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秀鹏;马晓莉;王燕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机械通气中的镇静作用.方法 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48例,首先缓慢静注咪达唑仑5 mg的负荷量,然后持续泵入维持量的咪达唑仑0.05~0.10 mg/(kg·h);当患者获得3~5级Ram say镇静评分后行有创机械通气,自身对照观察用药后2、24 h及停药时患者的心率(HR)、呼吸(RR)、收缩压(SBP)、氧合指数(PaO2/FO2) pH值、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用血氧饱和度(SaO2) 的变化.结果 咪达唑仑对48例患者的镇静效果均能达到Ram say评分3~5级,在镇静效果为Ram say评分3-5级时,可不同程度纠正患者pH值、PO2、PCO2、SaO2,与用药前及停药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辅助呼吸机纠正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与用药前及停药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对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有到良好的镇静作用,此镇静作用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中发挥良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赵丽玲;袁丽;程英;任红岩;王建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鼓膜穿孔的修补方法.方法 对48例(52耳)鼓膜穿孔患者采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嵌钝法行鼓膜修补术,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效果.结果 49耳穿孔I期愈合,3耳术后补救后穿孔愈合,外伤性穿孔者语言频率提高10~20 dB 39耳,中耳炎穿孔者语言频率提高10~20 dB 10耳,提高0~10 dB 3耳.结论 耳内镜下自体脂肪嵌钝法行鼓膜修补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罗文龙;王晶晶;戴胜利;张雄;张卫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病、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54例癌症患者进行测评;对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53分的患者按照ICD-10有关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癌症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癌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60.8%,其中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占47.5%;癌症患者的情绪障碍包括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适应障碍、焦虑抑郁混合状态、药源性抑郁和器质性抑郁等;②相关分析显示,癌症抑郁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应对方式中的面对(P<0.05)和回避因子(P<0.05)呈显著负相关,与屈服(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评分呈负相关(P<0.05).③以抑郁总分为应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躯体不适、屈服、病程、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减轻患者抑郁通过以下方式,如重视患者的躯体症状,适时止痛,减轻躯体不适;过度医疗带来的副反应、屈服的应对方式也增加患者的抑郁风险,社会支持尤其情感的支持(主观支持)及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能减少患者的抑郁风险.
作者:李丽梅;李赓;谢鑫;吴晓东;季(鋉);齐平华;林东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88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8例患者中,254例CT表现有异常,占88.2%;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83例,占28.8%;同时伴有脑室系统出血20例,占6.9%;脑实质出血30例,占10.4%.结论 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病变程度和预后评估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张定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代谢综合征(MS) 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50例MS合并OSAHS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日常活动、社会交往、情感及症状.结果 59.5%MS合并OSAHS患者日常活动不受影响,72.8%社会关系良好,31.6%感到情绪压抑、沮丧,睡眠呼吸暂停或打鼾者的症状严重的患者占39.2%.结论 MS合并OSAHS患者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刘静;张琳;王秀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肝硬化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主要表现为腹胀37例(65.7% ),腹痛32例(56.56%),尿量减少31例(55.26%);腹水白细胞总数>0.5×109 /L 35例(61.76%),PMN 比值>50% 50例(82.35%);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 /L 8例(14.71%),PMN比值>70% 30例(52.94%);腹水细菌培养阳性7例(12.9%),其中大肠埃希菌62.9%.治愈17例(28.9%),好转30例(51.3%),无效或恶化6例(11.8%),死亡4例(7.9%).结论 肝硬化SBP 患者临床表现大多数不典型,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多见,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 较可靠指标,肝硬化并发SBP 严重影响预后.
作者:任晓玲;尤立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野木瓜治疗卒中后肩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脑血管病后肩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与针刺治疗,观察组在针刺治疗的同时给予野木瓜肩部注射.治疗10次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疼痛的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为(1.03±0.31)分,低于对照组的(2.32±0.43)分(P<0.01).结论 野木瓜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卒中后肩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彦;马俊刚;马金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比较肩峰下滑囊封闭加肩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肩峰下滑囊注射曲安奈德8-10毫克加利多卡因注射液20 mg的混合溶液,肩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25 mg,1周1次,共5周(肩峰下滑囊封闭仅一次)并辅助患肩的功能锻炼.治疗152肩,其中左侧83例;右侧69例.结果 所有152例病人均得到随访,治愈114例;有效32例;无效6例.结论 肩峰下滑囊封闭加肩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肩周炎(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
作者:王海龙;张丹丹;马建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对足月妊娠孕妇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妊娠期>260 d待产孕妇14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研究组使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进行引产,对照组使用催产素进行引产,观察2组用药后宫颈成熟程度、不良反应、分娩时间以及引产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宫颈成熟程度优于对照组,平均分娩时间较对照组短;研究组各类型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能有效促进足月产妇的宫颈成熟,缩短产妇引产时间,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薛汉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和参芎药物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生长抑素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15例,生长抑素治疗),观察2组其APACHE-Ⅱ评分动态变化、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7 d,观察组患者 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2)与( 9±3)分,P<0.01;观察组患者饮食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达81.3%,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3%、18.8%,在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芎注射液和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芳;房惠萍;张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某电解二氧化锰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与控制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查表与危害因素浓度检测结合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粉尘的总尘点合格率92.8%,呼尘点合格率10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点合格率均为100%,苯、甲苯、二甲苯点合格率75%.结论 该单位职业病防护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按照建议进行改进,使之达到相关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作者:孙东芳;曲莉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笔者以蜈蚣散外用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2007年4月-2011年4月收住我科带状疱疹患者76例,男48例,女28例.年龄36~88岁,平均(57±27.4)岁,>65岁54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诊断依据[1]:发生于头面部或胸背部,簇集性丘疱疹,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好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有明显的皮肤刺痛等特点.
