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T磁共振扩散张量及其纤维束成像在脑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金国宏;徐镇;魏璇;朱凯;张伟;赵建国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扩散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纤维束成像
摘要: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的脑内病灶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成像(DTT)中的主要特征及其量化分析.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对临床确诊的10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行常规头颅MRI和DTI扫描,选取MS病灶区域,即丘脑、内囊、胼胝体、半卵圆中心及顶叶典型病灶45处(丘脑5、内囊8、胼胝体10、半卵圆中心12、顶叶10);病灶旁正常脑白质部位(NAWM)以及健康志愿者与MS病灶相同部位作为感兴趣区,测量扩散张量参数值-FA值、ADC值及MD值,并对以上3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发性硬化病灶FA平均值0.29 ±0.10,ADC平均值(1.03±0.12) ×10-9 mm2·s-1,MD平均值(1.01±0.12)×10-9 mm2·s-1;NAWM FA平均值0.35 ±0.19,ADC平均值(0.85±0.01) ×10-9 mm2·s-1,MD平均值(0.89±0.13)×10-9 mm2·s-1;健康自愿者FA平均值0.50±0.05,ADC平均值(0.72±0.04)×10-9 mm2·s-1,MD平均值(0.73±0.04)×10-9 mm2·s-1.MS组、NAWM组、健康志愿者组3组在丘脑和内囊2个部位上的MD、FA、ADC值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胼胝体、半卵圆中心、顶叶上的MD、FA、ADC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及DTT可以反映MS不同时期病灶的病理变化,为观测疾病演变和评价临床疗效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指标.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86例小儿肺炎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586例小儿肺炎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586例痰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36株,阳性率40.3%;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57例,阳性率26.8%,其中检出细菌59例,入选分析.革兰氏阳性菌213株(90.3%),革兰氏阴性菌23株(9.7%),检出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132株(55.9%)、卡他莫拉菌45株(19.1%)、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9.7%)、大肠埃希菌13株(5.5%)、耐加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株(3.4%)、肺炎克雷伯菌7株(3.0%)、化脓性链球菌5株(2.1%)、铜绿假单胞菌3株(1.3%).以上菌对常用头孢类、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敏感率较低,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结论 小儿肺炎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不同病种对抗菌药物存在差异.

    作者:高苏育;刘翠霞;田雪燕;刘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固原市2008-2012年丙类传染病疫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掌握固原市丙类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2008-2012年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固原市2008-20012年共报告丙类传染病病例7种13 74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2.91/10万;0~10岁报告发病率高,为819.67/10万.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37.06%和31.23%.结论 固原市丙类传染病各年间的发病率起伏不定,高发病种是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应根据各病种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并认真落实,以有效降低丙类传染病发病率.

    作者:文荣;赵连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0例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40例BPPV患者在门诊行手法复位治疗后,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1次复位术后痊愈24例(60.0%),改善10例(25.0%),无明显变化6例(15%);经2次复位术后痊愈6例(15%),改善5例(12.5%),无明显变化5例(12.5%);经3次复位术后痊愈6例(15%),无效4例(10%),复位总有效率达90%.所有患者在复位时或复位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BPPV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何学琴;保国华;马瑞霞;哈惠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IP基因K167E位点突变体的构建和表达

    目的 构建人迁移侵袭抑制蛋白(MIIP)蛋白K167E突变体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MIIP(K167E)并进行表达和纯化,为MIIP的后续功能研究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以pGEX-4T-1-MIIP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得到人MIIP基因(K167E)突变体的cDNA全长,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获得pGEX-4T-1-MIIP(K167E)突变体,经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完全正确后,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细胞中诱导表达,纯化获得GST-MIIP(K167E)融合蛋白.结果 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显示,pGEX-4T-1-MIIP(K167E)突变体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诱导表达及纯化后,成功获得的GST-MIIP(K167E)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pGEX-4T-1-MIIP(K167E)突变体表达载体,并获得了GST-MIIP(K167E)融合蛋白.

