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黄凤丽;张宏;胡静菊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清C肽,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糖化血红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 选取108例T2DM患者,分为A组60例(HbA1C≤9%)、B组48例(HbA1C>9.0%),均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测出各时段血糖和C肽值,计算C肽分泌曲线下面积(AUCCP)、OGTT 30 min C肽分泌增值与血糖增值比值(△C30/△G30)值等,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2组间糖负荷30、60、120、180 min C肽、AUCC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空腹C肽、△C30/△G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与糖负荷30 min C肽、糖负荷60 min C肽、糖负荷120 min C肽、糖负荷180 min C肽、AUCCP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随着HbA1C的升高,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损伤逐渐加重.
宁夏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 选取108例T2DM患者,分为A组60例(HbA1C≤9%)、B组48例(HbA1C>9.0%),均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测出各时段血糖和C肽值,计算C肽分泌曲线下面积(AUCCP)、OGTT 30 min C肽分泌增值与血糖增值比值(△C30/△G30)值等,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2组间糖负荷30、60、120、180 min C肽、AUCC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空腹C肽、△C30/△G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与糖负荷30 min C肽、糖负荷60 min C肽、糖负荷120 min C肽、糖负荷180 min C肽、AUCCP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随着HbA1C的升高,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损伤逐渐加重.

    作者:黄凤丽;张宏;胡静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MRI诊断头皮海绵状血管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女,10月龄,主因“头皮肿物10个月”入院.查体:头颅外形发育良好,前额正中偏右侧有一体积约6 cm×5 cm×3.5 cm实性肿物,表面皮肤呈淡紫红色,边界不清,活动度可,质软有弹性感,指压可缩小,释手后恢复原状,形如海绵.肿物顶端处皮肤可见一大小约3 cm×2 cm桃红色斑块,肿物触痛及压痛可疑阳性.术前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颅脑MRI示右额部前囟门处头皮下软组织肿块,肿块内部有少量血管流空信号,与颅内无明确交通征象,颅骨内外板无破坏征象.T1WI病灶呈等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其内见条状低信号(考虑为流空血管影),矢状位T1WI呈等信号,建议增强MRI检查.手术及病理所见:术中见头皮下实性肿物,切面海绵状,体积约7 cm×3 cm ×2.5 cm,肿块周围血供丰富,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未突破颅骨骨膜.术后病理诊断:头皮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潘自兵;宫亚琳;平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应重视糖尿病规范化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患病率持续增长的慢性病[1],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2].1980年,我国人口的糖尿病发病率不到1%,1994年是2.5%,2007年达到9.7%,因此,在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慢性并发症所致的残疾和死亡,而并发症的出现是由于糖尿病没有完全规范化治疗所致.所以,加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基层医院的管理,刻不容缓.对于糖尿病规范化管理,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宁夏沙枣花提取物对哮喘模型小鼠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宁夏沙枣花醇提取物(AE-EAB)对哮喘模型小鼠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法复制哮喘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AE-EAB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升高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中SOD水平(P<0.05),降低MDA和NO含量(P<0.05).结论 AE-EAB可明显减轻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细胞的炎性浸润,AE-EAB可能通过调整体内的氧化与抗氧化系统,从而改善哮喘的气道炎症.

    作者:王基云;王丹;李艳芳;杨莉萍;姚遥;姜玥;王平;陶丽君;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贺兰山紫蘑多糖联合5-Fu对H22荷瘤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目的 研究贺兰山紫蘑多糖与5-Fu联合用药,对H22荷瘤小鼠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 建立H22实体瘤动物模型,以紫蘑多糖、紫蘑多糖+0.1 mL 5-Fu组、紫蘑多糖+0.2 mL5-Fu、0.1 mL5-Fu及0.2 mL 5-Fu给药,1次/d,连续10d后处死动物,摘取组织,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小鼠肝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通过制作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紫蘑多糖组及单独5-Fu组相比较,紫蘑多糖与5-Fu联合使用可明显使H22荷瘤小鼠肝组织中T-SOD、CAT、GSH-PX酶的活力提高,同时可有效降低MDA含量,其中高剂量5-Fu组较为明显;且肿瘤组织病理切片显示,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较其他组相比较出现了大片状的坏死.结论 紫蘑多糖与5-Fu联合用药能有效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可明显提高荷瘤小鼠抗氧化酶系统活力并降低小鼠脂质过氧化程度,说明紫蘑多糖可有效减轻5-Fu的毒副作用.

    作者:刘自军;马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比较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的两种使用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MHD治疗病人70例分为2组,A组35例使用促红素1万U皮下注射1周1次,B组35例使用促红素3000U皮下注射1周3次.2组患者均给予间断静脉补充蔗糖铁、口服补充叶酸及甲钴胺补充造血原料.治疗开始期间时以及治疗12周时复查患者血常规,记录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的值,每天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并且观察促红素的疗效和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贫血改善方面A组中明显有效25例(71.4%),有效10例(28.6%);B组中明显有效20例(57.1%),有效15例(42.9%),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的发生方面,A组中发生血压增高12例(40%),未发生18例(60%);B组中发生血压增高5例(16.7%),未发生25例(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使用方法均能有效改善肾性贫血,大剂量单次使用促红素较低剂量多次使用发生高血压副作用的比例升高.

