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勇;鞠光亚;黄华东;薛金;刘冰;潘义敏;宋旭东
目的 探讨线粒体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m-AST)及m-AS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192例肝病患者的血清m-AST,并计算m-AST/AST.结果 对照组86例m-AST活力为(8.8±1.4)U/L,肝病患者血清m-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2周后急性肝炎m-AST及m-AST/AST比值下降明显,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组下降不明显(P>0.05);ROC曲线下对慢性肝炎组诊断价值大.结论 血清m-AST活力测定,有助于评估肝细胞坏死程度,判断疾病的发展,鉴别急、慢性肝脏疾病.
作者:杜宗孝;李富荣;朴文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肛周脓肿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菌群分布特点以及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在肛肠科的耐药情况,为产ESBLs菌的监控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肛周脓肿79例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 脓液标本需氧致病菌的检出率为62%,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9例,占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株的22.5%.大肠埃希氏菌药敏实验结果 显示,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敏感率不足30%;临床常用的头孢呋辛对其敏感率仅52.5%;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大肠埃希菌为肛周脓肿的主要致病菌,其中以产ESBLs比例较高,科室应加强产ESBLs细菌的检测,防止交叉感染,根据监测结果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军;赵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已成为重症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1].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住院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6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6例行BAL住院患者中49例为重症肺炎[2],其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23~83岁,平均(63±8)岁.每例平均行BAL 2~3次,多1例行BAL 5次.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且均已行抗感染、常规雾化排痰等治疗,肺部感染吸收困难,呼吸频率≥30次/min,血氧饱和度(SaO2)在80%~90%,缺氧症状明显.
作者:虞红;冯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病灶内钙化灶在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甲状腺病灶内发现钙化灶的病例,根据甲状腺病灶内钙化点的形态、大小、数量、周边回声等特征判断甲状腺病灶的性质.结果 4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微小钙化8例(均为恶性病灶),粗大颗粒状钙化19例(均为良性病灶),斑块状钙化19例(4例为恶性病灶,15例为良性病灶).结论 对甲状腺病灶内钙化灶进行分析,能够帮助超声诊断甲状腺癌.
作者:杨庆荣;郁洪;蔡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中卫市沙坡头区2007-2011年的婴儿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便有针对性的调整工作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沙坡头区2007-2011年婴儿死亡率、死因顺位、就诊地点的变化情况.结果 沙坡头区2007-2011年活产儿总数为19519例,婴儿死亡274例,新生儿死亡196例,7天内死亡156例,死亡率分别是14.04‰、10.04‰、7.99‰,新生儿窒息为死因顺位的第l位,早产居第2位,畸形第3位,肺炎第4位.婴儿死亡地点主要在县市级医院,其次为家中、途中及乡镇卫生院.结论 ①5年来婴儿死亡率呈波动状态;②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落实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提高新生儿存活率;③提高儿科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减少出生缺陷.
作者:张娟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喹硫平片合并丙戊酸镁片治疗双相I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双相I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喹硫平片合并丙戊酸镁片组40例(研究组)与单独使用丙戊酸镁片组40例(对照组)治疗6周,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价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P<0.05),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镁治疗双相I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起效迅速.