    作者:高玉婧;马晓东;芦晓红;姚青;裴秀英;杨怡;李建宁;张茜;孙玉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阳和汤加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8例

    目的 观察阳和汤加味周期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阳和汤为主方,经前加活血通络之药,经期加以理气、化瘀、止痛之药,经后加补肾、化瘀、散结之药治疗;对照组予孕三烯酮治疗,停药后观察疗效及痛经的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7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对痛经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阳和汤加味周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发光二极管荧光显微镜技术检测痰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发光二极管(LED)荧光显微镜和萋尼染色光学显微镜两种方法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1360份痰标本同时进行萋尼染色和荧光染色LED镜检查找抗酸杆菌,以罗氏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过程和镜检时间差异.结果 1360份痰涂标本中,萋尼氏染色法共检出阳性257份,阳性检出率为18.89%.LED染色法共检出阳性296份,阳性检出率为21.76%.萋尼染色法特异性为98.01%,敏感性为66.94%;LED染色法特异性为96.52%,敏感性为73.72%.两种方法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x2=3.90,P<0.05).结论 荧光染色LED镜检法比传统萋尼染色镜检法敏感性高,操作简便,节省成本,节约时间,是一种理想的快速查找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可作为常规光学显微镜的代替,适合在基层的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肖慧霞;王晓平;王福锐;刘晓妮;沈筱晨;马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银川市青少年视力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银川市青少年视力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银川市三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初一至高三的1 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银川市三区青少年视力不良率为71.78%,近视程度随年级递增;男、女生近视发病情况相当(P>0.05);青少年近视程度与躺着看书、课外休息时间、家里房间等及偏食情况呈负相关,而与课间行为、读书写字姿势、家庭作业时间、看电视距离、眼保健操质量及体育活动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银川市三区青少年视力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青少年视力保护措施.

    作者:王志英;王国宁;朱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氯胺酮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10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小儿患者,Ⅰ组为氯胺酮复合腰硬联合麻醉,Ⅱ组为单纯氯胺酮全麻,每组50例.2组患儿均于入手术室前肌肉注射氯胺酮4~6 mg·kg-1,Ⅰ组患儿入室后行腰硬联合麻醉,选择L3~4椎间隙穿刺;Ⅱ组患儿于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 kg-1和咪唑安定0.05~0.1 mg· kg-1,并以氯胺酮6~8 mg·kg-1 ·h-1持续泵注,手术结束前10 min停药.观察2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术后苏醒时间及外科大夫对麻醉效果的评价.结果 Ⅰ组患儿术中HR、SPO2 、RR均较平稳,而Ⅱ组患儿HR、SPO2波动较大;氯胺酮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Ⅰ组也较Ⅱ组少;术后苏醒时间Ⅰ组较Ⅱ组明显缩短(P<0.05);麻醉效果评价:Ⅰ组评为优的例数较Ⅱ组明显增多.结论 氯胺酮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具有镇痛完善、肌松效果好、呼吸循环稳定、并发症少、术后苏醒快的优点,是基层医院小儿麻醉可选择的麻醉方法.

    作者:邢月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部术后全麻苏醒期严重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护理

    通过对762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和转运病房途中生命体征监测和一般情况观察,分析总结了全麻腹部术后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13年5月-2013年6月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762例,男性390例,女性372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3~91岁,体重12 ~99 kg.

