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王海鹰;孟军;余俏燕;冯晓云
目的 探讨持续阴道超声辐射后人胚早孕绒毛细胞超微结构中各细胞器的变化.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72例分为6组,分别以阴道超声持续照射0、4、6、8、10、12 min,而后收集绒毛标本进行固定,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绒毛各种细胞器的变化.结果 经阴道超声持续照射4 min后,内质网开始出现病理性扩张;10 min后大部分细胞器相继出现病理性改变,间充质改变不明显.结论 随着阴道超声辐射时间的延长,滋养细胞各细胞器可出现病理性改变,首先是内质网,依次为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基板等结构,间充质未见明显的改变.
作者:王鹤;王海鹰;孟军;余俏燕;冯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柴胡炮制的工艺.方法 以柴胡皂苷总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柴胡的佳炮制工艺.结果 柴胡佳炮制工艺为10 kg药材加0.2倍水量浸润12 h,在60 ℃的条件下烘干40 min.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靠,适应于柴胡炮制生产.
作者:安瑜;杨天寿;柳月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免疫法与化学法检测大便隐血的结果 分析,比较两种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胶体金单克隆抗体免疫法和邻联甲苯胺法检测临床送检标本180例和健康体检者标本100例.将临床标本分为柏油便组62例和非柏油便组118例以及健康体检组100例,分别进行统计.结果 胶体金单克隆抗体免疫法在临床送检标本中阳性检出率低于邻联甲苯胺化学法,非柏油便组分别为47.5%和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柏油便组为67.7%和1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健康体检者中的阳性检出率高于邻联甲苯胺化学法.结论 胶体金单克隆抗体法灵敏、特异、抗干扰性强,但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邻联甲苯胺化学法易出现假阳性反应,两者结合应用可以降低假阳性或假阴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任宏新;丁莉;赵东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源性急性肾衰竭(DARF)病因和预后分析,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43例药源性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43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少尿型多见,占55.81%,且大多伴有蛋白尿、血尿及白细胞尿.涉及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27.90%),其次为抗病毒及非甾体消炎药(均为20.93%).抗生素以氨基糖苷类及头孢菌素常见(33.3%),其中2种或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引起急性肾衰竭为多见,占66.67%.结论 药源性急性肾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抗生素、抗病毒及非甾体消炎药,其中2种或以上抗生素联合应用肾毒性较强.只要及时诊断、及早停用可疑药物,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肾功能能够完全恢复.
作者:冯志红;周晓玲;陈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合并亚临床甲减与营养及炎症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将80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3个月以上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状态检测.依据甲状腺功能检验结果 分为亚临床甲减组及非亚临床甲减组,调查人口学资料,同时检测患者的生化指标,评估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双手握力及SGA评估)、炎症状态(Hs-CRP).结果 80例患者中,患亚临床甲减CAPD患者30例(37.5%),未患亚临床甲减CAPD患者50例(62.5%).①亚临床甲减组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0.0%(18例)明显高于非亚临床甲减组中24.0%(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非亚临床甲减组比较,亚临床甲减组的血浆白蛋白水平(30.99±3.70)g/L与(28.93±5.29)g/L(P<0.05)、血红蛋白水平(113.60±18.34)g/L与(99.77±17.67)g/L(P<0.05)、左手握力(183.00±85.81)N与(143.5±61.65)N(P<0.05)及右手握力(199.70±82.17)N与(162.83±69.07)N均明显降低(P<0.05).在亚临床加减组中,Hs-CRP水平高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92.31%)明显高于Hs-CRP水平正常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PD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较高,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APD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若合并亚临床甲减的CAPD患者同时合并炎症状态,则营养状况更差,更易发生MIA综合证.
