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氏针折弯器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杜学平;李秋香;祁海亮;王鹏;葛洋;刘保和

关键词:克氏针折弯器, 骨科临床, 克氏针尾折弯
摘要:目的 探讨克氏针折弯器在骨科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髌骨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30例.一组采用克氏针弯器对针尾折弯,另一组采用传统老虎钳对针尾折弯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折弯速度、针尾的折弯角度及活动度.结果 采用克氏针折弯器对针尾折弯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折弯速度快、针尾的折弯角度可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氏针折弯器在骨科手术应用中,用克氏针折弯器对针尾折弯手术时间短、速度快、折弯角度可控,活动度小,值得推广.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块消颗粒指纹图谱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乳块消颗粒的HLP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LPC方法测定,使用Techmate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2%的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0 min,5% A→20%A;30 ~ 40 min,20%A→30%A;40 ~ 50 min,30% A;50 ~ 60 rmin,30%A→5%A),检测波长为282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确定了9个共有峰,32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结论 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简便可靠,可用于乳块消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锦;万林春;逯海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中孕期整合筛查在产前筛查中的意义

    目的 对比分析早中孕期整合筛查与孕中期三联筛查对检出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的筛查效率,寻求更好的产前筛查模式.方法 1 022例早中孕期整合筛查孕妇早孕期(9 ~ 13+6周)检测血清标志物PAPP-A、Free-β-HCG,于孕中期(15 ~20+6周)时检测Free-β-HCG、AFP及uE3.同期854例孕妇行孕中期三联检查(检测母血清标志物Free-β-HCG、AFP及uE3),对筛查高风险孕妇进行后续诊断,并对妊娠结局进行随访,将2组筛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整合筛查组阳性预测值高于中孕期(20.00%与10.71%,P<0.05);整合筛查组假阳性率低于中孕期(1.95%与2.92%,P<0.05).结论 早中孕期整合筛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更低的假阳性预测值,是较为有效的筛查模式.

    作者:哈迎春;魏新亭;沐朝阳;杨狮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结核分支杆菌ESAT-6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构建结核分支杆菌6 kDa早期分泌性抗原(ESAT-6)表达质粒,原核表达、纯化,研究其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ESAT-6基因与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加入诱导剂IPTG进行原核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ESAT-6,Western blot法进行免疫学特性鉴定,用间接ELISA法检测结核患者血清中抗ESAT-6抗体.结果 成功构建基因工程菌株高效表达质粒ESAT-6与pET28a以及表达并纯化该重组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ESAT-6/pET28a重组质粒,ESAT-6表达量高,纯化的ESAT-6有良好的抗原性.

    作者:杨园园;张怡清;丁淑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和可行性,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186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再次剖宫产组164例,经阴道分娩组22例,并选取同期首次剖宫产的369例与再次剖宫产的164例进行比较.结果 在186例瘢痕子宫中,阴道试产39例,阴道试产率21%,试产成功22例,试产成功率56.4%,阴道分娩率11.8%;22例阴道分娩组,平均阴道出血量220 mL,164例剖宫产组平均阴道出血量36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前次剖宫产史但本次具有自然分娩指征的产妇,可行阴道试产,以降低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风险.

    作者:张文华;陈娥;丁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院-社区主动康复训练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医院-社区主动康复训练模式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对疾病本身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患者进行医院-社区主动康复训练后患者,同时选择50例未行此模式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回顾性分析焦虑状况.结果 2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RQ圣·乔治呼吸问卷调查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主动康复训练模式提高患者肺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减少焦虑发生对疾病本身的影响.

    作者:葛利静;王汝雯;杜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136例妊高症患者剖宫产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妊高症患者行剖宫产术时不同麻醉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实施妊高症剖宫产的患者136例分为2组,采用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90例为椎管内组,采用全身麻醉46例为全麻组,对比分析2组产妇术中HR、BP、SPO2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产妇术中HR、B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转归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在妊高症剖宫产中产妇并发症少、新生儿Apgar评分高、术后转归良,是其较为理想在麻醉方式.

    作者:刘晓睛;陈学新;卢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体位训练枕对预防甲状腺术后体位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有效预防和减轻甲状腺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方法 抽取200例住院甲状腺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用甲状腺体位训练枕进行术前训练,对照组用普通枕头进行术前头颈仰伸位练习,观察2组患者甲状腺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卧床时间.结果 实验组体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 使用甲状腺体位训练枕患者术后甲状腺体位综合征的发生明显降低,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雪婕;李艳;任淑香;刘学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温针灸结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温针灸结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均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前后采用WOMAC骨关节炎自评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7.5%和60%,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疼痛、僵硬及日常活动功能评分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僵硬及日常活动功能方面较对照组疗效好(P<0.05).结论 温针灸结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在改善关节疼痛、僵硬及日常活动功能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国;周钰;白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葡萄糖酸氯已定术前皮肤准备预防神经外科切口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究预防神经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 将神经外科住院开颅手术患者794例,分为观察组445例与对照组349例.观察组使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2% CHG)皮肤消毒,对照组未用CHG,观察传统备皮后清洗方法与备皮后使用2%CHG皮肤消毒液清洗对神经外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445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例,感染率为1.12%;对照组349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2例,感染率为3.44%,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使用含消毒性能的皮肤清洁剂洗头部,能有效地清洁消毒手术区域皮肤,是减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温岩;张志远;寇华炜;王惠;杨宝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焦虑抑郁状态112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丸联合参芪五味子辅助心理咨询技术对于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和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住院及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12例,分为研究组(血府逐瘀丸联合参芪五味子辅助心理咨询技术治疗)与对照组(舍曲林常规治疗辅助心理咨询技术治疗)各61例.2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4、8、12周后分别给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丸联合参芪五味子辅助心理咨询技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舍曲林治疗,且相对更安全.

