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6例小儿肺炎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高苏育;刘翠霞;田雪燕;刘黎

关键词:小儿肺炎, 痰培养, 药物敏感性
摘要: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586例小儿肺炎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586例痰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36株,阳性率40.3%;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57例,阳性率26.8%,其中检出细菌59例,入选分析.革兰氏阳性菌213株(90.3%),革兰氏阴性菌23株(9.7%),检出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132株(55.9%)、卡他莫拉菌45株(19.1%)、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9.7%)、大肠埃希菌13株(5.5%)、耐加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株(3.4%)、肺炎克雷伯菌7株(3.0%)、化脓性链球菌5株(2.1%)、铜绿假单胞菌3株(1.3%).以上菌对常用头孢类、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敏感率较低,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小儿肺炎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不同病种对抗菌药物存在差异.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Ⅰ期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Ⅰ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行肝癌切除,同时联合脾脏切除,其中6例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的同时,增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行肝癌联合脾脏切除的同时,增加贲门周围曲张血管缝扎术.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前复查白细胞、血小板均恢复正常,无肝功能衰竭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脏Ⅰ期手术切除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康玉明;赵伟;惠永峰;袁鹏;李昭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部术后全麻苏醒期严重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护理

    通过对762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和转运病房途中生命体征监测和一般情况观察,分析总结了全麻腹部术后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13年5月-2013年6月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762例,男性390例,女性372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3~91岁,体重12 ~99 kg.

    作者:李永菊;朱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银川市青少年视力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银川市青少年视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市三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初一至高三的1 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银川市三区青少年视力不良率为71.78%,近视程度随年级递增;男、女生近视发病情况相当(P>0.05);青少年近视程度与躺着看书、课外休息时间、家里房间等及偏食情况呈负相关,而与课间行为、读书写字姿势、家庭作业时间、看电视距离、眼保健操质量及体育活动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银川市三区青少年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青少年视力保护措施.

    作者:王志英;王国宁;朱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54例先天耳聋儿童内耳MRI分析

    目的 讨论MRI在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内耳畸形的诊断、分型及颅内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因先天耳聋就诊患儿,临床初步诊断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154例,行内耳及颅脑常规MRI检查,分析其内耳病变情况及颅脑情况.结果 154例患儿中,内耳MRI表现有异常、颅脑MRI正常者54例(35%),其中耳蜗、前庭、半规管发育异常23例,6例合并耳蜗神经未发育,6例合并蜗神经发育不良,前庭导水管扩大23例,单纯耳蜗神经发育不良8例.内耳MRI表现正常,脑室周围白质发育不良20例(13%).轻度脑积水、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0.7%),巨脑回1例(0.7%),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伴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异常1例(0.7%).内耳及脑实质MRI表现正常、乳突炎5例(3%),内耳及颅脑正常72例(47%).结论 MRI具有无创伤、高组织分辨力、多平面成像等优势,对了解内耳有无畸形及畸形分类有重要意义.颅脑常规MRI对于排除耳蜗神经以上颅脑病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海彦;王燕;吕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内皮细胞DNA总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总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经Ⅷ因子法对其进行鉴定,分别用含有0、2、8、32 mmol·L-1 Hcy的RPMI 1640培养液对其作用48 h后,测定基因组总甲基化水平.结果 0、2、8、32 mmol·L-1 Hcy组HUVEC细胞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9.25±0.15)%、(8.53±0.49)%、(6.24±0.27)%、(3.79±0.13)%,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结论 Hcy可下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DNA的总甲基化水平,并可能是Hcy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录;冯婧;贾绍斌;沙勇;孙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是常见严重创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脊髓损伤年发生率(20 ~40)/100万,我国脊髓损伤的人数已突破百万[1].高压氧能够减轻脊髓水肿,增加毛细血管血氧弥散半径,使病灶区域都能获得充足氧气,减少神经细胞和纤维坏死、凋亡,加速神经细胞和纤维修复[2].我们对18例脊髓损伤采取高压氧综合疗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康卫红;赵学霞;李玉梅;王巧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肩周及上臂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肩周及上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7分以上,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门诊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臂丛神经加痛点阻滞治疗,0.5%的利多卡因10 mL加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50 mg、维生素B12500 μg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痛点注射镇痛药物2~3 mL,每周治疗1次,治疗4~6次.对照组常规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加红外线理疗,2组功能锻炼相同,均采取爬墙法和划圈法.结果 2组治疗前VAS评分,治疗组(7.21 ±0.37)分,对照组(7.23±0.4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治疗组(1.26±0.60)分,较对照组(4.08±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比较,半年期治愈率治疗组为55%,对照组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治疗肩周及上臂疼痛效果好,治愈率高,可明显缩短病程,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作者:赵颖贤;罗成江;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脂联素及其受体1的表达与心血管重构的关系

    目的 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脂联素(APN),心肌、主动脉脂联素受体1(AdipoR1)的表达,探讨三者与血压升高、心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22周龄SHR和Wistar-Kyoto (WKY)大鼠各8只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APN、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心肌、主动脉AdipoR1 mRNA表达.结果 与同周龄WKY组比较,SHR组收缩压升高,IR程度增加,心脏重量指数(HWI)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增加,主动脉中膜(MT)增厚、壁腔比值(MT/LD)增加,血清APN水平、心肌、主动脉AdipoR1 mRNA表达下降(P<0.05),血清APN(X1)、主动脉AdipoR1 mRNA(X2)、HOME-IR(X3)、SBP(X4)与MT/LD有关.结论 SHR存在显著的心血管重构,APN及AdipoR 1表达下降、IR程度增加;APN及AdipoR1可能是预防高血压及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重要保护因素.