    作者:李永菊;朱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4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4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好发于1~6岁的儿童(91.7%),其中又以1~3岁幼儿占多数(67.8%);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1.8∶1;一般全年均有发生,夏季是高发期;好发人群为农村散居儿童(81.7%),48%的病例有明确接触史.患者都有疱疹,手、足、口部出现庖疹178例(43.4%)及臀部95例(23.2%);有发热229例(55.9%),合并症较多,极少数发展为重症.407例治愈,2例好转,死亡1例.结论 今年手足口病处于高发势态,且以普通病例为主,有反复发病,只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夏季、农村及散居的1~6岁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而讲究卫生、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黄子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在宁夏部分地区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评估人染色体末端酶基因(HTERC)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20例患者,根据细胞学TCT分为正常组23例,异常细胞组88例,宫颈癌9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77例),HPV阴性(43例);组织病理学诊断分为宫颈炎组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78例,宫颈癌组14例.同时选取23例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NILM)妇女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免疫杂交技术进行检测,以HTERC基因在该组中的表达建立实验阈值.结果 ①对照组阈值是8.7%,即对照组每例病例中发生扩增的细胞不超过8.7%.②HTERC基因在所有细胞学异常组与NILN组中比较,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TERC基因在HPV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组织病理学分级中,HTERC基因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级别的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TERC基因的阳性表达在宫颈癌组中明显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HTERC基因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递增显著扩增,提示HTERC基因可作为宫颈癌前期病变进程中预测指标;②HTERC基因扩增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相关性.

    作者:韩淑霞;赵俊杰;师志云;强克萍;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化道肿瘤32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32例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资料,其中15例患者确诊后给予禁饮食、营养支持治疗作为对照组,17例患者确诊后给予禁饮食、营养支持、促胃肠动力药、抑酸药、乳糖酸红霉素粉针剂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32例中15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17例行胃镜检查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观察组正常饮食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瘫综合征一旦确诊,保守治疗可痊愈,积极的药物治疗可加快患者恢复时间.

    作者:范浩;吴波;刘磊;王昇;高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是常见严重创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脊髓损伤年发生率(20 ~40)/100万,我国脊髓损伤的人数已突破百万[1].高压氧能够减轻脊髓水肿,增加毛细血管血氧弥散半径,使病灶区域都能获得充足氧气,减少神经细胞和纤维坏死、凋亡,加速神经细胞和纤维修复[2].我们对18例脊髓损伤采取高压氧综合疗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康卫红;赵学霞;李玉梅;王巧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绝经后冠心病与雌激素水平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绝经后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雌激素、内皮功能、脂蛋白与冠脉严重程度的相互关系,分析雌激素对内皮功能、血脂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94例绝经后女性,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非CHD组.分析血糖、脂蛋白(a)、hs-CRP、ET-1及高血压病史、血糖、E2、NO、NOS和冠脉病变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血糖、脂蛋白(a)、hs-CRP、ET-1及高血压、糖尿病明显升高,E2、NO、NOS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双支、多支病变E2、NO、NOS、E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女性CHD发生上升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作者:王竟靖;何儒华;武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配合

    无精子症是指射出的精液经离心沉淀后显微镜检查,连续3次均未发现精子[1].根据病因可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是先天性输精管发育不全、缺如,或炎症导致输精管、附睾阻塞,使睾丸产生的精子不能排出,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2].针对无精症的患者采用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和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穿刺获得精子后通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卵胞浆内单精子纤维注射(ICSI)技术助孕,可以使不育夫妇获得妊娠.

    作者:杨海燕;景万红;姜银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睾丸体积、激素水平在诊断无精症患者睾丸中精子活性的研究

    目的 分析无精症患者睾丸体积、生殖激素和睾丸活检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无精症患者睾丸中有无活精子的影响因子.方法 选择103例无精子症患者,测量睾丸体积、检测外周血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浓度,分析睾丸体积与FSH、LH、T、E1的相关性;行睾丸活检,按活检结果分A(有精子)、B(无精子)2组,分析2组患者睾丸体积和FSH、LH、T、E2的差异.结果 睾丸体积与FSH(r=-0.744,P=0.000)、LH(r=-0.683,P=0.000)呈负相关关系,与T(r =0.378,P=0.000)呈正相关关系,与E2(r=0.123,P=0.271)呈正相关关系;与A组比较,B组睾丸体积(t=3.461,P=0.002)较小、FSH(t=4.863,P=0.000)和LH(t=5.592,P=0.000)偏高、E2(=2.171,P=0.038)偏低.结论 一般情况下,无精子症患者睾丸体积越大、FSH和LH越低、T和E2越高,睾丸活检有精子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刘永杰;杨勇;金锐;白刚;唐大伟;刘芳;王莹;包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杂志情中国梦——为办好《宁夏医学杂志》而呐喊