    作者:文永霞;师宏宇;苏丹丹;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锥形束CT准确定位上颌阻生尖牙48例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发生的位置和方向,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48例患者(55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进行CBCT扫描,测量分析其在牙弓中的位置、倾斜方向、性别差异等.结果 在所扫描的55颗阻生尖牙当中,近中阻生48颗,远中阻生7颗;唇侧阻生39颗,腭侧阻生16颗;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2.2:1.结论 上颌阻生尖牙以唇侧、近中倾斜、女性较常见.

    作者:闫娅霏;王洁丽;刘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宁夏贺兰山红芪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探讨对贺兰山红芪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提取总结贺兰山红芪在性状、显微、理化鉴别方面的生药学鉴别特征.结果 贺兰山红芪质地较松泡,表皮颜色较深,从外观性状上可与药典品红芪相区别,此外所含晶纤维、木栓细胞等显微鉴别特征与药典品红芪存在明显差异,但两者均含有多糖、黄酮、皂苷等活性成分.结论 此研究可用于贺兰山红芪与药典品红芪的生药鉴别,同时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必要的研究数据.

    作者:王庆;王荣;张卢燕;岳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60例

    目的 观察纳洛酮加用小剂量氨茶碱联合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分成2组,每组30例.呼吸暂停发作时2组均给予纳洛酮治疗,首次按0.1 mg·kg-1静脉注射,1h后按0.5μg·kg-1·min-静脉泵入,持续6~8h,共5d;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首剂(负荷量)按5 mg·k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20 min内静脉泵人,12 h后给维持量,每次按2 mg·kg-1,2h内静脉泵入,每隔12 h给药1次.记录5d内呼吸暂停情况,并观察副作用的发生.对照组在呼吸暂停时只给予纳洛酮.结果 观察组日平均发生呼吸暂停次数减少(P<0.05),呼吸暂停持续时间、消失时间、氨茶碱使用时间缩短(P<0.05),发生呼吸暂停时心率、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减轻(P<0.05),观察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纳洛酮.

    作者:闫春梅;王永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眼科常规检查,眼底荧光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确诊60例65眼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雷珠单抗0.05 mL(0.5 mg),注射雷珠单抗2周后行视网膜光凝(GLP)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佳矫正视力、非接触压平眼压检查结果、OCT检查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及FF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随访1、2、4、6周及6个月,患者治疗前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1 ±0.05,治疗后平均为0.77±0.32,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FFA显示大部分患者黄斑区渗漏减少或消失,全部患者均未出现眼内压升高、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内炎和医源性外伤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作者:姜红霞;李诚;刘建飞;鹿小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养胃清肝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30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养胃清肝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证的CAG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养胃清肝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并进行疗效总结.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转阴率治疗组为70.0%,对照组为4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胃清肝汤治疗CAG肝胃郁热证疗效确切,能较好地抑制Hp,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向林;张骞;和晓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温阳固肾法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温阳固肾法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温阳固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甲钴胺、醋氯芬酸常规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比较,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改善指数、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阳固肾法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

    作者:牛桦;张仁义;胡雨华;何晓华;麦凤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胸腔镜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胸腔镜Nuss手术漏斗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治的52例漏斗胸患者,年龄4 ~ 22岁,平均(8.7±3.4)岁.Haller指数4.58±1.45,其中39例漏斗胸为对称型,12例为非对称型,1例为胸骨翻转术后复发病例.全部采用胸腔镜辅助下Nuss手术纠治.结果 51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非对称漏斗胸患者术中心脏穿孔,开胸成功修补心脏穿孔后终止手术.42例用单根矫形钢板,9例用2根矫形钢板.45例单侧置固定器,6例双侧置固定器.手术时间35~120 min,平均(55±21) min;术中失血5~ 70 ml,平均失血量约20 mL;术后住院3~9d,平均4.6d.5例术后少量皮下气肿,2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经穿刺抽液治愈(分别为200mL和450 mL).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个月,胸廓畸形矫正效果评价优良者44例(90%),5例评价为中差,仍有少许残余凹陷(其中1例出现矫形钢板移位,9个月后拔除矫形钢板),均为不对称者.19例已取出矫形钢板,取出钢板后Haller指数为3.11±0.29,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镜Nuss手术矫治天性漏斗胸安全有效,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兼顾美容的优点,但存在心脏损伤的巨大风险,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和较完备的医疗条件下才能实施.

    作者:韩育宁;蔡宝宁;李靖;于亮;苏金林;何进喜;李晋南;陆相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骨保护素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保护素(OPG)、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急性梗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住院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门诊体检36例健康人群,2组均于住院次日清晨空腹抽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OPG水平.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OP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OPG与HCY呈负相关性(r=-0.28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OPG、HCY为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OPG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可能为脑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李玲;杜秦川;马瑞莲;白向东;王静;邓长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10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 0.9% NaCl250 mL静滴,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在治疗后血清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降低CRP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燕;周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孕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微创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孕期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收集门诊收治的26例孕期PCM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非哺乳期43例PCM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孕期PCM微创引流术的疗效.结果 26例孕期患者平均疗程为9.3d,较非哺乳期的15.5 d短,其治愈率为100%,复发率为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例患者均通过微创引流治愈且乳房完整性保持完好,外形较差所占比例低于非哺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期治疗对哺乳的满意度为76.92%,低于非哺乳期组.结论 用相同的方法治疗,与非哺乳期PCM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孕期PCM疗效显著,且可达到保持乳房外形完整、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效果,但由于不能理解孕后影响哺乳,满意度有所下降.

    作者:吴红丽;米克德;余建军;余生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