    作者:孙蕊;孙红茜;刘雅娟;秦毅;杨锐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症肌无力60例患者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胸腺瘤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n Ⅰ~Ⅱb型)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n=30)和静脉镇痛组(Ⅰ组,n=30).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在麻醉前(T1)、术后6 h(T2)、12 h(T3)、24 h(T4)、48 h(T5)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和出现的副作用.结果 在T2、T3时,E组患者VAS评分及HR、RR、MAP明显低于Ⅰ组患者(P<0.05);Ⅰ组患者在T2、T3与T1比较,HR、MAP明显增高,RR明显增快(P<0.05);2组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E组患者优于Ⅰ组患者(P<0.05);2组患者术后镇痛的副作用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用于胸腺瘤切除手术效果明显优于静脉镇痛.

    作者:胡灼军;赵双;张栋斌;尹晓旭;邢学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宁夏人群期望寿命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目的 定量研究影响宁夏人群期望寿命的主要高危因素,为提高人群期望寿命、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多阶段抽样,用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获得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人群暴露率,结合文献采用反事实分析法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AF),并计算去高危因素人群期望寿命增寿年数.结果 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道路交通事故、慢性胃疾病、肝及胆管癌;人群期望寿命75.40岁,期望寿命影响因素前5位是血脂异常(1.41岁)、吸烟(1.32岁)、睡眠不足(0.90岁)、饮酒(0.85岁)、高血压(0.79岁).结论 针对影响人群期望寿命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提高人群期望寿命.

    作者:邓子兵;李丽;杨艺;刘天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技术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发光二极管(LED)荧光显微镜和萋尼染色光学显微镜两种方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1360份痰标本同时进行萋尼染色和荧光染色LED镜检查找抗酸杆菌,以罗氏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过程和镜检时间差异.结果 1360份痰涂标本中,萋尼氏染色法共检出阳性257份,阳性检出率为18.89%.LED染色法共检出阳性296份,阳性检出率为21.76%.萋尼染色法特异性为98.01%,敏感性为66.94%;LED染色法特异性为96.52%,敏感性为73.72%.两种方法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x2=3.90,P<0.05).结论 荧光染色LED镜检法比传统萋尼染色镜检法敏感性高,操作简便,节省成本,节约时间,是一种理想的快速查找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可作为常规光学显微镜的代替,适合在基层的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肖慧霞;王晓平;王福锐;刘晓妮;沈筱晨;马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86例小儿肺炎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586例小儿肺炎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586例痰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36株,阳性率40.3%;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57例,阳性率26.8%,其中检出细菌59例,入选分析.革兰氏阳性菌213株(90.3%),革兰氏阴性菌23株(9.7%),检出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132株(55.9%)、卡他莫拉菌45株(19.1%)、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9.7%)、大肠埃希菌13株(5.5%)、耐加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株(3.4%)、肺炎克雷伯菌7株(3.0%)、化脓性链球菌5株(2.1%)、铜绿假单胞菌3株(1.3%).以上菌对常用头孢类、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敏感率较低,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小儿肺炎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不同病种对抗菌药物存在差异.

    作者:高苏育;刘翠霞;田雪燕;刘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0T磁共振扩散张量及其纤维束成像在脑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的脑内病灶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成像(DTT)中的主要特征及其量化分析.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对临床确诊的10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行常规头颅MRI和DTI扫描,选取MS病灶区域,即丘脑、内囊、胼胝体、半卵圆中心及顶叶典型病灶45处(丘脑5、内囊8、胼胝体10、半卵圆中心12、顶叶10);病灶旁正常脑白质部位(NAWM)以及健康志愿者与MS病灶相同部位作为感兴趣区,测量扩散张量参数值-FA值、ADC值及MD值,并对以上3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发性硬化病灶FA平均值0.29 ±0.10,ADC平均值(1.03±0.12) ×10-9 mm2·s-1,MD平均值(1.01±0.12)×10-9 mm2·s-1;NAWM FA平均值0.35 ±0.19,ADC平均值(0.85±0.01) ×10-9 mm2·s-1,MD平均值(0.89±0.13)×10-9 mm2·s-1;健康自愿者FA平均值0.50±0.05,ADC平均值(0.72±0.04)×10-9 mm2·s-1,MD平均值(0.73±0.04)×10-9 mm2·s-1.MS组、NAWM组、健康志愿者组3组在丘脑和内囊2个部位上的MD、FA、ADC值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胼胝体、半卵圆中心、顶叶上的MD、FA、ADC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及DTT可以反映MS不同时期病灶的病理变化,为观测疾病演变和评价临床疗效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指标.

