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性激素变化的探讨

李定中;白云贤;谢晓敏

关键词:绝经, 2型糖尿病, 性激素, 胰岛素抵抗
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2 型糠尿病(T2DM)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特点.方法 收集90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PI)、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剌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垂体泌乳素(PRL)及睾酮(T)等检测值,观察性腺激素的变化;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胰岛素抵抗组(IR组)和无胰岛素抵抗组(Non-IR组),探讨绝经后女性T2DM性激素变化特点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绝经后女性T2DM的E2、FSH、LH显著减低(P<0.05),PRL、T显著增高(P<0.05),P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P>0.05);IR组与Non-IR组比较,E2减低(P<0.05),其余性激素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性激素严重紊乱,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餐后高血糖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餐后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收集单纯2型糖尿病组56例,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50例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病程、甘油三酯较单纯糖尿病组升高、而HBC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病程、甘油三酯、HBCI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多元性回归分析提示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HbA1c、甘油三酯呈正相关,与HBCI呈负相关,餐后2 h血糖对HbA1c的贡献比空腹血糖大.结论 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尤以餐后高血糖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白彬;黎慧;张如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高蛋白饮食及规律运动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蛋白饮食结合规律运动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肥胖型PCOS患者143例,给予高蛋白饮食结合规律运动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相关性激素指标、糖脂代谢指标、体重变化情况等.结果 完成治疗及随访107例,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总甘油三酯(TG)、血清空腹血糖(FP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HO、LDL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肥胖型PCOS患者采用高蛋白饮食结合规律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内分泌激素及糖脂代谢紊乱,是一种经济有效的PCOS的治疗方法.

    作者:哈灵侠;李向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期血糖水平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血糖水平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63例AOPP患者依据血糖值分为正常血糖组,轻中度血糖组和重度血糖组,测定入院后血糖值并进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比较组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分析血糖值与SOFA值的相关关系,并比较血糖值和SOFA值对死亡预测的价值.结果 正常血糖组,轻中度血糖组和重度血糖组的MODS发生率依次为11.76%、26.67%、56.25%,死亡率依次为5.88%、13.33%、43.7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值与SOFA值存在正相关关系(r=0.853,P<0.05);3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2,P<0.05);轻中度高血糖组比正常血糖组、重度高血糖组比正常血糖组、重度高血糖组比轻中度高血糖组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3.62、12.38、3.42;SOFA评分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60(PSOFA<0.05),血糖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P血糖<0.05),两者对死亡的预测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水平可以作为独立的预测因子来评价AOPP患者的死亡危险度.

    作者:潘东峰;王新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临床类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糖尿病相关临床指标、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1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有关情绪障碍的诊断标准,对SDS评分>53分的患者进行分类诊断,确定情绪障碍的类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可能因素进行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总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其中20.29%的患者符合ICD-10中关于情绪障碍的疾病诊断标准,类型以抑郁焦虑混合状态为多见,抑郁症次之;Logistic回归进入回归方程的危险因素有性别、病程、并发症数目、糖化血红蛋白,应对方式中的屈服因子和社会支持中的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别是糖尿病伴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易伴发抑郁障碍,因影响预后,需引起重视.