    作者:田大成;马晓莉;陆晓华;王慧;郑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胰岛素抵抗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胰岛素抵抗与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例患者按照测得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85例为观察组(OP组),非骨质疏松115例为对照组(非OP组),比较2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静脉血糖(FBP)、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钙(Ca)、血磷(P)、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OP组与非OP组比较,OP组病程长、年龄大,BMI、FINS低、HOMA-IR、HbAm高、空腹FBP高、Ca低、PTH高、25 (OH) D3低、尿微量白蛋白高(P<0.05).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年龄、病程、HbA1C、尿微量白蛋白、PTH、血25(HO)D呈负相关.结论 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应该考虑到对多种影响因素的预防.

    作者:赵彦杰;何兰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2012年宁夏家畜包虫病感染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宁夏主要包虫病中间宿主(牛、羊)感染现况.方法 于屠宰季节,在每个县选择1~2家屠宰场对宰杀的牛羊,通过眼观、触摸、切开包囊的方法检查牛羊脏器,计算患病率.结果 共检查牛2 851头,牛患病率0.28% (9/2 851);羊10 512只,羊患病率1.31% (138/10 512),不同地区家畜患病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6.15,P<0.05);包囊寄生部位有肝脏、肺脏等部位,肝脏寄生占整个寄生部位的88.85%(255/287);包囊数有1个、2个、3个、5个和6个5种,其中1个包囊的占63.3% (197/311)、2个包囊的占25.1% (78/311).结论 宁夏牛羊包虫病广泛流行,包囊多寄生于肝脏,所以应加强牛羊监测工作,减少其病脏喂食家犬,才能有效控制包虫病的流行.

    作者:吴向林;买买提江·吾买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强骨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强骨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D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DOP患者按优诊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6例;2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骨化三醇胶丸、维D钙咀嚼片,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西药的基础上加服强骨合剂,2组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2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钙、血磷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骨合剂联合西药骨化三醇胶丸、维D钙咀嚼片可使DOP患者临床症状有较明显的改善,增加骨密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茜;张毅;张元琛;党毓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右冠脉缺如并LAD及LCX病变介入治疗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发作性胸痛3月,加重1周”收住.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20年,每日1包.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脉搏63次·min-1,双侧颈静脉未见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3次·min-1,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可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正常,超敏CRP 5.36 mg·L-1,ALT 34.1U· L-1,AST 15.8U· L-1,CK42.4 U·L-1,CKMB 12.0 U·L-1,LDH 461 U·L-1,cTnI <0.00 ng·mL-1,Pro-BNP 195pg·mL-1.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3导联呈QS,ST-T改变(V4-V6导联ST段压低>0.1 mV).心脏超声示:LVDd 54mm,LVDs 33 mm,EF 74%.

    作者:邵宇;周伟;石宏瑞;贾绍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宁夏2011-2012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NAI耐药性研究

    目的 调查宁夏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2011-2012年宁夏流感监测分离到的40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通过NA基因测序分析其重要氨基酸位点变异情况,同时选取9株毒株使用化学发光法进行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两种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分析其耐药情况.结果 基因耐药结果表明,40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发生变异的氨基酸位点分别为M19I、T60N/T、V106I、V241I、N248D、N369K、N386S和D451G,未发现第275、294、152和119位氨基酸发生变异;生物耐药结果表明,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两种药物对选择的9株毒株为正常抑制.结论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对宁夏流行甲型H1N1病毒均敏感,可以继续用以临床治疗,但随着抗病毒治疗病人的增加和病毒的自身变异,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耐药信息.

    作者:马江涛;詹军;鱼小红;孙晓强;温秋芳;马学旻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甘精胰岛素在禁食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控制禁食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疗效、成本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需禁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用降糖方案不同分为胰岛素泵组及甘精胰岛素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情况,达理想血糖所需时间、降糖费用、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种方案均能使血糖下降,甘精胰岛素组与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相当,但所用降糖费用甘精胰岛素组比胰岛素泵组低.2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对禁食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疗效安全性与胰岛素泵组相似,但所需费用较使用胰岛素泵低廉、操作简便.