作者:杨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胆囊十二指肠瘘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患者并发胆囊癌,肝转移死亡,其余7例治愈.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特点不一,很难进行术前的明确诊断及有效的方法进行检查.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的手术治疗以及防治并发症对于胆囊十二指肠瘘的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冯广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观察在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两种不同方案-顺铂单药与顺铂加氟脲嘧啶联合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中,42例接受单药顺铂同步放化疗(P组),40例接受顺铂加氟脲嘧啶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PF组).结果 放疗结束时鼻咽病灶有效率P组及PF组分别为64.29%、67.50%(P>0.05),颈部淋巴结有效率分别为71.43%、75.00%(P>0.05).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鼻咽病灶有效率P组及PF组分别为85.71%、85.00%(P>0.05),颈部淋巴结有效率分别83.33%、85.00%(P>0.05).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PF组均较P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两种不同方案-顺铂单药与顺铂加氟脲嘧啶联合的疗效相近似,局部有效率相近,而顺铂单药在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方面较轻.
作者:李咏梅;张涛;白丽娟;陈素琼;袁葆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银川市兴庆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特点,并建立银川市儿童龋病防治模式.方法 对银川市兴庆区2所幼儿园的720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采用WHO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记录龋失补牙数与龋失补牙面数,实施儿童乳牙龋病综合防治.结果 受检儿童中乳牙患龋儿童457名,患龋率63.47%,龋均2.63个,患龋率和龋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龋齿充填构成比为9.58%,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充填构成比逐渐增加,少部分儿童乳牙患龋严重.结论 银川市兴庆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较早,充填率较低,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2012年3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呈上升趋势.采取龋病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改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作者:刘英;马敏;王兵;吴海;鞠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9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呈结节状或纤维瘢痕状,边界不清,灰白色,质中等,直径约为0.2~1.0 cm,癌组织有纤维血管轴心的复杂分支乳头状结构及毛玻璃核、核内胞浆假包涵体、核沟,纤维间质反应及砂粒体.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与其它良性疾病伴发,需多取材、多切片,以免漏诊.
作者:苏惠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并发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对11例(14眼)同时患有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和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观察手术中疼痛感、术后并发症、眼压和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中7只眼无疼痛,4只眼有轻微不适感,3只眼有胀感,均能耐受手术,所有患者术中、术后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3个月视力平均为0.35±0.18,明显好于术前0.05±0.09 (P<0,05).术后3个月眼压和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种类分别为(2.03±0.31)kPa和(0.83±0.32)种,较手术前的(2.33±0.14)kPa和(2.7±0.21)种减少(P<0.05).结论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并发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是一种好方法.
作者:王普升;魏成芳;张小隆;盛迅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情况.方法 收集3家医院住院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533例相关资料,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发病率居前5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依次是食管癌、直肠癌、胃癌、贲门癌、结肠癌,60~80岁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年龄.常见消化道肿瘤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回族患者明显少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 消化道肿瘤以食管肿瘤和肠道肿瘤常见,可能与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特别是回汉民族之间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
作者:张蔚;朱西杰;赵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肺栓塞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点.方法 临床确诊的22例老年人肺栓塞,对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2例老年人肺栓塞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异常,为常见的异常心电图SⅠQⅢTⅢ征10例,占45%;其次是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5例(23%),心房纤颤2例(9%),房性早搏例1(5%),V1~3的T波倒置4例(18%).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电轴右偏3例,顺钟向转位4例,肺型P波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22例中直接征象3例,即肺动脉和下腔静脉腔内可见血栓回声;间接征象18例,表现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与肺动脉高压,1例仅表现三尖瓣少量反流.结论 老年人肺栓塞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具有特异性表现.
作者:杨惠茹;阿秀萍;李晓霞;马世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和心力衰竭5例(26.31%),严重室性心律失常5例(26.31%),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26.31%),凝血功能严重障碍 2例(10.53%),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10.53%).结论 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
作者:白雷;李靖;张玉京;李猛智;顾继伟;方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