作者:刘烨;田娜;陈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病[1].本研究对我院健康体检人群MS及其它疾病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凤;王盼盼;扈学琴;李芳;夏莉娟;马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消化道溃疡(SU)出血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及与原发病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22例急性脑卒中合并SU出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老年患者为主,出血性卒中较缺血性卒中易发病且与卒中严重程度、病变部位、病灶容积有关.频繁呕吐、低热、贫血对早期诊断有提示意义,对急危重症SU出血及时处理可改善卒中的预后.结论 急性脑卒中合并SU出血是急危重症之一,死亡率高,及时诊治有望改善预后.
作者:王自成;程爱佳;杨蜀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收治22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BHS的发生率38.33%,出血性脑卒中BHS发生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90.80%的BHS患者于卒中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心电图主要变现为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合并BHS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高于未合并BHS者(P<0.01).结论 BHS发生与脑卒中的类型和部位有关,预后较未合并BHS脑卒中患者差.
作者:曹振东;于飞;杨桂莲;肖艳君;何素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急性铊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4例急性铊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监测治疗前后血铊及尿铊的浓度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等变化.结果 4例患者入院后均在口服特效解毒剂普鲁士蓝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血铊及尿铊均降至正常,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对急性铊中毒患者,在普鲁士蓝治疗基础上,积极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以迅速有效降低铊中毒患者血铊及尿铊浓度,提高治愈率,此方法 可成为铊中毒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张汀;叶建华;周晓玲;李艳;陈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病理性近视(PM)和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CNV)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71例(82眼)的CNV患者行维替泊芬PDT治疗,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CNV病灶大小及渗漏情况,以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等.结果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39例(46眼),病理性近视11例(13眼),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21例(23眼).各组治疗6个月后佳矫正视力稳定和提高的患者各组分别为89.1%,92.3%和91.3%;CNV渗漏停止或减少者各组分别为58.7%,61.5%和73.9%;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减轻者在6个月各组分别为90.5%,79.4%和88.1%;平均次数分别为1.15,1.09和1.04.结论 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可有效地改善或稳定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和特发性CNV患者的视力,控制病变进展,6个月随访结果 安全有效.
作者:哈少平;王利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正规抗结核治疗前和治疗1、3个月后外周血ELISPOT斑点数变化,从而间接监测患者病情发展变化,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分别收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正规抗结核治疗前的外周血和治疗1、3个月后的外周血,分离提取单个核细胞,经冻存和复苏后,行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T-Spot-TB)检测外周血中IFN-γ分泌细胞,统计其斑点数.结果 正规抗结核治疗1、3个月后的外周血T-Spot-TB试验斑点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ELISPOT检测斑点数的变化,能够一定程度地反应结核性脑膜炎早中期临床治疗效果及疾病发展变化.
作者:张秀英;窦春阳;吴若芬;范学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的急症,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是病死率高的脑卒中类型[1]。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们对42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花;景玉琼;杨理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腹膜炎仍是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影响患者的透析质量,而且造成患者腹膜透析技术失败和患者死亡率增加[1]。我中心腹透护士通过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大大地降低了腹膜透析患者12个透析月内腹膜炎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霞;肖东星;陈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无糖及含糖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对血压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36例糖尿病肾病规律血透患者分为2组,分别应用无糖和含糖透析液(葡萄糖浓度5.5 mmol/L)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过程中动态监测血压和血糖,并对比患者使用两种不同透析液透析后的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使用无糖透析液治疗患者,发生透析低血压和低血糖分别为和11.7%和16.5%;使用含糖透析液治疗患者发生透析低血压和低血糖明显下降,分别为5.6%和1.49%(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等生化指标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使用含糖透析液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肾病的透析患者透时低血压和低血糖的发生,且对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
作者:郭建忠;李兴国;梁海英;马彩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斜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就诊于宁夏眼科医院的先天性斜肌功能障碍的门诊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视力、验光、头位、眼位、Bielschowsky歪头试验、眼底照相和双眼视功能检查,通过全面的临床资料分析,确定诊断.结果 25例先天性斜肌功能障碍病例中内转时上斜视20例,内转时下斜视3例,上斜肌腱鞘综合征2例.内转时上斜视病例中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者18例,占90.0%;先天性滑车神经麻痹继发下斜肌功能亢进2例.原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伴斜视10例,占55.6%.其中V型外斜视6例,V型内斜视4例.不伴有水平斜视的8例中有4例下斜肌功能亢进失代偿,出现复视,误诊为后天性滑车神经麻痹.内转时下斜视3例,其中先天性下斜肌麻痹,继发上斜肌功能亢进(内斜A征)2例,原发性上斜肌功能亢进(外斜A征)1例.上斜肌腱鞘综合征2例,均表现Y征.结论 先天性斜肌功能障碍常与水平斜视同时存在.先天性斜肌功能障碍病例中,以原发性上斜肌功能过强常见,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内转眼表现为上斜视,无先天性滑车神经麻痹的体征.原发性上斜肌功能过强失代偿时,容易误诊为后天性滑车神经麻痹.
