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束化干预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廖风琴;范娟

关键词:集束化干预, 胺碘酮, 静脉炎
摘要:目的 通过集束化干预从而减少胺碘酮静脉输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率,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干预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静脉输液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干预组静脉炎发生7例,发生率为14%;对照组静脉炎发生26例,发生率为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胺碘酮静脉输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舌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评估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将患者分为2组,即60例编入舌针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舌针治疗;另外60例进入对照组,只进行腕部和颈部常规针刺.舌针组选取聚泉穴(EX-HN10,位于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和海泉穴(EX-HN11,位于舌下系带中点处),对照组选取风池穴(GB20)和内关穴(PC6).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用吞钡X射线透视吞咽功能评分(VFSS)、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等指标,治疗4周后计算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4周后舌针组与对照组比较,NIHSS评分和VFSS评分明显改善(P<0.05);舌针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对照组10%,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针能改善吞咽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沈焱;邢向娈;郭爱玲;高焕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TPA多种重建技术在鉴别诊断肺动静脉瘘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肺血管成像(CTPA)多种重建技术在鉴别诊断肺动静脉瘘(PAVF)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临床疑似为PAVF的患者进行了CTPA检查,依据采集的薄层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薄层多向倾斜VR和MIP、多平面重组(MPR)以及曲面重组(CPR)等重组技术,得到肺血管图像,沿不同旋转轴观察患者重建图像的病灶的空间解剖关系,以明确病变供血动脉及其引流静脉.结果 9例患者共发现14个病灶,其中单发灶6例,多发灶2例,弥漫分布1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缘轮廓,其中呈卵圆形分叶状1个,管状6个,逗点状3个以及结节状4个;均能充分显示供血肺动脉、引流静脉的空间解剖关系,畸形血管的直径、数目以及其走行方向均可准确、直观地显示,病灶均呈“动脉瘤”以及“血管蒂”征.对全部PAVF病例均作出了准确诊断,其中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8例经肺动脉造影(PADSA)证实.结论 CTPA多种重建技术对PAVF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PAVF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杨书鲲;周攀;何仲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气NT-proBNP与hs-CRP的研究

    目的 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与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2周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血浆NT-proBNP和hS-CRP.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血浆NT-proBNP和hs-CRP存在明显异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治疗2周后,动脉血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血浆NT-proBNP、hs-CRP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T-proBNP水平随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而升高,NT-proBNP水平在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hs-CRP可作为判定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指标.

    作者:常湘辉;李秀萍;陈梅;邵萍;黄晓波;许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惠农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危险性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惠农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情况,探讨分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危险性.方法 采集惠农区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危险性评估分析.结果 ①561例重性精神病患者中有63例肇事肇祸患者,肇事肇祸的发生率为11.22%,男女性发生率分别为17.41%和5.50%,40 ~ 50岁、无配偶、文化程度低及精神分裂症所占比重高;②肇事肇祸的发生可能与性别、婚姻状况等因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精神分裂症以及精神发育迟滞危险性,R值均数>0.5,危险性高于其他患者;④年龄在< 30岁、30~岁、40 ~ 50岁的危险性较大.结论 应进一步针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高危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加强监管和干预.

    作者:郎红霞;张燕虹;石月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58例癫痫患者中29例主要给予奥卡西平和托吡酯口服治疗为观察组,29例以口服苯妥英钠治疗为主的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2.41%;观察组总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6.56%,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头痛、皮肤过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17%,观察组为31.0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6 ~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复发次数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疗效优于传统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史晓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改良式尿道牵引装置在后尿道断裂术后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传统牵引装置与改良后的牵引装置在男性后尿道断裂行尿道会师术后的牵引效果.方法 将100例后尿道断裂患者分为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行尿道会师术后给予传统牵引装置,实验组在行尿道会师术后给予改良式尿道牵引装置,其他治疗和护理措施不变.牵引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对两种牵引架的满意度及牵引的效果.结果 改良后的尿道牵引装置尿道牵引的有效性、患者舒适度、满意度、隐私遮蔽与保暖方面都明显高于传统尿道牵引装置,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牵引装置与改良后的牵引装置在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行尿道会师术后牵引目的相同,但改良后的尿道牵引装置在外观、保暖性及隐私遮挡及实用性等方面更优于传统尿道牵引装置,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吕学红;许学珍;罗保华;常淑玲;米光丽;宁艳花;马良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刺加走罐治疗单纯性肥胖100例

