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对小鼠华法林血药浓度的影响

王小萍;马泽通;王永春;孙维红;文友民

关键词:胺碘酮, 华法林, 血药浓度, 小鼠
摘要: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小鼠华法林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96只小鼠分为华法林对照组,胺碘酮30、60、120 mg·kg-1组.每天上午给各组小鼠灌华法林,下午灌生理盐水或胺碘酮,7 d后取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华法林血药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胺碘酮30 mg·kg-1组华法林血药浓升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60、120 mg·kg-1组华法林血药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各剂量组间华法林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60 mg·kg-1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华法林的代谢,使后者血药浓度增高.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DC25B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B(CDC25B)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技术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30例大肠腺瘤组织、10例大肠增生性息肉组织、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CDC25B的表达.结果 CDC25B在在正常大肠、大肠增生性息肉、大肠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53.33%和76.00%,与大肠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25B的表达与血清CEA有相关性(P<0.05),而与大肠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民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血清CA-199及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CDC25B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瘤到大肠癌的转变过程;CDC25B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血清CEA有关,表明CDC25B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发生发展,在大肠癌的进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余月华;王琴;郑红英;冯珊珊;翟惠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信念模式对成人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并确立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护理干预模式,评价护理干预对OSAHS合并MS患者各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轻、中度OSAHS合并MS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8例,实验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进行为期24周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讲授行为改变对治疗疾病的意义,分发护理干预指导手册及睡眠背心,制定饮食、运动干预计划并定期电话随访.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腹围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及颈围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体重、BMI、腹围.

    作者:王秀兰;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死伴血脂异常8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分为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与联合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组.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3个月后复查血脂各项指标,比较2组血脂反弹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且联合治疗组调脂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血脂反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疗效显著.

    作者:贾红云;杨晔;姜则;贾淑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RP-HPLC法测定鞣酸苦参碱胶囊中苦参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鞣酸苦参碱胶囊中苦参碱HPLC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omenex Hydro-RP C18(150 mm×4.6 mm,4 μm);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H=3.0)-乙腈(94:6)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苦参碱浓度在10~500 μg·mL-1(r=0.999 3)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0%,RSD为0.95%(n=6).结论 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高,适用于鞣酸苦参碱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世杰;刘梦英;杨文成;买淑霞;杨建宏;党宏万;封士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宁夏地区高中、高校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2009-2011年度学校体育伤害发生的现状.方法 通过对宁夏银北地区、银川地区和宁南地区的5所普通高校和12所高级中学在校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并以学校体育伤害发生的频率、项目及原因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0%以上的学生都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体育伤害事故,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排球;43.0%体育伤害事故事件,主要发生在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期间;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致因主要有自身因素、教学因素、场地器材和自然环境等.结论 学校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体育伤害事故事件的发生,在体育实践操作中加强防范意识,以减少该地区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频率.

    作者:邹建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0例药物性高血压文献分析

    药物性高血压是指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常规药物剂量治病时,由于药物本身作用或该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血压升高,当血压超过140/90 mm Hg时即考虑药物性高血压.在高血压病因分类中,药物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笔者收集了50例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及患者的注意,减少伤害.

    作者:刘学华;常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NGF对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模型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通过大鼠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损伤致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4只大鼠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NGF硬膜外隙给药组、NGF尾静脉给药组,术后每组动物分别存活1、2、4周,不同时段各组动物均为6只.手术经大鼠左侧L5椎间孔插入长4 mm、直径0.5~0.6 mm的中空钢管,对神经根形成稳定的压迫,同时中空钢管套接PE管引至项部皮下行硬膜外隙用药.造模术后压迫组与NGF硬膜外隙给药组分别经PE管于硬膜外隙注射NS与NGF,NGF尾静脉给药组经尾静脉注射NGF.术后进行行为学及大体观察,对L5神经根相连的脊髓节段切片进行组织学等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神经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 神经根压迫性损伤后,出现神经行为学改变,各时相点NGF给药组神经行为学特征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染色证实受压神经根相连的脊髓节段出现神经细胞变性、凋亡,在各时相点NGF给药组与NS对照组比较,NGF给药组凋亡细胞数量减少(P<0.05);NGF给药组Bax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NGF给药组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而NGF用药各组间在同一时相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大鼠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性损伤后可致相应脊髓节段神经细胞的凋亡,分别经硬膜外隙或尾静脉给予NGF治疗后均可抑制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

