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燕;杨东治;王朝霞
目的 评价螺旋CT增强联合动脉造影对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介入治疗术前方法选择、术后疗效评价的指导意义.方法 确诊CAL患者36例,共83个病灶纳入研究.对比不同分型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后瘤体缩小率差异,探讨两种分型方法与栓塞治疗疗效间的关系,总结其应用价值.结果 CT强化特点符合高流量的18例(50%),中等流量15例(41.7%),低流量3例(0.08%).动脉造影符合富血型20例(55.6%),乏血型11例(31%),动静脉分流型(AVS)5例(13.9%),无门静脉供血型.36例患者经栓塞治疗后平均瘤体缩小率54.8%,其中富血型瘤体缩小率63.3%,而乏血型21.4%,AVS型57.6%.高流量瘤体缩小率76.2%,中等流量瘤体缩小率53.2%,低流量20.1%,各型间瘤体缩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血型和AVS型均较乏血型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流量和中等流量均较低流量为高(P<0.05).结论 CHL的CT多期扫描联合动脉造影术前准确分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术后疗效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彤;姚建军;王维明;姜荣兴;周攀;王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Wnt/PCP信号通路在大鼠缺氧或炎症诱导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氧组、百合碱组、低氧+百合碱组,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肺小动脉相应管壁中膜厚度占其管径的百分比(WT%);采用RT-PCR法,从基因水平观察Wnt11、Wnt5a、Dvl-3、DAAM1以及Rho A在缺氧或炎症诱导肺动脉高压形成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低氧组、百合碱组及低氧+百合碱组大鼠的MP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RVHI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低氧组与百合碱组的RV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与低氧+百合碱组的RVH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761);3组的WT%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Wnt11、Wnt5a、Dvl-3、DAAM1、Rho A、mRNA,在低氧组、百合碱组及低氧+百合碱组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下调(P<0.05),而低氧组与百合碱组、低氧组与低氧+百合碱组、百合碱与低氧+百合碱组比较,Wnt5a、Wnt11、Dvl-3、DAAM1、Rho A、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缺氧或炎症诱导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过程中Wnt11、Wnt5a、Dvl-3、DAAM1以及RHOA均处于下调,提示Wnt/PCP信号通路在缺氧或炎症诱导肺动脉高压形成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可能受到某种机制的抑制.
作者:杨桂兰;郑西卫;杨艳娟;訾瑞;程德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蛋白Muts同源6基因(MSH6)、基因系尾型同源盒基因(CDX2)在结直肠癌(CRC)中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69例早期(Ⅰ、Ⅱ)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整且有随访数据的患者113例做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MSH6及CDX2的表达水平,应用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MSH6及CDX2的表达水平、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中MSH6阳性率为70.8%,CDX2阳性率为79.6%;单因素分析显示,CDX2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P=0.04)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MSH6表达与上述临床特征无关(P>0.05);中位生存期为(71.5±6.2)个月,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预后与病理分级(P<0.05)和CDX2表达水平(P<0.05)有关.结论 CDX2表达降低、病理分级较低是早期CR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段秀方;王颖;刘亚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Intrafix系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47例患者进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胫骨及股骨端腘绳肌腱均应用Intrafix系统固定,术后康复训练.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经过6~12个月随访,Lysholm评分从术前(52.7±6.8)分提高到(94.5±5.6分),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Intrafix系统固定腘绳肌腱重建ACL,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万钧;赵飞;任磊;黄永禄;温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中TGF-β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7%(49/60)、61.2%(37/6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异常表达均与淋巴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 TGF-β1和β-caten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可能协同促进胃癌的演进与转移.
作者:周海宁;赵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可重建髋关节功能,对于减轻患者疼痛十分明显,下地活动时间较早,关节运动功能得到恢复,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髋关节脱位,脱位发生率一般在0.25%~6.5%[1],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康复 .
