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民;邢潇;孙冶;翟宏宇;王云红
目的:建立测定六味地黄苷糖原料药中7种残留溶剂(乙醇、正己烷、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乙烯苯)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B-624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5.0 ml/min,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程序升温);顶空条件:平衡温度为80℃,样品环温度为90℃,传输线温度为100℃,样品瓶加热平衡时间为30 min,定量环填充时间为0.5 min,定量环平衡时间为0.05 min,进样时间为1.0 min,载气压力为95 kpa,样品瓶压力为60 kpa。结果:乙醇、正己烷、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乙烯苯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5~500(r=0.9987)、0.025~10(r=0.9988)、0.025~10(r=0.9999)、0.1~40(r=1.0000)、0.25~100(r=0.9999)、0.5~500(r=1.0000)、0.5~500μg/ml(r=1.000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0%~102.70%(RSD=1.08%,n=9)、90.70%~100.30%(RSD=4.51%,n=9)、100.10%~109.80%(RSD=3.82%,n=9)、99.50%~110.00%(RSD=4.40%,n=9)、100.00%~109.10%(RSD=3.50%,n=9)、93.40%~102.30%(RSD=3.73%,n=9)、99.70%~101.70%(RSD=0.79%,n=9);检测限分别为1.000、0.025、0.025、0.025、0.100、0.025、0.250μ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六味地黄苷糖原料药中残留溶剂乙醇、正己烷、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乙烯苯的测定。
作者:仲海洁;胡军华;王晓娇;乔善义;吴云;王振中;萧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甘草中光甘草定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甘草中光甘草定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光甘草定的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906~18.12μg/ml(r=0.999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加样回收率为98.73%~101.90%,RSD=1.25%(n=6)。不同产地甘草中光甘草定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甘草中光甘草定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新华;陈玩珊;袁劲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野菊花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测定药材中铅(Pb)、镉(Cd)、砷(As)的含量;采用原子冷吸收分光光度法(HGAAS)测定药材中汞(Hg)的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测定药材中铜(Cu)、铁(Fe)、锰(Mn)、钙(Ca)、锰(Mg)、锌(Zn)的含量。结果:Pb、Cd、As、Hg、Cu、Fe、Mn、Ca、Mg、Zn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50(r=0.9999)、0~10(r=0.9992)、0~50(r=0.9990)、0~20(r=0.9995)、0~5(r=0.9993)、0~15(r=0.9998)、0~2(r=0.9999)、0~50(r=1.0000)、0~20(r=0.9999)、0~2μg/L(r=0.999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25%~97.43%(RSD=1.07%)、94.97%~99.46%(RSD=1.68%)、96.25%~99.46%(RSD=1.09%)、96.61%~99.91%(RSD=1.26%)、94.11%~98.41%(RSD=1.68%)、93.11%~99.59%(RSD=2.73%)、93.11%~99.48%(RSD=2.63%)、93.01%~99.85%(RSD=2.49%)、95.13%~99.75%(RSD=1.58%)、94.08%~97.37%(RSD=1.18%),n均为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不同产地野菊花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罗石任;王丽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为朱砂临床的应用提供鉴定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药的微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结果:获得朱砂药材的微性状特征:呈不规则的颗粒状或块片状,大小不一,鲜红色,不透明或半透明,部分有光泽;部分样品呈不规则块状,个大,表面红色,颜色发暗或现灰黑;显微特征:粒度大小不一的不规则颗粒,部分呈块片状,鲜红色,部分有光泽,偶见有黄色颗粒附着。结论:朱砂药材的微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朱砂药材的快速检定。
作者:刘治民;邢潇;孙冶;翟宏宇;王云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控制血压、血糖、降脂,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胞磷胆碱、依达拉奉,视病情轻重适当给予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后判定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NO含量、NOS和iNOS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NO含量、NOS和iNOS活性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可能与其可降低NO含量和GCS评分有关。
作者:张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异维A酸对比维胺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他药物(对照组)治疗寻常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项RCT,合计35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异维A酸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维胺酯组[RR=1.56,95%CI(1.27,1.91),P<0.001]、大环内酯类组[RR=1.44,95%CI(1.31,1.58),P<0.001]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组[RR=3.05,95%CI(2.29,4.07),P<0.001];皮损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MD=0.33,95%CI(0.04,0.6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异维A酸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口唇干燥、唇炎、皮肤干燥、鼻黏膜干燥、皮肤瘙痒等,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异维A酸在治疗寻常痤疮方面的疗效优于维胺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等,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赵志慧;邱家学;刘永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泼尼松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4周0.5 mg/(kg·d),5~12周0.25 mg/(kg·d),后以0.125 