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急诊手术治疗

张万义;张炜;何治平

关键词:腕骨, 骨折脱位, 内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对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病例进行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9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病例采取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11~24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疗效满意.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对肝脏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m-AST)及m-AS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192例肝病患者的血清m-AST,并计算m-AST/AST.结果 对照组86例m-AST活力为(8.8±1.4)U/L,肝病患者血清m-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2周后急性肝炎m-AST及m-AST/AST比值下降明显,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组下降不明显(P>0.05);ROC曲线下对慢性肝炎组诊断价值大.结论 血清m-AST活力测定,有助于评估肝细胞坏死程度,判断疾病的发展,鉴别急、慢性肝脏疾病.

    作者:杜宗孝;李富荣;朴文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口切开联合瘘道胶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内口切开联合瘘道胶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内口切开联合瘘道胶管引流术组30例)和对照组(切开引流术组30例),分别实施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肛门功能评分、疤痕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积分、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门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保护肛门形态及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内口切开联合瘘道胶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安全有效.

    作者:刘大勇;鞠光亚;黄华东;薛金;刘冰;潘义敏;宋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伤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6例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经伤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全部得到随访,椎体高度术前及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断钉及后突畸形发生.结论 胸腰段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复位满意,术后随访高度丢失少,安全可靠.

    作者:李占良;马兴科;范文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急诊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对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的病例进行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9例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病例采取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11~24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急诊手术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疗效满意.

    作者:张万义;张炜;何治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PSG诊断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OSAHS提供主观感受指标的参考.方法 45例经PSG诊断为轻、中、重度的OSAHS患者,使用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的36项问卷简表(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利用直线回归分析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重度OSAHS较轻度患者SF-36六个维度分值低.PSG参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SF-36中躯体疼痛(BP)呈正相关(P<0.05),PSG参数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SF-36中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呈正相关(P<0.05).结论 重度OSAHS较轻度患者生活质量受损严重;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及睡眠中低氧是影响OSAHS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

    作者:邵钰;何琴;张佐;曲爱丽;李佳琦;滕雍辉;张沙沙;刘冰;李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注射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120例腰合征患者,分成注射针刀治疗组、封闭组及针刺组各40例,治疗1、14 d评价疗效.结果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后1、14 d注射针刀组和封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针刀组、针刺组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治疗改善率,治疗后第14 d注射针刀组、封闭组疗效优于针刺组(χ2=6.55,P<0.05),注射针刀组优良率高于封闭组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红炜;顾常庆;李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常规及凝血常规分析前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血常规及凝血检验分析前的影响因素,探讨控制分析前变异的意义.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志愿者21例,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常规项目检测,对检测结果 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压脉带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结果 的影响,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和白细胞数(WBC)测定结果 1、2 min无变化,3 min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数(PLT)1、2、3 min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离心前后标本放置2 h对凝血4项测定结果 的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 无变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离心前后标本放置4 h对凝血4项测定结果 的影响,FIB无变化,PT、APTT、TT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分析前标本采集和标本放置时间及方式都会对检测结果 造成影响,重视分析前影响因素和控制分析前变异,能极大地提高临床实验室的服务质量,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作者:温晓燕;陈淑红;杨秀莲;胡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79例肛周脓肿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肛周脓肿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菌群分布特点以及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在肛肠科的耐药情况,为产ESBLs菌的监控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肛周脓肿79例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 脓液标本需氧致病菌的检出率为62%,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9例,占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株的22.5%.大肠埃希氏菌药敏实验结果 显示,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敏感率不足30%;临床常用的头孢呋辛对其敏感率仅52.5%;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大肠埃希菌为肛周脓肿的主要致病菌,其中以产ESBLs比例较高,科室应加强产ESBLs细菌的检测,防止交叉感染,根据监测结果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军;赵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同时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有些受检者在行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出现恶心、腹胀及腹痛而无法耐受而终止检查,导致疾病延误或无法明确诊断[1-2].随着无痛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人们已逐渐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3].现将198例行无痛胃镜、肠镜检查体检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凤;丁风兰;雷庆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I-RADS3~5级微钙化性病变数字乳腺X线与病理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乳腺BI-RADS分类3~5级微钙化性病变在数字乳腺X线检查中的特征并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从200例乳腺X线检查发现钙化性病变患者中,筛查出27例BI-RADS分类3~5级微钙化病变,由两名专门从事乳腺影像诊断医师采用盲法,根据BI-RADS分类诊断标准分析27例病变并进行良恶性评估,并达成一致意见,随后与B超引导穿刺活检及手术切除获得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以钙化灶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BI-RADS 3~5级微钙化性病变在乳腺数字X线检查中的特征,病理证实良性微钙化病变9例、恶性微钙化18例,包括BI-RADS 3级微钙化病变3例、BI-RADS 4级14例、BI-RADS 5级10例.结论 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微钙化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很高,在对BI-RADS分类3~5级微钙化病变定性诊断中,BI-RADS分类4级微钙化病变诊断特异性较低,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在活检前进一步评估这类病变的良恶性,避免良性钙化性病变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活检.

    作者:杜风帜;王新辉;张剑;李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腿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腿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价值.方法 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8例,腓动脉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4例,术后观测皮瓣肿胀程度、成活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2例全部成活,大桨面积5 cm×8 cm~6 cm×17 cm,小桨面积2 cm×3 cm~4 cm×4 cm;1例出现皮瓣小部分坏死,1例出现表浅水泡,1例出现短暂的静脉淤血,在大的螺旋桨皮瓣患者中出现短暂一过性的小腿水肿.获随访7~26个月,创面治愈,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不牺牲主干血管,修复缺损范围较大,成功率高.当创面特征适合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覆盖时,这种技术应该被考虑作为外科修复重建的适宜方法 之一.

