中有基础疾病反复肺炎发生率高77.1%,其次为呼吸道吸入16.7%,原因不明6.3%,前者为后两者总和的3.36倍.结论 儿童反复肺炎病因复杂,需警惕肺部和全身基础疾病的并存,临床上合理诊治至关重要.

    作者:孟鹃;余华;杨芳;张冀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解毒化瘀Ⅰ号方治疗冠心病毒热瘀结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解毒化瘀Ⅰ号方治疗冠心病毒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冠心病毒热瘀结证住院患者200例,口服解毒化瘀Ⅰ号方(B组)、血府逐瘀汤(A组),4周为用药终点,观察心绞痛分级改变、心电图评价指标变化.结果 2组心绞痛分级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ST段下移与用药前后本组比较,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较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A、B 2组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分别为63.64%和80.0%,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解毒化瘀Ⅰ号方治疗冠心病毒热瘀结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袁晓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三维超声技术对产前胎儿心脏病筛查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技术对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对65例胎儿心脏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STIC)检查.结果 三维超声检查不同孕周对胎儿心脏各筛查切面显示率有影响,除四腔心切面外,孕周较大时(孕28~32周)胎儿心脏各筛查切面的显示率较高,且三维超声技术联合彩色血流模式对室间隔异常及动脉心室连接异常等心脏畸形的检出率优于二维超声技术(P<0.05).结论 三维超声是对二维超声技术检查胎儿心脏的有力补充,并且对心脏畸形检查可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作者:袁红梅;胡怡;张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代谢综合征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代谢综合征(MS) 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50例MS合并OSAHS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日常活动、社会交往、情感及症状.结果 59.5%MS合并OSAHS患者日常活动不受影响,72.8%社会关系良好,31.6%感到情绪压抑、沮丧,睡眠呼吸暂停或打鼾者的症状严重的患者占39.2%.结论 MS合并OSAHS患者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刘静;张琳;王秀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腹泻65例病原学诊断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腹泻的病原学,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65例腹泻患儿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腹泻病原学诊断及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循证和综合分析.结果 65例腹泻患儿经病原学诊断住院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39例,无效1例(合并其他疾病),有效率为98.5%.结论 对小儿腹泻进行病原学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小儿腹泻治疗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文拉法辛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服用文拉法合并小剂量喹硫平和单独服用文拉法辛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和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后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尤其研究组在治疗起效与症状改善方面较对照组快,疗效明显(P<0.05).2组TESS评分研究组人群失眠少、激越、镇静作用等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抑郁药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疗效显著,依从性好,显著优于单用文拉法辛治疗.

    作者:王焕秋;周雅君;马丽萍;汪金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88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8例患者中,254例CT表现有异常,占88.2%;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83例,占28.8%;同时伴有脑室系统出血20例,占6.9%;脑实质出血30例,占10.4%.结论 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病变程度和预后评估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张定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闭合性额叶脑挫裂伤9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额叶脑挫裂伤治疗手术时机把握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收集96例额叶脑挫裂伤保守治疗及手术对比分析.结果 96例中存活81例(84.4%),死亡15例(15.6%),其中恢复良好55例,恢复不良26例.结论 额叶脑挫裂伤手术应在脑疝发生前进行,可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王兴有;汪学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番泻叶中番泻苷A不同提取工艺效率比较

    目的 确定番泻叶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番泻苷A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四种不同方法对提取的影响.结果 超声提取和沸水提取均能将番泻苷A提取完全.结论 沸水提取工艺更为高效,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一种合理、可行、高效的方法.

    作者:强茂;赵培;宫凯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脏瓣膜换瓣术后19例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和心力衰竭5例(26.31%),严重室性心律失常5例(26.31%),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26.31%),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2例(10.53%),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10.53%).结论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

    作者:白雷;李靖;张玉京;李猛智;顾继伟;方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及护理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营养状况差.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手术创伤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我院自2007年开始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进行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尹新华;艾惠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胸腺类癌全身多处骨转移治疗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4岁,2009年11月份因出现胸骨右侧持续性疼痛,剧烈难忍,放射至右肩、后背部,遂行胸部CT示前纵膈约4.4 cm×3.1 cm×4.2 cm大小占位性病变,考虑胸腺癌.后在全麻下行前纵膈包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前上纵膈,约8×5×3 cm大小,表面不规则,与左右无名静脉汇合处与血管粘连紧密,侵及右侧胸膜及右肺上叶.术后病理结果:胸腺癌(不典型类癌),伴前纵膈淋巴结累及.

    作者:冶秀鹏;马晓莉;王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