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利迭治疗中、重度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许红

关键词:舒利迭, 吸入, 儿童哮喘
摘要: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中、重度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60例5~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观察组吸入舒利迭200μg、300μg;对照组吸入等量辅舒酮,共用12周,观察两组达到哮喘良好控制和全面控制标准的例数及半数达到哮喘良好控制和全面控制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在达到哮喘良好控制和全面控制标准的人数分别为29例(96.7%)和27例(90%),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半数人达到哮喘良好控制和全面控制标准所需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舒利迭是治疗中、重度儿童哮喘的主要药物之一.
儿科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肺功能测定与临床应用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以婴幼儿时期高.肺功能测定是临床上胸肺疾病及呼吸生理的重要检查内容,常用于检出肺,气道病变,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判定药物治疗效果,评估胸心外科或其他外科手术领域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1].由于婴幼儿缺乏配合,不能进行常规用力呼气量的检测,而采取潮式呼吸分析技术,该技术具有无创,重复性好,不需要患儿的配合等优点.

    作者:罗健;陈坤华;符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急性鼠药中毒的苯巴比妥疗法

    目的:对88例急性鼠药(氟乙酰胺、毒鼠强)中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病人进行苯巴比妥疗法,寻找更好的防治措施.方法:两组病人入院后均常规洗胃,使用特效解毒药(乙酰胺、二巯基丙磺酸钠),及时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控制抽搐,昏迷病人佐以脑细胞营养药胞二磷胆碱、纳洛酮治疗.结果:本组88例病人有48例患儿出现抽搐,40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经综合性治疗82例(93%)治愈,死亡6例(7%).死亡与毒量大、发病时间长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原因有关(P<0.01).结论:急性鼠药中毒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高,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佐以苯巴比妥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因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使部分或全部尿不能从膀胱排出[1],是产科急症,如处理不及时,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而且还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不良后果.我们采用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素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按病情轻、中、重度持续不同,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同时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对<7岁的患儿可加用储雾罐.并由专科护士讲解使用方法.结果:治疗2周后,日间、夜间症状、肺部哮鸣音评分显著下降,治疗至6个月时无症状的病例已达99.15%,治疗2周后用万托林的量明显减少.6月时有记录的357例随访中显效355例(99.4%),有效1例(0.3%),无效1例(0.3%),总有效率99.7%.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哮喘,只要用量恰当,吸入的方法正确,可以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减轻哮喘发作的程度.

    作者:李芙蓉;袁小平;蒋永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头孢替唑钠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头孢替唑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方法:轻、中度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15例分成2组,头孢替唑组58例,予头孢替唑钠20~80 mg/(kg·d),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分2次静脉滴注.头孢哌酮组57例,予头孢哌酮50~150 mg/(kg·d),分二次静脉滴注.两组均以7~10 d为一疗程.结果:头孢替唑钠组与头孢哌酮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与91%(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与89%(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头孢替唑可作为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和安全的抗生素.

    作者:蔡长清;陈继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醒脑片中麝香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小儿醒脑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麝香酮的含量.结果:麝香酮在0.01264mg/ml~0.2527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460.14X+0.8469,r=0.9997,麝香酮的平均回收率97.53%,RSD=2.46%(n=5).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可有效的控制小儿醒脑片的质量.

    作者:冉萍;喻强;罗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泼尼松外用致幼儿强迫神经征1例

    1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因恐惧不安,头后仰,双臂抬起,不能主动放下3 d,疑精神症状型病毒性脑炎入院.体检:体温36.5℃,发育中等,神志清,惊恐貌,头后仰,皮肤无血点及皮疹,心肺无异常,双臂持续架起,被动按下,解除阻力后又不由自主的抬起,下肢无异常,病理征阴性.血常规、脑电图、脑脊液、肝功能等检查均无异常.详细询问病史,于6 d前因皮肤起皮疹、发痒,在外院按过敏性皮疹,给予泼尼松(5 mg/片)4片压成粉末加入100 ml蒸溜水中,涂搽皮肤,3次/d,2 d后皮疹消失,继而出现以上症状.