作者:赵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踝、趾臂指数在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下肢中小型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及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129例T2DM患者的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进行检查,按病程长短及是否有合并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合并症组,比较2组动脉硬化发生情况与ABI、TBI关系及下肢中小动脉粥样硬化部位发生率.结果 129例T2DM检查出动脉粥样硬化116例,阳性率为89.9%;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为胫前动脉,狭窄及闭塞发生率也同前.随着T2DM病程的延长及合并症增加,ABI、TBI值下降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增高、程度加重.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踝、趾臂指数能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坏疽的发生有临床价值.
作者:王红;石岩;田向东;张炳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黏蛋白在小鼠皮肤创伤愈合再上皮化过程中的表达特点和意义.方法 将15只C57小鼠,在背部正中手术形成直径3mm全层性皮肤切除创口,分别在第0天、第5天和第10天处死小鼠各5只,收集取材背部创伤区皮肤组织,行HE染色,E-cadherin和K10的免疫荧光检测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常规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第5天时创口未闭合,至第10天创口闭合.E-cadherin和K10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第0天的小鼠表皮组织中弥漫高强度表达,至第5天在再上皮化表皮中表达减低,第10天恢复较高水平表达.E-cadherin和K10半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第5天组明显低于第0天和第10天(P<0.05).结论 上皮型钙黏蛋白在小鼠皮肤创伤愈合再上皮化过程中呈动态下调表达模式,上皮型钙黏蛋白的动态下调可能是通过降低角化形成细胞间黏着连接形成并增强再生表皮的移行能力,参与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再上皮化过程的调节作用.
作者:董俭达;柳勇;徐远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和COPD非PH患者血浆脂联素(APN)、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炎症反应在COPD相关PH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拟诊PH的标准为肺动脉收缩压(PASP)≥40 mmHg,分为COPD合并PH组和COPD非PH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平均住院日(13.10±3.20)d,(13.27±4.36)d].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APN和血清TNF-α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比较3组间血浆APN、血清TNF-α和CRP水平,且观察COPD非PH组和COPD合并PH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将血APN、TNF-α和CRP水平与PAS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OPD非PH组和COPD合并PH组血浆APN、血清TNF-α和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OPD合并PH组明显高于COPD非PH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COPD非PH组与PH组治疗后的PASP、血浆APN、血清TNF-α和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H组治疗后血浆APN、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明显高于COPD非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PH组治疗前后血浆APN、血清TNF-α和CRP水平分别与PASP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4、0.614、0.482、0.627、0.538、0.493,P<0.05).结论 血浆APN、血清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与COPD相关PH患者的PASP的升高相关,说明APN、TNF-α和CRP可能参与COPD相关PH的形成过程.
作者:葛利军;赵霞;杨朝;耑冰;张丽萍;吴昌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异常的钙诱导钙释放.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蛋白印迹(Western-blot)等方法研究胞浆内钙诱导钙瞬变及钙调控相关蛋白L-型钙通道(LTCC)表达的变化.结果 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肌浆网内的钙瞬变(ΔF/F0=12.72±1.13)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肌浆网内的钙瞬变(ΔF/F0=28.87±2.02,P<0.01);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LTCC的表达较对照组下调.结论 LTCC表达下调所致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异常是导致心衰的原因之一.
作者:胡淑婷;白洁;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中晚期肾结核89例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36例(40.5%),女性53例(59.5%);尿常规异常率48.3%,血沉检查阳性率为41.1%,尿抗酸杆菌阳性率为11.1%;B超、IVP、CT和CTU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1.2%、40.0%、62.5%、73.9%.结论 中晚期肾结核CT和CTU的诊断率较高,怀疑有肾结核的患者应建议行CT检查.
作者:于惊蛰;李广永;张帆;马良宏;李培军;陈福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2年银川市及周边儿童体内血铅含量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就诊的1 100 名儿童采用钨舟原子吸光度法检测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火焰吸收光度法检测血锌,并对血铅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100 名儿童血铅水平均为(38.57±22.02)μg·L-1,铅中毒检出率为1.26%.儿童血铅水平男童较女童高(P<0.05);蒙族儿童血铅水平高于汉族、回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楼层、住所距车流量大的主要干道、厨房使用燃料等8项是儿童血铅水平增高的主要原因.结论 银川市及周边0~6岁儿童铅中毒检出率低于国内其他城市水平,较2004年银川市调查有明显下降,但仍应引起重视,应采取积极、多样的健康宣教等干预措施防治儿童铅中毒.