    作者:刘勇;穆广态;俞玮;马杰;冯福成;陈国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液分析仪XE-2100低值血小板标本血小板计数方法学比较

    目的 评价血小板(PLT)低值患者采用血液分析仪XE-2100电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两种方法 检测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将110例血液标本分成3组,PLT<50×109/L组、50×109/L≤PLT≥100×109/L组和PLT>100×109/L组.用电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以手工法计数为参考方法,分别与电阻抗法和光学法的检测结果 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XE-2100仪器上,PLT>100×109/L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血小板数量与显微镜计数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量异常用光学(PLT-O)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阻法(PLT-I)计数与显微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上,PLT>100×109/L时电阻抗法、光学法与手工法均高度相关,PLT<100×109/L的标本,电阻抗法与手工法的相关性偏低,不及XE-2100的核酸染色技术与激光法结合血小板计数.结论 XE-2100血小板计数准确性较高,在大批量检测血液标本时可以使用电阻抗法检测,当血小板计数结果 出现异常时应选择光学法进行检测,但在中小型医院,异常血小板计数还是首选人工镜检的方法.

    作者:贺淑霞;刘小丽;王银锋;张洁;兰海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SA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引导下定位经皮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采用DSA引导下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准确到位后行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39例患者均准确穿刺到位,术后有效率97.4%.术后随访3~36个月,1例无效,1例复发,除了出现面部感觉障碍及角膜炎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DSA引导下定位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作者:汤翠翠;杨明武;陈夏平;鲍文强;任雪艳;马汉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甲状腺病灶内钙化灶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甲状腺病灶内钙化灶在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甲状腺病灶内发现钙化灶的病例,根据甲状腺病灶内钙化点的形态、大小、数量、周边回声等特征判断甲状腺病灶的性质.结果 4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微小钙化8例(均为恶性病灶),粗大颗粒状钙化19例(均为良性病灶),斑块状钙化19例(4例为恶性病灶,15例为良性病灶).结论 对甲状腺病灶内钙化灶进行分析,能够帮助超声诊断甲状腺癌.

    作者:杨庆荣;郁洪;蔡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WI超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诊断超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 经临床确诊为HIE的新生儿95例,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横轴面T1WI、T2WI、T2flair、DWI扫描,比较T1WI与DWI序列对HIE缺血灶的检出数,评价DWI在HIE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除外大脑皮层高信号,共检出缺血灶321个,其中T1WI检出276个缺血灶、DWI检出260个缺血灶,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病例分为≤7 d和>7 d 2组,分别比较发现P值均<0.05,表明T1WI及DWI在不同时期内对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适于超早期检查,应该在出生后到7 d内进行;T1WI对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查更有效.在检查HIE患儿时,应该同时进行DWI和常规MR检查,两者互为补充.

    作者:高永斌;朱蓉蓉;杨利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失语是卒中后的常见神经系统症状之一,21%~38%的急性卒中患者存在语言功能障碍[1].失语是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现已成为国内外研讨的热点.本文就失语的康复研究现状进行简介.

    作者:张华;吴瑞鹏;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宁夏美沙酮门诊海洛因成瘾者在治疗期间感染艾滋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宁夏美沙酮门诊海洛因成瘾者在治疗期间感染艾滋病情况,为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宁夏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系统,对日常工作中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和实验室检测数据经Excel导出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宁夏美沙酮门诊HIV阴性治疗者治疗期间HIV感染率为0.18%,既往有注射吸毒行为者感染率0.41%(6/1 468),无注射吸毒行为者感染率0.04%(1/2 439),共用针具和未共用针具的感染率分别为0.25%和1.52%.结论 受治人员在治疗期间偷吸毒品、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HIV传播的因素.

    作者:蒋岸;马光明;张海燕;马芳;田玉山;丁少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对4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21例非脑梗死患者,进行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测定,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比较2组结果 并分析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间Hcy的测量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Hcy对急性脑梗死仍有危害因素存在,HCY+TG+LDL的影响大,HCY+LDL次之,HCY+TG小.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尤其合并高血脂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而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胜军;曲梅丽;周益平;马晓珉;晁丽娜;张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清IL-6、IL-10、Hs-CRP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6(IL-6)、细胞因子10(IL-10)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PP患儿入院时和抗炎治疗后血清中IL-6、IL-10含量.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含量并与对照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PP组治疗前IL-6为(19.15±1.34)pg/ml,IL-10(18.25±1.41)pg/ml,Hs-CRP(28.4±3.05)mg/L与对照组IL-6(6.32±0.57)pg/ml,IL-10(6.11±2.03)pg/ml,Hs-CRP(6.41±1.15)mg/L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01、t=32.618、t=49.272、P<0.01);MPP组治疗第7~10 d IL-6(6.65±1.05)pg/ml,IL-10(6.89±1.66)pg/ml,Hs-CRP(6.86±1.24)mg/L浓度比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P患儿入院治疗前,治疗后血清IL-6、IL-10,Hs-CRP含量的变化对疾病的进展和疗效有一定指导意义,提示IL-6、IL-10和Hs-CRP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石作珍;马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脑出血术后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ICU综合护理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48 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1].开颅手术血肿清除是治疗急性脑出血(ICH)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易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而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特别是高龄患者,多以死亡为临床结局[2].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6月-2012年1月我院ICU 36例急性ICH术后合并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针对其诱发因素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阳;徐翠莲;周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