    作者:郭璐;吕梅;赵惠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引起慢性肾脏病的Meta分析

    目的 研究高尿酸血症是否为新发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Pub Med/Medline、Embase、SCI数据库收集了发表的关于尿酸与肾脏病的资料,共有3篇文献(包括73 123例观察对象,其中高尿酸组17 090例,正常尿酸组56 033例)按照纳入标准进入荟萃分析,通过采用Rev 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了尿酸水平升高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结果 高尿酸组与正常组相比较,新发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提高了3.91倍(OR =3.91,95% CI:3.72 ~4.12),高尿酸组具有较高的BMI,患糖尿病的人数增多.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新发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证实了高尿酸血症者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

    作者:鄂静;郑亚莉;曹丽;王慧;李博;吕永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原合酶激酶3β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β活性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少突胶质前体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糖原合酶激酶3β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利用1.5 mM氯化锂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β 96 h,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糖原合酶激酶3β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 随着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发育为少突胶质细胞,总的糖原合酶激酶3β的表达量不变,而非活性形式的糖原合酶激酶3β(磷酸化的糖原合酶激酶3β)减少,说明活性糖原合酶激酶3β增加.加入氯化锂后,磷酸化的糖原合酶激酶3β显著增加,表明活性糖原合酶激酶3β减少,并且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的标记物髓鞘碱性蛋白的信号显著减弱,表明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β的活性后明显阻碍了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正常的分化过程.结论 糖原合酶激酶3β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邵佳伟;李苗苗;李云鸿;张楠;马骄;郎冰;丁斐嘉;李凡;张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60例,观察组130例给予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130例给予α-硫辛酸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针刺样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减退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针刺样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减退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对照组治疗后针刺样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减退症状也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结论 应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丽;史静;强丹;侯庆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Cdk5和TGF-β1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目的 应用糖尿病肾病模型,观察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分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实验组,应用13周db/db小鼠作为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对照组,应用13周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模型.相同条件下喂养小鼠,1周后处死,取小鼠肾脏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小鼠足细胞中TGF-β1、Cdk5及肿瘤蛋白-1(WT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db/db小鼠)足细胞中Cdk5表达水平(0.30±0.03)较对照组(0.27 ±0.25)明显升高(P< 0.05);TGF-β1表达水平(0.26±0.03)较对照组(0.23±0.02)明显升高(P<0.05);足细胞特异性标志物WT1表达水平实验组(0.23±0.12)较对照组(0.26±0.02)明显降低(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中Cdk5和TGF-β1表达增多,可能是导致足细胞数量减少的原因,说明Cdk5、TGF-β1与足细胞凋亡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毕逢辰;保莉;罗红艳;郑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及X线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以提高诊断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软骨发育不全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结果 所有患儿均符合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其中12例膝关节轻度内翻学龄前患儿和17例髋臼角为10.以下患儿均得到有效诊断.结论 通过分析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进行产前诊断,及时进行处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杜凤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透析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肾功能血脂及毒素的系统影响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透析模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血脂及大中分子毒素的影响.方法 检索国内主要数据库,收集不同透析模式,即高通量透析(HFHD)、低通量透析(LFHD)、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 HP)对维持性血透患者残肾功能(RRF)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循证医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研究,8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HFHD和HD+ HP在保护RRF上优于LFHD,而HFHD与HD+ HP在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5,95% CI(-0.62,0.13)];②HFHD和HD+ HP在降低血脂、β2微球蛋白和血磷方面优于LFHD,HFHD和HD+ H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维持性透析患者,与LFHD比,HFHD及HD +HP能更好地保护RRF,降低血脂、β2微球蛋白及血磷水平.

    作者:陆晓华;田大成;高永财;王慧;曹丽;郑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糖环境诱导胰岛表达p25引起胰岛细胞损伤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高糖环境中p25的表达及其对胰岛细胞损伤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db/db小鼠组(糖尿病组,n=5)和C57/BL小鼠组(正常对照组,n=5),进一步将从C57/BL小鼠胰岛分离的胰岛细胞组分为正常糖浓度糖刺组(5mM)和高浓度糖刺激组(30mM).研究对象均为雄性小鼠,鼠龄13周,进行胰岛(islets)分离,培养及胰腺组织病理切片.用免疫印迹测定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胰岛细胞凋亡.结果 p25在C57/BL组和C57/BL正常糖浓度刺激组的胰岛细胞均无表达,与之比较,p25在db/db组和C57/BL高糖刺激组的胰岛细胞均有明显的表达(P<0.05);与C57/BL组相比较,cleaved caspase3在db/db组胰岛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C57/BL组和C57/BL正常糖浓度组相比较,胰岛素分泌在db/db组和C57/BL高糖刺激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高糖环境可刺激胰岛表达p25,引起胰岛细胞凋亡,减少胰岛素分泌.

    作者:罗红艳;王岩;刘冉冉;张彬;毕逢辰;张霞;李博;郑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透析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每周3次血液透析,A组)和每周1次血液透析滤过2次血液透析组(B组,各30例),并匹配健康体检者30例(C组)为对照组.比较入组时和透析6个月后血甲状旁腺素(PTH)、血骨钙素(BGP)、β-Ⅰ型胶原C-末端肽(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结果 A组和B组入组前血BGP、β-CTX、PTH、PI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高于C组.透析6个月后,A组患者血BGP、β-CTX与入组时相比显著上升.B组患者透析6个月后血BGP、β-CTX、PTH、PINP水平显著下降,并且均显著低于A组透析后6个月的各指标水平(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能降低骨代谢指标,效果优于常规血液透析,对预防和改善肾性骨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丽君;鲁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主管: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宁夏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