    1 病例资料观察病例为2012年6月-2014年12月来我院针灸门诊减肥的单纯性肥胖患者共200例,女150例,男50例;年龄18 ~57岁,中位年龄37.56岁;病程短6个月,长10年.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 ~60岁之间;③自愿认同接受本研究的相关治疗方法.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或>60岁;③临床检查发现患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肿瘤或代谢性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肥胖;④近半年来接受过其他诸如药物减肥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10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和BM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卫璇;许冉;白安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宁夏2014年保健食品抽检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宁夏保健食品抽检监测结果情况.方法 采用在采样现场上网核实保健食品样品真伪,并送检测机构进行非法添加化学物质快速检测,及对采样的保健食品进行微生物及理化项目的检测.结果 共抽检73份样品中,合格70份,占95.89%;3份不合格,占4.11%.共涉及7种功效保健食品,其中营养素补充剂20份,增强免疫力功效11份,改善睡眠功效9份,其他功效9份,全部合格(100%);减肥功效12份,1份不合格(微生物超标),占8.33,样品来源于批发部;缓解体力疲劳9份,1份不合格(理化指标超标),占11.11%,样品来源于药店;辅助降血压3份,1份不合格(微生物、理化超标),占33.33%,样品来源于批发部.结论 宁夏保健食品抽检不合格率较低.

    作者:尹华;梁德宁;梁建宁;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ICP-MS测定宁夏贺兰山红芪中五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对贺兰山红芪药材中铅(Pb)、镉(Cd)、砷(As)、铜(Cu)、汞(Hg)五种重金属进行测定的方法.方法 贺兰山红芪药材经微波消解后,以铟(115 In)作为内标物质,补偿基体效应,采用ICP-MS法同时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结果 所测各元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回收率为90.0%~104.3%,RSD值在1.6%~9.3%.测定结果显示,宁夏贺兰山红芪与药典品红芪中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低于现行药典规定的安全限度.结论 ICP-MS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红芪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测定.其结果为贺兰山红芪的质量评价及其安全性提出分析数据,为扩大红芪的药用资源提供技术资料与理论依据.

    作者:王庆;齐喜红;张罡;王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炎症标志物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 选择起病72 h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接受阿托伐他汀20 mg· d-1口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90 d时检测患者血清中Lp-PLA2水平;另选择56例体检者为对照组,不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90d后Lp-PLA2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升高,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Lp-PLA2水平.

    作者:陈正强;李雁;钟萍;李华;吴丹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BI-RADS-US分类在乳腺结节及瘤样病灶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BI-RADS-US分类对乳腺结节及瘤样病灶进行评价及规范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彩超检查发现有乳腺结节及瘤样病灶的女性患者359例,行活检及肿块切除,取材428枚进行病理检查,其中69例患者取2枚肿物,290例患者取1枚肿物.以病理诊断为金指标,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乳腺BI-RADS-US分类,术后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统计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超声BI-RADS-US分类良恶性比率与病理结果对照相符;乳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缘、纵横比、边缘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及微小钙化特征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BI-RADS-US分类能明确乳腺各类病灶的管理流程和处理路径,并对乳腺肿块性质的诊断帮助较大,是目前应用的一种较合理方法.

    作者:张蓉;赵媛;韩建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中重度直肠前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对临床上直肠前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60例中重度直肠前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均给予RPH术治疗,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30~45 min,平均为37.5 min;术后随访3~6个月,其中22例治愈,30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5%;术后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RPH术能有效缓解中重度直肠前突致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该术式操作简便、创伤小、痛苦轻、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存林;杨云;鲍聚喜;冯作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学科研论文优先数字出版文献计量学研究及效益评价

    目的 探讨优先数字出版对医学科研论文学术影响力及出版效益的影响.方法 收集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字化出版平台优先数字出版与非优先数字出版论文各835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及评价出版效益.结果 优先出版论文被引频次和平均下载量均高于非优先数字出版(P<0.05),优先数字出版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量呈正相关关系(r =0.288,P<0.05).优先数字出版组网络出版收益占总收益67.33%,非优先数字出版收益占总收益的32.67% (P <0.05).动态评估模型计算结果显示,优先出版组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估分值为非优先出版组论文的5.26倍.结论 医学科研论文优先数字出版可以提高学术影响力与出版效益.