    作者:程凤莲;张新春;刘宪河;孙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儿碳酸氢盐透析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适用于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血液透析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无糖碳酸氢盐透析液,用于我院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ARF患者透析后血BUN、Cr显著下降,同时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纠正或改善.结论:无糖碳酸氢盐透析液用于ARF患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甦;王晓刚;陈学兰;冉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甲醛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甲醛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大量存在于多种装饰材料和建筑材料中,是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还存在于多种工业及民用产品中,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甲醛对人体有多方面的毒性作用,其急性刺激作用,以及致敏、致畸和致癌作用国内外已有深入研究[1-3],其神经系统毒性也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就甲醛的神经毒性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明;蒋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班布特罗口服液治疗学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盐酸班布特罗口服液与硫酸特布他林片治疗学龄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方法:学龄儿童CVA64例随机分为二组,A组服班布特罗口服液10 mg,每晚1次,B组特布他林片0.0625 mg/(kg·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前、治疗两周后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大呼气流量(PEF)作为肺功能指标,并作临床评分、生命质量评分作自身对照,并将两组作比较.结果:A、B两组FEVl%、PEF%、生命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A组PEF%、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评分需吸入β2激动剂次数比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班布特罗口服液疗效优于硫酸特布他林片.

    作者:冯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5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标本进行血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55株细菌中80%以上为球菌,金葡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80.77%、61.54%、57.69%,对头孢呋辛、头孢噻吩、氨苄/舒巴坦耐药率<30%.结论:球菌为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头孢呋辛、头孢噻吩、氨苄/舒巴坦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谭秋;陈红兵;侯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维生素A与新生儿代谢

    维生素A(VA)是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营养素,它包含有多种形式,参与机体多种功能.除了影响视觉和生长发育外,它还是维持上皮组织功能和结构完整性的至关重要的物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出生时体内储备不足和生后膳食的特殊,极易发生VA缺乏(VADD)及亚临床缺乏(VASD),从而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多种疾病.

    作者:古锐;余加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利分能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重症水痘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利分能与西咪替丁治疗小儿重症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n=30)给予利分能(重组人干扰素α-2b)100万IU肌肉注射,1次/d,同时与西咪替丁20 mg/(kg·d)分3次口服;对照组(n=20)利巴韦林15 mg/g(kg·d)加入150~250ml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5 d.结果:治疗组退热、止痒、结痂和痊愈时间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血小板计数(Plt)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分能与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小儿重症水痘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作者:胡国华;胡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65例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照组31例给予地塞米松超声雾化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硕;柳国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32例小儿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自1996年1月~2004年5月我科共收治各类中毒132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7例,女55例,年龄9月~14岁,平均年龄5.35岁,其中9月~3岁48例,3~6岁53例,6~11岁21例.

    作者:余可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法给药值得商榷

    糜蛋白酶为蛋白分解酶类药物,系由牛(或猪)胰脏中提取的一种蛋白分解酶.具有肽链内切酶的作用,使蛋白质大分子肽链切断,或在蛋白质分子肽链端上作用,使分出氨基酸.尚有脂酶作用,可使某些脂水解.因此,可消化脓性粘痰、脓液、积血和坏死组织,故有净化创面,消炎、消肿作用.

    作者:郑烜;秦立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利分能配合赛庚啶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分能(干扰素α-2b)、赛庚啶联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肌肉注射利分能(重组人干扰素α-2b)100万单位,每日1次,赛庚啶0.25 m/(kg·次),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利巴韦林10~15mg/(kg静脉点滴,每日1次,同时给予板蓝根冲剂10g,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5 d.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分能与赛庚啶联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德生;胡国华;张冬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舒利迭治疗中、重度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中、重度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60例5~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观察组吸入舒利迭200μg、300μg;对照组吸入等量辅舒酮,共用12周,观察两组达到哮喘良好控制和全面控制标准的例数及半数达到哮喘良好控制和全面控制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在达到哮喘良好控制和全面控制标准的人数分别为29例(96.7%)和27例(90%),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半数人达到哮喘良好控制和全面控制标准所需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舒利迭是治疗中、重度儿童哮喘的主要药物之一.

    作者:许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婴幼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51例

    复方苯乙哌啶是治疗急慢性功能性腹泻的常用药物,止泻作用明显.对于婴幼儿不合理应用或误服极易造成中毒,自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我科共收治复方苯乙哌啶中毒5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美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与头孢他啶治疗儿童肠炎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和头孢他啶治疗儿童肠炎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和头孢他啶治疗儿童肠道感染的成本和效果.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和头孢他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96.7%,效果差异无显著性(x2=0.102,P>0.05);治疗成本分别为1260.46元和1780.13元,差异有显著性(x3=4.96,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1)治疗儿童肠炎比头孢他啶经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作者:蒋云;周丽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儿科药学杂志

儿科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