    我喜欢《宁夏医学杂志》,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半瓶子编辑,而是一种宁夏情,宁夏医学科技情.因为《宁夏医学杂志》是宁夏医学科技竞争的标志,是科技成果和学术交流的载体.做为编辑或阅办刊人,我喜欢站在宁夏医学科技事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是常扪心自问我们应该有一流的科技成果?我们《宁夏医学杂志》应该成为一流的期刊?发表一流的科技成果?多年来,我与我的同事始终是铆足了劲在努力,想的就是给作者传播一流的发现,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新知,为科技事业搭建一流的平台,让《宁夏医学杂志》成为一流期刊,走出宁夏,走出世界.在别人眼里这也许是一种“梦想”,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因为有梦才能造就精彩的人生.

    作者:蒋兴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症肌无力60例患者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法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胸腺瘤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Ossermann Ⅰ~Ⅱb型)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n=30)和静脉镇痛组(Ⅰ组,n=30).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在麻醉前(T1)、术后6 h(T2)、12 h(T3)、24 h(T4)、48 h(T5)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和出现的副作用.结果 在T2、T3时,E组患者VAS评分及HR、RR、MAP明显低于Ⅰ组患者(P<0.05);Ⅰ组患者在T2、T3与T1比较,HR、MAP明显增高,RR明显增快(P<0.05);2组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E组患者优于Ⅰ组患者(P<0.05);2组患者术后镇痛的副作用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用于胸腺瘤切除手术效果明显优于静脉镇痛.

    作者:胡灼军;赵双;张栋斌;尹晓旭;邢学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0T磁共振扩散张量及其纤维束成像在脑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的脑内病灶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成像(DTT)中的主要特征及其量化分析.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对临床确诊的10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及10名健康志愿者行常规头颅MRI和DTI扫描,选取MS病灶区域,即丘脑、内囊、胼胝体、半卵圆中心及顶叶典型病灶45处(丘脑5、内囊8、胼胝体10、半卵圆中心12、顶叶10);病灶旁正常脑白质部位(NAWM)以及健康志愿者与MS病灶相同部位作为感兴趣区,测量扩散张量参数值-FA值、ADC值及MD值,并对以上3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发性硬化病灶FA平均值0.29 ±0.10,ADC平均值(1.03±0.12) ×10-9 mm2·s-1,MD平均值(1.01±0.12)×10-9 mm2·s-1;NAWM FA平均值0.35 ±0.19,ADC平均值(0.85±0.01) ×10-9 mm2·s-1,MD平均值(0.89±0.13)×10-9 mm2·s-1;健康自愿者FA平均值0.50±0.05,ADC平均值(0.72±0.04)×10-9 mm2·s-1,MD平均值(0.73±0.04)×10-9 mm2·s-1.MS组、NAWM组、健康志愿者组3组在丘脑和内囊2个部位上的MD、FA、ADC值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胼胝体、半卵圆中心、顶叶上的MD、FA、ADC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及DTT可以反映MS不同时期病灶的病理变化,为观测疾病演变和评价临床疗效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指标.

    作者:金国宏;徐镇;魏璇;朱凯;张伟;赵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肩周及上臂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肩周及上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在7分以上,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门诊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臂丛神经加痛点阻滞治疗,0.5%的利多卡因10 mL加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50 mg、维生素B12500 μg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痛点注射镇痛药物2~3 mL,每周治疗1次,治疗4~6次.对照组常规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加红外线理疗,2组功能锻炼相同,均采取爬墙法和划圈法.结果 2组治疗前VAS评分,治疗组(7.21 ±0.37)分,对照组(7.23±0.4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治疗组(1.26±0.60)分,较对照组(4.08±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比较,半年期治愈率治疗组为55%,对照组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治疗肩周及上臂疼痛效果好,治愈率高,可明显缩短病程,并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作者:赵颖贤;罗成江;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