mg/(kg·d)维持治疗,每日2~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胶囊80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大呼气峰流速(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13、IL-18、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含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者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MMP-9、MMP-2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MMP-9、MMP-2含量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泼尼松可显著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含量,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霍艳霞;王志华;李爱敏;阮昕;宁学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淡竹叶中绿原酸和牡荆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Atlantis C18,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绿原酸和牡荆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410~1.2288(r=0.9998)、0.2640~7.9200μg(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102.3%(RSD=1.85%,n=9)、97.6%~101.3%(RSD=1.19%,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淡竹叶中绿原酸和牡荆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时海燕;徐男;王玉团;苏乐群;李宏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香连化滞丸中芍药苷、橙皮苷、黄芩苷、巴马汀、小檗碱、甘草酸和厚朴酚7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lshell 120 SB C18,流动相为90%乙腈(A)-5%乙腈(含0.1%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3μl,检测波长分别为芍药苷230 nm(0~10.0 min)、橙皮苷283 nm(10.1~13.0 min)、黄芩苷277 nm(13.1~14.4 min)、巴马汀(以盐酸巴马汀计)和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265 nm(14.5~20.0 min)、甘草酸(以甘草酸铵计)250 nm(20.1~25.0 min)、厚朴酚290 nm(25.1~60.0 min)。结果:芍药苷、橙皮苷、黄芩苷、巴马汀(以盐酸巴马汀计)、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甘草酸(以甘草酸铵计)和厚朴酚的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1388~0.6945、0.03993~1.9968、0.07008~0.3893、0.00648~0.3240、0.01052~0.5262、0.008816~0.4407、0.007224~0.3612μg(r≥0.999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7%~102.88%、102.06%~102.81%、97.91%~100.80%、97.53%~101.60%、97.54%~100.68%、96.23%~99.00%、97.91%~101.44%,RSD分别为1.91%、0.25%、1.25%、1.66%、1.15%、1.11%、1.36%(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香连化滞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军;张蕾;张茉;王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试验组)对比单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照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合计23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56,95%CI(1.29,1.88),P<0.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MD=-6.97,95%CI(-8.67,-5.26),P<0.001]、疼痛症状评分[MD=-3.18,95%CI(-3.92,-2.44),P<0.001]、排尿障碍评分[MD=-1.62,95%CI(-1.85,-1.38),P<0.001]、生活质量评分[MD=-2.16,95%CI(-2.89,-1.43),P<0.001]、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MD=-8.90,95%CI(-11.79,-6.02),P<0.001]和复发率[RR=0.22,95%CI(0.12,0.42),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9,95%CI(0.11,2.13),P=0.34]。结论:前列舒通胶囊联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安全性相当。
作者:黄超原;徐景利;丘勇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为盐酸丁卡因原料药及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盐酸丁卡因”、“有关物质”和“测定”等为关键词对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对其中收录的盐酸丁卡因原料药及制剂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相关文献作简要综述。结果与结论:盐酸丁卡因原料药和含量较高的制剂可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其含量;盐酸丁卡因含量较低且基质简单的制剂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则适用于含量较低且基质较为复杂的盐酸丁卡因制剂的含量测定。盐酸丁卡因原料药及制剂中有关物质的测定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更为适用。
作者:陈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苯海拉明联合泼尼松预防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42例碘过敏试验呈阳性患者于术前1 d给予泼尼松片40 mg,口服,每日3次,术前1 h给予苯海拉明50 mg,肌内注射,并同时静脉注射碘造影剂1 ml(再次进行过敏试验)。所有患者使用碘造影剂15 min后若不存在支气管痉挛、血管性水肿、皮团样皮疹、低血压、瘙痒等过敏反应,方可行血管介入治疗。观察42例患者预防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预防成功率为90.4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经停药后症状均自行好转。结论:苯海拉明联合泼尼松预防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胡立禄;高全清;刘振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氟米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1滴,每日4次;若为浅层型患者,在给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2~5 d后,待角膜上皮修复至荧光素染色弱阳性时+阿昔洛韦片0.2 g,口服,每日3次+吲哚美辛片25 mg,口服,每日3次;深层型患者在浅层型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1滴,早晚各1次。研究组患者若为浅层型给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2~5 d后,待角膜上皮修复至荧光素染色弱阳性时+0.02%氟米龙滴眼液1滴,每日4次+阿昔洛韦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吲哚美辛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深层型患者在浅层型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治疗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浅层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深层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异常。结论:氟米龙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安全性较好,尤其适用于深层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作者:刘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炮制对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影响,为其新的炮制品研发奠定基础。方法: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录的近20年有关人参及炮制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和综述。结果:人参炮制方法多样,炮制品以生晒参和红参为主。在人参加工成红参过程中,产生红参的特有成分,包括人参皂苷Rh2、20-(R)-人参皂苷Rh1、20-(S)-人参皂苷Rg3、20-(R)-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s1、人参皂苷Rs2、麦芽酚、人参炔三醇和人参炔二醇等;炮制使人参在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抗肝毒及促进组织血液循环方面的活性增强。结论:人参在加工过程中不但使各类成分发生转化,而且生成活性更强的新化合物,但是目前并没有彻底解决其副作用问题。应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和临床应用的需要,结合中药炮制学理论,研制新的人参炮制品,使其既能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精髓,又制约其副作用,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