作者:王宝珍;谷娟;张慧;孙永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例住院治疗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分为通心络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对照组45例只接受常规治疗.2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MMP-9的表达.结果 通心络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MMP-9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通心络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优于对照组,并能下调血清中MMP-9的表达.通心络的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MMP-9从而保护骨架蛋白有关.
作者:邹德奇;黄玉芳;王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联合三苯氧胺片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予中药复方及三苯氧胺片,对照组30例予三苯氧胺片治疗,治疗前后抽血检测T细胞亚群及性激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水平增加、CD4/CD8比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能够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但对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晓龙;王晓翠;魏桃荣;杜凤香;童安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PH)患者病因构成,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肺动脉压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PH的住院患者127例,根据2008年Dana Point PH分类方法分析PH患者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及肺动脉压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PH患者的病因构成依次为肺部疾病和(或)低氧者97例(76.38%)、左心疾病和慢性血栓栓塞各10例(7.87%)、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8例(6.31%)、原因不明者2例(1.57%).肺部疾病和(或)低氧所致PH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常见,为65例(67.01%).PH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咳嗽113例(88.98%),常见并发症是呼吸衰竭68例(53.54%).直线相关分析提示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尿酸(UA)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6、0.222、0.309,P<0.05),与PaO2呈负相关(r为-0.343,P<0.05).结论 呼吸科住院的PH患者病因构成多种多样,肺部疾病和(或)低氧者多见,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是常见的症状,PaO2、UA、RBC、HGB与肺动脉压力的高低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萍;葛利军;杨朝;栾红;耑冰;张丽萍;丁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我院呼吸科监护室2009年2月-2010年5月对1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序贯机械通气,在给予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感染基本控制后改用经鼻(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学华;魏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简便、临床易于推广应用的上气道阻塞综合征的诊治手段.方法 分别对60例上气道阻塞综合征患者行整夜Autoset CPAP治疗,通过压力回放了解上气道阻力情况.结果 40例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ARS)患者在给予392.3 Pa初始压力水平的Autoset CPAP治疗整夜后,通过压力曲线回放均为392.3 Pa,回访患者发现整夜睡眠打鼾及白天嗜睡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而接受初始压力为784.5 Pa的Autoset CPAP治疗的20例UARS患者,尽管压力曲线回放患者整夜的压力均为784.5 Pa,但患者主诉睡眠打鼾及白天嗜睡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Autoset CPAP对上气道阻塞综合征无诊断价值,但较高的初始压力水平对上气道阻塞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价值.
作者:周玮;虎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中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乳酸脱氢酶(LD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强生VIROS 5600干化学分析仪速率法检测血清AMY、LIP、LDH.结果 发病时重型胰腺炎(SAP)组和轻型胰腺炎(MAP)组及非胰腺炎急腹症组血清AMY、LIP、LDH 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疾病早期(48 h内)联合测定血清AMY、LIP、LDH,诊断A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且AMY、LIP、LDH呈正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变程度判定、治疗效果观察及预后判断.
作者:刘祥红;王青;师志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大、中型听神经瘤面神经术后保留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治疗99例听神经瘤患者,其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过程中使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监测组)49例,直接显微镜下切除肿瘤(非监测组)50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率的情况.结果 术后2周内按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监测组与非监测组术后功能保留率分别为21例(42.9%)、12例(24%).结论 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广泛应用,可显著提高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
作者:尚明华;薛浩宇;田继辉;刘仲涛;张富强;王圆庆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醋酸甲羟孕酮(MPA)与传统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癌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组,研究组醋酸甲羟孕酮联合认知-行为疗法40例,对照组组40例,疗程8周,用QOL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入院第2周起,研究组QOL量表分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CBT联合MPA可明显增加患者食欲、促进睡眠、减轻疲乏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幅度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丽娜;马自萍;师卫华;马薇春;刘英华;陈素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