    作者:李赓;田文珍;曹艳玲;雍生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头位胎膜早破分娩母婴的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足月头位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便尽早发现难产信号,早期干预,大限度地减少对母婴的不良结局.方法 选择182例足月头位胎膜早破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182例足月头位无胎膜早破为对照组.结果 2组患者在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后切口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导致剖宫产、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及产后出血均升高,威胁母儿安全,临床应该高度重视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疗,及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曹莲蕊;于洋;侯筱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以慢性咳嗽或反复发作性喘息等哮喘疑似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305例纳入研究,同时进行支气管激发、舒张试验和FENO检测,以支气管激发结果结合临床作为诊断哮喘标准,以此作为参照评价FENO检测对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价值.结果 哮喘组PC20-FEV1.0值低于非哮喘组(7.68±5.22与12.50±0.00,P<0.05),FENO值高于非哮喘组(59.00±50.37与14.44±6.62,P<0.05);FENO法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敏感度是70.30%,特异度84.62%,阳性预测值92.12 %,阴性预测值67.65%,与传统支气管激发舒张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NO对于支气管哮喘诊断价值与传统肺功能法相似,FENO和支气管激发、舒张法联合应用,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进一步提高,FENO检测对支气管哮喘诊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艳娟;郑西卫;杨桂兰;訾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Graves'病合并贫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Graves'(GD)病合并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52例GD 病合并贫血患者血常规资料,分析其贫血类型.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治疗组27例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25例,观察2组治疗4、8及12周Hb及WBC、甲状腺功能、TRAb变化.结果 ①52例GD合并贫血患者中轻度贫血29例(55.8%),中度贫血19例(36.5%),重度贫血4例(7.7%);根据血常规结果可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8例(53.85%),单纯小细胞性贫血13例(25%),正常细胞性贫血7例(13.46%),大细胞性贫血4例(7.7%).②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8周及12周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Hb明显增加(P<0.05).③治疗12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糖皮质激素治疗组Hb、WBC明显增加,TRAb明显降低(P<0.05).④治疗前后比较,不良反应仅睡眠障碍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高血压、高血糖、胃肠道反应、痤疮、感染等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症状均轻微.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GD合并贫血患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董小英;李建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80例甲亢性心脏病和90例单纯甲亢的病例进行年龄、病程、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对比,观察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甲亢性心脏病造成误诊率为7.5%.甲亢性心脏病组的年龄、病程更长,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T3、FT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病程是甲亢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秀平;梁静;王学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常规IVF短时授精第2极体排出及原核形成与胚胎发育潜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常规IVF短时受精中第2极体排出以及受精后原核形成的情况,评估该两项指标与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因女方输卵管因素接受常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105个周期,观察受精后3~5 h第2极体排出以及授精后18~20 h原核形成情况.按照第2极体排出以及原核形成与否分为4组,A组(第2极体排出,观察到2个原核),B组(第2极体未排出,观察到2个原核),C组(第2极体排出,未观察到2个原核),D组(第2极体未排出,未观察到原核形成),评估各组对胚胎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 共观察851枚行常规体外授精的成熟卵子,获胚胎728枚,4组间胚胎形成率及优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第3天胚胎卵裂球数目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6个细胞的胚胎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组,而A组和B组介于6~8个细胞的胚胎比例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第3天胚胎碎片程度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受精后3~5 h见第2极体排出且18~20 h观察到2个原核形成的胚胎具有较好的胚胎发育潜能.

    作者:刘芳;王莹;金锐;白刚;刘永杰;唐大伟;包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全胚冷冻在预防OHSS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全胚胎冷冻在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中的价值.方法 对946例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中,为预防OHSS而行全胚冷冻的患者120例,观察其中重度OHSS发生率,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结果 946例中共发生OHSS 30例,全胚胎冷冻患者120例;发生中重度OHSS 3例,占总发生中重度OHSS的10%;新鲜周期移植826例,中重度OHSS 27例,占总发生中重度OHSS的90%,全胚胎冷冻组发生中重度OHSS比例显著低于新鲜周期移植组.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49%,高于同期新鲜周期移植妊娠率.结论 全胚胎冷冻是预防中重度OHSS的一种重要措施,其后行冻融胚胎移植的妊娠率高于同期新鲜周期妊娠率.

    作者:赵亚琼;金锐;王莹;杨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心理因素在男性不育治疗中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在不育症治疗的不同阶段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不同阶段患者面临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法 选取824例就诊不育症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不同就诊时间分为初次就诊组、再次就诊组,后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轻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通过交流与观察分析不同组间患者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结果 初次就诊组主要面临情景性取精困难,再次就诊组中正常组患者主要面临在不育症就诊过程中如何建立夫妻间相互支持系统使其能顺利完成治疗;轻度异常组主要面临如何建立患者的自信及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重度异常组主要面临如何使其正视病情并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案.结论 心理因素在男性不育治疗的不同阶段影响不同,故需根据不同患者特点采取不同治疗方式.

    作者:景万红;贾韶彤;袁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510例银川市居民血糖筛查结果与体重的关系

    目的 了解银川市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体检人员的血糖情况,以及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方法 选择定期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银川、银南、银北地区人群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指血血糖测定.结果 本次筛查总人数为1 510例,新发现糖尿病患者37例,原有糖尿病患者3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51例,糖尿病发病率为4.97%;其中新发现糖尿病患病率2.45%,原有糖尿病率为2.52%,糖尿病前期发病率为3.38%.调查人群中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1.39%、8.37%、40.67%,超重和肥胖组人群血糖异常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肥胖者血糖异常率均高于腰围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川地区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超重率及肥胖率已处于较高水平.