作者:孙娜;徐钢;徐珊;刘蓬蓬;张凡;贾天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为提高合理用药宣传水平和效果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就全国15个省(区、市)零售药店的药品消费者、部分医药高校大学生及家长以及部分医院的就医患者对合理用药宣传的认知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每省(区、市)发放问卷在100份至2000份之间不等,共发放问卷11700份,回收11490份,回收率为98.2%;其中有效问卷共10980份,问卷有效率为95.6%。78.4%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合理用药的概念,其中,18~44岁的中青年听说过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听说过的比例显著上升,越靠近城市听说过的比例越高(P<0.001);表示能够完全理解宣传内容的被调查者占22.7%,而文化程度越高选择“都能理解”的比例相应越高,越靠近大城市选择“都能理解”“部分理解”的比例越高(P<0.001);仅有9.5%的被调查者完全信任所参加的合理用药宣传,而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选择“部分相信”的比例总体上升(P<0.001);69.1%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得合理用药知识,总体上购药频次越高的意愿越强(P<0.001);对于开展合理用药宣传的形式偏好排前3位的为“医师药师当面指导”“看药品说明书”“看专业书籍”。结论:当前合理用药宣传的效果并不理想,合理用药宣传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公众对合理用药的认知存在不足,对现有的合理用药宣传内容理解程度有限,对宣传信任度不高,但其有较强的意愿获得合理用药知识,故需要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多种形式改进合理用药宣传的效果。
作者:洪兰;叶佩芸;王莉;叶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胃复春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94例慢性胃炎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7例)和观察组(487例)。对照组患者于早餐前30 min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胃复春片1440 m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反流性食管炎镜检分级情况、症状总积分、抑郁量表(SAS)评分、焦虑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QOLS)评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镜检各级例数,症状总积分、SAS评分、SDS评分、QOLS评分、MUN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镜检各级例数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症状总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QOLS评分、MUNSH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春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慢性胃炎伴反流性食管炎较单用雷贝拉唑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
作者:邵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测定酒石酸唑吡坦原料药中痕量钯的方法。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样品用1%盐酸溶液溶解后直接测定。采用横向平台石墨管,检测波长为244.79 nm,光谱带宽为0.2 nm,空心阴极灯工作电流强度为6 mA,扣背景方式为塞曼效应,测量模式为峰高,进样量为20μl。结果:钯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100 ng/ml(r=0.9990);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7.78%~103.07%,RSD=1.6%(n=9);检测限为1.48 n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迅速,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酒石酸唑吡坦原料药中痕量钯的测定。
作者:钱良友;朱平凤;朱凯祥;彭佳;周方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在基础治疗(对照组)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试验组)治疗脑梗死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RCT,合计211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OR=3.30,95%CI(2.48,4.39),P<0.001]、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MD=-1.47,95%CI(-2.06,-0.88),P<0.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MD=9.09,95%CI(6.46,11.72),P<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梁静涛;郭强;杨东东;赵欢;吴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给予恩替卡韦片0.5 mg,口服,每日1次,连用2周,后加用甲泼尼龙片0.8 mg/(kg·d),口服,每日1次,连用8周,后以该剂量隔天用药,连用2~3个月,后剂量减少4 mg,隔天用药,连用4周,后每2~4周减量1次,每次减少4 mg,直至停药。恩替卡韦片应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待甲泼尼龙片停药后3个月内根据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调整剂量并逐渐停药。观察所有患者的肝脏疗效、肾脏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6、12、15个月的肾脏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肝脏疗效、肾脏疗效均为100%;治疗2、6、12、15个月后,肾脏24 h尿蛋白定量、ALT、AS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ALB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8%,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甲泼尼龙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作者:裴文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壮药愈疡散中紫丁香苷和长梗冬青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ODS,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结果:紫丁香苷和长梗冬青苷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71~3.55(r=0.9997)、1.62~8.10μg(r=0.999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加样回收率试验分别为100.8%~104.9%(RSD=1.7%,n=6)、96.0%~100.8%(RSD=2.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壮药愈疡散中紫丁香苷和长梗冬青苷含量的同时测定。
作者:奉艳花;覃洁萍;黄志飘;覃洁梅;王淼;刘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