    作者:焦旭文;马宁;李军平;韩怀钦;靳国华;张海博;侯宝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常规超滤技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使用常规超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7例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流平稳或复温时行常规超滤,对比分析超滤前后血球压积(Hct)、血浆蛋白和血钾浓度的变化.结果 全组病例超滤出液体量200~2 500 mL,平均(1 338.06±304.31 )mL;经超滤后Hct和血浆蛋白均有明显提高(P<0.05),部分高钾的患者血钾也在短时间下降(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使用常规超滤技术可快速超滤出体内多余水分及电解质,避免血液过度稀释,使Hct、血浆蛋白和血钾等维持在合适的水平.这项技术适用于各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为提高心脏外科手术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刘燕萍;王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石生齿缘草的药材显微特征鉴定

    目的 研究石生齿缘草的药材显微鉴别特征,为石生齿缘草药材的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撕取表皮法制片及粉末透化制片后观察拍照,对药材的茎和叶进行显微鉴定.结果 石生齿缘草显微特征为茎维管束8~12束,无限外韧型,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韧皮部窄,韧皮射线不明显;木质部细胞壁均木化,叶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呈连珠状增厚,下表皮细胞呈多角形、较小,垂周壁呈微波弯曲,气孔不定式、密集,非腺毛极多.结论 以上特征可为石生齿缘草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董琳;权洪峰;张彩芳;冯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持续输注瑞芬太尼抑制鼻内镜手术后气管拔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持续输注瑞芬太尼抑制鼻内镜手术后拔管期间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66例ASAI-Ⅱ级择期行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手术患者分为3组:瑞芬太尼0.075 μg·(kg·min)-1(R1组,n=22)、瑞芬太尼0.05 μg·(kg·min)-2(R2组,n=22)与空白对照组(C组,n=22).手术结束时,R1组和R2组停用丙泊酚,R1组继续输注瑞芬太尼0.05 μg·(kg·min)-1,R2组继续输注瑞芬太尼0.075 μg·(kg·min)-1至拔出气管插管后5 min,C组手术结束时同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观察3组停药前(T0)、拔管前(T1)、拔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时刻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同时观察3组患者苏醒时间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拔管前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瑞芬太尼组,3组患者苏醒时间R1组(9.8±2.6)min,R2组(8.9±2.3)min,C组(6.7±1.8)min,空白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 术后以0.05~0.75 μg·(kg·min)-1速度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可减轻患者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患者可清醒耐受气管插管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控的麻醉方法.

    作者:曹池;张永海;马玲;马汉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子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微栓子(MES)形成是否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浓度有相关性.方法 对被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筛选出患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患者120例,再行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MES,将其划分为MES阳性组63例与MES阴性组57例,测定2组MMP-9血清浓度,明确其是否与MES阳性有相关性.结果 MES阳性组MMP-9血清浓度明显高于MES阴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3,P<0.05).结论 MMP-9血清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MES形成密切相关.

    作者:白向东;马瑞莲;杜秦川;沈焱;张淑敏;魏新;李玲;高志嵩;程继明;邓长林;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并分析超声误诊原因.方法 选取接受规范产前超声检查的18 267例孕妇,并随访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8 267例胎儿中,检出胎儿畸形601例(3.3%),附属器物异常141例(0.8%).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发育异常者敏感性较高,阳性率86.35%,假阴性率13.65%,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和心脏系统畸形发病率较高、骨骼畸形和面部畸形误诊率较高,分别为32.69%、28.95%.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是降低畸形儿出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纪学芹;史瑞仙;阿孜古力·马义尔;沈玉琴;锁耀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化瘀散结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9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化瘀散结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以自拟化瘀散结汤加减,对照组采用口服宫外孕II号方治疗,检测血HCG水平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为7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C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血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2组患者各有1例突发腹痛而急诊手术.结论 化瘀散结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定.