    作者:文嘉;张如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5436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住院患者的疾病统计分析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07-2012年出院患者中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发病情况,研究其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5 436份出院病案首页信息,按性别、年龄及相关疾病等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5 436份病案中,男性3 419例(62.9%),女性2 017例(37.1%),男女比例为1.7∶1;以50~59岁年龄段的患病数多,为1 558例,占28.66%;其中检出高血压病3 172例(58.35%),高血脂2 906例(53.46%),冠心病1 573例(28.94%),胆石病583例(10.72%),肥胖症401例(7.38%).结论 糖尿病伴脂肪肝的患者有着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防治工作还应注意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血脂异常等的调治与控制.

    作者:哈丽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两种HMG促排卵方案治疗PCOS不孕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使用尿促性素(HMG)促排卵方案的结局.方法 将87例PCOS不孕患者分为预处理组(达英-35+二甲双胍)48例,未处理组39例,比较2组患者成熟卵泡数、排卵数、妊娠率、多胎率及流产率.结果 2组成患者熟卵泡数及排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促排天数、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不孕患者给予达英-35调整月经周期后再使用HMG促排卵,可提高成熟卵泡数及排卵率,终提高妊娠率.

    作者:常艳华;杨海燕;米莹;马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卵泡刺激素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β-黏连蛋白、E-钙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FSH)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β-黏连蛋白(β-catenin)、E-钙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 FSH分别作用SKOV3细胞和HO 8910细胞48 h后,分别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β-catenin、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FSH可以增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HO 8910内β-catenin表达阳性的细胞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作用后,SKOV3细胞内E-cadherin表达阳性的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HO8910细胞内E-cadherin表达阳性的细胞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H可能通过与受体结合或通路作用于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并引起其β-catenin表达的增强及E-cadherin表达的减弱,从而增强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杨彩虹;高珊;张雪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

    乳腺癌患者行静脉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 可减少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并可确保化疗药物安全使用,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其可为患者提供长期的治疗途径[1].但是PICC 是侵入性操作,对伴有糖尿病肿瘤患者进行PICC 置管时应特别慎重[ 2].本文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观察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PICC置管的效果并总结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霞;王丽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男性因素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反复种植失败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技术中反复种植失败(RIF)的男性影响因素,分析RIF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DNA碎片化指数(DFI)、精液常规参数、辅助助孕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取接受IVF-ET技术助孕患者共49例,其中RIF 19例作为病例组;临床妊娠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nnexin V-FITC/PI精子双染,通过流式细胞仪器(FCM)检测精子亚群所占的比例.结果 2组男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精液量、密度、前向运动比率(PR)、形态及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女性年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E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RIF发病的男性因素较多,DFI、BMI及生活方式可能不是RIF发生的独立因素.

    作者:刘春莲;马强;李彩艳;贾韶彤;吴昕;景万红;阳清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胚胎碎片出现时间对IVF/ICSI-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胚胎碎片出现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5个黄体期长方案促排225个周期中1 658枚胚胎碎片出现时间,分为3组,即A组受精后24~25 h胚胎有早期卵裂伴有碎片,B组受精后24~25 h有早期卵裂不伴胚胎碎片,C组受精后48 h出现分裂.比较各组在第3天的优胚率、囊胚形成率、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的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均明显低于B、C2组(34.00%与79.18%及55.14%,31.15%与64.94%及56.58%,P<0.05).A组囊胚形成率和着床率低于其他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第3天的优胚率、囊胚形成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胚胎碎片出现的时间是一项对胚胎质量进行评估的有效补充,对选择优质胚胎进行移植、提高IVF/ICSI-ET 治疗的临床妊娠率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金锐;包俊华;赵亚琼;王莹;刘芳;唐大伟;白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对羟苯磺酸钙治疗前、后的眼底及视力变化.方法 选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所有患者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6个月,比较服药前后视力、眼压、散瞳眼底变化.结果 治疗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眼底改善者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具有改善和稳定DR的作用.

    作者:夏苏蕾;李仁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回汉族大学生生殖健康需求的比较分析

    目的 了解回汉族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的态度和需求状况,为宁夏部分高校开展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宁夏地区选择两所本科高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每所高校的1~4年级本科班中平均抽取4个班级,采取现场自填问卷形式对其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 3.0对问卷核查录入,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 135名汉族和581名回族同学中,76.42%和80.5%的汉族和回族同学均认为需要生殖健康方面的服务,且认为需要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咨询服务的同学分别占65.03%和6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生殖健康问题时的处理方面,无论是回族还是汉族同学采取不正确方式处理(不处理、自己买药、到私人诊所就诊)的人数占20%以上,回汉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汉族同学对生殖健康相关方面信息及服务的了解和应用情况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夏地区高校无论是汉族还是回族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的服务可及性较差,认识不足,均对生殖健康咨询和服务具有很大需求.

    作者:邱红燕;刘兰;李宏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