作者:梁宏光;李华;王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褥感染患者产妇多项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39例产褥感染产妇为观察组,同期39例未发生感染的正常产妇为对照组,对2组产妇产后1、3及5 d的血清C-反应蛋白(CP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抗凝血酶原Ⅲ的活性(AT-Ⅲ:A)水平及抗氧化能力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后1、3及5 d的血清CRP、PCT、IL-6高于对照组;AT-Ⅲ:A水平观察组为(70.18±3.29)%、(63.41±3.06)%、(67.42±3.17)%,均低于对照组;SOD为(72.41±5.20)、(70.06±5.09)、(71.93±5.15)nU/ml,TAC为(7.26±0.98)、(7.03±0.96)、(7.59±1.04)kU/L,均低于对照组;MDA分别为(3.39±0.35)、(3.78±0.39)、(3.50±0.33)nmol/ml,MPO分别为(2.78±0.26)、(3.12±0.35)、(2.87±0.29)mg/L,均高于对照组;在不同类型产褥感染患者中,盆腔腹膜炎患者的变化幅度>其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褥感染产妇多项血清因子水平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马小娟;邓丽娟;沐朝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吴忠地区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构成及Rh血型阴性率情况,为制定采供血计划和建立稀有血型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52 362例无偿献血者ABO、Rh血型,计算构成比和阴性率,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吴忠地区献血者中ABO血型构成比依次为O>B>A>AB;回族Rh阴性血型比率为0.86%,汉族为0.4%.结论 吴忠地区回族无偿献血者中RhD阴性率高于汉族,两民族间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何焕琴;王金玉;丁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诊断超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价值.方法 经临床确诊为HIE的新生儿95例,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横轴面T1WI、T2WI、T2flair、DWI扫描,比较T1WI与DWI序列对HIE缺血灶的检出数,评价DWI在HIE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除外大脑皮层高信号,共检出缺血灶321个,其中T1WI检出276个缺血灶、DWI检出260个缺血灶,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病例分为≤7 d和>7 d 2组,分别比较发现P值均<0.05,表明T1WI及DWI在不同时期内对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适于超早期检查,应该在出生后到7 d内进行;T1WI对亚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查更有效.在检查HIE患儿时,应该同时进行DWI和常规MR检查,两者互为补充.
作者:高永斌;朱蓉蓉;杨利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宁夏美沙酮门诊海洛因成瘾者在治疗期间感染艾滋病情况,为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宁夏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系统,对日常工作中收集到的调查问卷和实验室检测数据经Excel导出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宁夏美沙酮门诊HIV阴性治疗者治疗期间HIV感染率为0.18%,既往有注射吸毒行为者感染率0.41%(6/1 468),无注射吸毒行为者感染率0.04%(1/2 439),共用针具和未共用针具的感染率分别为0.25%和1.52%.结论 受治人员在治疗期间偷吸毒品、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和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HIV传播的因素.
作者:蒋岸;马光明;张海燕;马芳;田玉山;丁少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RA)累及肺部CT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明确诊断为RA患者的胸部CT资料,均行胸部常规CT检查.结果 胸部CT主要表现为广泛性肺间质纤维化43例,其中双肺小片状或小结节影17例、网织影和蜂窝肺12例、多发囊性病变6例、支气管、细支气管扩张8例.胸膜增厚、胸腔积液8例,Caplan综合征类(类风湿性尘肺综合征)9例,类风湿性肺结节及2种以上肺部病变并存15例.结论 RA胸部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主要表现为胸膜病变、结节样改变,磨玻璃影及纤维化,明确诊断还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作者:杨继团;胡旭萍;王文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腿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价值.方法 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8例,腓动脉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4例,术后观测皮瓣肿胀程度、成活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2例全部成活,大桨面积5 cm×8 cm~6 cm×17 cm,小桨面积2 cm×3 cm~4 cm×4 cm;1例出现皮瓣小部分坏死,1例出现表浅水泡,1例出现短暂的静脉淤血,在大的螺旋桨皮瓣患者中出现短暂一过性的小腿水肿.获随访7~26个月,创面治愈,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不牺牲主干血管,修复缺损范围较大,成功率高.当创面特征适合应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覆盖时,这种技术应该被考虑作为外科修复重建的适宜方法 之一.
作者:刘勇;穆广态;俞玮;马杰;冯福成;陈国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能否抑制肝癌增殖过程中发生的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方法 构建12只裸鼠人肝癌原位生长模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连续5周灌胃阿司匹林(0.3g/kg),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取肺脏和肝脏,连续切片检测2组肺转移结节数目,免疫组化检测2组肝癌组织中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及N-cadherin的表达.结果 阿司匹林治疗后肝癌大小无明显变化,而肺转移结节数却明显降低,即对照组(26.33±5.43)个与治疗组(11.43±2.5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且E-cadherin在阿司匹林7治疗后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P=0.0116),而代表间质特点的Vimentin和N-cadherin则在阿司匹林治疗后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肝癌发生上皮细胞间质化改变,减少肺转移的发生.