    作者:侯建宁;马立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测量瘢痕子宫妊娠晚期下段肌层厚度对于分娩的意义

    目的 通过超声测量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瘢痕区肌层厚度来判断其瘢痕愈合情况,从而为其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52例,以剖宫产术后2年为界限进行分组,利用经腹部超声测量所有孕妇的瘢痕区肌层厚度,随访终分娩方式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剖宫产手术距离本次妊娠的时间在2年以上者其瘢痕区肌层厚度明显大于2年以内者(P<0.05),但2组间子宫破裂征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13例瘢痕子宫经阴道试产,其成功率92%.结论 超声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对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袁红梅;宋天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主动脉夹层伴失语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主因突发言语不利伴后背部疼痛1 h于2013年1月20日入院.患者1 h前活动中突发不能言语,并出现后背部疼痛,伴有焦躁、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症状.持续存在,无意识障碍、黑矇、四肢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既往有脑梗死病史1年,未留有明显后遗症.双下肢皮肤病30余年(具体诊断不详),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测血压140/80 mmHg 心率 65次·min-1,呼吸25次·min-1,体温36.5 ℃,血氧饱和度96%.患者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意识清楚,不能言语,可理解问话,焦躁不安.左侧髂动脉处可闻及杂音,腹主动脉可闻及杂音,肠鸣音正常;后背部胸5~8压痛阳性.

    作者:张娜;付建敏;杨丽;于成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宁夏2011年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域序列分析

    目的 分析2011年宁夏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VP1的遗传特征.方法 对宁夏40株EV71分离株进行VP1区全长基因序列测定,并对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1年宁夏40株分离株与A、B、C型基因型代表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9%~82.7%、81.4%~84.8%、87.2%~93.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95%、96.6%~98%、97.7%~99.7%,与C4a亚型同源性高;VP1区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这40株同属于C4a亚型.结论 2011年宁夏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均为C4a亚型,病毒未产生明显的变异,其流行存在多条传播链.

    作者:马学旻;马江涛;陈慧;詹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125例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如何更好地暴露术野,有效止血,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25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患者的资料,术中将膀胱切开缝合悬吊于切口上端及两侧的腹外斜肌腱膜之上,暴露膀胱颈口,以肾上腺素盐水封闭,高频电刀环形切开膀胱颈部,再摘除前列腺.结果 125例患者出血量平均60.2 mL,术中、术后无输血,拔管后排尿通畅,无尿道狭窄、排尿困难.结论 应用此方法,可充分暴露视野,止血确切,出血少,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蒋耀昌;双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黄、芒硝外敷辅助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大黄、芒硝外敷辅助甲蝶氨呤(MTX)及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药物保守治疗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MTX50 mg·(m2)-1肌肉注射,同日口服米非司酮50 mg,次·12 h-1,连续2 d;观察组MTX与米非司酮用法同对照组,第5天加用大黄、芒硝外敷下腹部.2组患者均定期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经阴道B超监测附件包块缩小情况,1周后血HCG下降<15%,重复应用MTX.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成功分别为100%、96.7%(P>0.05);血HCG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19.10±4.63)d、(23.03±5.25)d(P<0.05);附件包块消失时间平均分别为(31.43±10.70)d、(60.63±27.42)d(P<0.05).2组患者均仅有轻微恶心,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大黄、芒外硝外敷辅助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性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腹部包块消失时间.

    作者:郭玉娥;赵福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EGFR、Ki67、HER-2、E-cadher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证实的149例女性乳腺癌病理资料.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显著相关(P<0.05),与ER、PR呈负相关(P<0.05);Ki67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显著相关(P<0.05),同时与EGFR呈正相关(r=0.171,P<0.05);HER-2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显著相关(P<0.05),并与EGFR呈正相关(r=0.186,P<0.05);E-cadherin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 EGFR、Ki67、HER-2、E-cadherin的检测对乳腺癌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朝林;李宏;李金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携带HGF基因的脐带血干细胞异种移植促进烧伤创面修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 HGF)修饰的脐血干细胞局部异种移植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检测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干细胞,并以感染复数(MOI= 100)体外转染Ad- HGF.将24只Wistar大鼠分为脐血干细胞治疗组(A组,n=8),Ad- HGF修饰脐血干细胞治疗组(B组,n=8),空白对照组(C组,n=8).建立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根据不同组别将细胞悬液及生理盐水于创面下多点注射,伤后3、5、7、14、21 d观察创面收缩率并采集创面标本,行HE染色以及创面组织羟脯氨酸的测定.结果 伤后7、14、21 d,B组创口收缩率高于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HE染色显示,3、5 d各组HE染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d可见B组表皮化明显;21 d B组再生表皮明显厚于其它各组,并可见较多的新生血管和皮肤附属器生成.伤后5 d B组羟脯氨酸升高明显,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羟脯氨酸含量降低,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HGF修饰脐血干细胞异体移植可显著提高烧伤创面愈合速度和质量,为烧伤创面修复提供了新的策略.

    作者:金丽娟;汪玉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