作者:盛迅伦;雷洁琼;马鸿娟;任英华;张金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5例,采取肘关节内外侧入路行尺骨冠状突、桡骨头骨折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关节囊及内外侧副韧带.术后肘关节于屈曲90°、前臂中立位石膏托固定,术后第2 d进行肩及腕关节功能锻炼,1周后开始被动功能锻炼,3周后进行主动康复练习.结果 15例患者获6~16个月随访,平均(12±4.8)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对位满意,临床愈合时间9~18周,平均(12±5.4)周,肘关节稳定.肘关节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出现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4例,未作特殊处理.疗效优7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86.6%.结论 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能有效重建肘关节骨和软组织的稳定性,可早期在术后进行康复锻炼,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
作者:姚刚;虎猛;李赢;郑伟;张国升;何永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伢典(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技术和常规高速车针在乳磨牙龋齿去龋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及被患儿接受的程度.方法 选择牙合面牙本质龋的乳磨牙103颗,分为Carisolv化学机械组(A组53例)和高速车针组(B组52例),采用两种去龋技术去龋后用树脂充填,记录去龋时间、问卷调查术中疼痛程度、对Carisolv气味接受程度、6个月后复查充填体的情况.结果 在均未使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A组去龋时间较B组长(P<0.01),术中A组疼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复查,2组在继发龋率、充填体脱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能使患儿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可用于儿童乳牙龋病的治疗.
作者:曹娟;李爽英;蒋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1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同期收治的31例患者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及影像学指标.结果 采用椎旁肌间隙手术入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入路在伤椎Cobb角的矫正度及伤椎相对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日以及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患者骨折椎体平均随访(15±4.8)个月均愈合,无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的发生,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作者:虎猛;姚刚;顾月龙;李赢;张国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在行规律腹膜透析死亡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非医学因素对腹膜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透析龄进行分组,透析龄<24个月为A组,>24个月为B组,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原发病、家庭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报销情况、操作者及操作者文化程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操作者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家庭收入、依从性及就诊频率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而自费比例显著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 经济状况和依从性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艳;张红霞;陈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重症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24例重症烧伤患者,采用旭化成ACH-10型床旁血液透析机,CVVHDF或CVVHF模式,个体化碳酸氢盐透析液和置换液.监测患者在CRRT前、首次CRRT后及CRRT疗程结束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钾(K)、钠(Na)、钙(Ca)、白细胞计数(WBC)和血浆白蛋白含量(ALb)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4例患者CRRT治疗5~46次,死亡6例,死亡率25%(6/24).18例存活患者在首次CRRT后BUN、Scr、K、Na、Ca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好转(P<0.05),CRRT疗程结束后上述指标及ALb和WBC均显著好于治疗前水平(P<0.05);各种并发症的治疗获得较好疗效.存活患者住院治疗时间28~106 d,平均(63.7±34.4)d.平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低于既往未使用CRRT治疗患者.结论 CRRT对烧伤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和液体失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合并脓毒症、急性呼吸衰竭和MODS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肖东星;王革;宋淑华;陈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