    作者:马兴忠;王凯荣;田彦花;黄占宝;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软性角膜接触镜对于翼状胬肉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软性角膜接触镜在减轻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感和促进角膜上皮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及术中丝裂霉素湿敷的患者30例30眼,分成软性角膜接触镜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15眼.软性角膜接触镜组在手术结束时角膜表面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后5d取下角膜接触镜,对照组不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比较术后24、48和72h2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术后5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2组患者疼痛度评分,软性角膜角膜接触镜组分别为(1.80±0.94)分、(0.93±0.80)分、(0.40±0.63)分,对照组分别为(3.00±0.76)分、(1.80±0.68)分、(1.20±0.56)分,软性角膜接触镜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5d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评分,软性角膜接触镜组为(3.93±2.76)分,对照组为(7.86±2.72)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明显减轻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反应,促进角膜上皮愈合.

    作者:郗淑红;尤妍;章圣夫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度近视眼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高度近视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学特点及屈光度对其的影响.方法 以高度近视患者122例(244只眼)为观察组,选择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8例(216只眼)作为对照组.采用角膜内皮镜对患者双眼角膜中央内皮细胞进行检查,获取细胞密度、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等指标,分析年龄、屈光度与细胞密度、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边形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2 831.67 ±299.60)·(mm2)-1与(3 257.4±212.52)·(mm2)-1,(60.05±6.678)%与(68.95±5.32)%];细胞平均面积及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组[(357.04 ±38.15)·(μm2)-1与(312.12 ±17.42)·(μm2)-1,(35.26±5.60)%与(29.32±3.34)%].观察组的屈光度与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平均面积无相关性(r =0.107、-0.121),而与变异系数呈负相关性(r=-0.189),与六边形细胞比例呈正相关性(r =0.236).年龄和细胞密度、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294、0.281、0.390、-0.303);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细胞密度、细胞平均面积、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具有线性回归关系(r值分别为0.294、0.281、0.477、0.406).结论 高度近视眼患者随近视度数的增加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增加,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且随着年龄增加内皮细胞密度降低,形态发生改变.

    作者:李自立;薛中淇;贾沁;梁静;殷莉;周玲婕;庄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53例,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53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 ~ 70 min,平均(30±14.6) min,1例因闭孔反射致膀胱穿孔.全部病例无输血,术后平均留置尿管50h.53例随访3~36个月,复发8例,复发率15.1%(8/53).结论 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作者:马强;方堃;张超;余洋;冯铮;陈福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鼓膜置管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鼓膜置管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方法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4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儿行鼓膜置管术,术前行电测听及声导抗检查,鼓膜置管术后抗感染1周,并定期行电测听及声阻抗检查.对照组中西药联合并加超短波治疗,治疗前后听力检查同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52例患儿随访1年,患儿鼓膜结构基本正常,听力明显改善,鼓膜未见液平,声导抗图为A型,有效50例,有效率为96.15%,2例患儿经治疗听力基本无改善.对照组有效43例(82.69%),其中9例患儿听力有不同程度下降,经CT检查发现并发化脓性乳突炎,4例为神经性耳聋及化脓性乳突炎.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优于保守治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邹德勇;黄蓉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集束化干预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集束化干预从而减少胺碘酮静脉输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率,达到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干预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静脉输液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干预组静脉炎发生7例,发生率为14%;对照组静脉炎发生26例,发生率为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胺碘酮静脉输注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廖风琴;范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初产妇120例为对照组.镇痛组于产妇子宫口开大3 cm、有规律性宫缩时硬膜外持续注入药液,速度为4mL· h-1至分娩结束,对照组无镇痛措施.观察术前术后2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以及产后出血量、产程、新生儿窒息、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镇痛组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镇痛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2组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可降低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及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不影响新生儿的预后.

    作者:梁战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首次极限量抽吸配合垂体后叶素冲洗对脑出血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技术首次极限量抽吸结合垂体后叶素冲洗血肿腔对脑出血的疗效影响.方法 大量脑出血患者78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在微创穿刺技术首次大限度抽吸血肿结合垂体后叶素冲洗血肿腔治疗脑出血,其余操作步骤同对照组;对照组行微创穿刺技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残肢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结果 2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肢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均较术前提高,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手术首次极限量抽吸结合垂体后叶素血肿腔冲洗能够提高脑出血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王维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