    作者:金国宏;徐镇;魏璇;朱凯;张伟;赵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价中的研究

    目的 研究血乳酸动态监测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治疗和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 收集7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用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开始前(0 h)测得的动脉血乳酸值,分为A组(2~4mmol· L-1,28例)和B组(≥4 mmol· L-1,45例).测定EGDT开始后6、12、24、48 h及72 h的血乳酸值,并计算相应的乳酸清除率,然后比较2组患者血乳酸和乳酸清除率、APACHE Ⅱ评分及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A组与EGDT(0 h)的血乳酸值比较,EGDT后48 h及72 h乳酸值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EGDT开始后的6h乳酸值不降反升,但随后呈下降趋势,且从12 h开始的乳酸值与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GDT开始后,B组在6、12、24、48及72 h清除率及病死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乳酸动态监测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具有早期评估治疗及预后的作用,初始测定的血乳酸值越高其病死率越高.

    作者:王玉巧;张龙;张跃斌;汪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回药肾康合剂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回药肾康合剂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型早期DN患者105例,按照随机分配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基础组35例,治疗加基础组35例.基础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服厄贝沙坦150 mg(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服回药肾康合剂(由本院制剂中心提供),每次100 mL,每日2次口服.治疗加基础组用回药肾康合剂同时加服厄贝沙坦(150 mg,每日1次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基础组62.91%,治疗加基础组91.10%,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基础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 回药肾康合剂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降低尿蛋白、血糖的作用,能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张敏;梁爽;宋靓;党毓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与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对妊娠结局和产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浓度,对达到亚临床甲减诊断标准者,按TPOAb阴性或阳性结果进行分组研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筛查1 279名孕妇,临床甲减(13例)发生率为1.02%,亚临床甲减(57例)发生率为4.46%.亚临床甲减发生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及胎盘早剥等产科并发症风险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达40.35% (25/57),正常对照组为18%.结论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妊娠不良结局及并发症有相关性.对孕妇人群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及时、适当的治疗可将妊娠风险降低.

    作者:魏新亭;哈迎春;顾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致使患儿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根治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多发生于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1],此病发病率、死亡率高.我们通过实施优质护理辅助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高了患儿的成活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鲁惠玲;孙艳芳;朱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4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4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好发于1~6岁的儿童(91.7%),其中又以1~3岁幼儿占多数(67.8%);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8∶1;一般全年均有发生,夏季是高发期;好发人群为农村散居儿童(81.7%),48%的病例有明确接触史.患者都有疱疹,手、足、口部出现庖疹178例(43.4%)及臀部95例(23.2%);有发热229例(55.9%),合并症较多,极少数发展为重症.407例治愈,2例好转,死亡1例.结论 今年手足口病处于高发势态,且以普通病例为主,有反复发病,只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夏季、农村及散居的1~6岁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而讲究卫生、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黄子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双束重建临床疗效的对比

    目的 对比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胫前肌腱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分为2组,分别行前交叉韧带解剖双束重建(双束重建组)和前内侧束解剖重建(单束重建组),单束重建组22例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7.16 ±4.01)岁;运动损伤7例,交通损伤15例.双束重建组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8.04±3.57)岁;运动损伤5例,交通伤16例.按照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及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及KT-1000评估疗效.结果 随访12个月后单双束重建组后均有20例获得完整随访结果,失访3例.单束重建组IKDC评分从术前(47.12±17.21)分提高到术后的(83.41±14.85)分,Lysholm评分从术前(47.20±6.30)分提高到(94.33±2.40)分;双束重建组IKDC评分从术前(42.12 ±21.65)分提高到(77.74±15.01)分,Lysholm评分从术前(48.10±6.50)分提高至(95.10±2.49)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单束重建组Lachman试验阳性3例,轴移试验阳性3例;双束重建组Lachman试验阳性2例,轴移试验阳性1例;KT-1000值,单束重建组(1.85±1.70) mm,双束重建组(1.74±1.60) mm,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胫前肌腱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相同.

    作者:冯育;叶鹏;杨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烧伤科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烧伤科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分析易感因素,为降低烧伤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烧伤科监护室患者的相关医院感染资料.结果 烧伤科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57例、85例次,以烧伤创面感染发生率高(52.9%),其次为菌血症(21.2%)和下呼吸道感染(11.8%).共分离出病原菌8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高36.3%,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0.0%.与侵袭性相关的感染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高16.529‰,其次为中心静脉插管血流感染11.03 1‰.结论 由于烧伤患者皮肤完整性破坏,免疫功能下降,长时间接受广谱抗菌药物及各种侵入性操作,导致医院感染率较高;应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加强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王惠;余英姿;温岩;张志远;杜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