作者:于松宁;惠永峰;宋建军;董理;张超;陈本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血小板(PLT)低值患者采用血液分析仪XE-2100电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两种方法 检测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将110例血液标本分成3组,PLT<50×109/L组、50×109/L≤PLT≥100×109/L组和PLT>100×109/L组.用电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以手工法计数为参考方法,分别与电阻抗法和光学法的检测结果 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XE-2100仪器上,PLT>100×109/L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血小板数量与显微镜计数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量异常用光学(PLT-O)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电阻法(PLT-I)计数与显微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上,PLT>100×109/L时电阻抗法、光学法与手工法均高度相关,PLT<100×109/L的标本,电阻抗法与手工法的相关性偏低,不及XE-2100的核酸染色技术与激光法结合血小板计数.结论 XE-2100血小板计数准确性较高,在大批量检测血液标本时可以使用电阻抗法检测,当血小板计数结果 出现异常时应选择光学法进行检测,但在中小型医院,异常血小板计数还是首选人工镜检的方法.
作者:贺淑霞;刘小丽;王银锋;张洁;兰海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乳腺BI-RADS分类3~5级微钙化性病变在数字乳腺X线检查中的特征并与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从200例乳腺X线检查发现钙化性病变患者中,筛查出27例BI-RADS分类3~5级微钙化病变,由两名专门从事乳腺影像诊断医师采用盲法,根据BI-RADS分类诊断标准分析27例病变并进行良恶性评估,并达成一致意见,随后与B超引导穿刺活检及手术切除获得病理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以钙化灶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BI-RADS 3~5级微钙化性病变在乳腺数字X线检查中的特征,病理证实良性微钙化病变9例、恶性微钙化18例,包括BI-RADS 3级微钙化病变3例、BI-RADS 4级14例、BI-RADS 5级10例.结论 数字乳腺X线摄影检查对微钙化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很高,在对BI-RADS分类3~5级微钙化病变定性诊断中,BI-RADS分类4级微钙化病变诊断特异性较低,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在活检前进一步评估这类病变的良恶性,避免良性钙化性病变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活检.
作者:杜风帜;王新辉;张剑;李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腰穿及腰大池引流时脑脊液中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以及检测两者脑脊液中CK-BB及LDH变化速度.方法 将100例入选患者分为单纯腰穿组与腰大池引流组,每组50例,分析脑脊液中CK-BB及LDH在第3、5、7 d的变化情况.结果 腰穿外引流组CK-BB和LDH浓度在检测的时间内,CK-BB平均下降速度快64.2%、LDH平均下降速度快5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及良好率高于腰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残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大池外引流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住院费用,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田龙飞;牛彦龙;刘华;邹麦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失语是卒中后的常见神经系统症状之一,21%~38%的急性卒中患者存在语言功能障碍[1].失语是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现已成为国内外研讨的热点.本文就失语的康复研究现状进行简介.
作者:张华;吴瑞鹏;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健康指导参与各种治疗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1].骨科多为卧床患者,导致不能进行集体方式的健康教育,由于护理人员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护士不能因人施教,教条式完成任务[2].本科结合骨科疾病特点,自行设计了三包四定式健康指导方法应用于骨科护理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恩颖;马凤华;王月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口切开联合瘘道胶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内口切开联合瘘道胶管引流术组30例)和对照组(切开引流术组30例),分别实施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肛门功能评分、疤痕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积分、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门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保护肛门形态及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内口切开联合瘘道胶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安全有效.
作者:刘大勇;鞠光亚;黄华东;薛金;刘冰;潘义敏;宋旭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120例腰合征患者,分成注射针刀治疗组、封闭组及针刺组各40例,治疗1、14 d评价疗效.结果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后1、14 d注射针刀组和封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针刀组、针刺组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治疗改善率,治疗后第14 d注射针刀组、封闭组疗效优于针刺组(χ2=6.55,P<0.05),注射针刀组优良率高于封闭组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针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红炜;顾常庆;李晓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